今天趙教授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首不足百字的詩歌,就是呂洞賓的《勸世歌》,想必很多人都有讀過或是背誦過,但是你們是否真正的理解這首詩歌呢?在趙教授看來,這 首詩歌詳細的闡述了世間上的「善惡」。
《勸世歌》
(唐)呂洞賓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
衣食隨緣,自然快樂。
算甚麼命,問甚麼卜。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天網恢恢,報應甚速。
力行此言,神欽鬼伏。
呂巖,又名「呂洞賓」,被世人譽為「呂祖」或「純陽祖師」。相傳呂洞賓是晚唐至五代的著名道士,也是民間神話故事中的八仙之一。
呂洞賓的《勸世歌》像白話一樣,很簡單。我相信你再讀一遍就能知道它的意思。
真正的「道」家學說向來簡單明了,不像你想的那麼複雜。話雖如此,很少有人能做到,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活就像一個空谷的回聲,你喊出什麼樣的話,你得到什麼樣的話;你給多少,別人也會給多少。
在古人看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此,古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就是古人教給我們的「善惡觀」和「是非觀」。事物有大有小,但善惡不分大小。
即使一件好事很小,它也能反映出善良的偉大。有時一件小小的好事可以拯救一個甚至許多人的生命;然而,一件壞事,即使很小,也足以摧毀一個人的良心或他人的生命。
一個人胸懷坦蕩,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做到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然會無往不利。又何需「起卦算卜」,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中呢?
「因果」就是讓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命運。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各種崎嶇不平的坎坷,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去解決。如果我們理解了當今社會的「因果輪迴」原則,我們就會更加「冷靜」地面對身邊的一切。
總結:如果人們遭受損失,他們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後果;原諒別人的錯誤會給你帶來好運。上帝清楚地看到報應很快就會實現。當然,這裡的「報應很快」純粹是恐嚇。哪裡有什麼「報應」?
然而,我們應該相信世界的「真」、「善」和「美」,歷史上的許多事情也告訴了我們這一點。這些話也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寬容相待為上」。
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文史故事那就私聊,讓我來滿足你的好奇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