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沂蒙山,我「養」你啊

2020-12-12 小旅兔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春天短暫,春光易逝,可我不喜歡像古代的文人墨客那樣傷春感懷,因為我一直認為,只要好好享受了春光,把春日光景裝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春天就可以以記憶的方式在我們腦海中永存。

這個春天,從嫩柳吐芽、河水泛綠之時,我就一直在路上,賞花觀草、遊山玩水。當惱人的楊絮漫天飛舞的時候,我知道夏天快要到了。不忍錯過春天最後的光景,於是,在暮春時節,我又踏上了旅途。

早就對沂蒙山動心了,卻遲遲未去。前段時間,又傳出來了沂蒙山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喜訊。再不行動更待何時呢?出發!

天然氧吧,養目醉心

抵達臨沂的時候,忽如其來的降溫和降雨讓人措手不及。伴著春雨,我們乘車前往沂蒙山旅遊區龜蒙景區。行至龜蒙景區,天空居然放晴了!大自然不經意間給我們開的這個小小的玩笑,也為我們的旅途增添了一絲小小的樂趣。

儘管豔陽高照,一進入景區涼意就立刻席捲而來,穿了件輕薄羽絨服依然被凍得瑟瑟發抖。所以在此也提醒一下大家,去沂蒙山旅遊的話,備件厚衣服還是很有必要的哦。

植被覆蓋率高達90%的龜蒙景區,林木蔥鬱,滿目蒼翠,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超級適合避暑。再深吸一口龜蒙景區裡最純淨最清新的空氣,簡直都要醉了~眾所周知,山裡空氣好主要是得益於高含量的被譽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龜蒙景區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20萬個/立方釐米,在全國位居首位。好一個天然大氧吧!

欣賞著山林美景、呼吸著超潔淨的空氣,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奇山秀水,靈動龜蒙

大自然用億萬年的時光去雕琢沂蒙山,賦予了它「岱崮」這種地址形態。憑藉著獨特的地質地貌,在今年的4月17日,沂蒙山成為了我國第38個、山東省第2個世界地質公園。一走進龜蒙景區,我就被它獨特的地質地貌所吸引了。

在板塊運動、大規模巖漿侵入等一系列因素下,龜蒙景區麥飯石、混合花崗巖廣泛分布,還到處分布著龜狀巖石,成為了一個地質遺蹟資源豐富的綜合性大型地質公園。八戒之心、八戒背媳婦、神雀振翅、百鳥朝鳳 、群鱷臨淵、雛鷹探海、象鼻石、群龜探海等奇峰怪石,無不令人拍手稱讚。

拋開「世界地質公園」這張新名片不說,龜蒙景區的自然風光也是讓人心馳神往的。最佳攬勝之處莫過於龜蒙頂了。龜蒙頂是龜蒙景區的最高峰,因狀如神龜伏臥雲端而得名。海拔1156米的龜蒙頂,還是山東省的第二高峰。登臨龜蒙頂,屹立於蒙山之巔,眼前是雄壯的山景,耳畔是呼嘯的狂風,齊魯大地風光盡收眼底,霎時間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了。

龜蒙頂有三處景點不可錯過。其一是孔子小魯處。「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曾登臨泰山,這是眾所周知的。相比較之下,東山就鮮為人知了。古時的東山就是如今沂蒙山的蒙山哦。據相關資料考證,孔子曾沿泗水、卞橋、仲村一線崎嶇的山道登上龜蒙頂,遠望齊魯大地,才生出了如此感慨。所以,如果你到了龜蒙頂,不妨到孔子小魯處打個卡哦。孔子小魯處的旁邊就是孔子小魯亭,附近還有一顆系滿了祈福紅絲帶的古老而蒼勁的臥龍松。

其二是玉皇殿。玉皇殿是一棟仿漢風格的建築,坐落在一方高臺之上,需登臨多級陡峭臺階才能抵達。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愈發給人一種險峻之感。殿內供奉著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和託塔李天王。

其三就是偉人峰了。所謂偉人峰,是指二長花崗巖經球狀風化後形成的形似偉人仰臥的山峰。遠遠望去,但見蒼松翠竹掩映之間,山峰連綿起伏,雄奇壯觀。需要注意的是,偉人峰需在特定位置觀察才能看出端倪哦。

「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這是自古以來就流傳在龜蒙的一句話。鷹窩峰因地勢陡峭險峻無人能攀、只有蒼鷹盤旋其上在此築窩而得名。它是龜蒙景區的標誌性景點,更是臨沂市的一張旅遊名片。遠遠望去,但見鷹窩峰群峰林立,似刀削,似斧劈,又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嘆為觀止。若是到龜蒙景區旅遊卻沒有去觀賞鷹窩峰,那你可真是白去了。

懸崖棧道是龜蒙景區的一大亮點。全長2999米的懸崖棧道,是江北最長的懸崖棧道。棧道依山而建,隨山而轉,可謂是「飛梁架絕嶺,棧道接危巒」。漫步在懸崖棧道上,欣賞著造型各異的奇峰異石,遙望著連綿起伏的山巒和蔥蘢翠綠的樹木,感受著拂面而來的山風,非常愜意。恍惚間,就仿佛與這山、這石、這棧道融為一體,成了龜蒙最美的一道風景了。

走完懸崖棧道,不妨去體驗一下龜蒙景區的5D全透明玻璃橋。龜蒙景區的玻璃橋位於海拔千米的山峰之上,還帶有5D效果。行走在玻璃橋上本就膽戰心驚,玻璃破碎的聲音和動畫效果更是增添了幾分驚險與刺激。風和日麗之時,宛如漫步雲端,720度的美景盡收眼底。而雲霧飄渺之際,則另有一番韻味了。

徜徉在龜蒙景區的奇峰怪石之間,我為它那巍峨雋秀、靈動壯美的山嶽奇觀所陶醉,被大自然的神來之筆所折服了。

福壽文化,傳承千年

一個景區,若是僅有自然風光卻沒有底蘊厚重的文化為依託,就少了幾分韻味。龜蒙景區則不然。

早在周朝的時候,龜蒙景區所屬的蒙山就被封國顓臾專事祭祀,民間自古就有祈福祈壽的傳統,福壽文化傳承了千年之久。作為山東省十二大祈福聖地之一,福壽文化已經滲透到了龜蒙景區的每一個角落。不管是景區裡的各類天然龜狀象形石,還是世界最大的山體雕刻蒙山壽仙,不管是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還是一年一度的蒙山祈福文化節,都是龜蒙景區福壽文化的典型代表。

比較幸運,我們去的時候剛好趕上了蒙山祈福文化節的開幕式。麻姑獻壽、太極拳表演、拜壽大典等一系列精彩的演出,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場別樣的蒙山祈福之旅。拜壽大典是非常講究的,分為頌壽、祝壽、敬壽、贈壽、祈福、拜壽幾個步驟。拜壽大典結束,就可以到蒙山文化廣場去觀賞福壽康寧鼎了。

福壽康寧鼎是龜蒙景區福壽文化的標誌性景觀之一。聽了導遊的講解才知道這尊鼎並不簡單~福壽康寧鼎是目前我國最大、最高的的石制盛鼎,是採用純天然青石製作而成的。鼎高9.99米,直徑6.19米,重606噸,鼎身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留心觀察你會發現,鼎身還有許多小「壽」字。導遊告訴我們,小「壽」字有999個呢!

蒙山壽仙是龜蒙景區福壽文化的另一個標誌性景觀。說起來,蒙山壽仙更不簡單,它可是打破了世界紀錄哦~蒙山壽仙其實就是一個利用山體造型、依山就勢建成的老壽仙的山體雕刻。慈眉善目的老壽仙以南極仙翁為原型,一隻手託著仙桃,另一隻手拄著鳩杖,白須飄飄,仙風道骨。高218米、寬198米的老壽仙是世界最大的山體雕刻,單是老壽仙的頭部就足有85米之高呢。從動工到竣工共歷時999天,其工程量之大、難度之高,可想而知。神奇的是,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觀賞,都會覺得蒙山壽仙是在對著你微笑。自建成開始,蒙山壽仙每天都吸引了遊客前去祈壽求福。偷偷告訴你,拜壽臺是觀看蒙山壽仙的最佳位置喲。

除了福壽文化,龜蒙景區的道教文化同樣深厚。歷史上,頻繁的宗教活動給龜蒙留下了多處宏殿重閣,山腳下的萬壽宮就是其中一處。鼎盛時期,萬壽宮的道眾達300餘人,香火非常旺盛。

如今的萬壽宮是重新修復的,但透過那些宮殿,依稀能看到萬壽宮當年輝煌的模樣。也正因為有了福壽文化、宗教文化,龜蒙的文化的底蘊才會更加豐厚,更加神秘凝重。

萬壽宮的院子裡有一顆粗壯的槐花樹,樹上的槐花散發出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我站在樹下,貪婪地吮吸著那久違的味道,久久不願離開。

即將走出萬壽宮的時候,才發現院子裡還有幾棵正開得繁盛的桐樹。高聳的枝幹、淡紫色的花朵、素雅恬淡的香氣,都讓人心生歡喜。春色來時物喜初,春光歸日興闌餘。更無人餞春行色,猶有桐花管領渠。儘管桐花是春夏遞變之際的物候,龜蒙景區的桐花卻並沒有給我以強烈的傷春之感,內心反倒湧起一股愉悅的情感。

是啊,欣賞了龜蒙山水風光,體味了龜蒙的福壽文化,還有什麼可傷感的呢?

沂蒙人家,「我的家」

在龜蒙景區,我們入住的是沂蒙人家酒店。

沂蒙人家是景區內唯一一家三星級酒店,除了89間標準客房,還有著17套具有農村風味兒的農家小院。在群山環抱中,在蒼翠樹木的掩映間,一棟棟農家小院宛如世外桃源般靜謐美好,又怎能不讓人一見傾心呢?

當我拖著行李走進我們的小院兒時,簡直驚呆了。院子外,山楂樹開著潔白的小花,杏樹已經結了果實,儘管青澀卻也十分誘人。院子裡,長長的紫藤花架一直延伸到院子的圍牆邊。藤蔓間紫藤熱烈地開放著,望到它們的第一眼,心湖就滋生出一種美妙的感觸。那一朵朵一簇簇紫藤花沉甸甸密匝匝地垂下來,像極了在春日裡沉睡的慵懶少女。花架旁邊還有七彩風車做點綴。微風輕拂,風車呼呼作響,演奏著春天最美妙的樂曲,同時也給這寧靜的小院兒帶來了幾分熱鬧的氣息。哇,這也太有情調了!住在這樣的院子裡,恐怕連做的夢都是甜的吧?

正當我沉浸在夢境般的氛圍中時,屋頂上一隻胖乎乎的橘貓闖入了我的視線。我停下腳步想要和胖橘貓玩耍。或許是在這山林間過慣了閒適自在的生活,那隻貓咪並不怎麼理會我。時而在角落裡蹭痒痒,時而在臺階上伸個懶腰曬太陽。而當我起身準備進屋的時候,貓咪居然乖乖地跟著我。哎呀,那一瞬間,那只有點傲嬌又有點可愛的貓咪,簡直要萌化我了~猛然間竟有了一種家的感覺。

溫馨的環境,開滿鮮花的院子,可愛的貓咪,沂蒙人家不正是我們旅途中的家嗎?當時我就暗自決定,等下次來到沂蒙山的時候,我還要住在這個家裡,哈哈~

忘懷人間事,靜享山間樂。那晚,在沂蒙人家的農家小院,我果然做了一個甜甜的夢。

生態雲蒙,美韻天成

沂蒙山旅遊區主要包括沂山和蒙山,而蒙山又分為龜蒙景區和雲蒙景區。作為蒙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雲蒙景區我們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雲蒙漏澤春」,在暢遊雲蒙景區之後,蘇軾曾發出了如是讚嘆。奇峰聳立、層巒疊翠、深澗遍布的雲蒙景區,的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生態名山。

值得一提的是雲蒙景區的森林氧吧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約上三五好友,到雲蒙景區來一場森林氧吧跑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了。沿著蜿蜒的登山步道前行,欣賞著沿途秀麗的風景,呼吸著雲蒙清新自然的空氣,既養身又養心。全程3.9公裡的沉浸式氧吧之路,相信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

值得一提的是雲蒙景區的木棧道。木棧道全長3999米,是被世界吉尼斯認證的「世界上最長的木質遊道」喲~紅松原木鋪設而成的棧道,走上去並不會覺得沉重、堅硬。漫步其間,憑山觀景也好,向石小憩也罷,都不會覺得單調。

中國瀑布是雲蒙景區最不容錯過的景點。之所以名為中國瀑布,是因為這條瀑布所掛崖壁的輪廓像極了中國的版圖。觀瀑臺和觀瀑亭都是觀賞中國瀑布的絕佳位置,乘坐索道觀賞中國瀑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我們去的時候瀑布的水流量非常小,沒能一睹三疊式瀑布從百米高的懸崖上傾斜而下的壯觀景象,甚覺遺憾。轉念一想,也沒什麼可難過的,有了遺憾才會有下一次的期待啊,你說呢?

除了大名鼎鼎的中國瀑布,翠雲觀和金剛門也值得去打卡哦。

嗨遊雲蒙,快樂不打烊

雲蒙景區不僅景美,娛樂體驗項目也很多。

個人比較喜歡也是最推薦的項目是森林漂流。之前也在其他地方玩過漂流,但總覺得缺少點樂趣。直到玩兒了雲蒙景區的森林漂流之後我才發現,哇,原來漂流這麼好玩兒呀!

雲蒙景區的漂流是沿山谷河流兩側而建的,全長3000餘米。不過這三千餘米一點也不單調哦,途中的紫藤蘿花架、竹子、小橋、隧道等,給漂流增添了許多樂趣,給人一種在大自然中漂流而不是在水槽裡漂流的感覺。

坐在橡皮船裡,穿叢林越河谷,一會兒迂迴激蕩,一會兒急流直下。濺起的水花落到我身上,涼絲絲的,超舒服。我享受著森林漂流的動感帶來的樂趣,直到漂流結束了仍然意猶未盡。

如果你喜歡刺激,可以挑戰下森林衝鋒車。這一項目下起蒙山會館南側海拔850米處,上至蒙山觀日臺,全程大概有2300米,上下垂直距離300餘米。軌道式滑管在叢林中千迴百轉,坐到小車上,系好安全帶,就能體驗在山林間穿越的快感了。

衝鋒車的速度約為20米/秒,一路上,雲蒙景區秀美的山景刺激著我的視覺,耳畔呼嘯而來的山風刺激著我的聽覺,真的超帶勁兒超過癮的。尤其是彎道的時候,超刺激的。伴隨而來的除了尖叫聲,還有那種驚無險的快感。

至於安全問題,小夥伴們大可不必擔心。德國專家設計製作安裝的高山管軌滑道、國際領先技術的特殊管軌和滑車固定結構,保證了滑行過程中的絕對安全。

乘坐雲蒙景區的索道飽覽雲蒙風光,到猴園裡和小猴子來個親密接觸,或者到「非常挑戰」遊樂場暢玩兒,快樂都會在不經意間溢滿心頭。

在蒙山會館,開啟雲端上的生活

坐落在海拔九百多米處的蒙山會館,是雲蒙景區住宿的不二選擇。

豪華套間、豪華標準間、豪華單人間、豪華商務單人間,4種不同的房型、108間客房,可滿足不同遊客的不同需求。酒店餐廳更是能讓人品嘗到具有蒙山特色的美味佳餚。

房間內部的裝飾簡約而不簡單,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蒙山會館中國風的洗漱用品。床上的小擺件、桌子上的紅酒和玫瑰花,每一個小細節都彰顯著酒店的用心。打量完房間,推開窗戶,山林美景躍入眼帘,和著春風,盈盈的春光一溜煙兒就鑽到了房間裡。我索性將窗戶開得更大了,好把春光都裝進房間裡。

去之前就對蒙山會館充滿了期待,蒙山會館也的確沒讓我失望。睡在山東海拔最高的雲端精品酒店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就仿佛生活在雲端,仙幻,怡然,美妙。我想,在蒙山會館小住上一段時間,過一段隱世生活,該會很愜意吧?

舌尖上的蒙山

旅途中,美食帶給人的慰藉絲毫不亞於美景。在沂蒙山,這句話更是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蒙山十足全蠍、蒙山兔首、蒙山全羊湯、蒙山光棍雞、煎餅卷大蔥、香酥金蟬、炸螞蚱等一道道精美菜品,讓我眼花繚亂,也讓我胃口大開。之前對蠍子、兔首等這些菜品都是很抗拒的。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在沂蒙山我居然突破了自己的底線嘗試著去吃了這些東西。

早在清朝的時候,蒙山全蠍就已經聞名遐邇了。如今,蒙山全蠍更是人們到蒙山旅遊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蒙山的蠍子與其他地方的不同,這裡的蠍子是十足的,口感極佳。他們一直告訴我蒙山全蠍很好吃,糾結了半天,還是決定嘗試一下。夾起一隻蠍子放入口中輕輕咀嚼,咦,香香脆脆的,果然是一道美味佳餚啊~吃完第一隻之後我居然忍不住又吃了一隻!儘管蒙山全蠍很美味且具有祛風攻毒的功能,但是切記不可貪吃哦。吃多了會適得其反。

「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因為喜歡兔子,一直不忍心吃兔肉。而蒙山兔首是蒙山會館的招牌菜,到了蒙山又怎麼不品嘗下這道招牌菜呢?餐桌上的兔首色澤誘人,看著就垂涎欲滴。吃?還是不吃?難抵美食的誘惑,最終我還是動筷兒了。初入口時味微辣鮮鹹,稍後,一股濃濃的香味就充斥滿整個口腔。「聞聞欲食,食之思味,味濃而美,百吃不厭」,這對蒙山兔首的讚譽還真是很貼切呢。

煎餅卷大蔥是山東省的傳統美食,在沂蒙山當然也能品嘗到這一美食。將大蔥蘸上精心調製好的醬料,再用煎餅卷著吃,簡直是人間美味!煎餅與平時所吃到的煎餅略有不同,稍微有點硬,吃了幾口之後就愛上了,越嚼越有味兒!除了搭配大蔥,煎餅還可以搭配香椿、鹹菜豆來吃。

其他菜品也很棒,就不一一介紹啦。毫不誇張地說,單單是為了沂蒙山的美食,就值得來一趟沂蒙山。

沂蒙山旅遊攻略:

1、食:把美食放到攻略第一條,是不是一不小心暴露我的吃貨屬性了?哈哈~蒙山全蠍、蒙山兔首、蒙山全羊湯等特色美食尤其不能錯過。小旅兔親測,非常好吃!推薦龜蒙景區的玉津坊餐廳、沂蒙人家餐廳和雲蒙景區的蒙山會館餐廳,性價比都非常高~

2、宿:住宿推薦龜蒙景區的沂蒙人家酒店和雲蒙景區的蒙山會館。若是選擇沂蒙人家酒店,不妨嘗試下農家小院。在海拔九百多米處的蒙山會館開啟一段雲端生活,將會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3、遊:龜蒙景區的龜蒙頂、鷹窩峰、蒙山壽仙、萬壽宮等都是龜蒙的精華景點;雲蒙景區的翠雲觀、金剛門、中國瀑布等是雲蒙的精華景點。

4、娛:建議坐一坐龜蒙景區的索道。不僅能觀賞蒙山壽仙,途中景致也是很贊的;龜蒙景區的懸崖棧道和5D玻璃橋可以體驗一下;雲蒙景區的森林漂流和森林衝鋒車,強烈推薦!特別是森林漂流,玩兒一次都不過癮的

5、衣物:沂蒙山山裡平均氣溫13度左右,山上早晚溫差較大,建議備件厚衣服;白天有點曬,記得帶上帽子、墨鏡、防曬霜等物品哦;

天然大氧吧,怡情養性;壯美山水,養目養神;特色美食,養胃養身……來沂蒙山,我「養」你啊~

相關焦點

  • 沂蒙山的女人(原創)
    ——陳毅前些日子我有幸在網上看了《沂蒙山六姐妹》這部影片,當時很受感動,內心裡竟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衝動:一定要為這些偉大的女性寫點什麼。我知道我的筆力有限!然而,影片中那幾個美麗堅強的女性卻時時在我的眼前閃現。我不是沂蒙山人,也從未去過沂蒙山,倒是影片《沂蒙山六姐妹》讓我認識了沂蒙山的女人。沂蒙山是一塊英雄的土地。
  • 「我養你啊」英語怎麼說?
    電影裡一句「我養你啊! 」曾火遍大江南北。 銀幕外,這樣的橋段每天也在現實生活中上演 但很多故事的結尾,並不如電影中那樣圓滿。 這種不圓滿,往往會以分手或是離婚黯淡收場。
  • 許晨:沂蒙山的回聲
    「我來了,沂蒙山!」  「來了、來了、沂蒙山、山……」  面對著高高聳立、巍峨摩天的龜蒙頂、望海樓,我站在半山腰的棧道上,雙手握成喇叭形,向著雲天大聲呼喊。儘管嗓音並不高亢,但傾心盡力吐出一腔情感,還是顯得那樣激越嘹亮。
  • 我不需要你養,但還是想聽你說「我養你啊」
    在一期王牌對王牌節目中,張栢芝重現了電影《喜劇之王》中」我養你啊「這個經典片段,時隔多年,這個片段還是感動著在場的每一位嘉賓,也感動著作為觀眾的我們,短短四個字,卻可以讓人從頭暖到腳。」我養你「,這是一句比」我愛你」更動聽的情話。
  • 來,感受一下民族歌劇《沂蒙山》唱詞、表演的魅力!
    19日晚,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震撼上演,偌大的歌劇廳座無虛席。這是一曲沂蒙山人共傳唱的英雄讚歌,氣勢恢宏的舞臺,激奮人心的唱詞,經典大氣的曲調,情感真摯的表演,《沂蒙山》以藝術精品的氣質首演亮相,得到觀眾熱烈的掌聲。
  • 搞笑漫畫:我養你啊!
    大家好,小編每天分享「殺手古德」搞笑漫畫內容,希望小夥伴喜歡,小編會加上自己的漫畫解說,僅此提供相對優質的漫畫體驗,謝謝各位,好了今天的內容是:搞笑漫畫:我養你啊!你的生活會發生哪些變化?古德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就叫蘇拉一起看這個問題了,假如你變成有錢人會怎麼樣……古德想著想著不知道為什麼,思緒就飛到了理髮店那裡了,古德趕緊叫停,然後問蘇拉,如果蘇拉變成了有錢人的話,會在理髮店做什麼!
  • 山東沂蒙山不是一座山,龜蒙山卻有龜,來過的人都知道,此言不假
    在山東有這樣一座山,軍人說她是「掛滿勳章的乞丐」,文人用「登東山而小魯」來讚賞她;學者說她是「世界長壽鄉」,藝人用《沂蒙山小調》將她歌唱。她就是有著「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沂蒙山不是一座山?大多數的人都因紅色民歌《沂蒙山小調》,方才知曉山東有個沂蒙山。這裡曾是革命根據地的所在地,有著太多紅色印記。臨沂人把「沂蒙山」常掛嘴邊,故此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座山,尤其是外地人,大家都以為在臨沂真的有一座沂蒙山……沂蒙山不是一座山,她是一個人文地理概念,是由蒙山山系和沂水流域組成。蒙山地處沂蒙山腹地,是山東第二高峰。
  •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沂蒙山」
    小時候,常常聽見媽媽在我耳邊哼唱《沂蒙山小調》:「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高梁那個紅來哎,稻花香,萬擔那個穀子哎,堆滿倉。萬擔那個穀子哎,堆滿倉。
  • 讀點|懷念作家劉玉堂:寫著沂蒙山,魂歸沂蒙山
    今天重讀您的隨筆珍藏版《好人似曾相識》,其中大部分篇目都是首發青未了,《和諧悟》《幽默估》《我們唱著沂蒙山》《溫鍋之事》《我乃地道一農民》《我們的長處或優點》等等,至今讀來仍情不自禁地會心一笑或拍案叫絕。那些年,您真的像寫瘋迷了一樣,思如泉湧,有時像您家鄉的沂河水緩緩流淌,有時像客居濟南的趵突泉噴湧而出。
  • 《烈火燃燒在沂蒙山上》溯源
    準備給這部影片當顧問的老友王濱,主張主題歌用《烈火燃燒在沂蒙山上》,而不是劇本定的另外一首歌。我非常贊同,我說:「就地取材好!若再加一段抒情歌曲,可以唱《石榴開花胭脂紅》……」  王濱說,他一時還沒有找到《烈火燃燒在沂蒙山上》的資料。我根據回憶,列出一份。
  • 歌劇《沂蒙山》唱響臨沂 演繹永不褪色的沂蒙情義
    這不僅是一座舞臺形象,更像是沂蒙山的濃縮,更是沂蒙山精神豐碑的濃縮!而在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通過決議,正式批准中國提交申報的沂蒙山、九華山地質公園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成為我國第38和39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地質公園也是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的第二家世界地質公園。
  • 「做什麼工作,我養你啊!」別傻了,這種鬼話你也信?
    然後我朋友現在沒有了經濟來源,需要出去工作,可是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技能,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工資低的工作,她在校學習也很優秀,本來可以有更高的收入的,但是現在卻是這副結局。對於這種結局,是意料之外也是在情理之中。男人當初說「我養你啊!」的時候有多信誓旦旦,最後結局就有多狗血,這條定律很少有人能逃得過啊。
  • 《沂蒙山》主題曲變戰疫歌!《等著我,親愛的人》主創們解讀創作...
    去年歌劇《沂蒙山》巡演的過程中,就掀起了熱潮,已經在音樂圈「火」了。不少全國重大的聲樂比賽中,都有它的身影,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現在網上可以看到多個版本的《等著我,親愛的人》。究其原因,他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當時是為歌劇男女主人公創作的一首愛情歌曲。但他和詞作者商量了,要寫一首不含具體人名、地名等的廣義歌曲,以便今後在更多的場合來傳唱。
  • 《沂蒙山小調》故事多
    《沂蒙山小調》這首產生於抗戰時期的歷史歌曲,距今已有67年了。67年前,兩位八路軍戰士阮若珊、李林,在山東省費縣白石屋村簡陋的草舍裡創作出了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歌曲寫出後,便像長了翅膀,從沂蒙山區飛向了大江南北。  我曾3次赴《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 再唱「沂蒙山」
    「人人(那個)都說,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好風光」,這首《沂蒙山小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自創作以來流傳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其發源地琅琊古城、蒙山沂水歷來就以其優美的風光與經典故事備受關注。
  • 這裡是《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講述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一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沂蒙山小調》,唱紅了沂蒙山區,風靡了齊魯大地,飛遍了大江南北。1953年秋,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副團長李廣宗、研究組組長王印泉、樂隊隊長李銳雲重新修改記譜,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家鄉的主題,後面又續加了兩段歌詞,定名為《沂蒙山小調》,從此沂蒙山小調正式版本誕生。
  • 《沂蒙山》主題曲變戰疫歌,《等著我,親愛的人》主創們這樣說
    現在網上可以看到多個版本的《等著我,親愛的人》。究其原因,他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當時是為歌劇男女主人公創作的一首愛情歌曲。但他和詞作者商量了,要寫一首不含具體人名、地名等的廣義歌曲,以便今後在更多的場合來傳唱。畢竟,現在的大眾對藝術作品的評判,是站在當代的角度來看的,可以避免隔閡。因此,歌劇中其他唱段都是很具體的,「沂蒙山」、「孟良崮」等都有出現,但唯獨這首主題曲沒有。
  • 山東沂蒙山景區在哪裡你居然不知道 沂蒙山景區旅遊攻略
    沂蒙山旅遊區簡介   景區級別  最佳遊覽季節:四月上旬至十月上旬    景區詳細信息   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   沂蒙山是東夷文化、鎮山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等遺址幾十處。曾有10朝16位帝王登封、詔祭,為中國五大鎮山之首。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諸多文人墨客、聖僧高道登臨攬勝,弘法傳道,留下大量碑碣銘文、詩章名句。
  • 沂蒙山小調,你不知道的故事
    說起《沂蒙山小調》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個傳統的歌曲都知道它起源於沂蒙山,可是大家知道他什麼時候誕生的嗎?知道他什麼時候才開始流行的嗎?《沂蒙山小調》是1940年誕生於沂蒙山區白石屋村的沂蒙民歌,當時駐紮在沂蒙山區抗大一分校的文工團員李林、阮若珊藉助當地的花鼓調創作。起初,《沂蒙山小調》是為了配合宣傳抗日救國的歌曲,後來在流傳中經過多次加工修改,如今已成為讚美沂蒙山區美好風光的沂蒙民歌,蜚聲海內外。
  • 《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為有效推動沂蒙山茶產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完善,進一步提升「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的品牌影響力,助力沂蒙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16日,由臨沂市食品工業協會、山東雪尖茶業有限公司主要起草制定的《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兩項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