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這首詩很冷門,卻是一首高亢的秋歌,值得你我一讀

2020-12-21 慶餘說詩詞

自宋玉賦《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以來,古代文人便有了悲秋一說。他們把秋景秋物、秋聲秋色,與自己的悲慘命運結合起來,表現了一種抑鬱哀怨、感傷憂憤的美學趣味。譬如,唐代大詩人杜甫《登高》中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既感嘆了歲月不饒人,也傷懷了自己的一事無成。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始聞秋風》,卻不同於大多數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現了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獨特的美學趣味。詩中所包含的這種倔強進取的精神和品格,無論古今都是難能可貴的,都值得你我一讀。這首詩的作者正是寫出名句「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唐代詩人劉禹錫。

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我們可以得知他前後經歷了長達二十三年之久的貶謫生活,其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但性格剛毅的劉禹錫,始終不曾絕望,在憂患的謫居歲月裡,寫下了一首首清峻明朗、高亢豪放的作品。《始聞秋風》便是其中一首典型,雖然相比較他的名篇《秋詞》來說,還很冷門。

《始聞秋風》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首聯「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劉禹錫便別出心裁地創造了秋風的有情形象,並且還是從秋風的角度開始寫起。即去年看菊花的時候,我和你告別,今年聽到蟬鳴我就立即回來與你共話別情。據《禮記·月令》記載,菊黃當在季秋,即秋去冬來之際;蟬鳴當在孟秋,即暑盡秋來之時。所以這兩句詩準確地點明了秋風的去而復還。

頷聯「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則從秋風的角度轉入自己的角度來寫。它的意思是說,五更時分,忽覺涼風颼颼,我便知道是你秋風回來了。一年不見,你還是那麼勁疾肅爽,而我衰老的容顏卻在鏡中顯現。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它就仿佛是一段話別情的對話,點出「始聞秋風」的同時,也營造出了一個奇妙而又情韻濃鬱的意境。

頸聯「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開始,劉禹錫便精神頓作,一展詩歌豪邁雄健的風格。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戰馬因懷念邊塞的草,攀曲的馬毛不停的抖動,大雕因望見流雲,就睡眼睜開。「馬思邊草」、「雕眄青雲」,象徵著的是劉禹錫自強不息的信念。即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像駿馬疾馳沙場、雄鷹搏擊長空一樣,重上戰場,為國效命。

尾聯「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劉禹錫則道出了秋天在古典詩歌中與眾不同的地方。秋高氣爽,正是極目遠望的好時節,我為你抱著病也要登上高臺。「扶病」,是對「一年顏狀」的解釋。據記載,公元836年秋天,劉禹錫患了足疾,此後就一直疾病纏身。而劉禹錫以患病的狀態,依然還要登山高臺,說明了他對秋天的厚愛,以及他「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倔強進取精神。

綜觀劉禹錫的這首詩,正如清人沈德潛所說:「下半首英氣勃發,少陵操管不過如是」。可見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所表現出來的跌宕雄健的風格和積極健康的美學趣味,正是劉禹錫倔強進取精神和品格的寫照。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首值得一讀並學習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劉禹錫最冷門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發人深省!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與柳宗元並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其詩題材廣泛,簡潔明快,風格豪放、雄健。代表作有《竹枝詞》《烏衣巷》《秋詞》等。而除了這些熟悉的詩作外,劉禹錫還有很多冷門的優秀詩作。譬如他的組詩作品《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
  • 劉禹錫的這一首詩 是我讀過描寫秋天最好的詩
    若提及詩中的秋,恐怕首先你就會想到「悲」,畢竟傷春悲秋嘛。詩中的秋多是一縷縷的哀怨、思念、愁緒以及牽掛。然而,劉禹錫的這一首詩《秋詞》,卻獨闢蹊徑,反過來歌頌秋天的美好。個人以為,說是描寫秋天最好的詩,也不為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這首詩比較冷門,但高超的表現手法,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所以說劉禹錫就是這麼一位有個性的人,這在他的詩作中,便是能夠感受出來。那麼讀劉禹錫的詩作,最大一個感受,那就是真實,情感也是極為細膩,他無論是描寫風景,還是描寫自己的內心的感受,那都是描寫的極為傳神,高超的表現手法,真是令人拍案叫絕。所以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讀出唐詩的韻味來,以及詩人當時的一種心情。
  • 劉禹錫的這一首詩,是我讀過描寫秋天最好的詩!
    若提及詩中的秋,恐怕首先你就會想到「悲」,畢竟傷春悲秋嘛。詩中的秋多是一縷縷的哀怨、思念、愁緒以及牽掛。然而,劉禹錫的這一首詩《秋詞》,卻獨闢蹊徑,反過來歌頌秋天的美好。個人以為,說是描寫秋天最好的詩,也不為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詩,最後5字卻是畫龍點睛,令人讚不絕口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相信劉禹錫的這些名句你肯定都耳熟能詳。但在劉禹錫現存的八百餘首詩作中,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句不過只佔據很小一部分。因此劉禹錫還有很多比較冷門,卻很優秀的詩作。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贈給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詩,以回答白居易在宴席上贈給劉禹錫的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這首詩主要抒發了劉禹錫對自己被貶謫的人生境遇的豁達襟懷,並在表現劉禹錫豁達樂觀的同時,又暗含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人生智慧在其中。
  • 楊萬裡一首冷門小詩,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足以媲美劉禹錫《秋詞》
    可實際上,在宋代也有一位詩人的一首代表作,足以媲美《秋詞》。這首詩就是楊萬裡的一首冷門小詩《秋涼晚步》,新穎別致,寥寥數語,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全詩如下:秋涼晚步 楊萬裡(南宋)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 楊萬裡一首冷門小詩,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能媲美劉禹錫《秋詞》
    可實際上,在宋代也有一位詩人的一首代表作,足以媲美《秋詞》。這首詩就是楊萬裡的一首冷門小詩《秋涼晚步》,新穎別致,寥寥數語,道盡秋日的美麗可人。對於劉禹錫的《秋詞》,筆者也是非常的喜愛。整首詩昂揚向上,意境開闊,字裡行間都洋溢著一種驕傲與自信,充分彰顯了詩人劉禹錫的高貴品質和人格魅力。尤其是,這首詩還創作於詩人遭遇貶謫期間,詩中的不屈不撓、樂觀向上,就更加具有了激勵人心的力量。
  • 劉禹錫這首詩簡潔明快,樂觀豁達,一反傳統的悲秋觀
    今天熊燉要介紹是劉禹錫的一首詩,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人,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卻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在我國文學史上,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表現這個主題最為精煉的文學形式便是愛情詩。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是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動人心弦。
  • 珠玉在前,劉禹錫不甘落後寫出一首「奇」詩,終成千古絕唱!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秋詞》,便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寫出的一首「奇」詩。《秋詞》是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的題材便是吟詠秋天。在劉禹錫之前,此類題材的佳作早已不勝枚舉。劉禹錫這首《秋詞》的取勝之處,便在於對秋天的觀念上。自宋玉在《九辯》中留下了「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後,在後來的文學作品中,幾乎都是悲秋的觀念。
  • 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詩,卻寫出了愛情的不幸,短短4句扣人心弦!
    譬如,唐代詩人崔郊的「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李益的「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宋代詞人陸遊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歐陽修的「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等。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詩《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來具體看看古人是怎麼寫愛情的不幸的。
  • 唐詩中很冷門的一首詩,卻蘊含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顧名思義,這首詩所歌詠的就是「螢」,也就是螢火蟲。身為一首詠物詩,它的水平高超之處,便在於全詩詠「螢」,卻無一個「螢「字」。除此之外,虞世南在這首詩中還借物喻人,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表達了一種也就是說,虞世南的這首《詠螢》,蘊含了積極向上的人生哲理。所以它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唐詩中很冷門的一首詩,卻蘊含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顧名思義,這首詩所歌詠的就是「螢」,也就是螢火蟲。身為一首詠物詩,它的水平高超之處,便在於全詩詠「螢」,卻無一個「螢「字」。 除此之外,虞世南在這首詩中還借物喻人,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表達了一種「物雖小而不礙其光華」的人生哲理
  • 劉禹錫最勵志的兩首詩,一千年來振奮無數國人
    如「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反悲秋俗態,有勵志不屈之氣。今天狗子特意挑選了劉禹錫最為勵志的兩首詩作,其中一首傳唱千古人人皆知,另一首稍顯冷門,但也有堪比曹操的名句。而劉禹錫卻未曾唏噓,反而寫下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答。一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回答白居易的「長寂寞、獨蹉跎」,一掃消沉頹唐之氣,表達出積極豁達的襟懷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極為振奮人心。
  • 文天祥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極富愛國主義精神,值得一讀再讀
    一路上,文天祥寫下了許多詩。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揚子江》就是其中的一首,是文天祥歷北海經長江口南下之時所寫。雖然《揚子江》相比較《過零丁洋》來說,要冷門的多。但是它同樣極富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文天祥這首詩,字裡行間表現出的,正是堅定不移的愛國主義精神。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小詩,當代人最應該讀一讀!
    今天,我們便來一起品讀他的一首小詩《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然而劉禹錫的《秋詞》,卻一反常態,它熱情的謳歌了秋天的美好。詩的前兩句,劉禹錫說明了自古以來秋就是一種寂寥的情緒,給人以悲秋的觀念,但同時他自己卻否定了前人這種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情向上的詩情,雖然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是在被貶朗州後,生活中不幸的色彩,在詩中詩人卻以闊大的胸襟溶解了這種不幸,表現出自己的非凡自信。
  • 《喜晴》這首詩較為冷門但意境飽滿,即寫景又抒情,值得一讀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篇比較冷門,但意境卻非常優美的一首六言絕句——《喜晴》。該詩出自南宋後期的詩人範成大,描繪的是鄉村間的普通風景。範成大詩中沒有華麗的藻飾,卻描寫細膩,使得該詩意境唯美,別具一格,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宋詞中獨有韻味。下面一起來欣賞一番吧。
  • 李商隱的一首鬼節詩,非常冷門,卻很值得一讀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中元作》就兼而有之,此詩雖然冷門,卻敘說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很值得一讀:中元作唐·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這首詩是李商隱於中元節夢見古人鬼魂,想來後難掩哀思而作。詩中回憶了自己少年時期在玉陽山學道時發生的一段愛情故事。首聯「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所寫的是詩人夢回玉陽山道宮,山上儀仗符節、旗幡飄飄,剛剛朝拜完上清。這一聯的場景描寫也是唐代中元習俗的展現。
  •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詩,卻寫出了除夕最重要的習俗,值得一讀
    南宋詩人陸遊在《除夜雪》一詩中,就以「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喜迎新春佳節的除夕。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守歲》,更是一首關於除夕且蘊含積極奮發意味的經典詩作。《守歲》是北宋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顧名思義,這首詩不僅與除夕有關,還寫出了除夕最重要的習俗「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