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王羲之作品上蓋自己的印章,真夠自信

2020-12-11 不二齋孫賓旭

他在王羲之作品上蓋自己的印章,還一次蓋了172個,真夠自信,可惜喧賓奪主了。

古代文人有一個愛好,喜歡在別人的書法作品上寫兩筆,一是炫耀一下自己的書法,二是發表幾點自己的看法,大概就像我們今天看了電視劇發幾個彈幕,或者看完一篇網絡文章,寫上幾句評論一樣。

有意思的是,很多文人還很喜歡讓別人在自己的作品後面寫評語,有人的文人寫長卷書法作品,還會專門在後面留上很大一片空白不寫字,問他為啥?答曰:這是留給後人寫評語用的,真是自負的可愛。

但這評語也不是誰都能寫的,若是在一篇經典書法作品後面寫評語,如果水平不高,不僅會貽笑大方,這幅書法作品一代一代傳下去,甚至會遺臭萬年,所以說題字要謹慎,水平低就不要再勉強了。

不過總有人很自負,認為自己武功蓋世,天下第一,書法也是天下第一,就敢於在天下第一人的書法作品後面寫上幾筆,乾隆皇帝就做了,他在「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後面題字,不僅僅題字了,還寫了好幾處,真夠自信,乾隆皇帝的書法雖然一般,但是無奈不僅超級自信,名氣還超級大。

好壞先不要論,乾隆皇帝在後面題了字,這幅書法作品,肯定也是經過清朝各大書法家的眼了,至少也能起到一個保真的作用,你看看,清代乾隆皇帝親自鑑定,還親自題寫了鑑定書和評語,這背書,遠超當今各大文物鑑定機構吧。再說人家乾隆皇帝的書法也是價值連城,屢屢拍賣破億的。

如果實在覺得自己水平不夠,不願意去班門弄斧,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做在古人經典作品上面刷存在感,那就是在作品上蓋章,一幅作品蓋上自己的收藏印象,比如「某某鑑賞」,看起來多麼內涵和高雅,雖然容易讓人想到文物古蹟上的「某某到此一遊」。

除了在王羲之書法作品上寫評語,乾隆皇帝當然也少不了在上面蓋上幾方收藏印章,他在王羲之作品上蓋自己的印章,有時候還不止一方,王羲之《快雪時晴帖》一共寫了28個字,他卻一次蓋了172個印章,不少人批評他這樣破壞了作品的整體性,喧賓奪主了,但誰讓他是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呢。

對於乾隆皇帝的這種做法你怎麼看?是喧賓奪主還是錦上添花?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寫了28個字,他在上面蓋了172方印章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譽為中國古代書法的巔峰之作,這幅只有28個字的作品自誕生以來一直受到歷代名家的推崇。令人納悶的是,這幅書法作品上,王羲之一共只寫了28個字,但是上面的印章卻有數百之多,其中172方印章都是由一人所蓋。
  • 他在王羲之作品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
    我們現在看一些王羲之流傳下來的作品,發現上面會蓋有很多印章,密密麻麻,把整幅作品包圍起來,這些印章其實並不是王羲之本人蓋的,也不是唐代摹寫者蓋的,是後世的收藏家和鑑賞者蓋的。比如王羲之的一幅作品,被某位書法家得到,他一般就會在這幅作品上蓋上自己的收藏印章,表示自己看過或者有用過,這是一種比價文雅的「某某到此一遊」,和到此一遊有著相似之處,這樣一幅書法作品,經過1000多年的流傳,上面也就蓋滿了印章,一些網友把這些印章稱為「彈幕」,也有一定的道理。
  • 臺北故宮展出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短短28字,乾隆卻蓋了上百個印章
    東晉琅琊臨沂人王羲之的書法了得,現代著名鑑藏家黃錦祥盛讚:「書聖(王羲之)書跡,神韻超逸,歷久彌珍!」而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但《蘭亭集序》真跡流傳千百年,現已不知所蹤。
  • 書法作品是否要密密麻麻蓋上一大堆印章?
    書法作品的收藏印問:發現一個現象,你的作品所蓋印章都比較少這麼大張作品,只蓋兩、三個印章,是不是少了點?中間加蓋,或落款處多蓋章會不會更好?答:對於作品上所蓋印章數量問題,我本人的理念一直是:能少蓋就不多蓋,尤其是純白宣紙。現在不少人寫完作品後,會在上面密密麻麻地蓋上一大堆印章,恨不得將他手上所有的印章都蓋上去。我一直不太認同這種方式。
  • 一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王羲之只寫了28個字,乾隆卻寫了上萬字
    除了愛寫字,乾隆還非常喜歡作詩,他一生作詩四萬餘首,並責令內務府將詩作刻錄成了乾隆御製詩集,這本詩集比全唐詩還要厚,但打開一看,則大多是流水帳之類的打油詩。乾隆將自己的詩集視為珍寶,到了晚年,又將詩集賞賜給了身邊的大臣,只有他的絕對親信才能得到,就比如和珅等人,雖然詩集水平不高,但畢竟是皇帝所作,大臣們得到賞賜後,自然要三跪九叩,大大的吹捧。
  • 臺北故宮的王羲之書法真跡,短短28字,乾隆卻蓋了170個印章
    在字畫上瘋狂蓋章唄。在欣賞古字畫時,乾隆皇帝一邊看一邊蓋章,堪稱「蓋章狂魔」。「三希」也未能倖免,乾隆皇帝都蓋了很多印章。大家都知道,中國臺灣也有一個故宮,名叫臺北故宮。這裡收藏著大量當年蔣介石帶到臺灣的國寶文物,其中不乏國寶級書法字畫。在所有書法字畫中,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快雪時晴帖》作為鎮館之寶,格外受人關注。
  • 王羲之真跡價值連城,被乾隆皇帝蓋172個章!網友:太可惜了!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大家肯定都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吧,最喜歡的書法家就是書聖王羲之,談到王羲之,我們都知道他的書法寫得非常的好,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更是無人能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談到王羲之的書法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想親眼目睹一下。
  • 王羲之作品為何印滿別人的印章?最終卻還拍賣3億多
    王羲之作品是否還有留存一直是書法界的一大懸案,之前的一幅被稱為王羲之真跡的作品拍賣了3億多的高價,這幅作品給人的印象就是滿滿的都是印章,五花八門的印章布滿了整個畫面,甚至於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印章身上。究竟為何被稱為王羲之的真跡,卻印有很多人的印章呢?
  • 臺北故宮有王羲之書法真跡,四行二十八字,乾隆蓋滿密密麻麻印章
    因此,乾隆在欣賞名家書法作品時,養成了一種習慣。他在上面蓋了印章,也就是印章,堪稱「印章狂魔」。乾隆的印章太多了。據不完全統計,乾隆印章多達1800枚,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拍賣行拍賣其印章的新聞。乾隆有一個小書房,叫「三希堂」。三希堂,位於養心殿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
  • 書法創作落款如何蓋印章,您了解嗎,很重要,我說您聽
    其實大家有所不知,這些印章都是後來看的人們蓋上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特別喜歡王羲之的作品,不僅自己喜歡還叫人臨摹分給大臣們看,這也就是《蘭亭序》能流傳到今天的原因,現在我們看到的版本有幾種,有神龍版本,有馮承素摹本等五大摹本,其中以馮承素最能體現王羲之《蘭亭序》的原貌。
  • 國展評委揭秘:書法作品蓋印章「三十六計」
    如上圖,何紹基作品,落完款後,右邊「筆」「工」二字之間有一個大的漏氣空白,他加上兩枚印章,正好堵漏,此處如不須要蓋閒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4. 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閒章,不可蓋在下角方形壓角閒章處之地位。 5. 方形閒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喧賓奪主。 6. 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末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 趙孟頫罕見草書作品你見過嗎,上面蓋滿印章,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元朝書法家趙孟頫,之所以能成為元朝書法界的佼佼者,主要歸功於他在行書和楷書方面的成就,遒媚秀逸、風骨內含、筆法圓熟等成語已經成為了趙孟頫行書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拋開趙孟頫最為人稱道的行書和楷書不談,來欣賞一下趙孟頫在草書上的造詣。
  • 趙孟頫罕見草書作品你見過嗎,上面蓋滿印章,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元朝書法家趙孟頫,之所以能成為元朝書法界的佼佼者,主要歸功於他在行書和楷書方面的成就,遒媚秀逸、風骨內含、筆法圓熟等成語已經成為了趙孟頫行書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拋開趙孟頫最為人稱道的行書和楷書不談,來欣賞一下趙孟頫在草書上的造詣。
  • 王羲之真跡只有28字,卻被乾隆蓋172個章!網友:就這樣被毀了!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最為有名的書法家那也就是書聖王羲之了,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得到了很多網友的稱讚,而且這部書法作品至今無人超越,因此也被稱為是
  • 王羲之《快雪時晴貼》:短短28字,乾隆為何要蓋170個章?
    在我國古代著名的十大書法家中,兩晉時期的王羲之位列第一,他在真、草、隸、篆、行等書法五體上都有所精研,特別是在行書和草書上造詣頗深,並影響深遠。王羲之撰寫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而《快雪時晴帖》則被認為是僅次於《蘭亭序》的書法作品。
  • 臺北故宮的王羲之書法真跡,四行二十八字,乾隆蓋滿密密麻麻印章
    三希堂,位於故宮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在這間面積不到5平方米的房子,裡面卻收藏過100多位書法家的精品作品。「三希堂」因收藏過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希」),被後人廣為熟知。 「三希」中除了《快雪時晴帖》被臺北故宮收藏外,其餘兩件都在北京故宮。
  • 只因他在王羲之作品後寫了幾行小字
    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他的書法,靈動飄逸,行雲流水,被後世尊為「書聖」。他留下的書法作品很多,《行書集字聖教序》、《喪亂帖》、《奉橘帖》、《姨母帖》、《黃庭經》、《十七帖》、《快雪時晴帖》等都是相當經典的作品。
  • 蓋在肚皮上的印章
    意想不到的是,這次老師不像前兩次那樣,什麼安全呀,學習呀,聽話呀,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們,也沒有"動刑「,只見郭老師打開抽屜,拿出印章,蘸足油墨。劉老師急忙問:「郭老師,你要幹嘛?」話音未落,一個鮮紅的印記打在了A同學的肚皮上。接著,我們幾個無一例外,每個人的肚皮上都被蓋上了學校的公章。
  • 給乾隆1800個印章,他一定能讓人生不如死
    並非是愛新覺羅弘曆在字畫方面有什麼過人的天分,超脫古人引領未來,而是因為他在諸多珍貴字畫上留下了太多的個人印記,以至於一看到那些字畫就必然會看到他,一看到他就會心生一股無名火,分分鐘想把他摁在地上錘。這位歷史上最好命的皇帝,卻是中國字畫史上最大的劫難,尤其當他的手裡拿著印章的時候,簡直是「殘暴至極」。
  • 字畫上蓋印章的講究!可大可大了
    印章猶如一朵奇葩,在博大精深的中華藝苑裡綿延不斷的散發出獨特的芬芳,吸引著人們進入這方寸世界。有些人會寫字,鈐印卻亂來,生生毀了自己的作品一幅好的書畫作品,如何鈐印,才能為作品更增色彩呢?書畫鈐印大有講究,且看小編為您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