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小年,「官祭三、民祭四、亡人祭五、賊祭六」的說法什麼意思

2020-12-06 城市船夫起

今天臘月廿三,就是小年了,與此相關的小年的來歷,是以「祭灶神」為主的。為何在這天祭灶呢?在傳統文化裡,因為這天人間要打發灶王爺「上天言好事」,所謂「二十三日去」。另外關於祭祀灶王爺的日子,為何有的地方廿三,也有的是廿四這天,甚至一個地方還有廿五、廿六的說法呢?

又是一年臘月廿三

在民間對於這不同日子祭祀灶王爺,有「官祭三,民祭四,亡人祭五,賊祭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官的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祭祀;老百姓在臘月二十四祭祀;這一年家裡有亡人的,在臘月二十五祭祀;而偷雞摸狗之徒在臘月二十六祭祀」。對於為何會有這個說法,其實是有一個傳說故事的,在民間祭祀灶王的日子,老人每年都會說起:

九天東廚司命府君·灶王爺

話說一家之主的灶王爺,在臘月二十三這天早上死了,再一次升天而去。最先知道這一消息的,是住在皇宮的天子。由於天子皇帝感念灶王爺對於人間薪火不息和所有人家的護佑,就首先在皇宮裡祭祀了起來;待到早朝過後,滿朝的文武大臣就得知了這一消息,心想「灶王爺死了,連皇上都祭祀,我們也該祭祀一下了」,於是在散朝後的這天傍晚,各官家就燃放鞭炮,燒香祭祀了。

灶王爺、灶王奶奶神像

而老百姓呢,突然聞聽各處官家放炮,由於還沒到除夕,就相互打聽,放炮所謂何事。這一打聽不要緊,原來我們的「一家之主」灶王爺死了;然而等百姓全部知道灶王爺的死訊都在臘月二十四,所以也學著官家在這天傍晚把灶王爺祭祀了。可是這裡就有一些人為難了,那就是在當年家族裡有亡人的百姓,因為家族有孝在身,是不能與普通百姓同日而祭的,那就只好改到了臘月二十五;所以到現在,凡是家有亡人的祭灶都是在這天。

灶王爺神位

至於「賊祭六」呢,畢竟灶王爺是每個家庭的「一家之主」,以盜竊為生的賊人也有家庭,所以他們祭祀灶王爺也是應該的,畢竟都有所求嘛!在外行竊一年了,因為總是深夜才出門,就錯過了這幾天的人們對灶王爺的祭祀。在知道消息後,就從人們祭祀的供桌上盜取了貢品,也在自家擺放供桌。由於賊人多是夜間活動,所以他們這類人的祭祀時間就不是傍晚了,而是臘月二十六人們睡下後的上半夜,這也頗和他們的偷偷摸摸的行為。

相關焦點

  • 春節祭灶習俗:「官祭三,民祭四,亡人祭五,賊祭六」什麼講究?
    於是待眾官員回到家後,安排下山準備祭祀灶王所用的物品,到傍晚,城內的所有文武官員就開始了燃放鞭炮、點燃香火開始了「祭灶」儀式。對於老百姓呢,突然看見官員在家宅中舉行祭灶,也就知曉了原來是灶王爺死了。這就是所謂的「官祭三」。
  • 小年祭灶神祭的是誰?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哪天才是正日子?
    ,開啟了過年的模式,可以說小年是春節這個節目的開幕式,但是也正是這個開幕式,很多人應該都過的非常迷糊,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小年要祭灶?祭灶祭的是誰?但是這些都影響不了我們團聚的快樂。首先我們先說說灶神到底是誰這個問題。
  • 祭灶祭灶,什麼是祭灶?
    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古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鱉祭六」之說。
  •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滿滿的回憶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升天。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
  • 臨沂過小年有什麼要避諱的 傳統習俗忌諱先了解
    我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已經臨近了,在春節之前還有一個小年就是在臘月二十三這天,民間有祭祖、祭灶的習俗,提前一周進入過年氛圍。在這一天又有什麼樣的風俗和需要避諱的呢。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升天。
  • 小年祭灶的習俗起源探尋
    ,「諸侯為國立五祀」,「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祀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可以看出,不管王公貴族,還是庶民百姓,都會臘祭,臘祭包括祖先和五祀,灶神作為主要神靈,在歲終臘祭時祭祀。
  • 五祭之四;贖罪祭
    【五祭之四】獻上贖罪祭——為罪人所獻(利未記第四章、第六章24-30節)一、罪人與神和好、利4:1/4【利4:1-4】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若有人在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什麼事上誤犯了一件,或是受膏的祭司犯罪,使百姓陷在罪裡
  • 祭了娘家的灶 拉回去沒人要 今天小年 各地讀者爭相曬祭灶風俗
    【今天你過「小年」了嗎?】「臘八祭灶,節年來到,小姑娘要花兒,小小子要炮。」小年兒到了,祭灶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祭灶的規矩你還記得嗎?灶糖灶飯「到碗裡」沒?發麵燒餅給灶王爺帶上了沒?
  •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到底為什麼要祭灶?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 散文:祭 灶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年是從臘月二十三才開始,大家經常的說法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正月初一是大年,臘月二十三祭完灶後才會進入過年的喜慶氣氛中。,這是流傳已久的說法。意思是讓灶王爺吃了嘴變甜,上天去只說好話,不說壞話。可是灶糖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做的起的,人們便用飥飥饃代替。
  • 距離春節還有七天,到底哪天是小年?網友吵起來了
    除了這兩個認同度比較高的日期,還有很多其他說法:江浙滬把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天都叫做小年,廣東有些地區是臘月二十五過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正月十六是小年,安徽北部和南京又把小年和元宵節合二為一……到底哪天是小年,你是不是也開始迷糊了呢?
  • 古代冬至日、臘日次日都被稱為小年,祭灶也不專在小年
    小年的習俗在中國存在非常久,早在漢代就開始過小年。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人們過小年,尊師敬長已成風俗。但是這個小年卻並不是祭灶的節日,而是臘日的次日。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小年的習俗和來歷,小年節日文化,小年飲食
    小年 2018年2月8日 農曆臘月廿三 星期四 距離小年還有3天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升天。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
  • 原來過小年不都是臘月二十三,古時過小年,最忙碌的竟然是乞丐
    小年,就是灶王爺升天的這一天,一般都會祭祀灶王爺,稱為祭灶。現在我國小年的時間大都是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有小部分不在這一天。而在古代,不同地區甚至不同階層的人,祭灶的時間更是五花八門,而且祭灶的習俗也很有趣,在有些習俗裡,乞丐竟成為祭灶活動的大忙人。
  • 傳統節日:小年的起源,關於小年,你都知道那些故事?
    同時,因為在小年這一天送灶王上天言事,也會給他放一些糖果什麼的賄賂他,避免他說自己的壞話。為表達期望,還在他兩邊寫上兩行話:「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來提醒他。當然傳說終歸還是傳說,中國歷史上,早在商朝的時候就有了祭灶的風俗,但是那時候並沒有小年一說。
  • 福州「小年」年味濃 祭灶已成傳統節俗
    福州「小年」年味濃 祭灶已成傳統節俗 2019-01-29 20:王錕 攝   中新網福州1月29日電 (葉秋雲)29日,臘月廿四,「小年」已至,福州大街小巷節意漸濃,到處張燈結彩。北方的市民可能會詫異,小年不是臘月廿三嗎?  據了解,過去流傳著「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當官者在臘月廿三祭灶,普通老百姓是在廿四祭灶,連家船的漁民則是在廿五祭灶。
  • 「祭灶神,拜財神」,春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一、小年祭灶。雖然不是同一天,但南北方的小年都才剛剛過去,所以我想大家對於小年的習俗應該還算是比較熟悉吧。在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傳統習俗便是祭灶,也就是祭祀灶王爺。早在商朝的時候,古人就開始了祭灶這一活動。
  • 臘月二十四小年習俗有哪些?福州傳統節俗要祭灶
    臘月二十四小年習俗有哪些?福州傳統節俗要祭灶  29日,臘月廿四,「小年」已至,福州大街小巷節意漸濃,到處張燈結彩。北方的市民可能會詫異,小年不是臘月廿三嗎?福建民俗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福州祭灶文化。王錕 攝  據了解,過去流傳著「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當官者在臘月廿三祭灶,普通老百姓是在廿四祭灶,連家船的漁民則是在廿五祭灶。在古代,北方為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比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廿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廿四。  福州市民章女士告訴記者,福州都是農曆廿四祭灶過小年的,北方則是農曆廿三過小年。
  • 清明「祭」事——兼談中國墓祭生態的變遷
    筆者在常熟虞山做田野調查遇到一位售賣冥具的老婦人,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道出了這裡的玄機,她說:「(給亡人送冥幣)這個是心理作用,紀念一下。活人可以自己出去掙錢,死人只能靠活人燒給他。死鬼富裕,陽間的人也太平。陽間有什麼災難,(亡人)也要幫你去求人的,陰間(亡人)沒有本錢,怎麼幫你去免災難。」這種陰陽一體的互動說,實在是民眾所持有的對於焚送冥具較為普遍的一項認知。
  • 小年祭灶趣話孔子勸人要討好灶神
    再過半個月,就是小年了,農曆臘月廿三傳說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這一天人們要祭灶。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到發明火石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祭灶在我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廣大農村地區至今仍然沿襲這一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