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臘月廿三,就是小年了,與此相關的小年的來歷,是以「祭灶神」為主的。為何在這天祭灶呢?在傳統文化裡,因為這天人間要打發灶王爺「上天言好事」,所謂「二十三日去」。另外關於祭祀灶王爺的日子,為何有的地方廿三,也有的是廿四這天,甚至一個地方還有廿五、廿六的說法呢?

在民間對於這不同日子祭祀灶王爺,有「官祭三,民祭四,亡人祭五,賊祭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官的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祭祀;老百姓在臘月二十四祭祀;這一年家裡有亡人的,在臘月二十五祭祀;而偷雞摸狗之徒在臘月二十六祭祀」。對於為何會有這個說法,其實是有一個傳說故事的,在民間祭祀灶王的日子,老人每年都會說起:

話說一家之主的灶王爺,在臘月二十三這天早上死了,再一次升天而去。最先知道這一消息的,是住在皇宮的天子。由於天子皇帝感念灶王爺對於人間薪火不息和所有人家的護佑,就首先在皇宮裡祭祀了起來;待到早朝過後,滿朝的文武大臣就得知了這一消息,心想「灶王爺死了,連皇上都祭祀,我們也該祭祀一下了」,於是在散朝後的這天傍晚,各官家就燃放鞭炮,燒香祭祀了。

而老百姓呢,突然聞聽各處官家放炮,由於還沒到除夕,就相互打聽,放炮所謂何事。這一打聽不要緊,原來我們的「一家之主」灶王爺死了;然而等百姓全部知道灶王爺的死訊都在臘月二十四,所以也學著官家在這天傍晚把灶王爺祭祀了。可是這裡就有一些人為難了,那就是在當年家族裡有亡人的百姓,因為家族有孝在身,是不能與普通百姓同日而祭的,那就只好改到了臘月二十五;所以到現在,凡是家有亡人的祭灶都是在這天。

至於「賊祭六」呢,畢竟灶王爺是每個家庭的「一家之主」,以盜竊為生的賊人也有家庭,所以他們祭祀灶王爺也是應該的,畢竟都有所求嘛!在外行竊一年了,因為總是深夜才出門,就錯過了這幾天的人們對灶王爺的祭祀。在知道消息後,就從人們祭祀的供桌上盜取了貢品,也在自家擺放供桌。由於賊人多是夜間活動,所以他們這類人的祭祀時間就不是傍晚了,而是臘月二十六人們睡下後的上半夜,這也頗和他們的偷偷摸摸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