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2020-12-12 電閃雷響

黨支部組織看電影活動,名字是《港珠澳大橋》的紀錄片,短短的七十分鐘,展現了中國橋梁建造技術的水準之高。中國通過這項工程,也讓世界知道,現在的橋梁建造技術的重心在中國,振奮人心。

英國報刊稱這項超級工程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從策劃到施工完成歷時十四年,施工階段達九年之久,用十四年完成一項壯舉,作為一個人而言,也值了。

之前就在新聞上看過港珠澳大橋的施工報導,也是那個可愛的老頭林鳴,是這項超級工程的總工程師,看起來有著睿智的頭腦,還有些幽默,必然有些鬥天鬥地的不屈精神。他帶領的他的團隊鏖戰十幾年,是技術和人才的比拼,包括充滿自豪感的那些焊將工人,他們在心裡已經認定他們在幹的是一件偉大的事業。

在看到那些重型機械裝備的時候,在巨型吊臂將80萬噸的沉管吊起來的那一刻,我想起來吳軍在他的得到課程《科技史綱60講》中提到的「總能量」的概念。整個國家的總體能量充足雄厚是打贏這場仗的一個必要條件,沒有能量和過硬的裝備,技術和人才也是空有一身本領,無處施展。

下面引自吳軍老師專欄中,關於「為什麼德國造不出來原子彈,而美國造出來了」,講的是總能量對於一個國家在開展一項工程時的重要性——

科技成就很多時候取決於能夠調動的總能量。德國和美國相比,首先輸在了掌控的能量和物質方面。雙方煤炭的產量差不多,但是美國的石油產量是德國的20倍,運輸車輛和輪船比德國多出一個數量級。

我們在前面第12節課講了法老造金字塔的故事,講述了中央集權的政府能夠集中力量完成大工程。製造原子彈,雖然有很多科學研究在其中,但也是一個大工程,因此它所需的物質條件遠不是純粹的科研可比的。我們不妨用兩件事說明一下。

第一個是關於勞倫斯為了濃縮鈾(和鈽)建造的超級回旋加速器。它的體積巨大,需要近萬噸銅導線,但是當時美國已經把幾乎所有的銅用於了戰爭,拿不出這一萬噸銅。最後勞倫斯說服了政府拿出國庫中的一萬噸純銀取代銅做導線。

另一個是關於核反應要用的減速劑。當時德國是用重水做減速劑,產量就是幾百公斤,最多的時候不過儲存了一噸,還被英國炸毀了。美國是用純石墨,它和重水效果相當,製造成本也極高。在美國,僅費米建設那個小型試驗反應堆,就用了400噸純石墨。1噸和400噸,這是沒法兒比的。

其次,不是把物資堆積起來,人員都安排到崗,原子彈就能自動產生的。能夠組織起這麼大的工程是一個本事。這就要說說格羅夫斯了。

格羅夫斯今天為人所知是因為曼哈頓計劃,但是在此之前他最大的成就是建造了當時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單體建築五角大樓,這個紀錄直到幾年前才被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打破。因此,你可以把格羅夫斯理解為當代造金字塔的人,而羅斯福看上他的就是這一點。

事實證明,格羅夫斯從找鈾原料開始,就顯示出非同尋常的工程組織和管理能力。當然,曼哈頓計劃裡面有很多科研工作要做,從核爆炸的臨界體積計算到核材料的濃縮等等,因此需要一個科學和工程的負責人。

這個人需要有足夠高的理論水平同時知識廣博,讓當時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服氣,還需要有領導能力,對武器還要有所了解,因此很難找。

格羅夫斯很幸運地找到了奧本海默。奧本海默精通物理學幾乎每一個領域,而且是他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計算,同時他對化學、金屬學、武器和工程製造有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雖然軍方一直懷疑他的忠誠,但是格羅夫斯對他非常信任,言聽計從。

——港珠澳大橋彎彎曲曲的跨越港珠澳三市,如一條巨龍盤浮在海面之上,如今日之中國,翱翔於九天雲霄,雄俯世界。

相關焦點

  • 英媒評選「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港珠澳大橋上榜
    英媒評選「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港珠澳大橋上榜 2015-11-13 13:22:25參與互動    據港媒「橙新聞」報導 英國《衛報》從全球即將竣工的建築物中,選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揭秘港珠澳大橋抗震隔震設計  它是「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它擁有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它是「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它擁有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  它被英國衛報評為 「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這裡能看到360°無敵海景 從開始籌備到建成落地,港珠澳大橋同它幕後的工作人員足足經歷了15個春秋。
  • 谷歌高清衛星地圖下的港珠澳大橋,讓你更清晰地了解世界七大奇蹟
    珠港澳大橋是我國自主建設完成的超級跨海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創下世界七項之最,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由我國自主建設完成的超級跨海工作,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
  • 世界新七大奇蹟排行榜!北京大興機場與港珠澳大橋都已正式運營
    在2016年英國《衛報》就提出了「世界新七大奇蹟」,其中包含中國兩大工程「北京大興機場」和「珠港澳大橋」,如今兩大工程都已經順利竣工並投入使用,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看看當年英媒體所稱的「世界新七大奇蹟」還有哪些吧。
  • [分享]港珠澳大橋非通航段資料下載
    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 施工高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 它被英國衛報評為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實行24小時通車、通關。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後又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凝聚了廣大國企建設者的智慧與心血。
  • 港珠澳大橋是新七大奇蹟之一,像變魔術似的建成了,驚豔全世界!
    就在十年前,面對跨海大橋這一工程,我國的工程師也曾經愁白了頭髮。2017年,我國獨立設計建造的港珠澳大橋終於順利竣工,它的建設進程幾乎是我國基建實力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決定建設港珠澳大橋之時,我國工程師實際上是有些猶豫的,因為技術還不成熟,他們曾經將目光投向更具經驗的荷蘭專家。
  • 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超級工程國企力量(附參建單位名單)
    原標: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盤點超級工程中的國企力量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港珠澳大橋數萬噸「鋼筋鐵骨」湘鋼製造
    紅網時刻湘潭10月25日訊(湘潭分站通訊員 王班勇 記者 凌雨晴)10月24日,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在這個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超級工程中,不僅有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是「湘潭伢子」等湘潭元素,主橋使用的2.4萬噸關鍵鋼板也是由湘潭企業——華菱湘鋼製造。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
  • 外媒稱它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這是我國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全線亮燈。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比亞迪唐搶鏡了!偉大中國工程配強大國產車
    今天上午9時,被英國《衛報》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昨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並剪裁,中央電視臺直播車搶先上橋一睹其風採。新聞報導中講到,這輛紅色的、車頭比普通款式logo放大了一倍的某空調品牌純電動雙層大巴是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的第一輛大巴車。徑話估計這是跟今天早上正式運營的大橋進口穿梭巴士(然而今天早上還壞車了)做比較,但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第一輛行駛在港珠澳大橋的巴士,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數,沒錯——就是比亞迪K8S。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從谷歌衛星地圖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譽為現今「七大奇蹟」之一。 ▲英國衛報評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分別由三座通航橋、一條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島及連接橋隧、非通航孔連續梁式橋和港珠澳三地陸路聯絡線組成。
  • 震驚世界的港珠澳大橋基座、焊接空心球竟都是「山西造」!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世界見證著中國創造的奇蹟震撼航拍,先睹為快☟☟☟ 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是一項超級無敵的跨海工程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足足15年完成主體工程集橋、島、隧於一體120年設計使用壽命能抗8級地震 16級颱風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全程55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 邢東畫8米5巨幅油畫《蛟龍出海——港珠澳大橋》亮相
    港珠澳當今世界最長的跨海通道,它被英國《衛報》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國內外媒體譽為超級工程。邢東創作繪畫的巨幅油畫《蛟龍出海——港珠澳大橋》將開始巡迴展出。該油畫長達8.5米,高達2.25米,邢東歷時三個月,用激情澎湃的筆觸完成了這幅史詩級油畫巨作。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今天,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被譽為「21世紀第八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用最燦爛的姿態連接起香港、珠海、澳門三地,自此3小時的車程縮短至30分鐘。 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8年時間,港珠澳大橋圓了幾代人的橋梁夢,讓滴水不漏、120年使用壽命的中國標準驚豔了全世界。 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
  • 【為誰辛苦為誰忙】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建設超級工程 打造中國名片
    【為誰辛苦為誰忙】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建設超級工程 打造中國名片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為了建造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有超過100家建設單位、5萬多位建設者,已經忙碌了2000多個日日夜夜。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港珠澳大橋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大橋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它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
  • 港珠澳大橋建造有多難?總工:像連續33次考上清華
    原標題:這個超級工程有多難?據說,是連續33次考上清華的感覺。。。  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由於地質結構複雜、施工環境惡劣、技術標準高、環保要求高,這座橋梁從開工建設到接近完工通車,一路都面臨著種種超乎想像的困難與挑戰。
  • 中國最自豪的建築,耗資1269億,被英國稱讚「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中國最自豪的建築,耗資1269億,被英國稱讚「現代世界七大奇蹟」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方便了,古代時候出行只能騎馬,或者坐船,現在人們出行各種火車,高鐵,地鐵,飛機的,都要得益於國家的發展迅速,讓人們的幸福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