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是新七大奇蹟之一,像變魔術似的建成了,驚豔全世界!

2020-12-10 yang望世界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極為迅猛的,在網上甚至有網友們調侃稱我國為「基建狂魔」,但這些進步也是通過實踐而逐漸產生的。就在十年前,面對跨海大橋這一工程,我國的工程師也曾經愁白了頭髮。2017年,我國獨立設計建造的港珠澳大橋終於順利竣工,它的建設進程幾乎是我國基建實力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決定建設港珠澳大橋之時,我國工程師實際上是有些猶豫的,因為技術還不成熟,他們曾經將目光投向更具經驗的荷蘭專家。但技術不僅僅是力量,更是資本,這些擁有先進造橋技術的荷蘭人直接獅子大開口,張口就要三千億人民幣的技術費用。

更為過分的是,當我國工程師提出是否可以獲得一些技術上的諮詢時,他們竟然也聲稱需要三億元的技術諮詢費。於是,自行建造港珠澳大橋的計劃提上了日程。

整個工程中,難度最大的是海底沉管隧道部分,海底管道需要在超高的滲透壓環境下保持絕對的穩定性,這也使得任何一處焊接點的存在都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成敗。

但我國的工程師沒有氣餒,而是自主研發的重型沉管解決了對接難題,這些沉管每個的重量都超過了航母的自重。也就是以這種遇山開山,遇海天海的氣魄,工程師們解決了施工中一個又一個難題,整座大橋,在今年年初如期開通。

整個工程在裡程、壽命、鋼結構、施工難道等多方面堪稱全球第一。也正是因此,港珠澳大橋是新七大奇蹟之一,像變魔術似的建成了,驚豔全世界!小夥伴們,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這座大橋呢?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介紹到這裡,下一期會帶大家去看更有意思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揭秘港珠澳大橋抗震隔震設計  它是「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它擁有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它是「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它擁有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  它被英國衛報評為 「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這裡能看到360°無敵海景 從開始籌備到建成落地,港珠澳大橋同它幕後的工作人員足足經歷了15個春秋。
  • 英媒評選「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港珠澳大橋上榜
    英媒評選「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港珠澳大橋上榜 2015-11-13 13:22:25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5年11月13日 13:22 來源:新華網
  • [分享]港珠澳大橋非通航段資料下載
    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 施工高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 它被英國衛報評為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實行24小時通車、通關。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後又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凝聚了廣大國企建設者的智慧與心血。
  • 世界新七大奇蹟排行榜!北京大興機場與港珠澳大橋都已正式運營
    在2016年英國《衛報》就提出了「世界新七大奇蹟」,其中包含中國兩大工程「北京大興機場」和「珠港澳大橋」,如今兩大工程都已經順利竣工並投入使用,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看看當年英媒體所稱的「世界新七大奇蹟」還有哪些吧。
  • 《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黨支部組織看電影活動,名字是《港珠澳大橋》的紀錄片,短短的七十分鐘,展現了中國橋梁建造技術的水準之高。中國通過這項工程,也讓世界知道,現在的橋梁建造技術的重心在中國,振奮人心。英國報刊稱這項超級工程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從策劃到施工完成歷時十四年,施工階段達九年之久,用十四年完成一項壯舉,作為一個人而言,也值了。之前就在新聞上看過港珠澳大橋的施工報導,也是那個可愛的老頭林鳴,是這項超級工程的總工程師,看起來有著睿智的頭腦,還有些幽默,必然有些鬥天鬥地的不屈精神。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今天,我國的港珠澳大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聲令下,正式通車了。可喜可賀!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  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谷歌高清衛星地圖下的港珠澳大橋,讓你更清晰地了解世界七大奇蹟
    珠港澳大橋是我國自主建設完成的超級跨海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創下世界七項之最,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由我國自主建設完成的超級跨海工作,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
  • 港珠澳大橋數萬噸「鋼筋鐵骨」湘鋼製造
    紅網時刻湘潭10月25日訊(湘潭分站通訊員 王班勇 記者 凌雨晴)10月24日,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在這個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超級工程中,不僅有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是「湘潭伢子」等湘潭元素,主橋使用的2.4萬噸關鍵鋼板也是由湘潭企業——華菱湘鋼製造。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1.港珠澳大橋簡介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
  • 孤島奮戰七年,建成如今港珠澳大橋壯麗人工島
    原標題:申城先鋒|孤島奮戰七年,建成如今港珠澳大橋壯麗人工島  2017年12月31日晚,跨年夜。在臨近粵港分界線的珠江口,一座燈光璀璨的人工島嶼,靜靜矗立在大海之中,與港珠澳大橋緊密相連。  「到了這一刻,覺得這7年的付出,都值得了。」
  •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戰略意義何在
    圖片來源網絡港珠澳大橋是一條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通道,作為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港珠澳大橋自2009年開工以來就備受關注。圖片來源網絡港珠澳大橋所聯通的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澳門、香港)與廣東九市,整體融合後將會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超級大城市,港珠澳大橋對於大灣區而言,可以說是其支柱,廣東經濟發展,需要新的結構轉型;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也需要新的結構轉型。大灣區各地在人才與產業上的潛在互補性,需要通過更高效的物流與溝通才能激發出來。
  • 港珠澳大橋今日通車 三地人民為這個夢想奮鬥了35年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  碧波浩渺的伶仃洋上,天塹變通途,總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今日通車。大橋開通後,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然而,這個夢想從提出到實現,三地人民足足用了35年。連接香港段的東人工島。
  • 景致記錄:伶仃洋裡,看天涯遊子的拍照打卡聖地——港珠澳大橋
    有網友說,到港珠澳大橋旅遊了一趟,看到這橋很壯觀,就想對這座橋,了解得更多。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與澳門,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媒體稱作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遊覽港珠澳大橋,有兩種方式:其一:可以坐港珠澳穿梭巴士。
  • 從谷歌衛星地圖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譽為現今「七大奇蹟」之一。 ▲英國衛報評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分別由三座通航橋、一條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島及連接橋隧、非通航孔連續梁式橋和港珠澳三地陸路聯絡線組成。
  • 港珠澳大橋建造有多難?總工:像連續33次考上清華
    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由於地質結構複雜、施工環境惡劣、技術標準高、環保要求高,這座橋梁從開工建設到接近完工通車,一路都面臨著種種超乎想像的困難與挑戰。  11月26日21:50央視財經《對話》#超級工程背後的工匠們#再次迎來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揭開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
  •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能上橋行駛的粵Z牌照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點,舉世矚目的「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根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發布的消息,可以在港珠澳大橋上通行的車輛主要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計程車、跨境私家車等。
  • 曾讓全世界佩服的港珠澳大橋,通行車輛寥寥無幾,車主:沒資格!
    中國建造的大跨度橋梁數量就佔了世界總量的一半甚至更多,現在只要談到中國橋梁,就像是一張國家的一張代表名片,享譽全世界,而「港珠澳大橋」創造了多個世界紀錄,也拿了不少世界第一,攻破了許許多多的難關。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創下了8個「世界之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用鋼量達到了42萬噸,最精準的深海對接,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無人對接,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以內。
  • 中方耗資高達1269億,終於建成的港珠澳大橋,為何車流稀少?
    2018年,港珠澳大橋竣工!港珠澳大橋是東亞建設的跨海大橋,連結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珠海,總長55公裡,時速最高可達100-120公裡每小時。歷經9年的港珠澳大橋,耗資高達1269億元,在沒有任何其他修建過程的經驗可借鑑,也沒有藉助任何外來力量的情況下,完完全全靠我國的工程師們自己支撐下來,更是被外國媒體評價為是新世界的奇蹟。但如今開通了,為何車流卻很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