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作「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人人都希望自己福深命好,但是前世因決定今生果,自己的出身命運已由前世因果所定,無法重新更改。我們看到別人今生福報大,不用羨慕嫉妒,那是人家自己修來的。福報從別人那裡搶不來,也不能從佛菩薩那裡修來。福報是自己修來的,多行善多積德,心生慈悲、利益眾生,時間長了,容顏也變慈悲了,福氣也不請自來了。
常常有人覺得自己運勢不好,於是就費盡心力找算命先生、風水先生幫助自己轉運,雖然有一定道路,但是最根源的東西還是沒有找到。決定人生命運的決不是外境,而是人心,是人的心念和行為。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福之人,身上通常都有這5大特質,你有嗎?
一、懂得隨緣、放下
佛教裡講: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萬事因緣和合,隨順因緣,不可攀緣、違緣,有攀緣,就會有執著和痛苦。再想得到的東西,縱使你再努力,如果沒有那個緣分,也終究會錯失;與你有緣的,不用去爭搶,它也自然會來到你身邊。「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我們要去努力爭取,但至於結果,不可過分執念,這才是有福之人的智慧。
二、止語、不扯是非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但是「是非天天有,不撿自然無」,面對是非的態度:不聽、不說、不看,對於他人的指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過於在意,嘴在他人身上,我們無法掌控,那就索性所他去,自己把自己的人生活好才是本事。
當然,我們也不要做是非小人,去摻和別人的是非,修行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不要總想著沒事找事、去修理別人,這是愚痴無知,也是沒有福報的表現。「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遠離是非,清淨自在,便是最好的生活。
三、低調、謙卑,不趾高氣昂
人群中最嘈雜的那個人往往是譁眾取寵、沒有什麼真本事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更注重德行,他們謙卑、低調,卻也難掩光芒萬丈。「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智者總是溫和的。我們看寺院裡莊嚴慈悲的佛菩薩寶像也是如此,他們低眉垂目,充滿智慧和善意,令人見之便心生法喜。懂得謙卑低調的人,往往福報深厚、長久。
四、護生放生、常行布施
「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施故,後必得安樂」,布施是「舍」,其實是無量無邊的福報利益。佛不是成佛了才渡的眾生,而是渡的眾生多了才成就的圓滿佛果。同樣,人不應是有錢了才去想到布施,而是布施多了,福報才會聚集而來。有人提到布施,就認為這應該是有錢人做的事,其實布施的功德並不是以數量來計,而是我們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大悲布施心最有功德。
「諸餘罪中,殺生為最;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懂得護生放生的人,可獲諸多利益福報,如身心安健、福壽延綿、多有貴人等等。放生結善緣、福報大無邊。
五、懂得包容、不嗔恨
佛門裡有個俗語叫「量大福大」,就是說一個人的心量越大,他的福氣往往越深。反之,一個人如果太過於計較,計較來計較去,福報就薄了。一個遇事就生氣嗔恨抱怨的人,他內心的磁場總是負面的,那吸引而來的也難以是好運。「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愚者惱羞成怒,智者尋找出路,遇事冷靜沉著,福氣才會匯聚而來。
我們看看大肚彌勒佛,不論處於何種境遇中,都能夠如如不動,常存歡喜,這樣的人怎麼沒有好運和福報呢?「忍辱波羅蜜,便是妙中寶」,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但是我們的心卻可以轉外在物境,讓壞事也變好。「若能轉境,即同如來」,這才是修行的真功夫、高境界。
以上這5大特質,你身上有嗎?願大眾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福慧雙增、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