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魯迅先生經典至理名言

2020-12-14 沐陽陳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還是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魯迅先生一生創作了大量輝煌的巨作,筆下的言辭銳利而深刻,且影響深遠!

筆墨博採

其實,以文筆做生活,是世上最苦的職業——《書信致宮竹心》

此後要創作,第一須觀察,第二是要看別人的作品,但不要專看一個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縛住,必須博採眾家,取其所長,這才後來能夠獨立——《書信致董永舒》

不過我並非要大家不看批評,不過說看了之後,仍要看看本書,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別的書也一樣,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觀察——《而已集讀書雜談》

專看文學書,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重輕,後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研究文學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來,也糊塗——《書信致顏黎民》

詩須有形式,要易記,易懂,易唱,動聽,但格式不要太嚴。要有韻,但不必依舊詩韻,只要順口就行——《書信致蔡斐君》

刀叢覓詩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自題小像》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慣於長夜過春時》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題》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悼楊銓》

真的猛士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雜感集》

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且介亭雜文末編半夏小集》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記念劉和珍君》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記念劉和珍君》

我已決定不再彷徨,拳來拳對,刀來刀當,所以心裡也很舒服了——《兩地書七九》

時間徵途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鄉》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墳娜拉走後怎樣》

幻想飛得太高,墮在現實上的時候,傷就格外沈重了;力氣用得太驟,歇下來的時候,身體就難於動彈了——《華蓋集補白》

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恆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難,固然能使人無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無結果——《書信致陳煙橋》

死於敵手的鋒刃,不是悲苦;死於不知何來的暗器,卻是悲苦——《華蓋集雜感》

雜感補白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魯迅雜文選》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華蓋集雜感》

奴才做了主人,是決不肯廢去「老爺」的稱號的,他的擺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還十足,還可笑——《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

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時候,也就是到了看見希望的萌芽的時候——《華蓋集補白》

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總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集外集拾遺老調子已經唱完》

我們有錢的時候,用幾個錢不算什麼;直到沒有錢,一個錢都有它的意味——《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

謠言這東西,卻確是造謠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實,我們可以藉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為——《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世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別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狂人日記》

我之所謂生存,並不是苟活,所謂溫飽,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華蓋集》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獲得極高的評價和不朽的地位,被譯成英、日、俄、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韓國文學評論家金良守評論:魯迅是「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茅盾曾說:要冒這一切偉大的永久紀念的必得辦到,由一個先決條件:學習魯迅!

相關焦點

  • 魯迅最經典的三句「罵語」,聽完以為被誇贊,卻已被罵得體無完膚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中國魯迅曾說,他只是用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讀書學習,他肯定了讀書的方式。只看書就夠了嗎?換句話說,只讀書就能成為像高爾基和魯迅先生那樣蜚聲世界文壇的大文豪嗎?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裡給出了我們答案。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各階層都盡力想貢獻出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救中國,讀書人亦是如此。
  • 人生的感悟從魯迅先生開始,當今社會稀缺的精神
    倘只看書,便成了書櫥。這句話是魯迅先生說的我小時候學習過他的文章,看不懂,讀不通,感覺沒意思,現在也有社會生活經歷了,對他的文章也若有所感了。魯迅先生早先棄醫從文,覺得學醫救不了中國。不知魯迅先生到底經歷了什麼,又受到怎樣的迫害,才敢如此放棄又如此執著的堅定自己的想法?隨著生活閱歷的不斷增加,社會經驗的不斷累計,才能夠從皮面上理解一點魯迅先生的話語。魯迅先生的語言鋒利,有時一針見血但很多的時候還是隱晦,苦澀。
  • 品讀魯迅先生的20條經典語錄,感受一代文豪的非凡才華!
    對於那些生活在黑暗舊社會的精神麻木的人,魯迅先生同情他們的疾苦和不幸遭遇,但憤怒他們逆來順受,不懂得主動抗爭的性格。 2.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魯迅先生喜歡讀書,把它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此話警醒後人,不要成為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3.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 魯迅教你怎麼斯文的罵人
    那就學學「懟王」魯迅先生的名言吧。現在有一個非常火熱的詞,叫做熊孩子。這是來形容那些非常調皮,行為甚至可以說惡劣的孩子。對於這類孩子,許多人都是非常厭惡。可是這樣的熊孩子往往有著熊爸熊媽,如果你被熊孩子噁心到了,罵了髒話,這熊爸熊媽就會過來找麻煩,又是一樁麻煩事。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微笑著說一句:「小時候不當人,大了也當不成人。」
  • 魯迅先生至理名言,你值得收藏
    6.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8.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9.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10.教育植根於愛。
  • 讀魯迅先生作品的四種狀態
    有幸讀過先生作品的人有四種人,第一種,能夠讀懂魯迅先生,卻在裝睡。他們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讓更多的人在朦朧中彷徨,自己在充當惠及他人的角色中粉飾自我。魯迅先生有句名言,「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有些人卻自以為才高八鬥,誇誇其談,移花接木,玷汙了文人墨客最基本的真情實感。讓人看完其文章,有一種「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鬼」的悲壯與孤寂。文章需要生活的沉澱,需要情感的詮釋。 「倘若看書,便多成書櫥。」倘若硬撐文章,文如殭屍而已。
  • 魯迅的五個讀書方法和二十條名言
    魯迅的五個讀書方法魯迅的名言很多,至今仍被引用。下面推薦幾個: 1、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2、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3、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4、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前進。 5、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 魯迅經典名言流傳千古,今天總結幾條來分享。魯迅:我沒說過這些
    魯迅一直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的很多文學作品都帶有一定的批判性,而且隨著國家的發達,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到魯迅的其他文章。在看了他的文章以後,很多人都表示對魯迅的喜愛,這也說明了魯迅的文字功底還是很深厚的,他對於後世的影響到今天還存在。
  • 老夏觀察20 | 魯迅在廣州中學的演講
    魯迅把寫信當成了一個重要的減壓手段。他不停地、向不同的人發牢騷,頗像他筆下的祥林嫂。 2月21日,寫給李霽野:我現在真太忙了,連吃飯工夫也沒有。 2月25日,寫給章廷謙:不但睡覺,連吃飯的工夫也沒有了。 3月15日,寫給韋叢蕪:忙亂不堪,不但看書,連想想的工夫也沒有。
  • 老夏觀察20|魯迅在廣州中學的演講
    ▍因為知用中學的先生們希望我來演講一回,所以今天到這裡和諸君相見。不過我也沒有什麼東西可講。夾雜著紹興口音的國語,響了起來。從番禺長大的許廣平,又一句一句地將其翻譯成粵語。事後來看,語言不通並沒有影響魯迅的風採。
  • 魯迅最經典的三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要說中國近現代最大的諷刺文學家,以及最成功地使用反諷手法創作的作家,非魯迅先生莫屬。魯迅先生曾在《且介亭雜文》中,鮮見地抒發了他對反諷藝術的認識。「中國有這麼一類人,倘使他身上有些什麼錯,你去幫他指了出來,本是出於好意,然而他卻不僅聽不進去,反而嫌棄起這幫他之人,我原本不曾想著定要如何去幫襯這類人的,然而後來竟然也不得不這麼做,我想該怎麼做好呢?
  • 上海魯迅故居,隱含了魯迅先生怎樣的審美?跟隨筆者一起探索
    上海魯迅故居現就位於上海市山陰路上的大陸新村9號。建築外形具有魯迅故鄉民間住宅的傳統風格,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紅磚紅瓦的三層樓房,故居坐北朝南,走進黑鐵皮大門,是一個小花園,種植桃樹、紫荊、石榴等花木,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現實是分外喜愛安靜與花木的。走上臺階,就是會客室。
  • 魯迅的這28句話,給你永不消失的勇氣
    原標題:魯迅的這28句話,給你永不消失的勇氣 編輯=現代君 快快關注微信號modernpress 讀點真故事,放鬆漲知識 魯迅(1881.9.25 2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3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前進。
  • 混職場,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變成了路
    其實,魯迅先生早就告訴我們了,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變成了路。「 從來如此,便對嗎?」 —— 魯迅《狂人日記》網友:「從來如此,便對嗎?」我對這句話的感觸極深,就是因為我選擇的一條路和大眾選擇不一樣,那些人就開始噴我,說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你為什麼不這樣做?
  • 看魯迅先生罵人
    十幾年前,我曾買過一套《魯迅全集》,好像是六冊還是八冊,記不清了,擺在書櫥很壯觀。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拿出一本翻一翻,就像在聽老朋友談話。這樣說有點「我和魯迅是相通的」之嫌,但我確實愛讀他的書。我也讀過許多人的著作,到頭來還是覺得魯迅的文章實在,說一聲像聽老朋友談話不算過分。
  • 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句句精闢,值得一生回味的名言名句
    ——魯迅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了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一種是理想世界,替處同一境遇的人著想,便成為人道主義;一種是甚麼都是自己掙起來,從前的遭遇,使他覺得甚麼都是冷酷,便流為個人主義。我們中國大概是變成個人主義者多。巨大的建築,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 感於時事,想起魯迅先生的十句話
    有感於近日一些時事,想起魯迅先生的一些話。1、君子之徒曰:你何以不罵殺人不眨眼的軍閥呢?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這些誘殺手段的當的……假如遭了筆禍了,你以為他就尊你為烈士了麼?不,那時另有一番風涼話。類似的事情如今也不少。一些曾經很敢言的人,如今已經難以看到他們的言論了,嘲諷他們的人和話倒是很多。
  • 魯迅先生語錄摘記(一)
    魯迅先生被陳西瀅教授稱為語絲派的首領,雖然魯迅先生把這甩在一邊,不屑一顧,這說來就話長了,去看《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的雜文能知道其中的緣由,那些文人教授之間的笑話與抗爭,到了魯迅先生這裡就有了一種極強的戰鬥性,從這些戰鬥性的文字中會發現一點:魯迅先生的赤子之心真值得敬佩,在那麼龐雜的社會裡
  • 感於近日時事,想起魯迅先生的一些話
    有感於近日一些時事,想起魯迅先生的一些話。君子之徒曰:你何以不罵殺人不眨眼的軍閥呢?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這些誘殺手段的當的……假如遭了筆禍了,你以為他就尊你為烈士了麼?不,那時另有一番風涼話。如現在似的冬天,我們只有這一件棉襖,然而必須救助一個將要凍死的苦人,否則便須坐在菩提樹下冥想普度一切人類的方法去。普度一切人類和救活一人,大小實在相去太遠了,然而倘叫我挑選,我就立刻到菩提樹下去坐著,因為免得脫下唯一的棉襖來凍殺自己。
  • 我家書櫥
    當時我們家居住面積才19平方米,奶奶還在世,加上父母弟妹和我共7人,平均每人不到3平方米;再徒添我那些只進不出,不斷疊加的書,真可說是書滿為患。正是在那種窘迫的境況下,鄰居汪阿姨及時向我施予援手,將他們家那隻大碗櫥,妙變成「書櫥」來到我家。我們家那一帶是上海老式裡弄,我家住二樓,最高四樓,汪阿姨家就住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