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首詩寫出了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2021-01-12 塵世曉書僮

李白是詩仙,也是一位狂人,作為當時中國歷史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李白的那種才華,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正是有著這種過人的才華,才使得他會有那種張狂的資本。畢竟對於任何一個才子來說,大概也是會有幾分性格。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性格,從而也使得他的作品很少有那種悲傷的情緒,但是他有一些作品還是充滿了一種悲痛的情緒,並且詩仙一寫起來,那更是與眾不同,比起任何人來都要更加的傷心。

我們都知道李白的天生是一個樂觀派,而他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感之下,才會表現出那一份悲傷來,而他的悲傷也是別具一格,例如他的這首《勞勞亭》,便是他眾多作品中,最是憂愁,也最為傷感的一首詩,整首詩立意不俗,一開篇便是令人感受到了那一份濃濃的憂愁之感,更是寫到了天下最傷心的地方,這樣的一種描寫也立馬使得此詩更為獨特,也更加的悽美,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勞勞亭》唐代: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李白的一生也是極為憂愁,雖然他有著過人的才華,還有著遠大的理想,但縱然是他有才華,以及遠大的理想,但是歷史並沒有向他提供一個能夠令他去揮灑的舞臺,最終也使得他的所有才華都被淹沒了,此後他更是過起了一種極為灑脫的生活,到處遊山玩水,每走到一個地方,他便是要寫下一兩首詩讚美當地的風景,儘管當時可能只不過是信手拈來,可是寫得極為傳神,也使得他的作品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那這首《勞勞亭》也正是李白遊歷金陵期間所作,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當時的李白也正是參觀了勞勞亭,於是內心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麼一首唯美的詩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仙內心裡的傷感之情,整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悲痛之情,卻是令人難以忘懷。這也正是李白最獨特的一個地方,他即使是寫這種悲傷的作品,那也是能夠與眾不同。

第一二句便是千古名句,也是此詩最經典的兩句,更是寫出了天下最傷心的一個地方,「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這天下最傷心的地方,那就是這眼前的勞勞亭了。短短的兩句,並沒有任何的鋪墊,但卻是描寫得極為傳神,也充滿了一種感傷之懷,讀來更是朗朗上口,讓人立馬能夠感受到那一份悲傷之情。這也正是此詩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方,沒有任何的廢話,可謂是直抒胸臆。

第三四句李白又是筆鋒一轉,以一種方式再次表達了這種悲傷的情緒,「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世間的春風,那也是會在意這意這離別的憂愁,更是不願意去催促這柳條,不讓它快速地生長出來。最後這兩句同樣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李白內心的悲傷,以及憂愁之感。

李白的詩裡的憂愁往往看似漫不經心,可是在這首《勞勞亭》裡,卻又是別具一格,從而也使得此詩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深情,讀了之後,更是立馬能夠感受到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悲痛之情,這也正是李白與別的詩人不一樣的地方,他無論是寫什麼類型的作品,那都是能夠推陳出新,能夠寫出新意,使得我們即使在今天讀來,也依舊還是能夠感受到那一份憂愁。

相關焦點

  • 李白這首詩寫出了天下最傷心的一個地方,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我們其實很難從李白的詩作中感受到他孤獨,或者是傷心,他始終是以一種極為灑脫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生活中更是大大咧咧,走到任何一個地方,那便是要提筆留下一兩首詩,以此來紀念一番,而他的這些詩作,也都成為名篇,有的到了現在更是成為了當地一張旅遊名片,可見李白儘管已經逝世了一千多年,但是影響力卻是無處不在。
  • 李白寫出了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很是傷感
    李白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被後人稱為「詩仙」,他的每一首詩都很經典,有一些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例如《靜夜思》、《將進酒》、《蜀道難》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他比較特別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勞勞亭》,之所以說它特別,那就是由於這首詩每一句都很傷感
  • 李白很傷心的一首詩,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那筆者要為大家推薦李白最傷感的一首詩,也是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便是他的這首《勞勞亭》,這首詩在他眾多的作品中並不算是很出色,但卻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通篇只是那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卻是寫出了天下最傷心的地方,而這樣的作品,讀來也最是令人傷感,所以對於這樣的作品自然也是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
  • 《勞勞亭》: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唐玄宗天寶四年,李白因受排擠而離開長安,他漫遊齊魯、吳越之地,遊覽祖國大好河山,在這段時間,他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文,如《登金陵鳳凰臺》、《金陵酒肆留別》等,本文要講的《勞勞亭》也是其中之一。勞勞亭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 《勞勞亭》: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唐玄宗天寶四年,李白因受排擠而離開長安,他漫遊齊魯、吳越之地,遊覽祖國大好河山,在這段時間,他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文,如《登金陵鳳凰臺》、《金陵酒肆留別》等,本文要講的《勞勞亭》也是其中之一。 勞勞亭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勞勞亭,建於三國時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區南,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所。
  •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李白《勞勞亭》鑑賞
    勞勞亭【唐】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譯文】天下最讓人傷心的地方,就是送別客人的勞勞亭。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所以才不催這柳條發青。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不過,詩人要寫的並非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  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以極其洗鍊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 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在哪裡?李白晚年寫的這首詩,告訴了我們答案
    那麼眾多的送別詩中,要數李白的《勞勞亭》最傷感,這首詩寫得極為巧妙,由於當時詩人遊歷金陵,站在勞勞亭看到無數送別的人淚流滿面,於是他認為天下最傷心的地方是勞勞亭。,去到各個陌生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在這個地方送別自己的親人、朋友、戀人;成為了一處傷心之所,而李白當時看到無數的人在此送別,那也是引起了共鳴,回想到自己一輩子也是顛沛流離,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一直是在人世間流浪,所以他悲痛萬分。
  • 你知道天下最傷心的地方是哪裡嗎,李白在這裡送過誰呢
    勞勞亭(唐)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簡析:天底下最個叫人傷心的地方,莫過於一個送別場所——勞勞亭了。這是一首奇特的送別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最後兩句寫得十分巧妙,真可謂是神來之筆,顯示出詩人奇特的想像力,和過人的才華。古人有個習俗,送別友人,折柳相贈。因為「柳」和「留」同音。不讓柳條返青,捨不得朋友走的意思。據說「勞勞亭」始建於三國時期,舊址在今天南京市區南邊,是古時候友人送別之所。
  •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揚子紅船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揚子紅船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的朋友記得轉發評論哦!如果大家想看什麼文章,也可以給小編留言哦!比心~!勞勞亭折柳送別南京古時有兩座著名的惜別之所,一是勞勞亭,是折柳亭勞勞亭,又名望遠亭,宋改為臨滄觀,為三國吳築。
  • 李白最傷心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李白同時也是一位張狂的詩人,他的那種狂與生俱來,這也使得他的詩作中,處處能夠看到他張狂的一面。儘管他給我們始終是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但有的時候我們的詩人也會悲痛,也是會傷心,為此他也是寫過這種傷心的詩作,特別是他的這首《勞勞亭》,那便是一首極為傷心的作品,通篇描寫的很是傷心,把天下最傷心的地方描繪的淋漓盡致。
  • 李白很傷心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句句扣人心弦
    所以李白這首詩便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值得一提的是,李白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卻可謂是句句神來之筆,令人叫絕。《勞勞亭》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 豪邁的李白也曾寫下傷心詩,這首五言絕句讀來讓人倍感五內如焚
    也正因為他以往的豪放大氣之風,所以讓我們都習慣了李白飄逸、洋洋灑灑的詩風,那麼今天來看看李白這首純粹的悲情詩。勞勞亭唐代: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首詩不長,一共才四句話。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傷心處很直白,不拐彎抹角。我們知道古人其實不會經常如此直抒胸臆,因為會給人蒼白單調之感,往往會借秋風、落葉、落花等等,借景抒情來表達悲傷之意,像李白這樣的,直寫「傷心處」,出乎人意料,也讓我們耳目一新。同時也直接點明自己的傷心,可想而知這種情緒應當是比較深刻,所以才想落筆直接寫明。
  • 李白的這首送別詩,別具一格的表現手法,寫得非常悽美!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唐詩在這一千多年來,一直被人們所鍾愛。唐詩也正是以這樣的一種形式,流傳了下來了,成為了我們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李白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勞勞亭》,這也是一首送別詩,讀這樣的詩作,最是能夠感受到古人的那一片赤子之心。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二十字,卻令人嘆為觀止!
    如李白的詩《勞勞亭》。《勞勞亭》是李白的一首五言絕句,作於李白漫遊金陵時。勞勞亭,古代送別的場所,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這首詩主要內容是李白借勞勞亭這一送別場所,表達了人間的離別之苦。全詩語言明快自然,風格清新俊逸,移情於景,託物言情。
  • 李白最經典的七首五絕,天馬行空,百讀不厭!
    《淥水曲》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此詩描寫的是一幅迷人的勝似春光的秋景。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發著亮光,我到洞庭湖採白蘋。荷花姿態嬌媚好像有話要對我說,卻愁壞了我這個搖船人。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 王之渙寫下一首送別詩,李白反其意寫下一詩,再創一首曠世名篇!
    古詩十九首中有「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折柳送別,中國傳統賦予楊柳濃濃的離情別緒,可以說,楊柳是離別的代名詞。送別是古詩詞中書寫最多的主題,寫送別,還要用楊柳寫送別,能寫出什麼新意?王之渙就可以,從楊柳寫離別,短短四句,二十個字,就驚豔了千年。這首詩就是《送別》。
  • 李白的4首送別詩,看似簡單,讀來卻回味無窮,都是神來之筆!
    只可惜,我們在缺乏鑑賞力的時候就把這首詩背熟了,多見則不以為然,忽略了其美感。這首詩語言初看平淡無奇,如話家常,桃花潭水一句如神來之筆,一下升華了詩的意境,看似不費力氣,其實是大工若拙。還有就是這首詩中表達的那種可貴的情感,小的時候總是不懂,覺得人走都走了,你在那唱歌多丟人啊。到了這個年齡才明白,這種感情很難找得到了。
  • 書法圖文欣賞:李白《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的《勞勞亭》是以勞勞亭為吟詠對象的一首詩。詩人曾經還寫過一首《勞勞亭歌》,歌中寫道:「金陵勞勞送客堂,蔓草離離生道旁。據說李白來到「勞勞亭」,當時正值早春二月,寒風瑟瑟,看不到一絲春意,亭邊楊柳未青,亭下江水東去,於是思緒翻湧,情不自禁,揮筆寫下了「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一詩。這首詩的妙處還在於三四句運用了擬人手法寫春風,把春風當作人來寫,賦予春風有人的感知,人的情感:它知道人間離別的痛苦,所以不吹拂柳條,不使它變青。
  • (學古詩)勞勞亭——李白
    在金陵之南有一座送客遠行的勞勞亭,恐怕那裡是天下最讓人傷心的地方了。多情的春風也知道離別的痛苦,竟然不肯讓柳條早早發出嫩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詩的前兩句「,詩人用極其凝鍊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直奔主旨。被後人譽為「詩仙」的李白,怎捨得讓他的詩作如此直白毫無新意呢?他採取了直中見曲的巧妙構思,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
  • 李白的一首送別名詩,僅有20字,卻字字刺骨,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今天,與大家分享李白的一首送別名詩,僅有20字,卻字字刺骨,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這首小詩悽美傷感:當春風和柳枝相遇,便化成了人生的離愁別緒。全詩如下: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首《勞勞亭》悽美傷感,雖然只有短短4句,卻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更加真實而全面的李太白。這首詩具體作於何時,已無從得知。但從詩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這其實是一首遣興之作。詩人並不是真的在勞勞亭送別什麼友人,所以在詩中既沒有具體的送別場景,也沒有具體的送別對象,只是單純地抒發了一種離愁別緒。李白一生四處漂泊,經歷了無數的離別。這樣的離愁別緒,並不限於某時某地送別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