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為修傳加入軍情五處 第2頁:MI5的首腦
英國軍情五處:
百年情治單位 新傳揚威圖存
尼克森因為派特工竊聽共和黨鬧出的「水門事件」丟了總統寶座,其實英國也有「水門事件」的翻版———主事特工來自英國軍情五處,他們把竊聽目標對準了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布萊爾最信任的北愛事務大臣莫·麥拉姆和北愛「新芬黨」教育部長馬丁·麥吉尼斯自然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密談居然也會遭竊聽。根據「麻醉劑1號」行動方案,自1997年夏天起,軍情五處的特工忠實地記錄了布萊爾政府要員與麥吉尼斯之間的「親暱通話」:在北愛共和軍與英國政府和平談判最關鍵的時刻,布萊爾首相最信任的北愛事務女大臣麥拉姆與北愛方面的首席談判官麥吉尼斯頻頻通話,甚至連她如何跟布萊爾吵架,從而避免自己被免職這樣絕密內幕的事也告訴對方。
英國軍情五處即英國國家安全局,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諜報機構之一。如今,首部關於軍情五處的歷史書籍於10月5日出版。新書從軍情五處的百年發展著眼,講述了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以及眼下反恐戰爭期間的對內情報秘史,披露了大量先前不為外界所知的歷史細節。
為修傳加入軍情五處
首部由軍情五處授權認定的歷史書籍5日出版。新書回顧了軍情五處自1909年成立以來的百年歷史,從軍情五處的視角,折射出現代近百年來英國歷史的曲折起伏。
新書名為《保衛王國:間諜和政客》,作者是劍橋大學教授克里斯多福·安德魯,書長1000多頁。值得一提的是,書名中「保衛王國」源於軍情五處的警言。
為完成這部史書,安德魯翻閱大約40萬份機密文件,採訪了大量軍情五處的退休官員,他本人甚至因此加入軍情五處。
原軍情五處處長史蒂芬·蘭德2002年授命安德魯撰寫此書,以趕在2009年軍情五處成立100周年之前發表。蘭德評價說,軍情五處是第一個公開歷史的西方情報機構。
軍情五處負責英國對內情報,隸屬內政部。成立最初,軍情五處的主要職責是抓捕潛伏英國的德國間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情五處帶頭髮起「雙重間諜」計劃,利用敵國間諜,讓他們把假情報傳給他們的「上線」,間諜戰到達登峰造極階段。冷戰初期,軍情五處矛頭對準蘇聯間諜。冷戰以後,軍情五處工作重心轉至對付顛覆活動和恐怖主義。
披露秘史遭官方刪修
雖然受到官方審查刪修,這本書還是披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軼聞和細節。
例如,書中描繪了軍情五處官員如何向時任首相阿瑟·尼維爾·張伯倫報告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辱罵前者「混蛋」的尷尬場景。
書中還附有蘇聯間諜、愛爾蘭共和軍特務和極端分子購買炸彈零部件時,英方拍攝下來的監控照片。
另外,新書還披露,英國歷任首相就任之前,軍情五處會秘密向前者遞送大臣人選的個人資料,報告哪些人「有問題」、是否「信得過」。
哈羅德·威爾遜1964年上臺前,軍情五處報告稱,3名工黨議員為蘇聯集團的間諜機構效力,是內部「奸細」。
新書還提及軍情五處和歷任英國內政大臣的摩擦以及與兄弟機構軍情六處二戰期間一段「不愉快的經歷」。
公開歷史求民眾支持
公開歷史史無前例,勇氣可嘉,但是否明智?英國廣播公司(BBC)拋出這樣的問題。
作為「約稿人」,蘭德回應說,公開軍情五處歷史,主要是為爭取民眾支持。他說,時代在變,情報工作也發生巨大改變,情報人員必須「跟上形勢」。
蘭德說,「世界發生根本變化……愛爾蘭共和軍和自殺式炸彈襲擊者不可同日而語。我們需要加緊轉變工作方式。我們尤其需要民眾支持」。
軍情五處近年來作出不少旨在增加透明性的舉動:向公眾開通熱線電話、登廣告招聘諜報人員、向歷史學家開放機密檔案、創建官方網站等等。
法新社特舉一例說明軍情五處逐漸開放的趨勢。1992年英國政府任命斯特拉·雷明頓為軍情五處處長之前,外界不知道一點風聲。她的身份曝光後,媒體一片愕然。雷明頓是英國歷史上出任這一職務的首名女性。
而現任處長喬納森·埃文斯今年則大方地接受報紙採訪,成為軍情五處首名走到臺前的在任「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