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她是誰?

2022-01-04 冒泡藝術區

她是眾多文學影視藝術作品再創作的對象,2006年被荷蘭民眾評為荷蘭最美畫作,自1902年始藏於荷蘭海牙的毛裡茨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 Museum)。

毛裡茨皇家美術館,海牙,荷蘭

她,就是荷蘭藝術大師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於1665年所畫的一幅神秘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英文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荷蘭語Meisje met de parel),被稱作「荷蘭的蒙娜麗莎」。這幅只有40釐米見方的畫作(44.5x39cm)被稱作「Tronie」 (頭像畫),是常見的荷蘭黃金時代繪畫作品(Dutch Golden Age Painting)。至今,沒有人知道這位少女的真實身份。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約翰內斯.維米爾,約1665年

不知道你看到她第一眼的感受是什麼?她是向你靠近還是離你遠去,她讓你內心平靜還是怦然心動,她是鄰家女孩還是王公貴族。為何一名荷蘭姑娘卻穿著東方風格的衣裳,而質樸的衣著之外,卻佩戴一枚有著金屬質感的珍珠耳環。

還是你與我一樣,僅僅在第一眼,就已被她清澈的雙眸、溫柔的面龐和紅潤的雙唇所吸引,內心無比平靜。看著看著,突然也想和她說說自己的故事。她緩緩轉身,欲言又止,好像你兒時的夥伴。就是這一刻,喧鬧的周遭仿佛都安靜下來,內心油然而生歲月靜好之美。

那麼,為什麼她的身姿攝人心魄又柔和微妙?為什麼她被稱為荷蘭的蒙娜麗莎?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畫家維米爾的重要成就,他與哈爾斯、倫勃朗合稱為荷蘭三大畫家。與倫勃朗的聚光畫法不同,維米爾更擅長用精密的構圖製造出一種平衡的和諧。他在表現物體的質地、色彩和形狀上到達了煞費苦心的絕對精確,卻又不使畫面看起來有費力或刺眼的地方。維米爾使輪廓線柔和,卻無損其堅實、穩定的效果。正是柔和與精確的絕妙結合,使他的作品讓人難以忘懷。

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維米爾對光影和明暗對比的運用,深色平面的背景突出了人物的立體。她並沒有置身於戲劇性的敘事場景,而是變成一個心理主體。她的眼神和輕啟的雙唇,好像有話要說,讓我們注意到她的凝視。維米爾一生都在捕捉光的微妙變化,光中的色彩,似乎是他沉靜內心的思考,穿透每一個觀者的心。

          

 

維米爾一絲不苟的繪畫技巧,也源於他對顏料的選擇,維米爾特別喜歡使用黃色、藍色和紅色。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檸檬黃是作為少女頭巾中的一小部分而出現,並且與藍色貼合在一起。頭巾中的黃、藍兩色面積佔畫面比重都不大,檸檬黃這樣高調的顏色與佔大比重的衣服的棕色統一了色系,使得畫面看起來和諧、安靜、淨化心靈。除了細膩、和諧的筆法,畫面另一神秘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珍珠耳環,在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這隻略顯誇張、金屬質感的珍珠耳環,讓這位質樸的少女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時尚。其實,維米爾的光影、色彩和布局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維米爾為什麼會畫一位無名的神秘女性呢?

17世紀,維米爾所在城市德爾福特市以及整個荷蘭,經過80多年對西班牙統治力量的反對,希望能實現自治並建立政治共和國。以商人為代表的中產階級成為了藝術家的贊助人,贊助人希望繪畫作品表現自己的生活、陳設和情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帶著東方式頭巾,也強調了以東印度公司為代表的商人階級世俗化。當時的人們,珍珠象徵著財富,是一種誇張表現。從遠處看,珍珠又圓又重,但是細看它只是一個浮動的色團。這讓我們想起,維米爾是一個通過光影來實現幻想的製造大使。但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真實身份,她用一種神秘的方式表現了現代視角下的經濟、政治和愛

1881年,荷蘭陸軍官、收藏家德湯貝(Arnoldus Andries des Tombe)以兩荷蘭盾(約合24英鎊)的價格在海牙拍得這幅作品,並於1902年捐獻給毛裡茨皇家美術館。1965至2014年間,畫作先後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和義大利博洛尼亞市展出。此後她回到海牙,沒有再離開過。2018年2月,毛裡茨皇家美術館組建國際專家團隊,開啟了為期兩年的研究項目,探索畫布、顏料背後的神秘少女。這一研究項目本身也是開放的展覽,名為「聚光燈下的少女」。如果你去海牙旅遊,請一定不要錯過她。

國際專家研究團隊,毛裡茨皇家美術館

此外,《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於1999年被作家崔西.雪弗蘭(Tracy Chevalier)創作成同名小說,並於2003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演員斯嘉麗(Scalett)主演。這位神秘少女以維米爾女傭的身份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演繹了一段與畫家的特別愛情。2014年,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克西(Banksy)在布裡斯託(Bristol)街頭牆上再創作,用滑稽風格將象徵著財富的珍珠耳環換成了報警器(Alarm Box),並最終以40.3萬英鎊的高價賣給私人藏家。

斯嘉麗(Scarlett)主演《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劇照,2003年

班克西(Banksy)在布裡斯託的街頭塗鴉

生活窘迫的維米爾沒有想到,在沉寂了兩個世紀後,他的作品被追捧並流傳至今。他似乎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人,存世真跡僅有34幅,一生都在畫同一種題材。也許正是這份專注和執著,才有了少女眼神中的純淨、平和與從容。

毛裡茨皇家美術館文創商品,合成紙材料

參考資料:

1.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Girl_with_a_Pearl_Earring

2. http://ed.ted.com/lessons/why-is-Vermeers

3. Vermeer,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ColourLex

4.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llumination of Vermeer's Girl wih a Pearl Earring

5. Book The Story of Art written by E.H.Gombrich

相關焦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關鍵是斯嘉麗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相似度我看起來百分之九十九。一部好電影的幾個要素全了,誰還在乎維米爾畫中的女孩到底現實裡存在過沒有呢。根據後人研究推測,這個女孩不知道是誰,甚至可能是沒有存在過的。但肯定住在維米爾的心裡。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新揭秘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寡姐電影照哪怕你從未仔細看過它,現在你細品這張畫,也應該能感受到叫它「漂亮的名畫」的確實至名歸畫中的少女恬靜優雅,穿著黃色的外衣,頭戴藍色和黃色的頭巾,嘴唇微張欲言又止。有人說她是在微笑,又有人覺得她的表情帶一點點傷感。她的明眸在黑色的背景下愈發突出,左耳淚滴形的珍珠耳環則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影評,珍珠如淚
    一個是寄人籬下的卑微女僕,她臉龐削瘦、眼神憂鬱。一個是替資助人完成畫作並以此來養活一家老小的畫家,他面色平靜如水,內心卻暗流湧動。這是一個發生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的故事,同樣無法自己掌握命運的兩個人,互為主僕。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約翰內斯(揚)·維梅爾(1632~1675)《戴頭巾的少女》,又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布面油畫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少女白皙光滑的皮膚以及含情脈脈的眼神也十分動人。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當地時間4月23日,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2014年曾在家鄉布理斯託爾一幢建築外牆上,模仿17世紀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了塗鴉畫《穿耳膜的少女》。現在,這幅塗鴉畫上的少女,又被「戴」上了口罩。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她的回眸是暗湧的情愫
    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梅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讓「驚鴻一瞥」四個字飛出了文字層面的想像,成就一見難忘的回眸,停在了多少人的腦海裡。色彩與明暗共同作用的視覺效果自然驚豔,畫家與少女拿捏恰好的靈魂震撼是這幅畫經百年仍讓人心動的原因。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style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style 2013-03-04 11:35  來源:藝術中國
  • 一,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世界名畫當中有兩幅女人像,帶著神秘微笑,一副是《蒙娜麗莎的微笑》,另一副就是與之齊名的《帶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由荷蘭畫家維梅爾創作。美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對此畫一見傾心,覺得這樣的畫作配得上擁有一段盪氣迴腸的故事,於是虛構了一本小說《帶珍珠耳環的少女》。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她是葛麗葉,他是維梅爾
    我曾經把媽媽的珍珠項鍊戴在自己脖子上,我毫不懷疑我的脖子比媽媽的更光滑更漂亮。可當珍珠項鍊依附在脖子上的瞬間,我看到一種拿刀叉吃中國菜的不搭調。珍珠下邊,我的脖子顯得滑稽、蒼白。忽然明白,珍珠並不適合沒有心事的少女。那是來自蚌的飾物,醜陋寬大的外衣裡邊才是奪目的它。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耳垂上那顆飽滿的珍珠,明暗變化,柔光流轉,是少女情慾的冠冕。柔和的衣服線條,黃色的頭巾,是夜色中綻放的花朵。藍色的顏料,是少女內心幽深隱秘的湖水。不期而遇的相對,生死度外的牽掛《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梵·高,倫勃朗稱「荷蘭三大家」的維米爾的代表作
  • 超級資料 | 到底誰是那個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藝術界有十大未解之謎,其中一個和維米爾有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誰?沒有人能夠知道。永遠沒人知道。她在維米爾的畫中,在特蕾西雪佛蘭的小說和彼得韋伯的電影,還是在碧昂絲和露易絲帕金的表演中?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嫁給了她應有的人生
    知道《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因為朋友圈有人一直拿她做頭像。這幅畫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壇巨匠楊·維梅爾的代表作,與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系齊名傑作,少女的側身回眸唯有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一幅畫作,流芳百世,總會有不少浪漫揣想。
  • Angelababy「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斯嘉麗·詹森更驚豔
    經典的油畫風格與有趣而詼諧的手勢相匹配,複製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古典風格更引人注目。   看看原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你認為Angelababy的模仿有多相似?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許一開始從名字就錯了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繪於大約1665年,出自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之手,現藏於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 藝術多有趣 | 假如她是女傭:再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無意中找到了一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時長1小時40分鐘,幀幀都猶如油畫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皇家莫瑞泰斯美術館先來說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因為少女好看!!!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David
    戴珍珠耳環的David「珍珠果然還是和奶茶更搭。」---David原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荷蘭的【蒙娜麗莎】,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在1665年創作的,彼時正值荷蘭新興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作為經歷過尼德蘭革命的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荷蘭社會充滿了民主自由的氣氛。這也影響到了荷蘭藝術界的發展,美術借著資本發展的春風,從宗教和宮廷專享變成了市民美化生活的途徑,人民開始大量訂購油畫彰顯品味或者附庸風雅。
  • 「北方的蒙娜麗莎」,維梅爾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手持水瓶的年輕女子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梅爾的重要代表作品。畫作以少女戴著的珍珠耳環作為視角的焦點,該畫作現存放於海牙的毛裡茨住宅中。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一幅小小的油畫,比八開紙大不了多少,油彩都已經幹得開裂,但就是這樣一幅看似不起眼的小畫,卻使得許多文人墨客、遊人看客在畫前欲走不能,是什麼在震撼他們的心靈?就是畫中的主人公--一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一刻的美即是永恆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1665《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的代表作之一。畫面中是一個頭戴藍黃相間髮帶、身著棕色和服的少女,側身面向觀眾,似乎心事重重,欲言又止。尤其這個不經意的回眸,令人如痴如醉。少女左耳佩戴了一個水滴型珍珠耳環,明亮的光澤感與白色衣領、眼白互相映襯,並與全黑的背景形成對比。加上藍、黃、棕這些極度沉穩的色調,使得畫面和諧、安靜。
  • 為什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會成為世界名畫?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據說維米爾的這種處理方式營造了某種空間,在其中少女成為了一個心理對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局部維米爾還在這幅畫中設計了一個巧妙的隱喻。少女耳垂下方的那顆珍珠非常顯眼,但是和少女的身份並不符合,因為顯然她負擔不起這樣昂貴的珍珠耳飾。我們仔細觀察少女眼睛和嘴唇的部分,是不是也具有和珍珠一樣的光澤呢?維米爾在這裡暗示真正的珍珠並不是那副耳環,而是少女純真高貴的品格。在這幅畫中,維米爾將它具象化為少女的眼睛和嘴唇,讓她們像珍珠一樣散發內斂而攝人心魄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