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屈丨粵語沒文化?陳小春深夜發文: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

2020-12-20 環球網

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邱荔

「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

「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

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用繁體字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這令陳小春十分不滿,於是他於今天凌晨1點多發表長文,羅列了「保衛廣東話」的種種理由。

陳小春說,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就是用粵語寫的,所以用粵語才讀的通順。而普通話,是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出來的,比粵語單薄粗疏多了。

陳小春列舉了蘇軾、李白、杜甫等人的詩句,例證粵語是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載體,說粵語沒文化實在是丟人。

陳小春這條長微博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其實,關於粵語到底是不是古漢語,一直以來爭議就很大。

很多港人都認為唐代語言是粵語。2012年,香港演員吳鎮宇參加綜藝《天天向上》時也這麼說,還現場用粵語念了一首李白的《將進酒》。

但用粵語念唐詩比較順就能說唐代語言是粵語了?

據南方網報導,粵語並非早期廣東香港本地的語言,其實是古代的陝西、山西、河北地區的漢語,該地區的古代漢族人大量移民到廣東,把這種語言帶到了廣東地區。古代的廣東並無漢族人,大量的北方漢族人移民到廣東,成為廣東地區的統治者。

偏於一隅的廣東一直極少戰亂,基本沒受到北方遊牧少數民族的影響,所以一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語言、文化。北宋初年時,中原地區的漢語仍能基本保持漢唐語言,當時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權威發音韻律書《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裡面標註的文字發音與現今的粵語高度吻合。

但這並非是說唐代的語言是粵語,因為現代粵語本身也經歷了很多變化。

知乎網友@紫杏更表示,原來「粵語差一票成普通話」還有其他各省的版本,比如,四川話也只差一票成普通話……

對於陳小春的說法,部分網友表態支持: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粵語雖然保留了很多古漢語遺存,但不代表唐宋的語言就是粵語。

無論如何,陳小春呼籲保衛廣東話雖無可厚非,但粵語是不是真的就高人一等呢?我國各地的方言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都是值得保存下來的傳統文化。

以下是陳小春長微博全文:

前陣子在廣州一個飯局認識了一個川音畢業的湖北妹。閒聊間,我問她:你來廣州都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

我問:此話怎說?

她很diao的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

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她)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

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

她說:可以這麼說!

我笑著說:很好很好,作為中原地區的中國人,你熱愛中國的文化麼?

她:當然熱愛了!

我:那你認為琴棋書畫、四書五經、唐詩宋詞…這些能代表中國的優秀文化麼?她:可以。

我:你剛說你熱愛中國文化,那你了解唐詩宋詞麼?

她:一點點。

我:那你能隨便念幾首唐詩宋詞出來聽聽麼?

她:其實我也不太了解,但我是有聽說過唐詩宋詞,我大概知道是什麼回事。

我笑說:好吧,我知你應該是跟絕大多數人一樣不了解的,不然你又怎會不知道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其實大多數是用現今的所謂粵語寫成,用粵語才能讀得通順的呢?

她:嚇?不是吧!唐詩宋詞那些不是用普通話來念的麼?

我笑說:1300年的唐代根本就還未出現現在所謂普通話,普通話是大概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流傳至今的語言,不管詞彙、用詞、都比歷史久遠的廣東話單薄粗疏多了。如果你說熱愛中國的文化不是對人吹水(粵語俗語之一,指口水四噴,形容侃侃而談。觀察者網注。)唬弄的話,你就應該學好廣東話,不然你看很多古籍和念唐詩宋詞就會看不懂讀不通。明白了麼?

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中的【食】字和【肥】字,正是廣東話。日常例子如~食餸、食野、好好食、肥仔、肥佬、肥騰騰。普通話不是用「食」,是用「吃」,不是用「肥」,是用「胖」。

李白:「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樽】字,正是廣東話。日常例子如~買一樽豉油返屋企、飲番樽啤酒先、呢個玻璃樽入面系乜野來咖?普通話不是用「樽」,是用「瓶」,一瓶、瓶子。

詩經:「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的【行】字,正是廣東話。行行重行行的意思是;行下,停下,再行下,又再停下,非常之依依不捨……廣東話日常例子如~行路、行街睇戲、行出去、行花市、行左幾遠呀?普通話是用「走」或「逛」,走路、逛街。

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凍死】,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好凍、凍冰冰。普通話不是用「凍」,是用「冷」。

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望】字,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望住前面、唔好四圍望、望乜野?普通話不是用「望」,是用「看」。

杜甫:「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的【隔籬】,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我就住喺你隔籬、隔籬鄰舍、搬過隔籬屋。普通話不是用「隔籬」,是用「隔壁」或「鄰居」。

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幾多】,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幾多錢?幾多個?普通話不是用「幾多」是用「多少」。

還有太多太多例子,不多說了,有興趣自己去查找答案吧!

粵語,有著千幾年深厚歷史文化基礎,系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載體,推普沒問題,但倡議廢粵、貶粵、打壓粵語;絕對是破壞中華文化傳承的文盲行為。還有,敬告各位,唐詩真是要用粵語來讀,如果自己不懂粵語;沒文化就算了,千萬別隨便亂說別人講粵語是沒文化,真是會失禮死人。

以上是有力證據去保衛廣東話!

這是兩個教會姐妹的分享:

絕對贊同,我高中的語文老師講廣州話有8個調,普通話只有4聲調,所以音和詞彙都沒有廣州話多。我還記得他也叫我們用廣州話讀唐詩會押韻好多,更能表現詩歌的旋律優美。

聯合國正式定義粵語為一種語言,此乃全球近1億2千萬粵人的大喜事!

在所有華語中只有(粵語和普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

聯合國正式定義粵語為一種語言(Language),而不再被稱為方言(Dialect),並且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六種語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之一。 English(英語),Chinese(中國普通話,此處普通話應為Mandarin),Cantonese(粵語),Russian(俄語),French(法語),Spanish(西班牙語)。

粵語是語言,有粵語字,有自己的發音。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澳洲的日常用語有英語、義大利語、希臘語、粵語、阿拉伯語),加拿大第三大語言(加拿大日常用語有英語、法語、粵語),美國第三大語言(美國日常用語有英語、西班牙語,粵語)。粵語在東南亞有廣泛的使用人群,在馬來西亞影響力非常強。粵語在香港、澳門享有官方語言地位。此外,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方言,亦是唯一沒有正式文字系統的大語種。

每種語言都有其用法、發音上的特點。我們尊重國家有關推廣使用普通話的政策和要求,但是語言往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有其超越一般溝通功能的意義,所以推廣普通話與保留、使用、保護方言並不矛盾。

聯播君牆裂推薦

「放假就出國的人」請看看中國有多美,每一幀都美到想唱國歌

中央重磅文件出爐!未來,農民將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中國製造開進巴黎,我們最熟悉的那個法國品牌不幹了!

本期編輯:李澤鑌  責任編輯:陳晨

來源:觀察者網

長按右側二維碼

央視網官方帳號

@網絡新聞聯播

相關焦點

  • 粵語沒文化?陳小春深夜叫屈: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觀察者網綜合】「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這令陳小春十分不滿,他便於今天凌晨1點多發表長文,羅列了「保衛廣東話」的種種理由。
  • 湖北妹子稱粵語沒文化 陳小春笑答: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觀察者網綜合】「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 「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 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
  • 陳小春髮長文: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 粵語是古漢語嗎?
    「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  「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  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用繁體字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
  •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真的是這樣嗎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真的是這樣嗎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17-02-10 15:46 來源:澎湃新聞
  • 陳小春撐粵語,唐詩宋詞粵語寫的?網友:你知道你靠誰吃飯嗎?
    港人保衛粵語文化再起!藝人陳小春日前在微博發文唿籲保衛粵語文化,卻遭強國網友質問:你知道你是靠誰吃飯嗎,意外掀起論戰。    陳小春日前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己在飯局中與一位湖北的女生對談,沒想到對方竟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引起陳小春不滿,反駁廣東話比普通話有更深厚文化,且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大多數也是用現今的所謂粵語寫成
  • 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對嗎?
    吾雲剛剛結束春節假期,香港藝人陳小春就著急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他遇到了一個認為「粵語沒文化」的姑娘,急忙發了一篇長微博反駁她。維護母語的立場是好的,可是微博中的「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唐朝沒有普通話」等說法,卻實在讓人無法認同。那麼,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嗎?當然不是。無論唐詩還是宋詞,都是用詩人詞人們掌握的語言寫的。那麼,他們是否會說粵語呢?
  • 陳小春發文力挺粵語,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素以「山雞」、「小桂子」等市井角色出名的香港知名演員陳小春在廣州一次飯局被同桌一個湖北女生對粵語的輕慢態度所激怒,不但當場教育她中國古代唐詩宋詞中很多詞語至今還在粵語口語中有保留,更是在微博上寫文章力挺粵語。
  • 他們這樣讀唐詩宋詞:有聲詩畫傳承粵語文化
    為了讓這一鏗鏘妙音得以傳承與推廣,11月10日,佛山市圖書館攜手羊城網、新世紀出版社,邀請了《粵韻唐詩》《粵韻宋詞》作者梁天山、陳輝權、勞震宇,作為佛山領讀者,與讀者一起探討為什麼用粵語讀古詩詞更好聽,領略粵語音律之美。
  • 陳小春倡議保護粵語推廣普通話與保護使用方言並不矛盾
    2月6日凌晨,陳小春寫長文倡議保護粵語。陳小春稱,他在一朋友聚會時聽到粵語沒什麼內涵,已被邊緣化的說法,感到不以為然。粵語的語音和語彙傳承了大量的古代漢語,陳小春以唐詩宋詞中的一些粵語詞彙,和粵語中傳承的古代漢語四聲八調等為例,力證粵語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陳小春表示推廣普通話與保護使用方言並不矛盾。
  • 粵語起源就是唐朝宋朝 並不是地方語言
    而香港演員陳小春在2月6日發了一篇長微博也用上了傳統詩詞的例子,稱「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其實大多數是用現今的所謂粵語寫成」。 就此,記者採訪了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銀峰,他明確表示「古代文學作品都不可能用方言寫」,但粵語的確是一門古老的方言,在唐代以前就基本定型了,「說現在的粵語保存了一些古漢語成分是對的。」
  • 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文丨鄭子寧來源丨澎湃新聞2017年春節剛過,娛樂圈就出了一條畫風奇異的新聞。素以「山雞」、「小桂子」等市井角色出名的香港知名演員陳小春在廣州一次飯局被同桌一個湖北女生對粵語的輕慢態度所激怒,不但當場教育她中國古代唐詩宋詞中很多詞語至今還在粵語口語中有保留,更是在微博上寫文章力挺粵語。
  • 粵語是唐宋話?普通話是胡話?沒那麼簡單
    沒那麼簡單) 最近,香港藝人陳小春發布了一條微博,回憶了他在廣州和一位湖北妹子關於粵語的談話,由於對方直言「粵語是沒文化的方言」,所以陳小春作為一名粵語使用人士,提出了反駁,他說「
  • 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摘要]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2017年春節剛過,娛樂圈就出了一條畫風奇異的新聞。素以「山雞」、「小桂子」等市井角色出名的香港知名演員陳小春在廣州一次飯局被同桌一個湖北女生對粵語的輕慢態度所激怒,不但當場教育她中國古代唐詩宋詞中很多詞語至今還在粵語口語中有保留,更是在微博上寫文章力挺粵語。
  • 很多唐詩宋詞讀起來彆扭,原來用粵語讀更押韻?
    不難發現,粵語中《春望》的韻腳是相同的。這種現象不是個例,唐詩宋詞都有嚴格的格律標準,或者說是韻律的固定模板,詩人定然不會主動破壞,縱然是桀驁不馴的李白也是一樣。我們來讀讀他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gaan), 千裡江陵一日還(waan)。
  • 《粵韻唐詩》、《粵韻宋詞》繁體粵語注音版在港熱賣中
    就連用粵語來朗誦詩詞,也更為押韻鏗鏘,更易體會到古人在詩詞中想表達的意境。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粵劇、粵語相聲、粵語講古在內地復興,而香港流行曲、粵語卡通片、粵語電視劇、粵語電影更是值黃金時代,粵語文化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綻放光彩。
  • 【今日廣東.鄉音】從唐詩宋詞中,發現粵語之美
    粵語之美,既存在於火遍大江南北的粵語歌曲中,也保留在中小學生必備的唐詩宋詞裡……從古今文化之中,均能發現粵語之美!醬紫FM出品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最早覺察到鄉音粵語很好聽,是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聽香港歌星唱《萬水千山總是情》。
  • 那麼,粵語、吳語等方言呢?
    而少數人的方言,如粵語吳語都是漢語和當地語言混合而成的方言。經常有人發帖發文,像粵語吳語這樣的方言才是正宗漢語,而普通話不正宗!?如此荒謬的觀點居然有大量的人支持!甚至一些非方言人也不懷疑!真是笑話。 三年前我寫過一篇博文《陳小春懂訓詁學?不懂不要亂講》。
  • 這些粵語謠言,10個廣東人有9個都曾信以為真
    」我們常常說唐詩宋詞用粵語朗讀更押韻、更抑揚頓挫,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唐詩宋詞就是用粵語寫的,2017年的時候陳小春正是相信了這個說法,並在微博上發了出來,結果引發熱議。那麼這個說法是對的嗎?「唐詩宋詞用粵語寫的說法不妥。」漢語語法和漢語史研究學者、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銀峰表示,「應該說古代文學作品是用當時的官話或者雅言創作的,但不論是官話還是雅言都是北方話。」你想想,唐宋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哪?
  • 飯局撩妹被嘲諷,陳小春怒懟就是想掩蓋這個?!
    昨晚凌晨,一向低調的陳小春在微博上搞出了一件大事情。陳小春發微博怒懟後輩不尊重粵語,並且呼籲大家來保護廣東話。說起來陳小春發火的原因,其實也挺讓人無語的,這就是一場不會說話引起的事故。陳小春前一陣子,在一個飯局上和一位湖北妹子聊天,聊天的時候陳小春問了對方一嘴,你在廣東帶這麼長時間,怎麼一句廣東話沒學會呢。
  • 2019南國書香節:嶺南文化百花齊放,粵語書籍大受歡迎
    活動方面,17日在羊城書展館舉行的「中華經典,粵語傳承」活動深受大小書迷歡迎,現場近100位讀者與小記者通過唱粵語童謠、看圖猜粵語俗語、閱讀《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廣府童謠氹氹轉》《童說嶺南:聽彭嘉志講古仔》等書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粵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