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
姓氏,其實也是在以自己的系統存在著,發展著。在姓氏裡面,由剛開始的一個姓氏,幾代人,到現在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姓氏族人,他們叫做姓系。
在姓系裡,最基本的常識是不能不知道的。
一、人文始祖
人文始祖,就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中華文化的肇始者,現在大多學者認為遠古三皇五帝時期,就是文明起源的階段,因此人們尊三皇五帝為人文始祖,有的還尊伏羲、黃帝、炎帝為人文始祖,至於他們是否和有些姓氏具有血緣關係,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但他們對於中華姓氏具有很重要的重要,基本算是姓氏的根基,因此我們把他們作為中華民族的祖先。也是姓氏文化的源頭。
二、血緣始祖
家庭是古代社會唯一的社會關係,而維繫這一關係的就是血緣,血緣始祖,就是擁有血緣關係最早的祖先。如「萬姓之祖」的姬姓,來源自黃帝,並且姬姓後來又繁衍出411個其他姓氏,因此這些姓氏都有一個共同的血緣始祖,那就是黃帝。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祖先分為遠祖和近祖,遠祖就是離自己比較久遠的祖先,近祖就是離自己相對來說比較近的祖先。
三、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是在血緣關係的前提下,獲得這個姓氏的最早祖先。或者說最早以這個姓氏相稱的人,以這個姓氏為代號的人,得姓的方式有很多,大致有:1、以國、居住地、封地等為氏;2、以官職、代號、稱謂、職業等為氏。
對得姓始祖的定義遵循的是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如果某一姓氏雖然有比傳統認定的得姓始祖更早稱這個姓的人,但無世系可考,也不能算是得姓始祖。
四、開代始祖
在一個姓氏之中,最早開始有世系記載的祖先,謂之開代始祖,開代始祖一般和得姓始祖為同一人,但有的得姓始祖為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世系不可考,或者是得姓始祖的子孫以此為氏,這樣的情況也有存在。
五、改姓祖
在中國古代,改姓的現象特別多,改姓的原因有很多,有因為避仇、避難、避諱改姓的,有因為帝王賜姓而改姓的,改姓祖指的是這個人本來是此姓,改姓後成為了彼姓,改姓祖同得姓始祖是不同的,改姓祖對於後代來說,算是一個支脈的始祖,而不是得姓始祖。但對於他的後代來說,改姓祖就是源。
六、始遷祖
在古代,遷徙還是很常見的現象,遷徙大多是因為戰亂,天災等原因選擇從某一家族聚居地,遷往別的地方居住,開基立業。遷徙可能是多次的,所以我們在編撰家譜的時候,一般只能找到最近一次的始遷祖信息,在往前追溯會很困難。
七、支房祖
支房祖指的是同一姓氏經過長時間的繁衍和發展,產生的不同支系的本房初始始祖。支系是多樣且多層次的,支房祖也有多重。
尋根問祖之前,先把這些始祖的概念弄明白,以防出現尋錯根的情況。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