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 | 這些姓氏始祖,一定要搞清楚

2020-10-22 中華家譜館

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

姓氏,其實也是在以自己的系統存在著,發展著。在姓氏裡面,由剛開始的一個姓氏,幾代人,到現在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姓氏族人,他們叫做姓系。


在姓系裡,最基本的常識是不能不知道的。

一、人文始祖

人文始祖,就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中華文化的肇始者,現在大多學者認為遠古三皇五帝時期,就是文明起源的階段,因此人們尊三皇五帝為人文始祖,有的還尊伏羲、黃帝、炎帝為人文始祖,至於他們是否和有些姓氏具有血緣關係,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但他們對於中華姓氏具有很重要的重要,基本算是姓氏的根基,因此我們把他們作為中華民族的祖先。也是姓氏文化的源頭。


二、血緣始祖

家庭是古代社會唯一的社會關係,而維繫這一關係的就是血緣,血緣始祖,就是擁有血緣關係最早的祖先。如「萬姓之祖」的姬姓,來源自黃帝,並且姬姓後來又繁衍出411個其他姓氏,因此這些姓氏都有一個共同的血緣始祖,那就是黃帝。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祖先分為遠祖和近祖,遠祖就是離自己比較久遠的祖先,近祖就是離自己相對來說比較近的祖先。

三、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是在血緣關係的前提下,獲得這個姓氏的最早祖先。或者說最早以這個姓氏相稱的人,以這個姓氏為代號的人,得姓的方式有很多,大致有:1、以國、居住地、封地等為氏;2、以官職、代號、稱謂、職業等為氏。

對得姓始祖的定義遵循的是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如果某一姓氏雖然有比傳統認定的得姓始祖更早稱這個姓的人,但無世系可考,也不能算是得姓始祖。


四、開代始祖

在一個姓氏之中,最早開始有世系記載的祖先,謂之開代始祖,開代始祖一般和得姓始祖為同一人,但有的得姓始祖為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世系不可考,或者是得姓始祖的子孫以此為氏,這樣的情況也有存在。

五、改姓祖

在中國古代,改姓的現象特別多,改姓的原因有很多,有因為避仇、避難、避諱改姓的,有因為帝王賜姓而改姓的,改姓祖指的是這個人本來是此姓,改姓後成為了彼姓,改姓祖同得姓始祖是不同的,改姓祖對於後代來說,算是一個支脈的始祖,而不是得姓始祖。但對於他的後代來說,改姓祖就是源。

六、始遷祖

在古代,遷徙還是很常見的現象,遷徙大多是因為戰亂,天災等原因選擇從某一家族聚居地,遷往別的地方居住,開基立業。遷徙可能是多次的,所以我們在編撰家譜的時候,一般只能找到最近一次的始遷祖信息,在往前追溯會很困難。


七、支房祖

支房祖指的是同一姓氏經過長時間的繁衍和發展,產生的不同支系的本房初始始祖。支系是多樣且多層次的,支房祖也有多重。

尋根問祖之前,先把這些始祖的概念弄明白,以防出現尋錯根的情況。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尋根問祖 正本清源」
    如何「尋根問祖 正本清源」 ――不亂掛、強掛一、尋根問祖第一步:必須搜集到相關資料1、先祖(村落開基始祖)遷居前居住地的確切記載(家譜記載或口頭流傳(始遷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號和有無同族、同支);3、字派、排行字輩;4、始祖(村落開基始祖)的相關資料(始祖其他旁證資料,如哪個郡望,和誰是本族);5、家族的遷徙史(如遷徙年月,還有遷徙的故事傳聞)6、始祖(村落開基始祖)和所修現有家譜的年代。二、尋根問祖第二步:怎麼搜集尋根資料?
  • 要想尋根問祖,家譜的這2個內容一定要記載清楚!
    但由於現今社會發展迅速,很多家族都只能往上追溯一部分的祖先,對於更往上的世系,是追溯不了的,如果實在找不到,就只能留待後世追溯,所以想要認祖歸宗,就必須在家譜上把這兩個內容記載清楚,詳實。01、姓氏源流「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 譜牒文化丨尋根問祖遵循「精準」原則
    落葉歸根、緣木求魚,失系幾百年問祖尋根,族譜接續,一定要做到「精準」,是一件非常難的,尋根難、問祖難,難於「精準」對接。尋根問祖接續族譜,對接先祖,先祖人物撰寫,不能搞推理、判斷,不能搞模稜兩可的不實之詞,更不能搞拼湊,填入搞亂譜牒,特別是節點;名人必須要有歷史證據,方能作出結論,否則,就會失真,不能一錯再錯,一定要為子孫後代留一分「精準」的檔案和珍貴的遺產
  • 尋根問祖之時,應該從何處「下手」?
    這也是一大部分人尋根的外部原因。那麼,當我們想尋根問祖之時,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呢?搜集好資料和相關線索祖居地和始遷祖的信息,如有文字記載或者是口傳信息,這是非常完整的和準確的條件,這些都是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是很多始祖的始遷信息、甚至始遷祖的大名都失考了。
  • 國家圖書館開通"中華尋根網" 500姓氏可網上問祖
    為全球華人提供家譜數位化服務的「中華尋根網」(ouroots.nlc.gov.cn)於周末正式開通。這個網站是為了滿足海內外華人「盛世修譜」的需求,由澳門基金會出資,國家圖書館負責內容建設的。它除了滿足全球華人尋根問祖的需要,還將成為華人家譜教育和研究的平臺。  500姓氏可網上問祖  一個普通人要如何通過這個網站尋根問祖呢?
  • 尋根問祖:中國6大姓氏起源,來看看你的老祖宗是誰
    尋根問祖:中國6大姓氏起源,來看看你的老祖宗是誰文/水果說歷史中國文化非常有歷史的氣息,僅僅是從我們的姓氏來看就能看得出來,我們國家常見的姓氏就已經數不過來了,還有非常多的生僻字姓氏或者是很少的姓氏也是非常多的
  • 尋根問祖 字輩是認親密碼
    在這些讀者的問題中,有很多是此前我們收到的同樣問題,其中比較集中的是怎樣尋根問祖。對於有些問題,此前我們在「四川百家姓」欄目的互動問答中,陸續有一些回答。對於個別的讀者提問,我們無法回答的,一般都轉給相關的姓氏研究者,由他們給予解答。當然,我們不可能把所有讀者的問題都一一回答清楚,畢竟我們的專業研究程度遠遠不如姓氏研究者,但我們會盡力而為。
  • 【建議收藏】尋根問祖的五大誤區,你知道嗎?
    尋根問祖是為了認祖歸宗,讓自己成為一個靠譜的人。但由於時間與地域等原因,我們常在尋根問祖過程中四處碰壁,今天就給宗親們分享幾個尋根問祖時的幾大誤區和案例。一、家譜越老,信息越準,可信度最高,是真的嗎?答案不是真的。
  • 國圖開通"中華尋根網" 上網可查家譜尋根問祖
    為全球華人提供家譜數位化服務的「中華尋根網」(http://ouroots.nlc.gov.cn)於周末正式開通。這個網站是為了滿足海內外華人「盛世修譜」的需求,由澳門基金會出資,國家圖書館負責內容建設的。它除了滿足全球華人尋根問祖的需要,還將成為華人家譜教育和研究的平臺。500姓氏可網上問祖一個普通人要如何通過這個網站尋根問祖呢?
  • 尋根問祖續編家譜的意義價值何在?
    尋根問祖續家譜是黨氏家族,每個人應盡義務。 「水有源,樹有根,落葉要歸根。」正是這種對祖根的依戀,對血脈親情的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激發著海內外同胞尋根問祖的熱情。家譜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而隨著時代不斷變遷,家譜的形式和作用也在不斷變化。家譜自誕生到興盛都帶有很強的政治性,家譜主要功能在於德育、教育。同一個尋根問祖問題,有人可以很快找到答案,有人卻也沒有一點思路。
  • 中華姓氏圖騰與尋根問祖
    清人張澍在《姓氏尋源》自序中寫道:「草木祖根,山祖崑崙,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謂昧。」千枝一本,萬姓同源,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所謂「尋根」,就是人們以姓氏為紐帶所進行的文化尋源。昧即糊塗,不明白,漆黑一團。人生短短幾十秋,來到世上不容易。人如果不知自己的血脈傳承,弄不清自己的祖根來源,稀裡糊塗,度此一生,豈不悲乎!天地生物人為貴。曷貴乎爾?
  • 中華柳氏宗親赴河南濮陽尋根問祖
    中華柳氏宗親赴河南濮陽尋根問祖   中新網濮陽6月11日電(段曉宇)日前,中華柳氏宗親聯誼會發起人柳哲、柳教明和柳河東等柳下惠後裔一行7人赴河南濮陽縣尋根問祖。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19.12.6.)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近期遷祖墳從墓碑上看到這碑是光緒年立的,其中祖墳也遷移了幾次,字輩都是從碑上抄下的,俊,殷,佳,永,昌,興,祖,發,其,祥,龍。
  • 尋根問祖:當我們談論姓氏與族譜,我們在談論什麼?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三者構成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家譜是中國珍貴文化遺產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獻價值,以及尋根問祖,凝聚血緣等作用。上海圖書館從1998年便開始進行家譜數位化作業,通過掃描、建著等方式,在2003年形成了全民資料庫,為讀者服務。如今已經掃描家譜2000多萬頁,達到館藏家譜的80%以上。從2005年開始,上海圖書館利用數字人文技術研究家譜,深度挖掘隱含在家譜中的信息。
  • 名門修譜:尋根問祖和家譜之間的千絲萬縷
    尋根聖地 中華民族都自稱是炎黃子孫,共同的文化理念讓如今遍布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不敢忘記自己的始祖,並且還有著強烈的探尋祖根的意向。尋根問祖,作為人的一種本性、一個情結。有些人背井離鄉多年,有些人從小生長在異鄉,有些人活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根在哪裡,因為以上的種種,從而也就有了那些尋根的人。
  • 尋根問祖的八大朝宗聖地
    中國歷代移民和姓氏遷徙,大都發生於社會激烈動蕩的歷史時期,因而呈現出時間相對集中,數量相當巨大,流向較為明確,地域相對固定等明顯特徵.尤其是明清以來,由於版圖擴大,幅員增加,以及戰爭頻繁等多種原因,政府多次組織大規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發地和集散點,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報本溯源的朝宗聖地.
  • 上網可查家譜「尋根問祖」 最遠家譜追溯至先秦
    為全球華人提供家譜數位化服務的「中華尋根網」(http://ouroots.nlc.gov.cn)於周末正式開通。這個網站是為了滿足海內外華人「盛世修譜」的需求,由澳門基金會出資,國家圖書館負責內容建設的。它除了滿足全球華人尋根問祖的需要,還將成為華人家譜教育和研究的平臺。  500姓氏可網上問祖  一個普通人要如何通過這個網站尋根問祖呢?
  • 海外華人帶來姓氏尋根熱
    從「珠璣古巷」到「中華姓氏尋根園」,中國不少地方出現姓氏尋根熱潮,許多地方紛紛建設姓氏文化園,舉辦拜祖尋根活動,並且開發姓氏文化產品――     「姓氏尋根熱」持續升溫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海外華人到大陸「尋根」活動蓬勃開展,尋根謁祖內容不一,有關於中華人文始祖、古代都城及其他城址的尋根、各門類文化尋根以及家族尋根、姓氏尋根等
  • 前人不修譜,今人尋根苦!尋根時,這3個問題一定要注意
    我要到哪裡去?而能準確、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只有家譜。前人不統譜,今人尋根苦,吾輩不統譜,後代忘了祖。家譜,現今的年輕人已經不重視了,還記得一個朋友在尋根的時候,遇到很多家族,本來有譜,但由於種種原因已經很久沒有重修了,也沒人重視 ,甚至連始祖的名諱都已經忘記了,讓人不勝唏噓。
  • 尋根問祖——天下楊氏第一村
    尋根問祖——天下楊氏第一村 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他們要建功立業,開創新的生活。他們的個性在此得到張揚,他們給新建的村落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紫薇宮。這是一個王霸天下的名字。「紫」字是紫微星垣,代稱皇帝。古時候認為天皇應該住在天宮裡,天宮又叫紫微宮。人間的皇帝自詡為天子。又因皇帝居住的內城嚴禁黎民百姓靠近,所以又叫紫禁城。就是這樣一個名字,在時時召喚、激勵著楊氏族人自強不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