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風水什麼是「天心十道證穴」?

2020-10-25 乘生樓

摘要:天下之地無論大小,必定有憑證方能發福,穴是否真,必定有證佐。所謂證佐,就是證穴真假的佐證,證佐也不在高低長短,凡在穴旁眼見者便是。真龍結穴,必有證佐,前則朝案美,明堂正,水勢聚;後則樂山峙,鬼星撐;左右則龍虎有情,纏護俱夾;穴下則唇氈正,四方則十道全,界水則分合明白。

證佐之法常有:朝山證穴,明堂證穴,水勢證穴,樂山證穴,龍虎證穴,鬼星證穴,唇氈證穴,纏護證穴,分合證穴,天心十道證穴等。

先看 楊公(楊筠松)風水理論論天心十道證穴:

楊公風水劉江東一脈第二十二代傳人劉伯溫《堪輿漫興》云:「天心十道還誰識,後靠前親夾耳山。四面有情來照穴,定知有貴拜龍顏。」

再看後人根據楊公理論論天心十道證穴。

原文

論天心十道證穴

天心十道者,前後左右四應之山也。穴法得後有蓋山,前有照山,左右兩畔有夾耳之山,謂之四應登對,蓋照拱夾。故以此證穴,不可有一位空缺。凡眞穴必有之。點穴之際,須宜詳審,勿使偏脫。才(cái)有偏脫,即為失穴,吉地變為兇地。故左右夾耳之山,不可脫前,不可脫後。前後蓋照之山,不可偏左,不可偏右,如十字登對為美。《琢玉集》云:「發露天機眞脈處,十字峰為據。」

上地在順昌縣(福建省西北部),土名沙口下,金盤形,珠上穴,乃郭子云下也。其龍開帳,自帳中抽下,大頓小伏,左棲右閃。將及結穴,撒落平田。田中復起一突,前後左右四金相照,有合天心十道,穴甚清巧可愛,眞美地也。葬後出廖元,官副憲;廖忠,為縣令。科第數人,迄今榮盛不替。

再看舉例實圖;

相關焦點

  • 傳統風水什麼是「纏護證穴」?
    中國楊公風水學劉江東一脈38代弟子、傳人李唯弘/文李唯弘講傳統風水之所謂證佐,就是證穴真假的佐證,證佐也不在高低長短,凡在穴旁眼見者便是。真龍結穴,必有證佐,前則朝案美,明堂正,水勢聚;後則樂山峙,鬼星撐;左右則龍虎有情,纏護俱夾;穴下則唇氈正,四方則十道全,界水則分合明白。證佐之法常有:朝山證穴,明堂證穴,水勢證穴,樂山證穴,龍虎證穴,鬼星證穴,唇氈證穴,纏護證穴,分合證穴,天心十道證穴等。
  • 傳統風水什麼是「分合證穴」?
    摘要:天下之地無論大小,必定有憑證方能發福,穴是否真,必定有證佐。所謂證佐,就是證穴真假的佐證,證佐也不在高低長短,凡在穴旁眼見者便是。真龍結穴,必有證佐,前則朝案美,明堂正,水勢聚;後則樂山峙,鬼星撐;左右則龍虎有情,纏護俱夾;穴下則唇氈正,四方則十道全,界水則分合明白。
  • 風水論——水破天心和水聚天心
    水龍經原文::穴前水彎抱如帶,左右龍虎緊夾護送,形端局正,似為結地,向前明堂水更屈曲而來方妙。今向前有二三路水直衝穴前,為金吾箭來撞城,其禍最亟。書云:直則衝,曲則朝。又云:一箭一男死,二箭二女死。箭左損長,右損小,中損二,若斜衝,主子孫軍徒。
  • 傳統風水什麼是「樂山證穴」?
    證佐之法常有:朝山證穴,明堂證穴,水勢證穴,樂山證穴,龍虎證穴,鬼星證穴,唇氈證穴,纏護證穴,分合證穴,天心十道證穴等。 先看 楊公(楊筠松)風水理論論樂山證穴: 大家都知道,楊公(唐朝國師楊筠松)有三大弟子(曾文辿、廖金精、劉江東),其中劉公(劉江東)云:「側腦沒骨皆為閃,脈斜口正必閉睜,點穴由來求樂應,何須執法對珠員」。廖公(廖金精)云:「橫龍穴後必要鬼,樂星宜後峙」。
  • 風水師傅看風水,什麼是宅院別墅豪宅的「水破天心」
    什麼是"水破天心"呢?其實是風水上的專門術語。從負責任的態度來說:風水之事無大小之分的,原則上是要提前避免和預防「水破天心」之兇格局的。蔣氏三元地理第廿五代傳人、江蘇南通風水命理師師、易經風水研究者姜軍先生,此次專門從住宅方面來解釋、探討「水破天心」的不利影響。
  • 傳統風水什麼是「龍虎證穴」?
    摘要:天下之地無論大小,必定有憑證方能發福,穴是否真,必定有證佐。所謂證佐,就是證穴真假的佐證,證佐也不在高低長短,凡在穴旁眼見者便是。真龍結穴,必有證佐,前則朝案美,明堂正,水勢聚;後則樂山峙,鬼星撐;左右則龍虎有情,纏護俱夾;穴下則唇氈正,四方則十道全,界水則分合明白。
  • 風水奇穴-水聚天心
    一百多年前,一個江西風水先生為顧主尋龍到廣東,此行改變了風水師家族的歷史。他運用豐富的地理學問,為先祖葬得一醫卜興家的之龍穴。 這位風水先生的名字叫餘鶴松,他是已故富商餘東璇的祖父。餘鶴松生於清道光年代(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家貧,以風水為業。某日,有廣東富商聘餘鶴松來粵(廣州附近)尋龍點穴。百多年前,省城名氣已盛,廣東人聘請江西風水師找尋吉穴來葬先人者;亦司空見慣。餘鶴松於是收拾行裝,兼程趕路來到廣州。 幾經艱辛,穿山過嶺,終於在廣州市郊泌湧的沙貝村尋得一結穴之地。
  • 傳統風水中點穴之「四殺定穴」是什麼意思?
    傳統風水中點穴之「四殺定穴」 楊公(楊筠松)《疑龍經》曰:「大抵真龍臨落穴,先為虛穴貼身隨。」、「穴法至多難具陳,識得龍真穴始真形自是有真穴,識得真形穴穴新。大凡尋穴非一樣,降勢隨形合星象。比如銅人針灸法,穴的宛然方始當。偶然針灸失真機,一指隔差連命喪。大凡立穴在人心,心眼分明巧處尋。重重包裹蓮花瓣,正穴端然蓮花心。真形定是有真穴,只為形多難具說。」
  • 傳統風水穴忌之「十二式、二十四殺穴、三十六怕」
    穴怕懶坦平洋。穴怕崩破鑿傷。穴怕前高后低。穴怕四山壓欺。穴怕左空右缺。穴怕明堂傾跌。穴怕鎗頭鼠尾。穴怕鵝頭鴨嘴。穴怕高山峻岭。穴怕面牆坐井。穴怕水走沙飛。穴怕燒窯築陂。穴怕捲簾水現。穴怕刦砂當面。穴怕凹風吹射。穴怕元辰直瀉。穴怕堂氣不收。穴怕箭水直流。
  • 風水尋龍點穴――穴
    而諸多風水理論上也認為,陰陽二氣在每一處山川之中會產生一個互相交織的平衡中心,這個中心能吸收山川、日月的精氣,陰陽和諧,風水中將這個中心的點稱為「龍穴」。穴――窩、鉗、乳、突穴場有窩、鉗、乳、突之特徵。1、窩穴:《疑龍經》中說:"窩形穴須曲如窩,左右不容少偏陂。"
  • 鼎煜風水:(高級風水秘術)大富大貴的秘術——水聚天心
    在風水術有一種大富大貴的風水格局,很多人常見卻不知所以然!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下,但希望廣大網友不要隨便給別人調理布局!那是要損耗自己福報的,當然如果自己用,那倒應該無妨!這種大富大貴的風水就是--------水聚天心。
  • 風水穴證——「纏護」
    纏護證穴故有護送之砂,必有結穴之勢,護送之砂愈多,環抱愈多,融結就愈真。古賢云:「凡地有三層兩層,當以送山定之。送短穴在內,送長穴在盡,送偏穴亦偏,送盡穴即止」。傳統風水中什麼是「纏護證穴」——纏,山體形狀。
  • 傳統風水什麼是「太極定穴」?
    楊公(楊筠松)《疑龍經曰:「大抵真龍臨落穴,先為虛穴貼身隨。「穴法至多難具陳,識得龍真穴始真。真形自是有真穴,識得真形穴穴新。大凡尋穴非一樣,降勢隨形合星象。比如銅人針灸法,穴的宛然方始當。偶然針灸失真機,一指隔差連命喪。大凡立穴在人心,心眼分明巧處尋。
  • 傳統風水「既有生成之龍,必有生成之穴」是什麼意思?
    楊公(楊筠松)《疑龍經》曰:恐君疑穴難取裁,好向後龍身上別。龍上星辰是根荄,前頭形穴是花開。根荄若真穴不假,蓋緣種類生出來。若不識星識根種,妄隨虛穴鑿山隈。請君熟認變星穴,為鉗為乳細分別。高山平地穴隨星,豈肯妄為鉗乳穴。穴若不隨龍上星,斷然是假不是真。
  • 《水龍經》穴後有水繞玄武吉兇論
    何為好風水?聚風聚氣便是!砂聚水聚者皆為吉,砂散水散皆為兇。受水從穴後面右邊來繞元武,不回頭卻於左邊局後屈曲而去乃真氣也。於後大水去處插一支水,左向上前,灣抱過右便,即收作外包裹。水聚天心風水中穴的後方被稱為玄武方,若是有山的話就成為玄武山,若是水就被稱為玄武水
  • 傳統風水穴星形體有哪些?《上》
    傳統風水穴星形體有哪些? 楊公(楊筠松)《撼龍經》曰:「貪狼作穴是乳頭,巨門作穴窩中求。武曲作穴釵鉗覓,祿廉梳齒犁鐴頭。文曲穴來坪裡作,高處亦是掌心落。破軍作穴似戈矛,身傍左右手皆收。定有兩山接護轉,不然一水過橫流。輔星正穴燕巢仰,若在高山掛燈樣。落在低平是雞窠,縱有園頭亦凹象。
  • 傳統風水穴星形體
    傳統風水穴星形體有哪些? 楊公(楊筠松)《撼龍經》曰:貪狼作穴是乳頭,巨門作穴窩中求。武曲作穴釵鉗覓,祿廉梳齒犁鐴頭。文曲穴來坪裡作,高處亦是掌心落。破軍作穴似戈矛,身傍左右手皆收。定有兩山接護轉,不然一水過橫流。輔星正穴燕巢仰,若在高山掛燈樣。落在低平是雞窠,縱有園頭亦凹象。
  • 傳統風水穴忌之「十二式、二十四殺穴、三十六怕」
    傳統風水穴忌之「十二式、二十四殺穴、三十六怕」 堪輿穴忌者,有五患、五不葬、五要、六戒、十不相、十二式吉兇、二十四殺穴、三十六怕、三十六絕,十般無脈等,堪輿者不可不通曉。本文主要錄古書中的十二式、二十四殺穴、三十六怕,請看古書原文論述。
  • 傳統風水之「天巧穴、曲乳穴」等8怪穴
    常穴有的人人可知(就是沒有學過風水的也可看出一二),但是怪穴就不是常人可知了,非法眼莫可辨!上天垂象,天人感應,穴多為大富貴之地,有鬼神呵護,非常人所識,以待有德者居之(所謂福地福人居也)。無德之人,不可把此等大地點給他,否則自取其禍!楊公《疑龍經》曰:龍已識真無可疑,尚有疑穴費心思。大抵真龍臨落穴,先為虛穴貼身隨。
  • 傳統風水中「邊窩穴」點穴有何訣竅?
    龍、穴、砂、水、向,最難的是點穴,為什麼「一山葬十墳,十墳九墳貧」?乃穴不的也。穴形千變萬化,但總的不出楊公祖師(唐朝國師,堪輿大師楊筠松)提出的窩、鉗、乳、突四形。楊公(楊筠松)《疑龍經》曰:「仰掌有在掌心裡,左右挨排恐非是。窩形須有曲如窠,左右不容少偏陂。偏陂不可名窩穴,倒側傾摧禍奈何。」楊公(楊筠松)《葬法倒杖》曰:「窟是暈間微有窩,乃太陰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