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工藝品步出「深閨」走向世界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貴陽8月2日電(記者羅羽、肖豔)坐落於北京崇文門西大街原比利時駐華大使館舊址的華寶宮展廳內,幾十件苗繡產品與其他展品一道,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使、參贊展出,成為苗家婦女劉英一直以來無比自豪的事。

  「我們製作的苗繡產品得到了向世界展示的機會,這代表貴州民族文化走出了大山,走向世界,獲得更多關注。」劉英說。

  40歲的劉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人。她從小學習苗繡,憑著精湛技藝,成為黔東南州凱裡市市級苗繡傳承人。20多歲時,劉英到北京做苗繡生意,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2013年為回報家鄉,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她回到凱裡市註冊了一家公司,從事苗族服飾以及苗繡家居用品等製作生產,目前年純收入700萬元至800萬元。

  劉英說,苗族文化需要走出深山,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為了讓苗族文化走出去,她一邊收藏傳統苗族服飾,搶救日漸瀕危的遺產,一邊推廣苗族文化,依託家居用品、生活用品等創新苗繡產品、擴大市場,以此帶動全州1000多名繡娘就業,產品遠銷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

  劉英並非個例。在安順市天龍屯堡景區入口處的一家東方蠟染展示廳內,各種蠟染產品銷售火熱。據展廳老闆楊正華介紹,蠟染在苗族群眾中屬三大技藝之一,他出生、居住的安順市被譽為中國「蠟染之鄉」。

  「蠟染全部純手工製作,過程涉及數十個步驟,加上濃鬱的民族特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楊正華說,近年來,通過不斷到外地做展示和推廣,他的蠟染生意越做越好。2013年以來,其蠟染廠一年製作蠟染產品約10萬件,銷售額四五百萬元,產品除了在國內銷售,還出口歐美國家。

  政府也不斷加大扶持力度。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3項72個保護點、佔全國名錄總數的3.9%的黔東南州,近年來高度重視發展民族文化,通過政策扶持、傳承保護等舉措,推動傳統民族工藝品產業迅速發展。目前黔東南州民族民間工藝品加工企業近3000戶,民族工藝品產業產值約25億元,重點民族工藝品加工企業帶動就業人數2萬人,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超過3000人。

相關焦點

  • 中國(貴州)首屆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舉行
    中國(貴州)首屆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舉行 2015-09-11 20:33:08)第一屆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24日在貴州貴安新區舉行,匯聚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手工藝人將全面展示世界民族民間手工藝品的輝煌成就,促進全球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 2019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在貴陽舉行
    10月25日,2019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在貴陽舉行,在為期3天的時間裡,6大賽事爭奇鬥豔,展覽活動異彩紛呈,配套活動豐富多彩。民博會至今已舉辦14屆,全面展現了我省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的資源優勢和創新成果,有力推動了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建設。本屆民博會主體活動主要由賽事、展覽和配套活動3部分組成,集中展示貴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業態、新作為、新氣象,探索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新話題、新趨勢。
  • 2019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落下帷幕
    圖為市民在挑選購買工藝品。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郭然 攝10月27日,2019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在貴陽落下帷幕。本屆民博會的賽事活動包括貴州能工巧匠選拔大賽、中國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大賽南部賽區比賽、「圓夢錦繡·巧手脫貧」婦女特色手工技能暨創新產品大賽、少數民族服飾設計作品大賽等。
  • 《貴州詩歌》聯袂民族集團走向詩與酒的遠方
    2020年8月8日,由貴州省作家協會主管、貴州省詩歌學會主辦、貴州民族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辦、《貴州詩歌》編輯部編輯的《貴州詩歌》落戶仁懷,在壇廠工業園區貴州民族酒業(集團)總部舉行了《貴州詩歌》編輯部掛牌儀式。正值初秋,《貴州詩歌》聯袂民族集團走向詩與酒的遠方。
  • 平壩青年楊正華榮獲「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稱號
    (培訓班)落下帷幕,在開展的貴州民族民間工藝大師評選中,平壩區苗族青年楊正華與22名蠟染藝術人才一起獲得「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稱號。他創辦的東方蠟染廠一年生產蠟染工藝品8——10萬件,銷售額400——500萬元,產品賣往北京、上海、杭州、江蘇等地,並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蠟染廠從當初的50多平方米擴展到了如今的7500餘平方米,帶動30餘人穩定就業。
  • 平壩蠟染藝術人楊正華榮獲「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稱號
    日前,由省民宗委、省文旅廳、省文聯共同舉辦的貴州省民族傳統手工藝領軍人才暨鄉村文化旅遊技能型人才研修班(培訓班)落下帷幕,在開展的貴州民族民間工藝大師評選中,平壩區苗族青年楊正華與22名蠟染藝術人才一起獲得「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稱號。
  • 壯族百衲:從清貧深閨走向大千世界的民族技藝
    新華網南寧8月12日電(記者陸波岸)正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的「百衲——壯族拼布被面藝術展」上,在現場演示壯族百衲技藝的壯族女子黃碧瑜被大批參觀者圍著「問這問那」,她沒想到從母親手裡接過這門「縫縫補補」的技藝,讓自己和這些作品像明星一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黔東南的銀飾工藝品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
    藏在深閨無人識,為了侗族純手工傳統銀飾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走向世界,讓侗族銀飾鍛造技藝得到傳承與發展。出生北侗地區的李開瓊懷著自已對家鄉傳統文化的熱愛,開始了對侗族銀飾鍛造技藝不斷學習和創新,在2016年成立了「貴州銀花妝有限公司」,探索「銀花妝」侗族銀飾傳統民族品牌的傳承、研發、生產,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還把傳統手工藝與現代技藝相融合創新,讓美麗的侗族銀飾走出大山,讓民族經典再現美麗傳奇。「我們先輩的匠人們,他們已經積累了非常成熟的工藝和技藝了。
  • 借勢泛亞民博會 雲南民族工藝品「商業化」促發展
    中新網昆明8月17日電 (顧一航)雲南是中國民族民間工藝品最為富集的區域之一。近年來,該省民族工藝品藉助商業化運作模式,不斷擴大銷售市場空間。記者16日從雲南省文產辦了解到,8月22日至26日,第五屆泛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將在昆明舉行,以展會形式進一步搭建該省文化產業發展平臺。雲南省民族眾多,民族民間工藝品資源十分豐富。
  • 2018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暨凱裡銀飾刺繡博覽會開幕
    武敏 攝2018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暨第七屆凱裡銀飾刺繡博覽會開幕中新網貴州凱裡7月20日電(袁超 賀俊怡)以「弘揚工匠精神 共築民族品牌」為主題的2018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暨第七屆凱裡銀飾刺繡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20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舉行,萬餘件海內外民間工藝品亮相。
  • 第4屆貴州家具展文化韻味濃——「非遺」展示活動|帶你走進多彩貴州
    「爽爽的貴陽,愜意的天堂」已漸為外人所認知,但貴陽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養在深閨人未識」,這片神奇土地所孕育的遠古神秘、絢爛傳統、優雅醇厚而又門類齊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這些優秀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 《行說貴州》推動貴州文化走向世界
    11月21日下午,《行說貴州》新書發布會在貴州人民出版社舉行。貴州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汪文學、原貴州省旅遊局局長楊勝明以及該書作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言資源中心副主任簡小濱教授、貴州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張曉松、貴州師範大學國旅學院講師付海燕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 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義瓊
    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義瓊作為蠟染技藝的優秀傳承者與傳播者,將蠟染技藝的產業化發展、現代化經營、開發引入時代的正軌,同時也藉助這一產業,帶領貴州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走向了脫貧致富之路。
  • 民族服飾、背帶、繡片……去貴州美術館感受鄉野遺存的繡美藝術
    是貴州省文化館第一次將多年來積累的藏品向大眾集中展示,並以溫潤的人文視角,講述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文化工作者們收集整理民族民間藝術精品的不平凡歷程,及以繡品為媒發生的人與人、人與物的精彩故事。據了解,貴州省文化館(原名貴州省群眾藝術館)自1956年成立以來,一直很重視對少數民族民間工藝品的調查、搶救、搜集和整理,先後於1959至1961年,1979年至1981年間,兩次大規模在全省各民族聚居地區,搜集了的大量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其中少數民族刺繡和織錦藝術是最有成就的手工藝品之一。
  • 改革創新 貴州京劇走向世界舞臺
    12月28日,貴州京劇院的演員來到花果園苗苗實驗學校,為孩子們送上了京劇曲牌、折子戲《天女散花》《鬧天宮》,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  貴州京劇院2011年改制以來,不斷豐富劇目創作、打造大型公益戲曲活動、成功運作「方舟戲臺」……致力於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舞臺,一次次讓觀眾領略了貴州京劇的風採。
  • 多彩貴州風,堪稱:世界頂級的民族舞臺史詩,英國首相都讚不絕口
    山路崎嶇的貴州,聚集了48個少數民族,想要一一的去了解每個民族的民俗風情,可能要花上三兩月。然而觀看一臺《多彩貴州風》的旅遊演藝,僅僅只需要90分鐘,就能體味到貴州這48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故此「多彩貴州風」是西南最值得觀看是旅遊演藝之一。每一個來貴州旅遊的人,都不願錯過這一場視聽盛宴。
  • 貴州民族民間手工藝術精品展即將開展
    央廣網貴陽10月20日消息(記者王珩)記者10月20日獲悉,2019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將於10月25-27日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由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組織的貴州民族民間手工藝術精品展作為本屆博覽會將同步在展覽中心2號館進行展出。
  • 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楊正華:讓蠟染成為新時尚
    1986年,他到貴州師範學院藝術系進修油畫專業,將西方油畫與傳統蠟染工藝相結合,獨自設計了200多種蠟染樣式。之後,他抱著弘揚民族文化、將苗族蠟染送上國際舞臺的信念,在保證蠟染核心工藝不變的基礎上,對布匹、染料和花紋進行適當創新,讓蠟染工藝漸漸成為新的時尚。  2013年以來,楊正華潛心研究,首創重彩真絲蠟染,斬獲諸多榮譽。他創辦的東方蠟染廠一年生產蠟染工藝品8萬至10萬件,銷售額近500萬元,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杭州、江蘇等地,並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 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楊正華:讓安順蠟染成為新時尚
    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楊正華:讓安順蠟染成為新時尚 2020-12-02 11: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貴州是全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省份
    日前貴州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繆傑以「加強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永葆多彩貴州神奇魅力」為題,到省人民政府網接受在線訪談。據介紹,目前全國共成功申報14個世界自然遺產,其中4個在貴州,目前,貴州的世界自然遺產地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