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光匯通打造文旅融合驅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樣本

2020-11-15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王登海 楚雄報導

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振興等多重國家戰略實施背景下,全國各地文旅小鎮已經成為勢頭強勁的產業風口。然而,在火熱的同時,不少地方貪多求快、盲目上馬,暴露出的各種問題不一而足。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以雲南的彝人古鎮、河南的皇家驛站、河北的灤州古城等為代表的一些文旅產業小鎮,經過近年來的打造和經營, 已經成為宜業宜居宜觀光的理想之所,並且為推動文旅融合、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和城市資源優化配置注入了新動能、新活力,也給全國各地的文旅小鎮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價值。

文旅融合發展

夜幕降臨,在熊熊火光映照下,彝族同胞和各地遊客圍著火把起舞,一直狂歡到深夜。這是彝人古鎮幾乎每晚上演的熱鬧場景。

彝人古鎮是雲南為數不多的彝族特色風情小鎮,在此之前,楚雄雖資源豐富 ,卻由於過去缺乏對旅遊文化的整體開發,沒有形成一個展示彝族和本土文化的重要平臺。在雲南旅遊二次創業的大背景下,彝人古鎮應運而生。

目前已有數千旅行社籤約彝人古鎮,把其列入滇西旅遊的楚雄遊站點。這個集彝族文化、建築文化、旅遊文化為一體的彝族文化特色文旅小鎮,為楚雄彝族文化走出楚雄、走出雲南並讓世界知曉,搭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平臺,實現了文化與經濟的成功嫁接。

彝人古鎮的彝人部落參照彝族村落建築設計,復原彝族最具代表性的畢摩房、蘇尼房、姑娘房等特色,同時邀請世襲畢摩入住,主持每晚極具彝族特色並深受遊客歡迎的祭火大典。在這裡,由偉光匯通運營團隊自主研發的旅遊產品彝鄉戀歌,將彝族的歌舞文化、酒歌文化、服飾文化等融入其中,實景展示彝族文化和地域民族特色。持續更新迭代彝家婚俗,通過對歌、潑喜水、背新娘等環節的設置,邀請遊客參與其中,充分強調場景體驗與互動娛樂。「這些文旅小鎮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契合了文旅融合發展的邏輯。」業內人士認為,在文化和旅遊不斷融合和新時代消費背景下,彝人古鎮為代表的文旅產業小鎮,不僅能夠代表當地的特色,又能夠影響和輻射當地的發展,而從產業融合角度來說,這種模式使得文化和旅遊實現了橫向的廣度融合與縱向的深度融合,文化產業依靠旅遊產業實現文化市場的延伸,而旅遊產業引入文化創意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品質,二者相輔相成,共生共贏。

「對項目所在地的地域歷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深入挖掘和整合分析,並進行提煉活化,將屬地文化植入到小鎮的建築風格和各類產品服務中,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遊,用旅遊的形式傳播文化,達到『文化+旅遊』的有機統一。」這也是彝人古鎮和皇家驛站的投資建設者偉光匯通開發運營文旅小鎮的內在邏輯。

不僅如此,偉光匯通旗下的文旅小鎮,也是地方非遺民俗文化集中發展的沃土。彝人古鎮的彝繡、棕編、花燈戲、梅葛、彝族左腳舞,灤州古城的灤州皮影、灤州剪紙藝術、灤州評劇,金山古鎮內有苗族蘆笙製作技藝、苗族蘆笙滾鍋舞、中興井龍燈、苗繡技藝、彝族大刀舞、牛燈舞等等。

據統計,截至2019年,偉光匯通旗下文旅小鎮已吸引入駐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7項,市、區、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4項。

文旅產業驅動新型城鎮

事實上,成功的文旅小鎮,已非一地文旅產業的單純載體,更是基於深掘傳統文化特色進而推動城市文化復興和品牌重塑,成為項目所在地城鎮化或城市轉型升級的驅動力。

被稱為「河北鋼鐵糧倉」的河北唐山灤縣原來是一座重工業城市,在此之前,灤縣的旅遊業是零,連旅遊局都沒有,沒有任何的旅遊規劃,沒有交通,旅遊大巴都開不進來。當地的母親河灤河成為一個重工業以及生活汙水排放重地,每年需投入巨資治理。

2009年,灤縣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為了傳承歷史創新文化,灤縣全面啟動灤州古城復興計劃,決定在這座以鐵礦資源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城市上復興一座旅遊文化古城,將灤州燦爛的歷史文化重現在冀東平原之上。

2010年,作為灤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灤州古城開工。現如今,灤州古城在獲評國家4A級景區的基礎上,每年的遊客量突破800萬人次,入駐600多家商戶,並直接帶動了當地以住宿業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的超常規發展,灤縣於2018年9月獲批撤縣設市,成為河北省直轄、唐山市代管的縣級市。灤州古城已然成為灤州市文旅產業發展的引擎性和平臺級項目,成為文旅產業拉動北方重工業城市轉型樣板。

無論是雲南的彝人古鎮還是河北的灤州古城,都是因地制宜打造的文旅產業小鎮,但是,這些小鎮有獨特的產業生態,形成了規模效應,發揮了集聚優勢,將文旅融合發展置身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棋局」中,既帶動了當地工農業發展,又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還提升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

通過挖掘地緣文化,打造了一個休閒旅遊的城市會客廳,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個產業集群所在地,這樣一來,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便誕生了。

當下,文旅產業小鎮是旅遊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多重國家戰略背景下,文旅產業小鎮已逐漸成為新常態下旅遊經濟的新亮點,將為新型城鎮化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資源配置構建平臺生態

每一個文旅小鎮對區域產業生態的綜合價值,是與所在城市區域經濟、產業、資源稟賦有深度的戰略互補,將小鎮作為文旅產業或當地特色產業打造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配置平臺,結合政府政策支持,賦予產業引導,並帶動個體商戶的加入,進而吸引來自產業鏈上的更多的參與主體。

彝人古鎮建成後,吸引、孵化了一批彝繡技人,並指導他們打造彝繡品牌,規模快速擴大。2017年彝人古鎮彝繡產品的產值達到2億元,帶動周邊地區5萬餘名彝族村寨婦女創收,彝繡元素和服裝也走向了國際時裝周,實現了彝繡從傳統手工藝到文化創意產業的轉型升級。

「越夜越精彩,天中不夜城」,2020年國慶「雙節」期間,偉光匯通旗下河南皇家驛站景區推出「夜遊驛站」旅遊模式。夜幕降臨,四面八方的遊客匯聚在景區,既能觀看傳統的非遺展示、豫劇演出、漢服快閃,又能置身於動感架子鼓展演、炫酷雷射秀等現代元素中,遊客們體驗到了「越夜越美」。

皇家驛站自2018年開街以來,累計接待遊客600多萬人次,景區入駐商家200餘家並涵蓋多個業態,在駐馬店乃至豫南地區樹立了知名的文旅品牌形象。

「日日有活動,月月有節慶」,偉光匯通皇家驛站一方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充分整合中原地區文化、美食、工藝、戲劇、國學、非遺、舞蹈等各類資源產品,不斷升級創新發展理念;另一方面策劃創新各種遊客互動項目,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吸引了廣大市民及外地遊客前去休閒消費,成為了駐馬店乃至豫南地區知名的文旅消費打卡地,有力提振了文旅市場消費信心。

起步西南,布局全國。近年來,偉光匯通集團先後落子長三角經濟帶,如江蘇張家港大唐東渡港、蘇州滸墅關運河文化小鎮、浙江嘉興聞川運河古城;並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如廣東肇慶西江古鎮;在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更有拓展,如重慶涪陵爻裡小鎮、湖北襄陽關聖古鎮……偉光匯通文旅版圖串聯起「小鎮裡的中華」新圖景。截至目前,偉光匯通布局全國的文化旅遊小鎮已累計超過50個,遍布中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9年,其在運營的小鎮遊客接待總量超過5860萬人次。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背景下,偉光匯通將持續不斷強化文旅小鎮產品打造、創新景區運營管理升級,充分激發我國超大規模文旅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了企業自身迭代的同時,為國家文旅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以人為核心,華僑城北方集團打造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樣本
    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堅持文旅融合發展「十四五」是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新型城鎮化是「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一環。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互促共生,雙輪驅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順應城鎮化發展大勢,保持鄉村發展活力,實現融合互動發展的必然選擇。新型城鎮化戰略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2020年10月,國內首個特色小鎮發展模式白皮書《華僑城集團特色小鎮安仁模式發展白皮書》正式向社會發布。
  • 偉光匯通與永新華韻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謀非遺融合新篇章
    △ 偉光匯通旗下文旅小鎮皇家驛站非遺偉光匯通作為中國文旅產業小鎮運營商,一直秉承「挖掘地緣歷史-改善旅遊生態-打造文化古鎮-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城市形象」的文旅運營理念,長期精耕踐行,成功開發運營了彝人古鎮、灤州古城、田州古城
  • 偉光匯通與永新華韻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謀非遺融合新篇章
    當下,永新華韻正積極探索「非遺+」新經濟模式,挖掘非遺的文化內涵和品牌IP價值,融合傳統文化,激發更多不同產業形態的發展活力。偉光匯通作為中國文旅產業小鎮運營商,一直秉承「挖掘地緣歷史-改善旅遊生態-打造文化古鎮-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城市形象」的文旅運營理念,長期精耕踐行,成功開發運營了彝人古鎮、灤州古城、田州古城、零陵古城、皇家驛站等多個經典文旅項目,而非遺與小鎮文旅商融合則是偉光匯通眾多項目能夠成功運營的重要內容之一。
  • 王軍與觀點對話:偉光匯通這樣做文旅
    作為國內文旅企業的排頭兵,偉光匯通集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加快在建文旅項目的建設進度、確保工作品質,練好內功,儘量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相信通過這次大考,文旅行業的發展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如何做好文旅小鎮項目穩定長續的發展,我認為離不開『流量、文化、空間、功能、運營、品牌』等6個基本要素,其中文化與運營是關鍵要素,對文旅小鎮發展而言,文化內容是基礎、文旅運營是核心。」
  •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新校區開工奠基暨 偉光匯通文旅古鎮啟動儀式
    段曉宇 偉光匯通文旅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蘆 偉 偉光匯通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區總裁以及新鄉縣縣委政府的領導班子成員。新鄉縣委、縣政府謀劃的文旅小鎮項目,通過挖掘新鄉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打造集民俗文化體驗、旅遊夜歸地、遊客集散中心、市井文化消費、娛樂休閒、綜合旅遊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小鎮,最終發展成為新鄉市的城市會客廳、文化名片。朗公廟鎮黨委將會竭力配合新科學院和文旅小鎮項目的施工,保障整個項目的順利推進,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做出應有貢獻。
  •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新校區暨偉光匯通文旅古鎮項目啟動建設
    同時開工的偉光匯通文旅古鎮項目規劃佔地3000畝,總投資近80億元。古鎮建設將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標準,以明清古建築為肌理,新鄉本土文化為靈魂,將文化古鎮與新科學院相結合,建成具有中原特色、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特色古鎮,融合市民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南太行遊客集散地、旅遊夜歸地等功能於一體,著力打造成為一個歷史文化厚重、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新鄉文化新名片,為新鄉南部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亮點。
  • 偉光匯通投資雲南瑞麗,共建國際商貿文旅小鎮
    8月9日,偉光匯通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光匯通旅業」)、中國華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力控股」)與瑞麗市人民政府共同籤署瑞麗國際商貿文旅小鎮綜合開發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籤約現場德宏州委常委、瑞麗試驗區工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龔雲尊,瑞麗市委副書記、市長謝大鵬及市四班子主要領導,華力控股董事長丁明山、副總裁左陽,偉光匯通旅業總裁陸學偉、聯席總裁王軍、副總裁汪仁梅等公司領導共同出席籤約儀式
  • 喜訊 | 偉光匯通彝人古鎮榮獲第二屆「小鎮美學榜樣」大獎
    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屆「小鎮美學榜樣」於今日發布,由偉光匯通集團開發運營的彝人古鎮憑藉對彝族文化的活化傳承斬獲此獎項。Δ 彝人古鎮獲第二屆「小鎮美學榜樣」獎彝人古鎮是偉光匯通在文旅小鎮領域的開山之作
  • 昔日鋼廠變身文旅小鎮!武安東山將實現華麗轉身!
    又一精品項目落戶武安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文化與旅遊的高度融合開發與運行的高度統一打造城市中的「詩和遠方」武安文旅小鎮項目籤約落地 10月18日上午,我市與偉光匯通集團就合作建設武安文旅小鎮項目舉行籤約儀式。
  • 小鎮裡的中華:看偉光匯通如何打造特色文旅小鎮
    在此背景下,偉光匯通旅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光匯通」)開始引發行業的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這家企業旗下的彝人古鎮、灤州古城、田州古城等文旅小鎮項目經過多年的迭代發展,保持了持續的繁榮,和烏鎮、拈花灣、古北水鎮等一起,成為國內文旅小鎮的典型代表,而且,通過與國開行旗下全資子公司國開金融的合作,進一步強化了金融賦能,結合其20年的運營經營,快速成為國內文旅小鎮的引領型企業,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項目籤約
  • 全力打造小鎮裡的中華:偉光匯通---中國文旅產業小鎮運營商
    偉光匯通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偉光匯通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陸學偉告訴記者。按照偉光匯通既有的戰略規劃,三到五年內,要在全國布局50個文旅產業小鎮,基本實現中國區域的全覆蓋,並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好的文旅產業小鎮運營商。1,從彝人古鎮到零陵古城的變與不變偉光匯通的文旅小鎮故事真正開始於2004年。
  • 偉光匯通集團總裁王軍:後疫情時代,文旅小鎮發展與思考
    偉光匯通集團總裁就《後疫情時代,文旅小鎮發展與思考》進行分享,全文如下: 2020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然爆發和快速蔓延,阻隔了春節期間4.5億人群的計劃出行,所引發的黑天鵝效應,對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階段性影響,旅遊行業是停擺最早、受疫情衝擊最直接的行業,所有景區、主題樂園、餐飲、院線,節日文化活動等所有基於線下消費場景的業態均全部停擺
  • 打造高質量文旅融合新高地「漢豐湖區域文旅融合發展專家研討會...
    原標題:打造高質量文旅融合新高地「漢豐湖區域文旅融合發展專家研討會」活動周末舉行   明日,以「中國漢豐湖三峽的新生活」為主題的漢豐湖區域文旅融合發展專家研討會活動即將在開州正式啟幕
  • 新型城鎮化提速發力 富力華北打造城市賦能樣本
    原標題:新型城鎮化提速發力,富力華北打造城市賦能樣本   2019年底,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突破60%,城鎮化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華僑城:文旅融合再創新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樣本
    經過三十多年發展,以製造業為第一支柱產業的順德,2018宣布進行村級工業園改造,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同時依託佛山2020年一號文件打造"高質量文化導向型名城"。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談道,"高質量發展最終要落實到高質量項目上,要激發投資主體的投資熱情,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先機,推動順德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 加碼城鎮化樣板間打造 華僑城西部集團跨越前行書創想新篇
    華僑城西部集團在「文化+旅遊+城鎮化」創新發展模式指引下,以文旅賦能新型城鎮化,聚集鄉村振興,為西部經濟發展貢獻了華僑城力量;如今,步入深耕西部的第四個年頭,過往豐碩的成果正為嶄新的衝刺蓄力,書寫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 ICTE安仁啟幕,創想新型城鎮化發展新藍圖
    作為三屆鎮博會的舉辦地,華僑城傾力打造的安仁古鎮,是其在城鄉融合的時代背景下,結合自身文旅產業優勢,踐行「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的一個縮影。ICTE鎮博會,充分考慮今年的疫情因素,結合「十四五」社會、經濟和旅遊業發展趨勢,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高質量發展」這個年度主題,並為收官之年獻上新型城鎮化發展之經驗與成果。同時,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啟動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非遺+」打造文旅融合「莒縣樣本」
    近日,莒縣綺麗·創谷、嗡嗡樂園等兩家重點文旅企業申請省級專項扶持資金200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資金短缺等實際問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奠定基礎。近年來,莒縣文旅局創新「非遺+」工作模式,發動民間傳統文化愛好者及文藝協會等力量,深挖非遺資源,堅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宣傳「莒文化」的同時滿足人們對高質量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打造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非遺傳承保護和文旅融合的「莒縣樣本」。「非遺+產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 「以人為本」探索新型城鎮化建設體系
    10月16至21日,一年一度的中華文化促進會文化城鎮博覽會(簡稱「ICTE鎮博會」)也將繼續精彩呈現,為收官之年獻上新型城鎮化發展之經驗與成果。同時,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啟動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長住集團起筆湖州 助推織裡新型城鎮化
    織裡鎮位於湖州市吳興區東部新城,是中國百強鎮之一,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曾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也是湖州市「東擴」發展的重點區域。深挖在地文化,推進新型城鎮化在長住集團企業介紹中,不難看出其對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深度理解:深挖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對在地文化進行深入研究。這成為該企業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與頭部房企比肩,榮膺「2020中國新型城鎮化服務商領先品牌」稱號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