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故鄉如何影響一個作家的寫作

2020-12-05 澎湃新聞
北京│人類大腦的治癒與增強

時間:

8月18日(周六)13:30-16:30

地點:

海澱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

嘉賓:

方方(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仇子龍(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次講座邀請到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導方方老師,帶來主題為「學習與人類大腦的可塑性」的演講,同時邀請到國內自閉症基礎科學研究的代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仇子龍研究員,帶來「基因、大腦、社會」的演講。

北京│天哪!超級城市竟是這樣運轉!

時間:

8月18日(周六)14:30-16:00

地點:

西城區廊房頭條13號院1號樓PageOne書店3層

嘉賓:

宋壯壯(自媒體人)、黃金樺(建築師)、賈蓉(策展人)

紐約作為地球上最繁華的都市,成為我們了解現代大城市運轉原理的極佳樣本。這裡擁有著複雜的下水道、發電廠、供水系統、地鐵網絡、海運系統等,形成了或許是地球上最密集的基礎設施群。8月18日,「帝都繪」聯合創始人宋壯壯,及紐約註冊建築師、TAGather Goods日常經典系列品牌創辦人黃金樺,邀你一起來PageOne書店·北京坊店,從探索紐約的城市運轉出發,讓我們加深了解城市生活有趣而複雜的一面。

北京│奔放的史前生活——邢立達《御龍記:史前闖入者》新書發布會

時間:

8月18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朝陽區廣順北大街33號凱德MALL4樓西西弗書店

嘉賓:

邢立達(古生物學者、恐龍科普作家)、斯庫裡(文學評論人)

《御龍記:史前闖入者》是國內著名恐龍專家邢立達的首部科幻長篇著作。與同類題材的科幻小說相比,本書所有的想像均建立在作者紮實的專業背景上,設定嚴謹,細節均有堅實的古生物學依據。8月18日,我們請特邀主持及文學評論人斯庫裡,與邢立達一起探討狂想奔放的史前生活,帶領大家回到白堊紀時代,騎著恐龍縱橫四海。

北京│從1968年談日本攝影的轉戾——森山大道、中平卓馬與挑釁世代

時間:

8月18日(周六)15:30-18:00

地點:

順義區竺園路泰達科技園12號院56號樓光社影像中心4樓

嘉賓:

黃亞紀(亞紀畫廊臺北負責人)、王珺(光社影像中心創始人)

什麼是挑釁的時代?提到日本攝影為什麼就會提到挑釁?它為什麼重要?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引進多本日本攝影讀物的亞紀畫廊臺北負責人黃亞紀女士帶你深度解讀日本攝影和挑釁背後。而光社自開展以來,從荒木經惟到森山大道,為什麼是這樣的選擇?從收藏角度有怎樣的考量?光社創始人王珺先生也將與你分享。

上海│筆與墨的奇妙世界

時間:

8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

嘉賓:

朱天曙(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呂歡呼(畫家)

今天,當我們凝視一幅書法、一張水墨畫,如何在用墨的濃淡深淺中辨別童真和老辣?如何從運筆的一起一頓中觀看自然的呼吸?如何領悟作者酣暢淋漓的直抒胸臆,或者不曾點明的言外之意?走進筆和墨構建的奇妙世界,體味中國文化和藝術中流動的生命性。

上海│記憶中最結實的存在——故鄉如何影響一個作家的寫作

時間:

8月17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長寧區長寧路1139號來福士廣場店西區B1層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閻連科(作家)

卡夫卡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閻連科先生非虛構自傳作品《田湖的孩子》,以「故鄉的少年記憶」為主線,講述了作家少年時代最重要的記憶片段。8月17日晚,《田湖的孩子》在言幾又·長寧來福士店舉行新書首發分享會,閻連科先生將在現場講述「記憶中最結實的存在」——故鄉,如何影響了他一生的寫作。

上海│從《製造漢武帝》到《海昏侯劉賀》——宮廷政治與歷史形象

時間:

8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

主講人:

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漢武帝劉徹,一生在內政與外交上均有建樹。但不可否認,他執政過程中存在制度嚴苛、崇尚武力、好大喜功等問題,中國古代的學者,對此多有批評。本次活動,北京大學歷史系辛德勇教授,將和大家一道,嘗試剝離司馬光強自塗抹在漢武帝身上的奇異色彩,回到西漢,近距離觀察漢武帝劉徹,深入探究漢武帝晚年複雜的心境與作用及其留下的政治遺產。

上海│當代中國的故事挖掘者

時間:

8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

嘉賓:

梁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靳錦(GQ總主筆)、王天挺(故事硬核工作室作者)

他們可能是小說家,也可能是記者。小說家的故事是虛構的,記者的故事就是真的嗎?小說家的故事屬於他們自己,記者的故事屬於誰呢?一虛一實,究竟誰的故事更貼近、更能表現我們的當代生活?我們一起來看看。

上海│寺山修司想像力研究會——《寺山修司少年詩集》沙龍

時間:

8月18日(周六)19:30-21:00

地點:

靜安區威海路755號文新報業大廈1樓申活館

嘉賓:

彭永堅(策劃人、創意指導)、胡桑(同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說到幻想,寺山修司的每部作品都充分證明了他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博古論今的知識量。從導演作品《拋掉書本上街去》、《死者田園祭》,到寫作作品《幻想圖書館》、《不思議圖書館》等,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怪誕、荒謬的寺山修司。而這次寺山修司要以一個詩人的身份,用詩歌向你訴說大海的秘密、少女的心思、貓的真實身份……寺山修司以華麗的技巧與豐富的感性描寫映入「少女」的眼眸和心底的景象,創造一個想像力的殿堂、語言的迷宮。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寺山少女世界呢?本次活動,兩位嘉賓將給我們帶來答案。

上海│當我們談論美國的時候,如何避免成為被嘲笑的對象

時間:

8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閔行區合川路2570號科技綠洲三期2號樓之禾空間

嘉賓:

凌嵐(專欄作家)、陳季冰(媒體人)、張明揚(專欄作家、媒體人)

在談論美國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工作,租房,通勤,大選,假新聞,富二代,學區房,天才班,中學生的經典教育,三俗無比的電視真人秀……在日常中祛魅異國文化,透視移民生活的常識與平常心。

上海│讀《水滸》,品人性——與學者鮑鵬山共話梁山英雄

時間:

8月21日(周二)9:30—11:00

地點:

徐匯區田林路195弄51號虹梅街道社區文化中心

嘉賓:

鮑鵬山(學者)、朱鴻召(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所長)、毛傳兵(紅旗出版社副總編)

8月21日,上海書展期間,讓我們在虹梅街道社區文化中心,與思維縝密而又激情澎湃的鮑鵬山先生共同品評《水滸》,面對面感受鮑氏風格的詼諧幽默和真知灼見。

武漢│城市與建築的傳統與現代

時間:

8月18日(周六)9:30-12:00

地點:

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

李保峰(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李保峰,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本次講座,李教授將結合自己的專業,為我們詳細介紹城市與建築的傳統與現代。

成都│一切為了更精緻美好的生活——《紅樓饗宴》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會

時間:

8月18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金牛區交大路183號凱德廣場金牛二期四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聞佳(美食作者)

專業食客聞佳聯手中國烹飪大師、上海廚師技師資格證考官毛水生,精選複製《紅樓夢》中的20道「紅樓」美食,變身為廚房新手也能在家做出來的「紅樓」家常菜,將「紅樓」食單端上你家餐桌。20道紅樓菜譜根據時令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每道菜有《紅樓夢》中的出處,並講述了這道菜吃的情景、食材來源和烹飪方式。本次活動,作者將從選購、採買、食材處理、烹飪方法到端上桌的全過程,手把手教你做美食。

杭州│今天,我們怎麼給孩子講故事?——3-6歲兒童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

時間:

8月18日(周六)14:00-17:00

地點:

江幹區金沙大道523號杭州龍湖皇冠假日酒店二層

主講人:

林特特(暢銷書作家)

家長圈裡流行這樣一句話:沒有每天陪孩子看書、給孩子講故事的家長不是好家長。親子共讀的時光非常重要,除了增加親子互動,幫助孩子認知世界,啟發孩子想像力,安撫孩子情緒助眠等等作用,其實,講對故事、講好故事,還能大幅度提高孩子的閱讀、寫作能力,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本次活動,百萬暢銷書作家、兒童教育專家林特特老師將和大家分享:今天,我們怎麼給孩子講故事?

杭州│《父母規》家庭教育系列講座:學《父母規》育子成功

時間:

8月19日(周日)13:00-15:00

地點:

濱江區江南大道228號星光國際廣場4幢F2鍾書閣

主講人:

印林豔(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通過學習《父母規》中國家教智慧,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的未來之路更遠更廣,做一個新時代的智慧父母。8月19日,鍾書閣杭州店,來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印林豔老師《父母規》家庭教育系列講座。

南京│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四期:貝克爾《藝術界》

時間:

8月18日(周六)15:00-17:30

地點:

玄武區梅園新村34號小紅梅·梅園書房

主講人:

盧文超(東南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理論系副教授)

美國社會學家貝克爾的《藝術界》以社會學之眼審視藝術,將藝術看作一種集體活動,對「藝術界」這一概念進行了豐富而精微的闡發。正基於此,本書自問世以來,在藝術社會學領域,一直佔據著獨特而重要的位置。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的第四期沙龍,便以討論這本《藝術界》為中心,來暢談社會學視角下藝術界的多彩繽紛生態,以及藝術社會學的主要研究命題與研究現狀。

鄭州│皮影戲——用光影講述故事

時間:

8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嘉賓:

河南精靈夢皮影藝術團

皮影藝術是現代影視和動漫的起源,是一項集繪畫、雕刻、表演、口技、音樂、魔術、傳說於一體的民間藝術,民間俗稱「驢皮影」,被譽為「百戲之母」。2011年,中國皮影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非遺!皮影是一項綜合藝術,在學習表演過程中,能鍛鍊學生動手、動嘴、動心、動腦、動眼,五官連動,通過表演,能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故事編創能力和團隊意識。本次活動,河南精靈夢皮影藝術團的老師們將和大家聊一聊皮影表演的藝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
    本次講座他將從專業角度解讀童蒙文化與兩漢社會發展的關係。本次講座我們有幸邀請到作家史傑鵬和方麟副教授,他們將針對以上問題,為我們講述中國動蕩年代的生活史。北京│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本次上海美國中心講座中,一位來自領館的外交官會帶領大家重新審視這個問題,梳理影響美國選舉的諸多複雜因素,並解釋本次大選為何尤其難以預測。
  • 一周文化講座|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
    本次講座將聚焦爪哇島上的婆羅浮屠,帶大家認識這一世界著名的佛教文化遺產。上海│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故事星球》雜誌創刊號主創見面會時間:11月11日(周六)19:00-21:00地點:長寧區長寧路1191號長寧來福士西區B1層言幾又書店嘉賓:邱大王(專欄作家)、許佳
  • 一周文化講座│不會踢足球的哲學家不是一個好的科學家
    當我們談論寫作的歷史時,我們更像是在談論一種來自歷史自身的衝突,它將寫作之於當代的連帶關係置入了模糊難測的邊緣地帶;而另一方面,如是歷史的衝突在當代愈發明顯,任何一門歷史的單方面的內部更新無以影響它的變化,「跨學科」的研究與寫作由此開始。針對此問題,此次發生在UCCA的討論會將邀約不同領域的寫作者、實踐者與機構組織者,圍繞當代寫作生態展開圓桌討論。
  • 一周文化講座│對話伊恩·麥克尤恩:大眾媒體時代的虛構寫作
    美日歐加快務實合作,地區其他國家間的聯動與合作更趨活躍;朝核問題的起伏與南海問題的新動向,都對地區形勢具有重要影響;全球恐怖活動呈多樣化和分散化趨勢,傳統威脅時起時伏,非傳統威脅持續蔓延,全球失序的恐懼充斥瀰漫。中國如何經略周邊關係應對日趨複雜的周邊安全環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方長平教授將為您帶來精彩講座。
  • 一周文化講座│這些年來的張國榮
    其實,中國文化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結構,一旦摸清這個系統,就能把握住中國文化的大體和精髓。本次講座將帶領觀眾一同梳理中華文化的格局,使大家了解其脈絡。本次講座,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周武將結合歷史學家陳旭麓的生平,談談他如何用智慧和良知勾畫中國骨脊。
  • 一周文化講座│金庸先生與佛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前所長)這是關於一個故事的故事,描述現代主義如何擊敗了言論審查的權威體制。)、張怡微(作家)關於如何從確立自己的獨屬句式到解決過於糾結文字細節的問題,關於如何從完全沒辦法寫小說的困擾和瓶頸中走出,關於寫作的方式越來越逼近勞動的方式,關於創作中的那些幽谷與度橋。
  • 一周文化講座│智能時代與傳統文化——網際網路精神是儒家的
    >跨文化青年導演陣容的方興未艾,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發展史中一個全新現實。當他們帶著國內的成長印記,前往國外接受電影教育,或從一種文化故鄉,轉向另一種文化的教育體系,他們的電影世界觀,他們的創作理念及靈感,他們的電影技術實現,是否會在這種文化的轉化與回歸中,發生新的化學反應?這種新的化學反應,是否會影響他們的電影觀念、作品主題、表現形式?這些影響,能否從意識到創作、從題材到內容、從產業到藝術,助力中國真正形成多元化的電影格局?在這次論壇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 一周文化講座│基因為什麼與我們息息相關
    在一個隨時打開電子設備就能寫作和閱讀的年代,王鹹像一個隱者,詮釋著文字對人的真正意義——不斷自省,時刻清醒,始終獨立地面對這個龐雜的時代。他用向內生長的力量,容納並書寫著現今時代的知識分子所面臨的精神困境和生活現實。
  • 一周文化講座│副刊,上海報紙的重鎮
    活動邀請到著名作家周曉楓及老舍文學獎得主寧肯和嘉賓主持季亞婭一起來跟大家分享關於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作家都是如何突破自我的局限,進而開創一個嶄新的世界。>本次講座,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員車鳳將為我們講解君子文化的當代意義,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什麼樣的人才可被稱為君子?
  • 一周文化講座│陳引馳、傅傑:今天為什麼需要讀古典?
    284期,800多位作家、學者和文化人士,40000多人讀者來到現場。接續傳統,理解當下,想像未來,是思南讀書會五年來的精神指歸。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思南讀書會曾邀請過不少專家學者,講述中國傳統文史哲的經典作品。古典在今天是不是還活著?古典曾經有怎樣的價值及今天價值何在?如何接受古典和傳習古典?
  • 一周文化講座│爭先恐後的時代,老子「不爭」
    (作家)、滕野(作家)、雙翅目(作家)、晝溫(作家)9月14日,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的美國科幻作家麥可·斯萬維克將做客庫布裡克書店,與未來局籤約作者滕野、雙翅目,及首屆中國科幻讀者選擇獎得主晝溫,一起交流在科幻作家眼中時間如何存在。
  • 一周文化講座│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
    通過這五場發言以及隨後的圓桌討論,本期研討班將嘗試著呈現並探討,在不同文化語境與歷史時期下,語詞和圖像間的關聯如何以豐富多樣的形態蘊藏於藝術作品之中,視覺機制與語言機制在內部張力的作用之下又如何達成統一與平衡。
  • 一周文化講座│「向世界展陳中國」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家)如何度過一個詩意的周末?復旦大學中文系文學寫作專業碩士導師)這是一個什麼都能上癮的世紀。隨著時代的發展,彩色繪本活躍在現代孩子的童年世界,影響著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一本開啟古蜀文明的神奇童書《金鳥》,帶孩子走進現實與幻想交織的神奇世界!
  • 一周文化講座│年輕人,我們來談談文藝趣味 - 澎湃新聞
    閱讀如何改變教育、家庭、社會?10月20日下午,鄭朝暉先生將和讀者們談談閱讀與寫作。全書分為如何獲得成功、愛情如何對抗時間、生活怎麼過才算有意義、自我價值如何體現四個部分,並收錄《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找個好看的撲倒》、《愛情如何對抗時間》、《我爸認識所有的魚》等知名篇目。本次活動,馮唐將和讀者分享《無所畏》中談及的人、事、物。
  • 一周文化講座│為什麼湖南會產生湘軍
    原標題:一周文化講座│為什麼湖南會產生湘軍,這些作品給了我們一個窺見他國文化的小窗口。這次的活動,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在當代戲劇領域很獨特的一位導演田戈兵,從另外一個反向視角去聊一聊他國文化。 北京│曲不落幕,手不停揮!
  • 一周文化講座│村上春樹新書正式發售,48小時狂歡
    其實,中國文化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結構,一旦摸清這個系統,就能把握住中國文化的大體和精髓。本次講座將帶領觀眾一同梳理中華文化的格局,使大家了解其脈絡。他們將從各自的角度深入、全面地談論文藝復興的歷史意義和精神對中國當代產生的文化影響力,以及對自己的影響等。
  • 一周文化講座│一帶一路VS逆全球化:世界秩序的「新周期」
    此次講座主要是講一部分木作的規矩。北京│我消費故我在?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也是最貼近作家心靈的文本。《傾聽思想的花開》是評論家王雪瑛的最新散文集,她如何在紛繁資訊的包圍中,寫出內心的話語?她如何在喧譁或寂靜中,傾聽思想的花開?她如何面對心靈的潮汐,呈現生命的豐富?導師錢穀融先生對她的人生和寫作有著怎樣的影響?
  • 一周文化講座│這一夜,我們聊電影節
    此次展覽全面、多角度地展示了西藏地區的歷史、文化以及藝術的發展歷程,尤其是對藏傳佛教藝術的發展,做了重點的解釋和說明。本次講座旨在通過對本次展覽出展文物的解讀,以期將藏傳佛教藝術發展的特色進行一個梳理和展示,希望使大家有一個直觀和系統的認識。
  • 一周文化講座│魯迅先生的女性觀察
    說到動畫對本土文化的融會貫通,再推薦一部看哭所有人的動畫片,講述墨西哥文化的《尋夢環遊記》,奧斯卡2項提名、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足以說明其優秀的品質。不過在兩年之前,還有一部亡靈節主題的墨西哥背景動畫——《生命之書》,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本土文化如何活學活用同類題材,如何推陳出新,這兩部電影都值得借鑑。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書影達人須叔,就兩部動畫電影進行對比、解讀,一起分享有關故事。
  • 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
    原標題: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北京│中國古代書畫漫談 時間:8月3日(周五)15:00-16:30 地點: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168號浪琴國際大廈B座1219A 主講人:葉渡(首都博物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