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太極國術館館長楊宗傑到五嶽寨維麗多德太極拳培訓基地調研

2020-12-15 燕趙視點

為了給廣大太極拳友,特別是離退休太極拳友提供避暑及組團養老的場所,同時提高拳藝,相互交流,廣交朋友,永年太極國術館決定和五嶽寨維麗多德太極拳養生培訓基地聯合舉辦培訓班,培訓地點設在五嶽寨景區內,時間自2018年7月9日開始。

2018年5月15日,永年太極國術館館長楊宗傑先生,《太極》雜誌總編輯張磊女士在石家莊楊澄甫式太極拳俱樂部理事長、培訓基地負責人姜宏、維麗多德酒店經理李雪峰、程豔朝等人的陪同下,到五嶽寨維麗多德太極拳養生培訓基地實地察看培訓籌備進展情況。楊宗傑先生和張磊女士實地察看後對基地設施非常滿意,當場表示要將五嶽寨維麗多德太極拳養生培訓基地作為永年太極國術館夏季指定培訓中心。同時就室外練拳場地、布置、設計等提出了具體體意見。

楊宗傑館長說,五嶽寨山好,水好,負氧離子是山外的50倍,具有得天獨厚的避暑、避霾、休閒、養生的條伴。永年廣府是一個水城、太極城,但沒有山,五嶽寨距離廣府只有4個小時的車程,下一步,我們要把廣府的水與五嶽的山結合起來,實現半天跨越,讓我們的太極拳愛好者最大程度地享受這些資源,不僅要享受山水空氣,還要享受太極、書畫、茶道,避暑休閒,養老養生。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這裡的自然資源,基地不能僅限於太極拳培訓,時間也不要僅限於7、8月份,要把基地辦成太極拳友5至10月份進行研修、拓展、悟拳、習練、避暑、避霾的綜合式組團養老基地。

基地負責人姜宏表示,我們要認真努力辦好這次培訓班,讓參加培訓的拳友能來得了、住得住、吃得好、學得好,以優質的服務讓拳友十天相聚,歡樂幸福。

五嶽寨維麗多德酒店經理李雪峰表示:楊館長、張總編一行今天蒞臨基地對我們全體酒店員工是很大的鼓舞。我們一定要高標準、高質量、按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培訓班習拳場地、會議室、餐廳等準備工作,6月15號前各項工作全部就緒,請領導放心。

就有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到石家莊楊澄甫式太極拳俱樂部進行指導

相關焦點

  • 【新發展理念 高質量發展】如何打造世界太極拳文化旅遊目的地...
    ,充分發揮廣府景區水資源優勢,加快打造廣府水上觀光項目,提高景區收入;要合理利用上級專項資金,大力推進廣府古城城牆和古建築修繕工作,保護好永年歷史文化遺產;要充分發揮廣府景區和西部山區優勢,全力推進全國影視基地建設,借勢發展永年文化旅遊產業;要大力培育旅遊業態,充分利用府衙廣場和廣府水街門店,引進知名企業和老字號品牌,豐富旅遊產品,促進景區繁榮發展;要積極舉辦太極文化活動、冰雪運動和山地自行車比賽等一系列活動
  • 太極傳人和中央國術館
    當看到近代太極宗師時,發現他們總和「中央國術館」有著不解之緣,例如:楊式太極宗師楊澄甫及其弟子田兆麟、孫式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陳式太極拳宗師陳照丕等
  • 兩岸武者共聚「太極之鄉」河北永年
    中新社邯鄲7月29日電 (李茜 李鵬)29日,兩岸300餘名武者共聚太極之鄉河北邯鄲永年區,交流太極文化,向太極大師致敬。冀臺太極文化交流周29日在邯鄲市永年區(原永年縣)正式拉開帷幕,此次共有80餘名臺灣代表參加。
  • 民國學者關百益,把《太極拳譜》稱為《太極拳經》的始作俑者!
    1917年受聘於河南省教育廳,歷任河南優級師範學校校長、河南省立師範學校校長、河南省立第一中學校長、河南省省長秘書、河南省博物館(今河南省博物院)館長和河南省通志館編纂等職。關百益致力於考古學的研究,著有《金石學》、《考古淺說》等。1936年曾應晨光讀書社邀請,主講《考古學大意》,對考古學的定義、範圍、方法等作丁較全面、系統的論述,另著有《殷文字存真》8集。
  • 楊式太極最強超豪華陣容,簡直了!
    邯鄲古城,廣府水鎮,地處北方,而有著江南的精緻,融豪放雄渾和細膩柔婉於一體,而發源於邯鄲永年廣府的楊式太極拳更是享譽天下,澤被全球。(全國楊式太極峰會隆重舉行,名家雲集)        繼成功舉辦全國孫式太極拳峰會、陳式太極拳峰會、吳式太極拳峰會之後,全國楊式太極拳峰會於2017年5月19-22日在邯鄲隆重舉行,其間,正值全球楊氏太極拳文化節暨海峽兩岸交流大會同時召開,名家雲集,全球楊式太極拳愛好者匯集一堂,享受太極的幸福時光。
  • 永年:太極之鄉文化「醉人」
    王節英攝  「古城牆下,廣府太極的一招一式仿佛還映在我的眼前。」來自雄安新區的太極拳愛好者張先生說,他第一次來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這裡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牆,讓他深深的感受到太極的魅力,太極的文化。  日前,第十四屆中國·邯鄲國際太極拳運動大會暨第三屆邯鄲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永年落幕。
  • 太極拳人物
    經唐豪多方引薦,陳椿元手持先生遺稿,四處奔走,後由時任河南省國術館館長陳泮嶺、河南省通志館館長韓自步,纂協修張嘉謀、王可亭,河南省博物館館長關百益,開明書局王澤民、白雨生等,先籌資二百元,為陳鑫殯葬費用;復籌資八百元印書,1933年,《陳氏太極拳圖說》由開封開明書局出版,線裝四冊,印製千部,面之於世。  《陳氏太極拳圖說》一經問世,便在中國武術界引起轟動。
  • 【迎國慶 • 以拳會友】永年區舉行迎國慶太極拳友聯誼會
    【迎國慶 • 以拳會友】永年區舉行迎國慶太極拳友聯誼會 2019-09-24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府古城太極國術館義務教學傳統楊式太極
    2019年6月4日,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古城,楊振河太極國術館在城牆旁義務教學楊振河太極38勢54劍,回饋鄉裡。楊老師說:「楊式38式是由我父親楊振河創編的,現在邯鄲市各中小學練的都是楊式38式,並寫進教科書。我們每天早晨來練,最少時幾十人,最多時團隊達幾百人。
  • 「臂聖」:太極五行通臂拳開山鼻祖
    他在一次比武時曾一招就撂飛張作霖的警衛,張作霖最倚重的貼身保鏢,張學良的恩師,太極五行通臂拳之祖。比武時曾一招就撂飛張作霖的警衛,張作霖最倚重的貼身保鏢,張學良的恩師,太極五行通臂拳之祖。 張策壯年後又得「祁家門」傳人王佔春(京南良鄉北黃新莊人)授通臂拳,王佔春大張策十幾歲,因都是陳慶的徒弟,感情甚篤,故平日只以師兄弟相稱,王、張二人相互切磋九載。王佔春去世後,張策巧遇一韓姓老道,受韓道長指點練功。至此,張策師承眾家之長,盡得武術奧妙,通臂拳達到登峰造極之境地,成為既精通臂、又善太極的武術大家,因張策經常穿每隻二十幾斤重的鐵鞋練功,故被武術界譽為「臂聖」、「鐵鞋」。
  • 話說太極拳流派
    150多年間,迅速發展壯大,生衍出眾多的太極拳流派。今天我們僅就太極拳流派實際的衍生過程與現狀進行一下疏理。,但他們本人是沒有創拳、創派之意的,後人因他們所傳、所教之拳有一定區別,在永年廣府城給分出了城外「大捋」,城內「小捋」。
  • 邯鄲市永年區青少年太極拳文化協會成立!
    邯鄲觀察網訊:2019年9月15日下午3時,邯鄲市永年區青少年太極拳文化協會成立大會在區文廣旅局三樓會議大廳舉行,按照會議議程永年區審批局路徵同志宣讀了關於同意召開永年區青少年太極拳文化協會大會的批覆、永年區文廣旅局工會主席王少君同志主持會議並代表協會籌備組向大會作協會籌備情況報告
  • 張世昌的太極道:拳中太極道和天下
    張世昌的太極道:拳中太極道和天下
  • 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號廉泉,清代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今河北永年東南道光、鹹豐年間,本縣的楊露禪在郡城(永年城在當時為廣平府附郭,古城郡城)西街的太和堂藥店看到了一種奇特的武術,經過仔細研究後便到該武術的發源地——河南懷慶府溫縣陳家溝開始學習,學成歸來後名聲大噪。武禹襄曾向其問藝未果,便萌生了去河南的想法。不久後去河南舞陽縣探望兄長,途中取道懷慶府溫縣,在溫縣的趙堡鎮學習了這一武術。
  • 楊式太極拳峰會掌門雲集河北永年廣府 陳驪珠做精彩發言
    首屆全球楊氏太極拳文化節>楊式太極拳峰會掌門雲集河北永年廣府陳驪珠代表李雅軒傳楊式太極拳派系做精彩發言水母網5月24日訊(記者 何曉波 攝影報導)5月22日,在河北邯鄲永年廣府,由著名太極文化學者餘功保先生主持的為期三天的「全國楊式太極拳峰會」隆重閉幕,這也是繼成功舉辦全國孫式太極拳峰會、陳式太極拳峰會、吳式太極拳峰會之後
  • 深入了解太極拳文化,陳式太極傳承人朱向華提高培訓課程圓滿落幕
    一陰一陽,是為太極。基於太極之理念而產生的拳法,就是太極拳。 太極拳雖然是一種拳法,但在不斷的發展中,融入了深刻的內涵,發展出了獨有的太極拳文化。而通過練習太極拳,還能夠起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 太極功夫扇走進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國際家庭日」
    018年5月26日,蘇州力太極國術館和蘇州吳門扇藝受邀參加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2018第十五屆國際家庭日,現場與代表中國CHINA家庭的媽媽們一起為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等幾十個國家幾千名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太極功夫扇表演
  • 太極聖地再添傳承新基地 陳家溝春生太極館揭牌成立
    溫縣陳家溝一片熱鬧喧囂,陳家溝春生太極館揭牌儀式隆重舉行,同時掛牌的有「拳苑啟秀」「陳伯祥拳術研究會」等,標誌著太極聖地再添傳承新基地。李豐橋發言陳氏太極拳新生代代表李豐橋對陳春生老師的栽培和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在發言中說,作為太極拳傳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太極拳的發展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後續將以春生太極館為基地對外傳播太極
  • 如今,焦作太極拳文化傳承及產業發展的方向是……
    核心提示我市社科專家、焦作太極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戰平,市社科專家、焦作市太極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恩之,結合多年的太極拳文化專業人才培養和太極文化產業發展實踐,就我市太極拳文化傳承及太極文化產業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並撰寫了調研報告《焦作太極拳文化傳承及產業發展的方向》。
  • 鄭曼青的「鄭子太極拳十三式」
    鄭曼青先生,名嶽,浙江永嘉人,有「五絕老人」之稱(詩、書、畫、醫、拳)。鄭曼青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早年以詩、書畫聞名,曾執教北京鬱文、藝術兩所大學,後又在上海暨南大學任美術教授。鄭曼青先跟葉大密學拳,經葉大密引薦拜入楊澄甫門下學藝。逢楊夫人侯助清患疾病,經鄭曼青診斷,以中藥湯劑治癒。「師(楊澄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陳微明語,)鄭曼青因此得以從楊澄甫學得他人未聞的口訣秘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