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們與鋪首們
從南博《兄弟王》特展出發4
《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特展是由南京博物院與河北博物院聯手打造的反映漢代諸侯王文化禮儀生活的展覽,分為「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將兄弟王兩座陵墓中考古發掘的250件/套精品文物融合在主題中穿插展示,珍貴文物達90%以上。結束時間為2020.03.29。
西漢銅鏡主題
【兄弟王 展覽展品 】
【樂藝會 延伸閱讀時間一】
國博滿城漢墓展銅鏡
安奇魯拍攝
四乳獸紋銅鏡
【樂藝會 延伸閱讀時間二】
南越王墓葬博物館出土銅鏡
樂藝會藝術圖庫資料
【樂藝會 延伸閱讀時間三】
徐州博物館藏品
樂藝會藝術圖庫資料
戰漢鋪首主題
鋪首是含有驅邪意義的漢族傳統建築門飾。門扉上的環形飾物,大多冶獸首銜環之狀。
其形制,有冶蠡狀者,有冶獸吻者,有冶贍狀者,蓋取其善守濟。又有冶龜蛇狀及虎形者,以用其鎮兇闢邪。而獸首銜環之冶,商周銅飾上早已有之。它是獸面紋樣的一種,有多種造型,嘴下銜一環,用於鑲嵌在門上的裝飾,一般多以金屬製作,作虎、螭、龜、蛇等形。漢代寺廟多裝飾鋪首,以作驅妖避邪。在漢族民間門扉上應用亦很廣,為表示避禍求福,祈求神靈像獸類敢於搏鬥那樣勇敢地保護自己家庭的人財安全。
鋪首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證明鋪首的形象源自於先秦的饕餮紋。至遲在漢代,「鋪首」一詞已經出現。如《漢書·哀帝紀》:「孝元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唐·代顏師古註:「門之鋪首,所以銜環者也。」鋪首多為銅質,也有鐵製者。
為了研究鑑賞銅鋪首,樂藝會從自身藝術圖庫資料中選取了十七家博物館藏的銅鋪首藏品資料,為大家奉獻銅鋪首的饕餮之會。希望大家喜歡。
【兄弟王 展覽展品 】
江都王墓葬出土銅鋪首
鋪首為獸面銜環式樣。獸面雙目突出,雙耳外撇。整個獸面通體飾鱗形紋、三角紋等。背面有兩豎長方形鋬。此類鋪首尺寸巨大,獸面威嚴,象徵權利與地位,通常為棺槨門上裝飾品。
本展品出土於一號墓外槨大門內側。
【樂藝會 延伸閱讀時間三】
本品以往展出狀態
樂藝會資料
【兄弟王 展覽展品 】
【樂藝會 延伸閱讀時間四】
國博滿城漢墓展中山王墓葬鋪首
安奇魯拍攝
【兄弟王 展覽展品 】
安奇魯拍攝
鏤雕龍鳳紋銀鋪首
劉勝槨上的構件。銀鋪首兩側攀附兩條對稱的蟠龍,龍首引頸向外,中作獸面銜環,環由對稱的雙鳳雙龍組成。漢代,鋪首銜環大量出現在陶瓷器、漆木器、畫像石和墓門、棺槨之上,但主要仍用在建築物的大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