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泉州十八景之一,被譽為閩南建築大觀園,紅磚古厝的傑出代表
閩南建築的傑出代表,除了土樓,另一個就數那些獨具特色的紅磚古厝了。紅磚古厝又叫「皇宮起」,是福建四大民居形式之一,自五代以來,閩地的先民們將獨具閩南特色的建造技藝發揚光大,留下了眾多古厝遺蹟。泉州作為古厝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至今保留著眾多聞名全國的古厝群,而位於泉州南安的蔡氏古民居,更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
泉州西街百年老厝 在歲月侵蝕下成斷壁殘垣(圖)
缺少維護,許多古大厝顯得殘破 閩南網1月7日訊 老西街的魅力,是那些土生土長的人,是那些原汁原味的厝。走在西街,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百年前的老泉州,沒有遮天蔽日的水泥森林,沒有繁亂嘈雜的車水馬龍,有的只是古樸純真的市井和僻街小巷的靜謐。 昨天,記者行走西街,尋找那些堪稱西街精魂的老厝。有些老厝,流淌而過的時光,只能為它的美,增加幾分韻味;有些老厝,因為各種無奈,被現代色彩「侵蝕」,尷尬難耐;有些老厝,卻徹底倒在了歲月的腳邊,只留斷壁殘垣,引人唏噓。
-
蔡氏古民居,泉州的古村,了解一下
閩南古厝以「官式大厝」為主,故又名「皇宮起」。在不少地區,又名「紅磚厝」。它形似殿宇,富麗堂皇,是中國古民居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徵是,前埕後厝,坐北朝南,三或五開間加雙護厝,紅磚白石牆體,硬山式屋頂和雙翹燕尾脊。
-
泉州石獅小眾打卡地,四端堂裡的紅磚古厝,被譽為城市文化會客廳
閩南的紅磚大厝在泉州一帶保留最為完好,不僅是文化留存也是遊客最愛的打卡地。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 」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
-
泉州:藏於山野間的閩南古大厝
臺海網11月17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對於每一個在泉州度過童年的人來說,閩南建築風格的古大厝是他們永遠靈魂的歸宿。 「厝」的意思是房子,它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僅具有精湛的建造技藝和完善的實用功能,也反映閩南一帶的社會發展、家族關係、傳統倫理、思想觀念。
-
晉江五店市:紅磚厝裡的閩南煙火味兒
我恍然覺得,不到五店市的泉州,是不完整的。曾經叱吒風雲的「七匹狼」男裝品牌,正是誕生於晉江這片熱土,而位於五店市的這家形象店,也是一幢兩層樓的紅磚厝。一磚一瓦裡,飽含了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的奮鬥精神。福建人愛喝茶,閩南人更不例外。
-
閩南傳統民居:起大厝,皇宮起,紅磚瓦,燕尾脊!
閩南民居如詩如畫「紅磚白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硬山頂」。這是對閩南民居的印象概括。在閩南,通常把住宅叫「厝」,大點規模的建造叫「大厝」。而大厝民居住宅最為典型,以宮殿式的建築形態,稱之為「皇宮起」。皇宮起的建築規模宏偉,造型優美典雅,色彩鮮豔,裝飾複雜華麗,細微之處精巧絕妙,是閩南地區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
-
石獅四座大厝宅各有特色,堪稱閩南民居典範卻很低調,免費開放!
家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佔很大因素,尤其對閩南人,厝宅更是意義重大。當年很多下南洋的人,但凡事業有成,都要回鄉建房。閩南人的紅磚厝,不僅是一種房子,很多時候更是一種情結。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 」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在泉州石獅小城,也分布著一些頗為奇特的閩南大厝,他們或古香古色,或中西合併,經過了近百年歷史的洗禮,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在眼前。今天來說說石獅的這幾個古大厝,遊客往往找不到,你們都去過了麼?
-
廈門新發現24處閩南大厝
廈門海滄新垵閩南大厝保護片區 海都閩南網訊 往昔歲月被時間粉刷潤飾,唯獨古厝,容顏老去。那些古厝音容,如何勾勒?昨日,記者從廈門市規劃局獲悉,《廈門市閩南古大厝保護規劃方案》出臺,全市新發現24處閩南大厝。市規劃局、市文管辦表示,加上現有的已列入市級文保單位及歷史風貌建築的大批古厝,廈門將在整體保護的基礎上,聯合泉州、漳州,對閩南古大厝進行整體申遺。
-
打卡臨家閩南菜,紅磚瓦厝的格調,是不是能代表傳統的泉州味道?
而我想說的是,臨家確實充滿閩南味道,但憑藉著紅磚瓦厝的格調,是不是能代表傳統的泉州味道?暫且不說能不能代表泉州味道,衝其打出的閩南招牌,我作為一名本土吃貨,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去打卡,好像有點不像話,於是這個疫情即將遠去的初秋,相約三位好姐妹一同前往。
-
泉州有什麼好玩的 泉州旅遊景點推薦
泉州又名鯉城,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這裡所存有的歷史名勝古蹟也是眾多,現已擁有像國家森林城市等眾多稱號,著名的泉州十八景色也是吸引了大批的遊客而來,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具體介紹一下泉州有什麼好玩的,並為大家準備了泉州旅遊景點推薦。
-
泉州西街真的是充滿傳奇,平平無奇老宅,卻擁有皇族背景別有洞天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必去的地方,在泉州,西街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說它是活的建築博物館,名副其實。
-
閩南伴手禮創意「鬥陣行」 泉州元素妙呈遊客觀眾
例如,筍江街道推出《閩南文化生態記憶》專題片拍攝項目,期待與社區、村落、企業或寺廟宗祠等合作,共同記錄泉州的鄉村角落、風景名勝;臨江街道以發現古街深巷為主題,推出城南創意旅遊產業線路;常泰街道五星社區通過保護修整社區內具有南洋風格和閩南特色的99間古民居建築群,推出「99間閩南文化坊」旅遊項目。
-
尋訪古建古韻之美——泉州傳統民居建築
大量的紅磚古厝或古民居建築,其由白石基、紅磚牆、紅瓦頂、燕尾脊等構築的典型立面形制,迄今仍為人們所探究和品味。泉州古建築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是泉州民居建築,尤其是貴族、官僚、富豪、士大夫階層中的文人、畫家,他們的宅第規模可觀,形式講究,其造型、格局、技藝、用材等都蘊含著某個特定時代的文化氣質。
-
獨具韻味的泉州閩南文化
紅磚古厝自成一景 閩南建築以紅磚厝為代表,記者在泉州見到許多這樣的建築,它們既有中國傳統民居對稱、嚴整、密閉的特點,又具有華麗活潑、誇張綴飾的地方特性,是特定歷史背景下,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相互結合、碰撞後,形成絕無僅有的地方建築類型。 紅磚厝為什麼是紅色的呢?
-
當星巴克遇見紅磚大厝!來品品這杯古色古香的「閩南風」咖啡
"舊時光「融入咖啡打造有閩南印記的星巴克如果說,皖派民居粉牆黛瓦,清新典雅;蘇派民居小橋流水,古樸精緻;那麼,閩南民居的紅磚白石,則多了一份生動與雋永。泉州晉江五店市是保留最為完整的閩南大厝建築群之一。
-
泉州鯉城高山100餘古厝:一片讓人心疼的「胭脂紅」
原標題 鯉城高山古厝群:一片讓人心疼的「胭脂紅」 ,100多棟古厝,安放城市記憶 海都厝邊記者 陳曉婷 田米 這是一片讓人心疼的「胭脂紅」。 這片紅,暈染成50畝左右的群落,滋養了100多棟閩南古厝。
-
泉州古建築留住傳統之美
泉州傳統閩南古建從氣勢恢弘的宮殿式建築到雅致詩意的私家園林,從肅穆莊嚴的寺宇廟觀到樸拙大方的民居山築,鬥拱榫卯之間可領略中國古典建築的精魂。大量的紅磚古厝或古民居建築,其由白石基、紅磚牆、紅瓦頂、燕尾脊等構築的典型立面形制,迄今仍為人們所探究和品味。
-
一塊紅磚,承載了閩南的建築文化
這幾年,璟業的小編遊走在廈、漳、泉等地大街小巷,屋頂、外牆、小巷的地板,到處都是紅磚。也許這就是閩南紅磚建築特色吧!「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 」。在閩南,房子用閩南話來說叫厝,也叫閩南紅磚古厝。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閩南紅磚古厝,紅磚紅瓦,豔麗恢弘,盡顯建築之張揚,而內在則質樸端莊。
-
【泉州這五年·百姓看變化】推窗見綠 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
泉州新車站、美食街、刺桐路寶洲街口、成洲路小遊園、湖心街口、仁風新村……過去五年,泉州的口袋公園如玉珠般散落在古城新區,特別是在熙熙攘攘的古城,口袋公園的人氣持續高漲。無需走太遠,在這裡跳跳廣場舞、散散步、跟厝邊話話仙,生活在家門口就「鬧」了起來。「十三五」期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願景,正在泉州加速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