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七
在世界上這麼多的國家中,每個國家都會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只有最好的一條適合自己。以中國為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成為世界製造業的基地,中國製造的東西已經流向世界各地。因為當時中國所面臨的形勢需要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政策,讓更多的外國企業來中國投資辦廠,為了促進中國的工業化發展,中國成為了一個"世界工廠"。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的產業也面臨著轉型,目前很多外資企業有意境撤離了中國。在此之前"中國製造"在世界上一直很受歡迎,但現在"越南製造"似乎開始出現了,我們也可以發現越南現在極力打造世界工廠。
中國目前正面臨產業結構調整,不需要太多的外資來支撐本國的工業。現在中國大陸建廠的成本在上升,土地租金也在上漲,工人的工資也在上漲。中國不再是幾十年前那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在發展低端製造業方面沒有優勢。而越南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想效仿中國成為第二個"世界工廠"。
12月27日,越南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最新統計數據。據總院長阮碧林介紹,2018年第四季度,越南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31%,高於國會提出的增長目標,為2008年以來最高增值。與2018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5個東協國家的平均GDP增速4.8%相比,越南的經濟增速非常光明。
近年來,越南快速轉變了產業結構,電子加工、紡織和基礎設施已成為越南經濟的支柱產業。其主要出口商品也從紡織品轉向電子產品和機械。佔越南出口總額三分之一,越南高科技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3%,超過20%的出口增幅,貿易額也從逆差轉為順差其中三星、微軟、蘋果、富士康等國際知名公司也紛紛在越南建廠。很多國人可能沒想到,越南手機及其零部件已出口到歐盟、中國、阿聯、韓國、 美國等諸多市場。
今年一季度,越南吸引外商投資108億美元,同比增長86.2%。值得注意的是,來自中國的資本佔總資本的一半,中國資本發揮著重要作用。外商投資總額中,加工製造業佔77.07%,房地產業佔7.2%,其他領域佔15.1%。有人認為,隨著越南製造業比重的不斷提高,出口貿易已成為越南經濟增長的支柱,越南有望成為未來的"世界工廠"嗎?有機會成為新世界的工廠嗎?
其實越南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主要是因為越南對製造業引資的條件變得越來越低,放寬了一些政策,也成功引進一些外企到國內投資辦廠。在多邊和雙邊基礎上積極推進貿易自由化。貿易協定大幅降低了越南出口產品的外部關稅,幫助越南融入全球經濟,並進一步加快了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速。越南憑藉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靈活的製造能力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已經成為許多品牌新的製造基地。
越南的人口紅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越南人口眾多,結構較年輕。適用於製造業等長期高強度作業。到2030年,東南亞6.5億人口中將有一半年齡在30歲以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將極大地刺激當地消費和需求,外資商會紛紛將工廠遷往東南亞。
低工資價格是增強越南競爭力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工人的月工資約為500美元,越南約為150美元。有資料顯示,三星通信車間越南的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約為1600元,而中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越南的三倍。雖然越南工人的生產率比中國低一半,但由於工資成本較低,在越南投資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有利可圖。
還有在2015年,越南放鬆了對外國人買房的控制,使越南房地產再次成為全球的寵兒,它間接推動GDP增長。越南是許多大型企業的海外生產基地。在東南亞國家,外國人在越南的住房需求高於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十年前,胡志明市的建築很少,每平方米售價從500美元到1500美元不等,但銷售情況非常普遍。目前,基本為每平方米2000美元,最佳位置為5000美元。因此,短期內,海外需求將繼續穩步增長。
越南確實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新的投資熱點,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另一方面,越南很難取代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越南的經濟總量、基礎設施投資以及維持成本優勢的時間都是制約因素。如果越南能夠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能夠為越南經濟騰飛注入強勁動力。
那麼什麼是"世界工廠"呢?所謂"世界工廠"並不是一個嚴格的經濟學概念。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的對外出口迅速增長,日本學者驚呼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這引發了國際社會關於中國是否是"世界工廠"的討論。事實上,一個國家要想被稱為"世界工廠",需要三個基本條件:一是經濟總量相對較大,主要工業產品產值居世界首位。世界工廠不僅有一兩個行業在國際排名中名列前茅,而且還有更多的行業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其次,隨著經濟的高度開放,製成品出口在世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三是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已成為國際生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世界經濟史上,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國家先後是英國、美國、日本和中國。儘管由於成本控制的考慮,一些在華外資企業已向越南轉移,其中越南與中國出口結構的相似性也是其潛在增長的原因之一。由於越南國土面積小,即使在服裝、紡織品和電子產品等少數行業,目前在世界生產和出口中所佔比重較大,也難以像此前的英國、美國、日本和中國相比。那樣在鋼鐵、化工、汽車、機械等主要工業的生產國和出口國。隨著全球價值鏈勞動分工的深化,越南更有可能成為一些產品的"全球生產車間",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世界工廠"。
越南將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說法不絕入耳,但中國已經計劃了一場更大的棋局,試圖轉型更高的製造業。當越南被視為世界工廠時,中國已經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