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新疆】哇哦!新疆考古,成績亮眼!

2020-12-11 騰訊網

新疆考古

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績單

2019—2020年

新疆多個考古項目取得重要發現

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空白

其中一項

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12月5日結束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上,記者了解到,2019—2020年,新疆穩步推進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實施,完成申報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29項,已實施27項;配合自治區惠民工程建設開展考古發掘24項;出土文物近1000餘件(組);初步完成5部考古報告整理與撰寫工作。在人類起源、區域文化及社會發展進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等項目方面成果豐碩。

其中

奇臺石城子遺址被評為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獲2019年度國家文物局

「考古中國」絲綢之路考古重大成果

奇臺石城子遺址

石城子遺址位於奇臺縣半截溝鎮麻溝梁村附近的丘陵地帶。該遺址建在崖體上,部分地表上還可見裸露的巖石,故當地人稱為石城子。

奇臺石城子遺址全景(資料圖片)。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2013年,經由國務院批准,石城子遺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石城子遺址當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奇臺石城子遺址(資料圖片)。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自2014年至201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較全面的考古發掘。通過相關專家考證,石城子遺址為兩漢時期的建築。

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位於尉犁縣東南90公裡處,地處孔雀河中遊北岸的荒漠之中。2019年9月開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首次主動性考古發掘,已出土各類遺物1000多件,其中唐代紙文書和木牘超過700件。

來源:國家文物局

這是一處由烽燧本體、居住房屋等建築構成的結構完整、功能齊備的綜合性軍事設施,經初步考證,確認這座唐代烽燧遺址為一處遊弈所駐地。出土的文書中,還有大量的勳告、屯田、帳簿、私人書信、文學作品等內容。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讓人們得以「復原」1000年前戍邊將士的生活。

來源:國家文物局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的考古發掘為研究唐代軍鎮防禦體系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更實證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管治。

近年來

新疆在舊石器考古調查、發掘工作方面

有很大突破

這些成果在人類起源

和東亞地區人群演變研究環節中

不可或缺

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及其環境(資料圖片)。來源:文博中國

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地層中發現的距今5000年的黍

有助於釐清黍從東向西的傳播路線

奎玉克協海爾古城遺址2019-2020年度發掘正攝影像。來源:文博中國

奎玉克協海爾古城

和石城子遺址等9處城址的考古發掘

不僅積累了新疆「城市考古」的經驗

還豐富了對遺存內涵的認識

對探索歷史上中央王朝對西域的有效治理

軍政建置體系的建立

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發展

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程

「一帶一路」的歷史淵源具有重要意義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出土《韓朋賦》殘篇。來源:文博中國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0餘家區內外科研院所、高校和文博單位的代表與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匯報會。新疆考古成果報告會已經舉辦10屆,已成為展示年度考古工作、增進學術交流合作、宣傳新疆歷史文化的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新疆考古交出亮眼成績單
    新疆考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績單。2019—2020年,新疆多個考古項目取得重要發現,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空白,其中一項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5日結束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上,記者了解到,2019—2020年,新疆穩步推進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實施,完成申報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29項,已實施27項;配合自治區惠民工程建設開展考古發掘24項;出土文物近1000餘件(組);初步完成5部考古報告整理與撰寫工作。
  • 新疆考古交出年度成績單 優秀!
    新疆考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績單2019—2020年新疆多個考古項目取得重要發現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空白其中一項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12月5日結束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
  • 新疆文物考古成果豐碩
    12月4至5日,在由國家文物局、新疆文旅廳(文物局)指導,新疆文博院主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大學、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0餘家科研院所、高校和文博單位的代表與專家學者,就兩年來在新疆的文物考古主動發掘和為配合基本建設進行的考古發掘項目進行匯報與探討。
  • 2019—2020年新疆多個考古項目取得重要發現
    新疆考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績單2019—2020年新疆多個考古項目取得重要發現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空白其中一項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12月5日結束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上,記者了解到,2019—2020年,新疆穩步推進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實施,完成申報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
  • 臺灣女孩王俞方:我在新疆考古
    8月的新疆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烈日當頭,來自臺北的女孩王俞方正在整理一堆剛出土的陶片,按口沿、腹部、底部分類,選取標本,測量、拍照、登記入庫。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體質人類學研一的學生,王俞方選擇新疆作為自己暑期實踐考古地,是因為對新疆的嚮往:「這是一個未知的地方,值得來探索。」
  • 2018年新疆考古都有哪些新發現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白帆)1月21日,自治區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來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考古文博系等單位的11位科研工作人員針對各自主持的主動性項目作了匯報。
  • 新疆通天洞遺址,發現四五萬年前古人類遺蹟,填補了新疆考古空白
    眾所周知,新疆位於我國西北地區,是我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面積166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份,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在古代稱為「西域」,近代新疆各地的考古資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前,新疆地區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遺蹟。在大約距今二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都出現了人類祖先活動的遺蹟,出土了像石器形制、陶器等。
  • 冰雪項目國家隊「打卡」新疆
    最近2個多月,先後6支冰雪項目國家隊、114人來新疆備戰訓練。他們「打卡」新疆的背後,是對新疆冰雪的肯定和讚揚。 「天氣好、雪質好、場地好,來了新疆不想走。」這是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姜世才聽到國家隊隊員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評語。
  • 新疆早鐵器時代鐵器考古發現概述
    (17)a.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年烏魯木齊柴窩堡墓葬發掘報告》《新疆文物》1998年3期,21~22頁。b.北京大學考古系碳十四實驗室:《碳十四年代測定報告》《文物》1996年6期,95頁。 (1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吉木薩爾縣大龍口古墓葬》《考古》1997年9期,810、812頁。
  • 新疆集中匯報展示2019—2020年度文物考古成果
    一天半時間,來自全國8個考古單位和高校的考古工作者,進行了24場內容豐富的成果報告,讓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2019—2020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成果豐碩,打造了新疆考古的話語。2019-2020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新疆穩步推進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實施,完成申報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29項,已實施27項;配合新疆惠民工程建設開展考古發掘
  • 2019-2020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引人關注,穩步推進 「考古中國」 東楚網
    2020年12月4-5日,由國家文物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指導,自治區文博院主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在烏魯木齊順利召開。  2019-2020年度是接續推進《新疆考古工作規劃(2018-2022)》實施的關鍵之年,在人類起源、區域文化及社會發展進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等項目方面成果豐碩。奇臺石城子遺址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獲2019年度「考古中國」絲綢之路重大成果。此外,在科技考古、文物保護和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也取得顯著成績。
  • 新疆人事考試網:202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2020年新疆公務員筆試成績查詢入口已發布!新疆公務員筆試成績查詢2020年入口已開通!新疆各地考生可點擊下方連結進入查詢!望廣大考生收藏此頁面(CTRL+D)並及時刷新查看
  • 新疆博物館舉辦「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新疆博物館舉辦「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真品周六亮相    都市消費晨報訊(文/記者趙梅圖/記者馬元)9月19日,記者從新疆博物館了解到,9月22日(本周六),舉世矚目的國寶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將在新疆博物館舉行「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中亮相。據悉,這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真品近20年來首次與烏市市民見面,當日,與其同時展出的還將有300餘件尼雅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將生動再現漢晉時期,絲綢之路上的精絕國的繁榮富庶。
  • 考古證明新疆三千年前蒙古人種與歐羅巴人種混居
    華聲報烏魯木齊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在新疆于田縣流水墓地的最新研究中發現,在3000年前,新疆已經活著一定數量的蒙古人種,新疆地區的種族混雜程度已很高。此前考古界認為,在漢代以前的新疆,居民是單一的歐羅巴人種。  據大公報報導,這座在新疆崑崙山北麓首次發現的流水墓地,最近被評為中國考古發現05年的七大成果之一。
  • 新疆尉犁考古大發現,出土七百多件唐代木牘,填補了歷史記載空白
    十九世紀末,瑞典探險家為了進行考古調查,進入我國新疆地區進行挖掘,在新疆尉犁縣境內發現烽火臺遺址。該寺坐落於尉犁縣的沙漠地帶,東距營盤古城47公裡,東距樓蘭古城233公裡,屬孔雀河烽火龍群。考古學家說,孔雀河烽火群共有11個烽火小組,沿孔雀河北岸呈西北—東南方向,距庫爾勒市與營盤古城約150公裡。
  • 「今日名家」王炳華:博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長期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1992年享受。曾兩次獲新疆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現為西域語言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畢業分配,王炳華將南京的名額讓給了同學,自己選擇了去烏魯木齊,他&34;從那時起,他幾乎走遍了新疆的戈壁荒漠,高原山川,主持、直接參與新疆重大考古20多處。
  • 新疆鐵器時代古墓葬考古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阿里甫江·尼亞孜說:「我們這次發掘的墓葬類型大部分都是石堆墓,石堆墓裡面類型比較豐富這次考古發掘是在和布克賽爾縣境內的第一次考古發掘。因此,這次發掘的意義比較重大,對研究和布克賽爾縣的歷史文化有很大的意義。」
  • 新疆喀什「百年老茶館」成網紅打卡地
    12月的新疆喀什已是隆冬時節,而坐落於喀什老城繁華地段的「百年老茶館」卻暖意濃濃。每日午後,老人們穿過百米長的巷子,買好了饢,拾級而上來到極具民族特色的「百年老茶館」喝茶談天。這裡也會吸引一些年輕人和遊客到訪,體味慢節奏的生活狀態,感受獨有的民族風情,已成為當地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 文物新疆 | 更吹羌笛關山月:唐朝墩古城考古
    唐朝墩古城是新疆早期城廓中規模較大的重要遺存,對研究新疆地區縣級城廓形制有著重要價值。2013年,唐朝墩古城遺址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朝墩古城航拍2018年至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聯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城實施勘探和發掘
  • 新疆博樂市達勒特古城遺址2017年考古工作啟動
    天山網訊(記者趙龍 通訊員丁錦繡報導)6月12日,記者在新疆博樂市達勒特古城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看到,考古人員在數個被稱為「探方」的考古發掘單元內開展發掘工作。這標誌著達勒特古城遺址2017年考古工作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