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色彩調和的概念、分類和表現方法,能對不同的美術作品和色彩現象進行色彩分析。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優秀作品的賞析和對於色彩調和的體驗,提高色彩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自主探究意識,提高對色彩的興趣,充分感受色彩調和含蓄的美,關注色彩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色彩調和的概念,掌握色彩調和的方法。
【難點】
對美術作品進行色彩分析,辨識出其中的色彩調和關係。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圖片展示,激趣導入
教師出示課件,展示四幅圖案分別代表春、夏、秋、冬,請學生將圖案與其代表的季節一一對應。提示大家感受四季風景的色彩和諧關係,順勢引出課題《色彩的調和》。
環節二:感知作品,提出問題
出示莫奈的作品《池塘》,提問:畫面中有哪些色相?這些色相在色相環中有什麼關係?
學生通過觀察並回答:藍、綠,它們屬於相鄰的關係。
進而繼續追問:畫面描繪了什麼內容?給人什麼感覺?學生舉手回答:莫奈運用藍色和綠色描繪出靜謐的夏日池塘景色。幾塊濃重的綠蔭和點點睡蓮以及橋欄的亮部使畫面富有節奏,各種不同的綠色使畫面達到了和諧的效果。順勢總結出色彩和諧的概念: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時的效果,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種統一協調的色彩現象。
(一)了解同色相調和的方法
教師展示藍色調、綠色調和紫色調三個畫面,請學生分析色調調和的色彩關係。
學生思考並回答,教師總結:以藍色色調作品為例,底色偏湖藍、稍亮,書桌和電腦偏鈷藍,稍暗,形成明度變化。明度不同、冷暖不同打破了容易產生的單調問題,從而使畫面在統一中達到活潑、對比的效果。進而總結出:同色相調和的方法,可採用明度變化、純度和冷暖的變化。
(二)了解不同色相調和的方法
展示現代攝影作品《秋林》並提問:秋天的樹林中都包含了什麼顏色的樹葉?它們在一起為什麼顯得那麼和諧?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秋天的樹林呈現一派絢爛的橘紅色,深深淺淺的大紅、中黃、赭石、土黃等交替出現,雖有不多的綠色隱藏其中,但其零星的分布和較暗的色調也不足以和大面積的紅黃色調抗衡,畫面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進而總結出:不同色相調和的方法,可採用帶有某些明確色彩傾向的色調,弱化各色相的個性或直接採用灰色調進行統一。
環節三:分析辨認,掌握方法
展示教材中的四個花瓶,請學生辨認哪些是同色相調和,哪些是不同色相調和?
結合剛才所學的兩種色彩調和規律進行分析,進一步掌握色彩調和的方法後,教師運用同色相調和進行示範,學生觀察學習。
環節四:作品展覽,交流評議
1.布置活動練習:以教材中的花瓶圖案為參考,為媽媽設計一塊色彩調和的圍巾。根據時間提示創作。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注意運用本課所學的色彩調和的知識設計圍巾的色彩搭配。
2.展示學生作品:從能否積極參與對色彩調和知識的認知、探討色彩調和的原理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從色彩、形象、想像力等多方面評價作業。
環節五:課堂總結,開放作業
1.總結重點知識,並升華情感,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關於色彩的美術現象。
2.課下搜集色相調和在生活中其他領域的運用,下節課與同學進行分享。
四、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