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看什麼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傳,獨特的日式審美

2020-12-21 大洋網

最近,

日本友人

援助武漢醫療物資

所附贈的古典詩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大火。

前不久

日本文壇「泰鬥級」人物、

諾貝爾文學獎得

川端康自傳

國內出版

抗擊疫情關鍵時刻

將該書推薦給大家

讓我們一起體味獨特的

日式文學審美

川端康成與「日本美」格調

無論是《雪國》裡雪中不言的山村人家,《山音》中的蔥蘢世界,還是《千隻鶴》裡雪子小姐的千隻鶴包袱皮,志野茶碗和引人浮想聯翩的傳統日式茶道,其中富含的元素都完美地體現了川端作品中鮮明的「日本美」。

《天授之子》封面,出版社供圖

《天授之子》為川端康成的自傳體小說集,收錄《故園》《東海道》《感傷之塔》《天授之子》四篇小品。

該書是一部窺探靈魂深處的珍貴作品,以獨特的樣式和濃重的感情,描寫日本美的象徵。

川端康成從兩歲到十四歲期間,父母、姐姐、祖父母相繼去世,他一生中縈繞著「天涯孤兒」的情結。《故園》中,以迎接養女為契機,作者回顧了自己孤獨的少年時期;《東海道》則緬懷故人的上京之旅,探討藝術與永恆的關係;《天授之子》中,描寫與養女之間的父女之情,記述了戰後日本筆會的活動……

川端康成忠實繼承日本傳統文學、表現日本人精神特質,作品裡的藝妓、歌舞伎、和服、清酒、壽司、茶道、祗園會、五重塔、富士山……這些日本符號都隱隱凸顯 「日本美」的格調。


川端康成像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一生創作小說百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等。一九六八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亦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作家。

精彩書摘:

  從上小學的時候起,我幾乎每天都要爬上院子裡那棵野瑞香讀書。它是祖父心愛之物,愛的程度僅次於那棵老松。這棵野瑞香也相當老了,從它那樹幹頭部向四方伸展它的粗枝,我的腳就蹬在樹枝上,靠著樹幹,姿勢隨便絕不難受,而且我在樹上的位置總是固定的。回憶起來,那高度也許有所誇張,實際上大概要比屋頂高一些。我坐在樹上就覺得這裡是我的巢一樣。

  快到四十歲的時候,初次看到明惠上人樹上坐禪的畫像時,我不由得流了淚。還沒有想起野瑞香上的自己,眼淚就奪眶而出了。這可能是把明惠和幼年的自己得意地相提並論之前純潔的感動吧。粗糙的照片上依舊看得出松樹的生命力生動感人,照片上的小鳥高聲歌唱。我在樹上的時候,成群的小鳥飛到野瑞香上鳴唱也是常有的事。

  上樹讀書之類癖好,大概一直保持到結婚之前。

  其實,樹上讀書既沒有原因也沒有什麼意義,只是突發奇想,習慣成自然。並非感傷,倒是貪於野趣,也沒有想到這樣做是與眾不同的。

  樹上讀書的回憶,我沒有和別人說過,我也沒有因它回憶起往事。我生平不喜歡追憶自己過去的事,不以為這有什麼意義,所以樹上讀書的事即使有時回想起來也不過是帶出淡淡的哀愁色彩而已。看到明惠上人畫像不由得流淚,連我自己也為之吃驚。

  我有時候想,在野瑞香上讀書的幼年形象,也許蘊含著我天生的性情和平生的幸福。

  爬到樹上讀書的孩子,回想起來也好,從旁觀者的角度說起來也好,那形象可能是孤獨和寂寥的吧。然而孩子卻覺得有趣,急急忙忙地往上爬。被樹枝樹葉包圍著的我這個巢雖然有些暗,但是讀到中途的書讓我戀戀不捨而不顧其他。

川端康成代表作:

封面拍攝,吳波

封面拍攝,吳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除署名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呂雲


相關焦點

  • 日本文壇泰鬥自傳在中國出版 感受川端康成
    原標題:感受川端康成   最近,日本友人援助武漢醫療物資時所贈的古典詩句,比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引發人們對日本文學的關注。   正好,日本文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傳《天授之子》最近在中國出版,讓我們一起在川端康成的自傳中,體味獨特的日式文學審美。
  • 感受川端康成
    正好,日本文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傳《天授之子》最近在中國出版,讓我們一起在川端康成的自傳中,體味獨特的日式文學審美。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自傳體小說集國內首發  《天授之子》為川端康成的自傳體小說集,收錄《故園》《東海道》《感傷之塔》《天授之子》四部小說。
  • 川端康成作品首次獨家授權 最美設計完美展現日式審美
    近日,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並於本周隆重推出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精裝版本驚豔登場。新書剛一上市即被讀者贊為「史上最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 唯美版川端康成作品驚豔登場
    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由新經典文化公司獲得,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的精裝版本隨即驚豔登場。一場由旅日文化學者李長聲和毛丹青帶來的圍繞川端康成、莫言、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的精彩對談日前在京舉行。  說到川端康成,一定會說到他對中國當代的作家和作品的影響,從餘華、莫言、格非、蘇童、安妮寶貝、郭敬明、落落,可以說沒有哪一位不曾受過川端康成經典作品的影響,尤其是莫言,他甚至說「《雪國》是我寫作道路上的燈塔」。
  • 日本文壇泰鬥的落幕:川端康成為何自殺?遺書又寫了什麼?
    即使和幽靈同處地獄也能心安理得;隨便什麼時候都能拔腿而去。這就是我,一個天涯孤客心底所擁有的自由。——川端康成​我們在追求什麼?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死亡後又會去往何方?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川端康成,日本文壇的泰鬥,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他的文學作品呈現的是悲劇色彩。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殺離開了人世,遺書寫了什麼?
    無言的死,無盡的生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的知名作家,在中國文學界也有不小的影響力。「凌晨四點鐘,海棠花未眠」一句就是出自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也被當作教材出現在小學課本裡。繼泰戈爾之後,川端康成成為了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於1899年出生於日本,善於寫小說,他的作品寓情於景、充滿色彩,蘊含著對人性升華的美,多以悲情為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古都》、《睡美人》等,他在文學上有極高的造詣,令人不解的是最後卻悲戚離世。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殺離開了人世,遺書到底寫了什麼?
    自殺離世,眾人惋惜在日本民眾眼中,川端康成是一位文學才子,不僅有多部代表作,更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本應是幸福順遂的一生。可是,川端康成卻在獲得卻在獲得如此成就之後,在家口含煤氣管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殺離開了人世,遺書只20幾個字,卻很經典
    川端康成是日本的文化功臣,也是繼泰戈爾後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一生創作小說有一百多篇,長篇較少,中短篇較多。作品富有真性情,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他本人也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因為這20幾個字的,是川端康成早些年前就已經寫好了,用在他的離世更是一種唯美的吻合。因為這20幾個字的遺書說的是太經典了,也正因為他沒有留下任何遺書,所以這20幾個字這才成了他的遺書。
  • 新版川端康成漢譯本被贊"史上最美諾獎書"(圖)
    (出版社供圖)  記者近日獲悉,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並隆重推出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新書剛一上市即被讀者贊為「史上最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8月29日,深諳日本文學內涵的著名學者、作家李長聲與毛丹青,在日本文化中心與讀者探討川端康成作品最核心的生命力。
  • 川端康成「光臨」魯迅故鄉
    海內外學者為「川端」而來  川端康成,是日本最重要的現代作家之一,也是亞洲第二位、日本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目前,其作品多已翻譯出版,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在這位國際文壇大家誕辰120周年之際,為推進中日相關學界的研究發展,以「川端康成文學研究」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 神秘417房間,川端康成的死因之謎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是亞洲第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其文壇影響力不言而喻了。對於這麼一位文壇泰鬥,於1972年4月16日死在了馬麗娜公寓417房間,死因竟然是自殺?一位巨星如此隕落,難免讓人唏噓。其實在川端康成前,日本已有十多位作家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生命。
  • 近現代東方文學|川端康成《雪國》
    日本近代作家川端康成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第三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川端康成作品首在內地出版 莫言受其影響至深
    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由新經典文化公司獲得,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的精裝版本隨即驚豔登場
  • 推薦:川端康成必讀的幾本書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 吳清源與川端康成的《名人》
    我不懂圍棋,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看的是吳清源一生的不凡經歷。吳清源是世界圍棋界第一英雄,被尊為「圍棋之神」、「一代宗師」。他一生像在懸崖上白刃格鬥,打遍天下無敵手,是真正的天才。吳清源1914年生於福州,十一二歲移居北京,與段祺瑞對奕,每月掙得大洋100元養家。十四歲到日本,當年就與名人秀哉交手,以後還多次與之交手,成為日本圍棋史上的重要事件。這本自傳多次講到名人秀哉。
  • 從《美麗與哀愁》看川端康成文學的獨特藝術風格
    說到川端康成,大多數人會想到《雪國》、《古都》、《千紙鶴》中了諾貝爾文學獎,他作品中美、在一起與美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各種形式是眾所周知的,吸引和激勵著無數的讀者。然而川端康成作為日本和亞洲和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和第二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並不局限於文學作品中單一元素的創作,而是將多種文化因素融合到作品中。
  • 走過川端康成的古都(中)
    《古都》中,川端康成花了很多筆墨描寫祭祀活動:七八歲時,真一因相貌俊美被選作童男,像女孩一樣化上妝坐彩車遊街,千重子就追著彩車看。千重子也是在拜八坂神時與苗子真正相見的。與她相貌一模一樣的苗子正在求神保佑找到她的雙胞胎姐姐。此後,姐妹雖仍各過各的生活,但無不時時相互掛念。
  • 川端康成:日本,生平和創作
    作為新感覺派的一員曉將,川端康成(1899-1972)可以說是日木現代派的開山祖師之一,與同時代的橫光利一(1898-1947)和中河與一,稍後的崛辰雄(1904-1953)等,成為日後各種現代派文學的先導。
  • 走過川端康成的古都(下)
    坡道兩旁是古老傳統的日式建築。三年阪也被稱為安產阪,因為很多產婦會通過這條路去往清水寺祈求平安生產。在川端康成的筆下,千重子和真一在清水寺一起看著日落。而午後的寺院綠樹環繞,陽光順著枝葉的縫隙灑下來,穿著顏色鮮豔的和服的少女三兩成群,嬌俏而絢爛。據說清水寺的茶藝名列京都之首,坐在山間喝著寺院裡的抹茶,感覺無比的清寂愜意。
  • 川端康成:男人無性的時候才具有美,一是孩童時期,二是垂死之時
    「日本最偉大的兩個作家,一個是三島由紀夫,一個是川端康成。川端康成一生創作了一百多篇小說,他用他的作品影響了整個日本文化的審美。1968年,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給他帶來了無上的榮譽,但是在獲獎四年後,這位日本文壇泰鬥級的人物,突然以吞煤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未留下隻字遺書。川端康成生前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