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壇泰鬥自傳在中國出版 感受川端康成

2020-12-04 人民網四川站

原標題:感受川端康成

  最近,日本友人援助武漢醫療物資時所贈的古典詩句,比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引發人們對日本文學的關注。

  正好,日本文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傳《天授之子》最近在中國出版,讓我們一起在川端康成的自傳中,體味獨特的日式文學審美。

  自傳體小說集國內首發

  《天授之子》為川端康成的自傳體小說集,收錄《故園》《東海道》《感傷之塔》《天授之子》四部小說。

  這本自傳體小說集,是一部窺探作家靈魂深處的珍貴作品,以獨特的樣式和濃重的感情,描寫日本美的象徵。此次國內引進出版,受到眾多讀者歡迎。

  川端康成從兩歲到十四歲期間,父母、姐姐、祖父母相繼去世,這使得他一生中都縈繞著「天涯孤兒」的情結。《故園》中,以迎接養女為契機,作者回顧了自己孤獨的少年時期;《東海道》則緬懷故人的上京之旅,探討藝術與永恆的關係;《天授之子》中,描寫與養女之間的父女之情,記述了戰後日本筆會的活動……

  之所以說該書是窺探川端康成靈魂深處的珍貴作品,是因為作者自稱「天涯孤兒」,但其文字卻展示出一卷養女與父母之間飽蘸憐愛之情的白描圖,於平淡中見真情。正如作者所說:「回望故園中、松蔭下孤獨敏感的少年,無比溫馨而又澹泊清澄。」

  鮮明的「日式之美」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新感覺派作家。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一生創作小說百多篇。作品極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他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當選日本文學藝術最高的榮譽機關——藝術院的會員,並獲得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勳章。

  1968年,他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這樣定位這位日本文壇泰鬥:「他敘事技巧高超,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

  川端康成忠實地繼承了日本傳統文學,集中表現日本人精神特質,無論是《雪國》裡雪中不言的山村人家,《山音》中的蔥蘢世界,還是《千隻鶴》裡雪子小姐的千隻鶴包袱皮,志野茶碗和引人浮想聯翩的傳統日式茶道,川端康成的作品有著鮮明的「日式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描繪了藝妓、歌舞伎、和服、清酒、壽司、茶道、祗園會、五重塔、富士山,這些日本符號都凸顯 「日本美」的格調。  

  精彩書摘 

  樹上讀書

  從上小學的時候起,我幾乎每天都要爬上院子裡那棵野瑞香讀書。

  它是祖父心愛之物,愛的程度僅次於那棵老松。這棵野瑞香也相當老了,從它那樹幹頭部向四方伸展它的粗枝,我的腳就蹬在樹枝上,靠著樹幹,姿勢隨便絕不難受,而且我在樹上的位置總是固定的。回憶起來,那高度也許有所誇張,實際上大概要比屋頂高一些。我坐在樹上就覺得這裡是我的巢一樣。

  快到四十歲的時候,初次看到明惠上人樹上坐禪的畫像時,我不由得流了淚。還沒有想起野瑞香上的自己,眼淚就奪眶而出了。這可能是把明惠和幼年的自己得意地相提並論之前純潔的感動吧。粗糙的照片上依舊看得出松樹的生命力生動感人,照片上的小鳥高聲歌唱。我在樹上的時候,成群的小鳥飛到野瑞香上鳴唱也是常有的事。

  上樹讀書之類癖好,大概一直保持到結婚之前。

  其實,樹上讀書既沒有原因也沒有什麼意義,只是突發奇想,習慣成自然。並非感傷,倒是貪於野趣,也沒有想到這樣做是與眾不同的。

  樹上讀書的回憶,我沒有和別人說過,我也沒有因它回憶起往事。我生平不喜歡追憶自己過去的事,不以為這有什麼意義,所以樹上讀書的事即使有時回想起來也不過是帶出淡淡的哀愁色彩而已。看到明惠上人畫像不由得流淚,連我自己也為之吃驚。

  我有時候想,在野瑞香上讀書的幼年形象,也許蘊含著我天生的性情和平生的幸福。

  爬到樹上讀書的孩子,回想起來也好,從旁觀者的角度說起來也好,那形象可能是孤獨和寂寥的吧。然而孩子卻覺得有趣,急急忙忙地往上爬。被樹枝樹葉包圍著的我這個巢雖然有些暗,但是讀到中途的書讓我戀戀不捨而不顧其他。

  傍晚,涼氣和一股木香襲來,剛有此感覺的一剎那,就覺得冷清寂寞,想趕快下來,在樹幹稍高的地方撒手往下一跳,震得兩頰一顫,那聲音從耳朵穿了過去一般,接下來感覺到的是涼而且溼的苔蘚,和方才在樹上的感傷情懷交織在一起。這是剛上中學之後的事。那時耽於古典作品,不明意義只是誦讀,不過讀起來那調子非常美好,令人憧憬不已。這樣的讀法,不免帶有感傷情緒。

  但是,盛夏季節的午覺照例睡在院子裡的石頭上。從那棵野瑞香往裡走有一棵大橡樹,南邊還有許多樹,因而這裡形成一片陰涼,我仰臥在石頭上,或者聽橡樹枝上的蟬聲,或者眯起眼睛看樹葉之間的天空。那塊石頭長度足夠我伸直了腿,可是卻像一塊炸豆腐一樣橫著直立在那裡,寬度勉勉強強和我的肩寬相等,仰臥在上面翻不了身。如果把手臂放在肋骨處,就會立刻從兩邊耷拉下來。高度有兩三尺左右。我記得睡在上面還從來沒有掉下來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宅家看什麼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傳,獨特的日式審美
    前不久 日本文壇「泰鬥級」人物、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川端康成自傳 國內出版 抗擊疫情關鍵時刻 將該書推薦給大家 讓我們一起體味獨特的 日式文學審美 《山音》中的蔥蘢世界,還是《千隻鶴》裡雪子小姐的千隻鶴包袱皮,志野茶碗和引人浮想聯翩的傳統日式茶道,其中富含的元素都完美地體現了川端作品中鮮明的「日本美」。
  • 感受川端康成
    正好,日本文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傳《天授之子》最近在中國出版,讓我們一起在川端康成的自傳中,體味獨特的日式文學審美。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自傳體小說集國內首發  《天授之子》為川端康成的自傳體小說集,收錄《故園》《東海道》《感傷之塔》《天授之子》四部小說。
  • 川端康成「光臨」魯迅故鄉
    海內外學者為「川端」而來  川端康成,是日本最重要的現代作家之一,也是亞洲第二位、日本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目前,其作品多已翻譯出版,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在這位國際文壇大家誕辰120周年之際,為推進中日相關學界的研究發展,以「川端康成文學研究」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殺離開了人世,遺書只20幾個字,卻很經典
    川端康成是日本的文化功臣,也是繼泰戈爾後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一生創作小說有一百多篇,長篇較少,中短篇較多。作品富有真性情,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他本人也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因為這20幾個字的,是川端康成早些年前就已經寫好了,用在他的離世更是一種唯美的吻合。因為這20幾個字的遺書說的是太經典了,也正因為他沒有留下任何遺書,所以這20幾個字這才成了他的遺書。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殺離開了人世,遺書寫了什麼?
    無言的死,無盡的生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的知名作家,在中國文學界也有不小的影響力。「凌晨四點鐘,海棠花未眠」一句就是出自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也被當作教材出現在小學課本裡。繼泰戈爾之後,川端康成成為了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於1899年出生於日本,善於寫小說,他的作品寓情於景、充滿色彩,蘊含著對人性升華的美,多以悲情為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古都》、《睡美人》等,他在文學上有極高的造詣,令人不解的是最後卻悲戚離世。
  • 川端康成作品首次獨家授權 最美設計完美展現日式審美
    近日,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並於本周隆重推出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精裝版本驚豔登場。新書剛一上市即被讀者贊為「史上最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 日本文壇泰鬥的落幕:川端康成為何自殺?遺書又寫了什麼?
    川端康成,日本文壇的泰鬥,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他的文學作品呈現的是悲劇色彩。這也是川端康成活下去的信念,這句話支撐了他無數個日夜,終於,他還是堅持不住了,選擇了用一種極端而悲壯的方式解脫。
  • 神秘417房間,川端康成的死因之謎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是亞洲第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其文壇影響力不言而喻了。對於這麼一位文壇泰鬥,於1972年4月16日死在了馬麗娜公寓417房間,死因竟然是自殺?一位巨星如此隕落,難免讓人唏噓。其實在川端康成前,日本已有十多位作家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生命。
  • 川端康成作品首在內地出版 莫言受其影響至深
    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由新經典文化公司獲得,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的精裝版本隨即驚豔登場
  • 日本文壇泰鬥川端康成,自殺離開了人世,遺書到底寫了什麼?
    是日本文學界的知名作家,在中國文學界也有不小的影響力。「凌晨四點鐘,海棠花未眠」一句就是出自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也被當做教材出現在小學課本裡。幼時初讀此文,只覺得意境優美,海棠花在夜中盛開的美妙場景印刻在腦海,卻從未想到一人獨賞美景的孤獨,長大後才慢慢明白,有些情感只有經歷後才會理解。 繼泰戈爾之後,川端康成成為了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 川端康成全集將出版 專家:村上春樹比他更「入世」
    日前,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並於本周推出《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的精裝版。昨日下午,學者、作家李長聲與毛丹青做客日本文化中心,暢談川端康成的作品魅力及其對幾代中國作家的影響。
  • 推薦:川端康成必讀的幾本書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 唯美版川端康成作品驚豔登場
    《山音》封面體現日式審美   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由新經典文化公司獲得一場由旅日文化學者李長聲和毛丹青帶來的圍繞川端康成、莫言、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的精彩對談日前在京舉行。  說到川端康成,一定會說到他對中國當代的作家和作品的影響,從餘華、莫言、格非、蘇童、安妮寶貝、郭敬明、落落,可以說沒有哪一位不曾受過川端康成經典作品的影響,尤其是莫言,他甚至說「《雪國》是我寫作道路上的燈塔」。
  • 吳清源與川端康成的《名人》
    《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版)真是一本好看的書。我只能說,也只敢說,它「好看」。不是圍棋行家,豈敢隨意評論?但好看是真的。
  • 新版川端康成漢譯本被贊"史上最美諾獎書"(圖)
    (出版社供圖)  記者近日獲悉,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並隆重推出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新書剛一上市即被讀者贊為「史上最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8月29日,深諳日本文學內涵的著名學者、作家李長聲與毛丹青,在日本文化中心與讀者探討川端康成作品最核心的生命力。
  • 川端康成:日本,生平和創作
    作為新感覺派的一員曉將,川端康成(1899-1972)可以說是日木現代派的開山祖師之一,與同時代的橫光利一(1898-1947)和中河與一,稍後的崛辰雄(1904-1953)等,成為日後各種現代派文學的先導。
  • 感受川端康成筆下的京都
    他們或許也和我一樣,想在川端康成筆下古都的街道上走走,感受一下日本的傳統文化。川端康成出生於京都附近的茨木市大字宿久莊。從794年桓武天皇建都京都,一直到明治維新,京都都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以川端康成一直認為「京都是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1968年,川端康成憑《雪國》、《古都》和《千隻鶴》三部小說獲諾貝爾文學獎。
  • 日本諾獎得主處女作現身 川端康成年譜被改寫
    日本諾獎得主處女作現身 川端康成年譜被改寫 2013年02月20日08: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楊汀
  • 川端康成-雪國
    《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寫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達之中,往往帶著淡淡的哀思,表現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雪國》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雪國》被海外翻譯最多,先後被譯介到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國也出版了不同的譯本。
  • 川端康成經典作品新版推出 莫言曾看到川端的"魂兒"
    近日,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推出《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精裝版。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新書首發式上,學者、作家李長聲與毛丹青與讀者探討了川端康成作品的魅力以及他對中國幾代作家的影響。   經典譯本 唯美設計   據出版方新經典文化介紹,這是川端康成作品自上世紀70年代末首次被翻譯家葉渭渠等人介紹到中國後,首次以獨家授權形式推出,結束了國內長期「非獨家授權」出版分散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