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全集將出版 專家:村上春樹比他更「入世」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日前,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並於本周推出《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的精裝版。昨日下午,學者、作家李長聲與毛丹青做客日本文化中心,暢談川端康成的作品魅力及其對幾代中國作家的影響。

  新版選用葉渭渠、唐月梅譯本

  此次川端康成作品以獨家授權的形式推出中文版。而在此前的三十年間,川端康成作品在中國的出版可分為兩個階段。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其作品首次被著名翻譯家葉渭渠等人譯介;直到1991年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之後,日方採取「非獨家授權」的方式,市面上多種版本並存,其中有的版本授權逾期但仍在銷售,亦有很多粗製濫造的盜版混雜其中。

  據出版方介紹,日方此番採取獨家授權的方式,一是為清理市場,讓市場超期銷售沒有版權的版本下架;再就是採取日方認可的版本和譯者。也因此,新版本選用了葉渭渠、唐月梅兩人的經典譯本。但對該譯本,毛丹青則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此番新版應由同當下時代相般配的嶄新的譯者呈現出來,以體現川端作品的語言跨度。「我們應該看到歐美方面不斷推出新譯本,步伐從未停止。」

  另據了解,新版本在設計上耗時半年,為再現川端康成小說中空靈靜美的世界,最終封面效果以和服花樣的濃豔布藝花紋為底色,暗含從濃烈轉向樸素的日式審美。

  《雪國》的獨到筆法與鬆散結構

  談及對川端康成作品的閱讀體驗,毛丹青回憶,上世紀80年代進北京大學後第一次讀到葉、唐翻譯的《雪國》,對川端康成寫景狀物的特點印象很深。他以「玻璃」舉例,主人公透過「玻璃」看美女,把玻璃作為反射體,「在現實裡面用一個簾擋住和現實當中的直接進入。」再比如川端康成寫火燒起來,不直接寫火,而是先寫劈柴等。

  而在對《雪國》原版本的審讀中,毛丹青發現,日本小說最明顯的特點之一是「無主語創作」。但受中文寫作的影響,所有譯本在翻譯時都會強行加入主語。有趣的是,在安妮寶貝的寫作中,「無主語小說」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李長聲則表示,川端康成的小說基本結構都不完整,《雪國》的創作跨度達幾十年,結構上非常鬆散。《睡美人》是其作品中結構最完整的一部,因此他更偏愛後者。

  莫言首次赴日時處處憶及川端作品

  聊起川端康成作品對中國作家的影響,毛丹青頗為感慨。十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與文學「零距離」的接觸,包括莫言、餘華、蘇童、安妮寶貝、郭敬明、李銳等在內中國作家的第一次旅日都是與他一同出行的。

  他特別談到莫言首次日本之行對其文學創作的影響。毛丹青記得,他與莫言同去川端康成寫作《伊豆的舞女》所在的溫泉旅館,餐間推拉門自己打開了,莫言對毛丹青說:「我看到了川端康成的魂兒。」莫言還將他看到的明治大學操場上的拉拉隊稱作是「烏鴉青年」,將東京當時風行的女生妝容稱作是「狐狸姑娘」。毛丹青回憶,那兩個多星期時間裡,莫言一直神神秘秘,早上起來第一句話問他:「我睡著了嗎。」毛丹青一頭霧水:「我怎麼會知道呢?」之後,莫言將這次經歷寫成了一篇名為《我在日本神秘的旅行》的演講稿。

  對此,毛丹青認為,莫言對小說的理解來源於進入到日本小說家所描寫的情景裡,「他身臨其境的時候,突然喚起記憶當中曾經閱讀的快感和愉悅或者緊張」。

  中日文學差異:對人性的著筆、判斷不同

  昨日活動現場,毛丹青和李長聲都談到包括川端康成作品在內的日本文學的「隨筆性」特點,這有別於中國文學傳統的「起承轉合」。在毛丹青看來,川端小說代表了一種「瞬間大於時間」的新感覺,「他很多的鋪墊是為了某一句話的描寫,這對中國的作家來說有很大的借鑑作用。」

  而李長聲強調,日本文學與中國文學最大差異是,日本文學作品基本是在寫人性,且敘事較自然,而中國文學在涉及人性時,往往用道德對人性進行好與壞、醜與美的判斷。「醜的、壞的人性就要扼殺,好的人性就會誇大,誇大成某種政治性的象徵」。

  「入世」的村上與「出世」的川端

  在寫完《1Q 84》後,村上春樹在一次訪談中提及對川端康成的評價:「我沒有見到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所以不太清楚,不過我猜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擁有常人沒有的藝術感性,覺得自己是特殊的人,就像藝術貴族,我覺得這一點和我不一樣,我對於生活於世界上的自我幾乎提不起興趣,並不打算去描寫。」

  談及村上與川端的差異,毛丹青直言村上實則是個「小說工程學家」,相比川端更加「入世」甚至略帶「痞氣」,也更會經營自己的寫作和形象。毛丹青分析說,村上小說最重要的特質是「主語小說」,這與川端的「非主語小說」恰好相對。而他的寫作也表達出對現實更多的關注。

  對於這一點,毛丹青以村上《地下》舉例,「那是非常糟糕的小說,就是中學生的作文,找了一百多個受害人,去問他哪年出生、性別、家住哪,明天會不會下雨。」此外,毛丹青還指出,近年來村上頻頻以「公知」形象示人,不管是核滲漏的問題上批評東京電力公司,還是近期釣魚島爭端問題。

  另一方面,李長聲和毛丹青都認為,村上小說中甚少涉及日本的儀式感和工匠文化,反而訴諸水泥鋼筋、爵士、披頭四等世界性符號意象,體現出他對英語文學和西方市場的格外偏愛。而村上的日語寫作也迥異於傳統日本文學,更像是用英語的思維進行日語寫作。(記者邵聰)

相關焦點

  • 川端康成作品首在內地出版 莫言受其影響至深
    一場由旅日文化學者李長聲和毛丹青帶來的圍繞川端康成、莫言、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的精彩對談日前在京舉行。  說到川端康成,一定會說到他對中國當代的作家和作品的影響,從餘華、莫言、格非、蘇童、安妮寶貝、郭敬明、落落,可以說沒有哪一位不曾受過川端康成經典作品的影響,尤其是莫言,他甚至說「《雪國》是我寫作道路上的燈塔」。
  • 川端康成「光臨」魯迅故鄉
    川端康成「來了」,一大批專家學者紛紛如約而至,掀起新一輪文學大師跨時空交流。10月26日,川端康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舉行,中日兩地30餘名學者專家在熱烈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樣一場高規格的學者對話,也讓「文學之城」紹興蓬蓽生輝。
  • 唯美版川端康成作品驚豔登場
    一場由旅日文化學者李長聲和毛丹青帶來的圍繞川端康成、莫言、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的精彩對談日前在京舉行。  說到川端康成,一定會說到他對中國當代的作家和作品的影響,從餘華、莫言、格非、蘇童、安妮寶貝、郭敬明、落落,可以說沒有哪一位不曾受過川端康成經典作品的影響,尤其是莫言,他甚至說「《雪國》是我寫作道路上的燈塔」。
  • 川端康成經典作品新版推出 莫言曾看到川端的"魂兒"
    近日,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推出《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精裝版。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新書首發式上,學者、作家李長聲與毛丹青與讀者探討了川端康成作品的魅力以及他對中國幾代作家的影響。   經典譯本 唯美設計   據出版方新經典文化介紹,這是川端康成作品自上世紀70年代末首次被翻譯家葉渭渠等人介紹到中國後,首次以獨家授權形式推出,結束了國內長期「非獨家授權」出版分散的狀態。
  • 川端康成《雪國》的現實世界原型,網友:這不是他編的!
    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大作《雪國》的開頭,對於川端康成這個人,如果對日本文學稍有了解,他是日本文學的鼻祖,遠在村上春樹、東圭野吾在國內暢銷以前,已經震撼日本乃至世界文壇,而且這老爺子還得了諾貝爾獎,被譽為日本文學界的泰鬥級人物。
  • 川端康成:我與胡蘭成二三事
    川端康成:我與胡蘭成二三事(譯者按:此文選譯自川端康成回憶錄《我的文學(譯者按,念持佛觀音,原文念持佛與觀音單詞間有一括號加問號,或川端康成自己也有所不解)與胡蘭成的書展是同一會場,這恐怕也是受了胡蘭成和其他友人,以及壹番館畫廊的慫恿。其實今日寫這篇文章時,我心頭忽又想起了宮田氏的書展,心想是不是增加了新展品。
  • 川端康成初戀失敗的深層秘密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也是亞洲第二位得到這個殊榮的作家,他之所以能摘取世界文學的最高桂冠,是因為他以「卓越的感受性……並用小說的技巧,表現了日本人心靈的神髓」,同時也因為他「在架設東方與西方的橋梁上做出了貢獻」(見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而在川端康成的創作生涯中,有一個「事件」,對他的人生和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給他帶來了深深的憂愁,
  • 日本諾獎得主處女作現身 川端康成年譜被改寫
    日本諾獎得主處女作現身 川端康成年譜被改寫 2013年02月20日08: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楊汀
  • 感受川端康成
    正好,日本文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傳《天授之子》最近在中國出版,讓我們一起在川端康成的自傳中,體味獨特的日式文學審美。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自傳體小說集國內首發  《天授之子》為川端康成的自傳體小說集,收錄《故園》《東海道》《感傷之塔》《天授之子》四部小說。
  • 吳清源與川端康成的《名人》
    他一生像在懸崖上白刃格鬥,打遍天下無敵手,是真正的天才。吳清源1914年生於福州,十一二歲移居北京,與段祺瑞對奕,每月掙得大洋100元養家。十四歲到日本,當年就與名人秀哉交手,以後還多次與之交手,成為日本圍棋史上的重要事件。這本自傳多次講到名人秀哉。這使我想到川端康成的名作《名人》。   川端康成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讀者很喜歡他,尤其喜歡他的名作《古都》、《雪國》。
  • 日本文壇泰鬥自傳在中國出版 感受川端康成
    原標題:感受川端康成   最近,日本友人援助武漢醫療物資時所贈的古典詩句,比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引發人們對日本文學的關注。   正好,日本文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傳《天授之子》最近在中國出版,讓我們一起在川端康成的自傳中,體味獨特的日式文學審美。
  • 2014讀書計劃:止庵推薦《論語》《川端康成文集》
    >8、《川端康成文集》9、《長江集新校》10、《三家評註李長吉歌詩》​從前關於自己寫過幾句話:「平生買書第一,讀書第二,編書第三,寫書第四,四者之外,乏善可陳,湊合活著而已。」卡夫卡的書在中國翻譯出版很多,甚至已經有了一部《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但是我看得最仔細的還是小說和隨筆這兩部分,小說又最注意以下幾篇:《地洞》、《城堡》、《訴訟》和《在流放地》。《莊子》也出過不少種,我看得最多的是郭慶藩的《莊子集釋》(中華書局)。我自己寫過一部《樗下讀莊》,有關莊子哲學的想法都記在那裡,茲不贅述。
  • 推薦:川端康成必讀的幾本書
    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他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川端康成善於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因寫《伊豆舞女》而成名。
  • 川端康成-雪國
    《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寫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達之中,往往帶著淡淡的哀思,表現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雪國》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雪國》被海外翻譯最多,先後被譯介到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國也出版了不同的譯本。
  • 川端康成:凌晨四點,發現海棠花未眠
    類似餘華的感謝,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一樣是他的第一篇。實際上,很年輕的時候,冬夜寒冷坐在床上才不至於凍腳,讀川端康成文字裡絕望,其實源於孤獨。「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人與人,還不如文字與人,對著月亮月下獨酌的青蓮居士,一而再,再而三,謫仙人的孤獨多少迥異於川端康成。
  • 川端康成:諾獎獲得者,是「參加葬禮的名人」,獨具憂鬱氣質!
    儘管火車繼續往前奔馳,在他看來,山野那平凡的姿態越是顯得更加平凡了。由於什麼東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內心反而好像隱隱地存在著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這自然是由於鏡中浮現出姑娘的臉的緣故。 ——川端康成《雪國》 這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的《雪國》中的片段。
  • 性侵毀掉了川端康成的初戀?這並不是深層原因
    》),而在川端康成的創作生涯中,有一個「事件」,對他的人生和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給他帶來了深深的憂愁,這種憂愁像一種永不結痂的傷痛,痛得透徹,痛得悠久,貫穿在他的許多作品之中,而這個事件就是他和少女伊藤初代(1)的初戀的失敗。
  • 川端康成與茶道
    川端康成在《千隻鶴》及其續集《波千鳥》中對日本茶道有獨特的詮釋。菊治將文子送給她母親生前使用的志野陶茶碗和水罐,並向近子索回織部黑茶碗,前者文子當菊治面前摔破,後兩者賣給古玩店,為他和雪子的婚姻,作出一個圓滿的結局。 日本王室自平安朝衰落以後,政權由公卿轉到武士手裡,從而進入鎌倉時代,武家政治一直延續到明治元年,達七百年之久。在江戶幕府之前,才由千利休奠定日本的茶道。與其說日本茶道依賴借景,不如說它以小見大。借著一期一會,表現出人生無常。
  • 獲得獨家授權的川端康成全部作品中文版陸續問世
    本報訊(記者丁楊)近日,新經典文化獲得日本大作家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中國大陸獨家出版授權並將由南海出版公司推出簡體中文版,先行問世的是《雪國》、《千隻鶴》、《山音》。日前,旅日學者、作家李長聲和毛丹青在京參加川端康成作品中譯本新版的分享會,就川端康成其人其文、作品與中國文學的關係等話題展開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