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適用於俄烏刻赤海峽事件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莫斯科5月27日電 (記者 王修君)針對國際海洋法法庭25日作出的要求俄羅斯釋放在刻赤海峽事件中被扣押的烏克蘭軍艦和水手的判決,俄方近日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不適用於俄烏刻赤海峽事件。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7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公約》在俄烏刻赤海峽事件上不適用,俄羅斯將繼續堅持自身在刻赤海峽事件上的立場。

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憲法委員會主席克利沙斯26日表示,國際海洋法法庭在此事上超出了自身管轄範圍。俄羅斯不接受國際海洋法法庭對於軍事活動、行使主權等爭議的規定。

俄外交部25日則發表聲明強調,國際海洋法法庭在俄烏刻赤海峽事件上沒有管轄權。俄羅斯和烏克蘭在籤署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時就曾發表聲明,不使用《公約》來解決類似於俄烏刻赤海峽事件等個別種類事件。

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則表示,國際海洋法法庭的這一裁決是非法的。烏克蘭新政府應該承認前政府的錯誤,並在法律框架內解決該問題。

2018年11月,三艘烏克蘭海軍船隻駛入了「俄羅斯臨時封閉海域並從黑海駛向刻赤海峽」。俄方隨即武力扣押了三艘船隻並逮捕了船上人員。此後烏克蘭將這一事件訴至國際海洋法法庭。俄方未派人參加法庭聽證會。(完)

相關焦點

  • 俄扣押烏船隻事件再起波瀾:烏總統要求俄歸還設備
    原標題:俄羅斯扣押烏克蘭船隻事件再起波瀾:烏總統要求俄方歸還船隻設備11月17日,俄羅斯開始向烏克蘭轉交在去年11月刻赤海峽衝突中扣留的三艘烏方船隻。這三艘軍艦於11月20日到達烏克蘭南部奧恰科夫軍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察軍艦後宣布,這些船隻上許多設備都被拆除,烏克蘭要求俄羅斯將所有設備歸還。
  • 俄扣烏軍艦令黑海劍拔弩張 烏呼籲盟國援助
    該局強調,烏方清楚軍艦經俄羅斯領海和刻赤海峽的航行制度。這個制度過去一直被用來進行和平航行。「基輔領導層在作出此類危險和不負責任的決定時,應當考慮自己行為的後果。」    該局表示要將基輔在黑海水域策劃和實施海軍挑釁的證據公之於眾。    另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25日報導,烏克蘭國防部稱,這三艘船隻都受到俄羅斯特種部隊的攔截和攻擊。
  • 俄烏關係緩和 探討諾曼第模式會談
    這是2018年11月俄烏刻赤海峽危機後首次交換被扣押人員。當地時間7號上午,被俄羅斯扣押的35名烏克蘭人員離開俄羅斯莫斯科列福爾託沃看守所,乘坐飛機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鮑裡斯波爾軍事機場。這些人員中包括2018年11月在刻赤海峽危機中被俄方扣押的24名烏克蘭海軍官兵。
  • 克裡米亞供水引俄烏「鬥法」
    用水危機再引關注據俄媒報導,在俄羅斯近日舉行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俄總統普京承諾,將不惜成本全力解決克裡米亞半島的淡水供應問題。2014年烏克蘭切斷第聶伯河對克裡米亞的供水後,半島遭遇嚴重用水荒。此後,俄開始著手解決島上淡水供應問題。2018年刻赤海峽跨海大橋通車後,俄持續為克裡米亞輸水,島上供水問題得到一定緩解。
  • 裏海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嗎?先確定它是湖還是海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嗎? 安徽讀者 王勝寒 裏海能否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弄清楚裏海是湖還是海。 裏海位於亞歐交界處,是全球最大內陸水域。但距今1.1萬年前,裏海仍有水道與黑海相連,並非完全的內陸水域。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4.籌備委員會草擬的規則、規章和程序,應在管理局按照第Ⅺ部分予以正式通過以前暫時適用。    5.管理局及其各機關應按照關於預備性投資的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決議Ⅱ以及籌備委員會依據該決議作出的各項決定行事。    第309條 保留和例外    除非本公約其他條款明示許可,對本公約不得作出保留或例外。
  • 為在北極有效的對抗中俄,退群冠軍要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近幾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了伊朗核問題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氣候變化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國際性「群聊」。不過各國對於美國動不動就退群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了。美國喜提了「退群」世界冠軍這個榮譽稱號之後,美國五角大樓突然有人提議說要美國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次美國為什麼一反常態地要「加群」呢?
  • 外交部:美國不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卻以公約衛士自居
    在17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近日在智庫演講中,敦促所有參與國際海洋法法庭選舉的國家仔細評估中國候選人的資格,稱選舉一個中國官員加入該機構,就像僱傭一個縱火犯來管理消防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這邊俄烏劍拔弩張,那邊美海軍又來挑事,P8A反潛機逼近半島
    俄烏之間在刻赤海峽的衝突引發的後續效應不斷。看似是俄海警和烏海軍之間一次偶發性衝突,卻變成美俄角力新的衝突點,俄媒就披露,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海軍、空軍的偵察機,不斷逼近刻赤海峽和克裡米亞半島,對這一熱點地區進行了偵察活動。
  •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誕生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一部影響21世紀世界格局的海洋法典。它對世界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空間利用等。本文試圖通過這部法規的產生背景、主要內容以及圍繞這部法律展開的種種鬥爭,來展示當今海洋權益紛爭以及它對未來的影響。
  • 吳士存:《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南海的運用尚待取得共識
    新華網海口10月24日電(記者魏驊 郭信峰)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24日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對促進南海沿岸國海上交流與合作,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公約》在南海的運用和實踐尚有待進一步取得共識。
  • 俄烏總統會晤「雞同鴨講」 俄稱士兵不小心越界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導,俄烏兩國總統26日共同出席了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的雙邊會議,這也是6月以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會晤。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和歐盟的幾位高官也出席了會議。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什麼?美國為何至今未加入
    他尖銳詰問:「中國籤署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也尊重《公約》。可是美國並沒有籤署這個公約。美國為什麼不籤署?因為美國感到《公約》的很多地方是對美國不利的。一個沒有籤署《公約》的國家,不斷拿這個《公約》向中國說事,這能說得成嗎?這樣的話,《公約》成了什麼?美國打算尊重它嗎?
  • 俄烏衝突再次升級!北約2萬人陳兵邊境,槍口直指俄國第二大城市
    俄烏衝突再次升級!北約2萬人陳兵邊境,槍口直指俄國第二大城市自從烏克蘭大選結束喜劇演員成為總統之後,烏克蘭就一直沒有消停過。烏克蘭仗著背後有美國和北約各國的支持,他們不但要求俄羅斯釋放之前扣押的海軍人質,還要求普京歸還領土並且賠償賠款。
  • 我國參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談判始末
    海權約法--- 中國參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談判始末對於諸多核心事務,《公約》的措辭繁瑣而模糊,在實踐中往往導致爭端雙方作出有利於自己的理解。陳德恭認為,這也正是中國利用《公約》捍衛權益的機會,「要靈活地利用《公約》」1982年12月,歷時9年的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終於在牙買加的蒙特哥灣落幕。
  • 中國代表呼籲切實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權威和完整性
    新華社聯合國6月23日電(記者 倪紅梅、史霄萌)中國代表團團長、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23日在聯合國總部呼籲切實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權威和完整性,促進公平合理的海洋秩序。吳海濤當天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第26次締約國會議「秘書長報告」議題下發言時說,各方應秉持《公約》的宗旨,善意、準確、完整理解和適用《公約》及其爭端解決機制,避免濫用或不當擴權。對於《公約》未予規定的事項,應繼續以一般國際法規則和原則為準據。針對有關國家在發言中談及南海問題及南海仲裁案,吳海濤根據事實和國際法,闡明事實真相。
  • 俄烏關係「新年新氣象」
    烏東部衝突雙方互換戰俘、俄烏籤署天然氣過境運輸新合同、俄烏領導人通電話互賀新年等一系列事件,延續了2019年12月初諾曼第會談以來的友好氛圍,為俄烏關係帶來「新氣象」。雙方頻頻釋善意近日,俄羅斯和烏克蘭頻頻釋放雙邊關係積極信號。
  • 外交部回應「中方可能考慮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答:聯合國駐南蘇丹維和特派團遇襲事件造成中國維和士兵2人犧牲、2人重傷、3人輕傷。中方對此次襲擊聯合國維和人員的行徑表示強烈譴責。  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外交部在事發當日緊急協調,部署救治轉運傷員事宜。
  • 俄西海岸局勢緊張之際,一艘美驅逐艦開進俄東岸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俄烏兩國在刻赤海峽的緊張局勢依然沒有降溫,此時美國的一艘驅逐艦卻開進了俄羅斯東海岸的彼得大帝灣附近水域。「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2月5日報導稱,一艘美國驅逐艦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駐符拉迪沃斯託克基地附近駛離俄海岸,美軍的此類活動十分罕見。報導稱,美國海軍稱之為「航行自由」行動計劃。
  • 宋雲霞、王全達:美國為何不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以130票贊成、4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了被譽為當今世界「海洋憲章」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美國是四個反對國之一。《公約》於1994年11月16日生效,迄今已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67個締約方(含歐盟),而美國仍未加入。 是美國從一開始就不積極嗎?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