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赴美中國著名作家的代表作 | 美國書展觀察

2020-12-07 鳳凰網讀書


10位赴美中國著名作家的代表作|美國書展觀察

5月末的紐約,又迎來了一場盛大的全球出版人的文化派對。

2015年美國書展(Book Expo America,簡稱BEA),於5月27日,在紐約開幕。而作為本次書展主賓國的中國,則帶來了美國書展史上最大的外賓代表團:超500人包括近150家出版社的代表、50多位作家、攜上萬種圖書參與展覽。這是自中美建交36年來,中國出版業在美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動。

在書展期間,作家交流活動是本次主賓國活動的一大亮點。值此際,鳳凰讀書特開啟閱讀之旅,選取赴美參加書展的作家中的「老中青」十位作家——劉震雲、麥家、馮唐、藍藍、阿乙、畢飛宇、蘇童、徐則臣、盛可以、曹文軒,介紹他們的精彩作品,以饗各位讀者。

◆ 劉震雲——以黑色幽默面對人生困境和苦難

【作家簡介】劉震雲,1958年出生。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有多部作品被改編搬上銀幕。他慣於用黑色幽默講述苦難,關注歷史及人的生存困境,是當代文壇少有的可以與時代、人民和國家對話的現實主義作家。

【代表作品】《一句頂一萬句》:故事橫穿中國二十世紀,描寫了楊百順和牛愛國兩個普通的中國人,為了尋找一句知心話語,跋山涉水,所經歷的艱難的人生和心路歷程。描述了一種中國式的孤獨感和友情觀,被稱中國版《百年孤獨》。2011年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故鄉天下黃花》、《故鄉相處流傳》、《故鄉面和花朵》《一腔廢話》《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小說集《塔鋪》《官場》《一地雞毛》《官人》。

◆ 麥家——中國諜戰小說之父

【作家簡介】麥家被譽為「中國諜戰之父」,在英美兩大主流出版商的力推之下,已然成為國際上最炙手可熱的中國作家。其諜戰小說《解密》的英譯本登陸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21個英語國家,在上市第一天就打破了中國作家作品在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而國內多部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作品,如《暗算》《聽風者》等都出自麥家之手。

【代表作品】《解密》:當數學天才容金珍向著國際領域邁進時,歷史的大動蕩卻使他不得不走向另外一條道路——為了新中國的國家安全,他隱性埋名,在神秘的701基地日復一日地從事著密碼破譯工作。這是一場智力戰爭,他在數字領域摧毀著敵人的陰謀,同時又在無形中銷蝕著自己。2014年本書英文版《DECODED》出版,被收進「企鵝經典」文庫,這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作品後,唯一入選「企鵝經典」的中國當代小說。

【主要作品】《解密》、《暗算》、《風聲》、《風語》、《刀尖》、《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讓蒙面人說話》、《充滿愛情和悽楚的故事》、《天外之音》等。

◆馮唐——由性入禪的生猛之廝

【作家簡介】馮唐,原名張海鵬,1971年生於北京。他可謂中國當代文壇中的一個異類,曾先後有過多領域身份:協和醫科大學婦科腫瘤專業臨床博士,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華潤醫療集團CEO,以及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者。

【代表作品】「萬物生長」三部曲(包括《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北京,北京》)。由青春步入成熟,從萌動收穫迷惘,濃重的男性荷爾蒙是馮唐作品一貫最大的特色。而「萬物生長」三部曲,正是馮唐用野氣生蠻的文字,講述男人長大的故事。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北京北京》、《歡喜》、《不二》、《天下卵;散文集《豬和蝴蝶》、《活著活著就老了》、《如何成為一個怪物》、《三十六大》;詩集《馮唐詩百首》。

◆藍藍——對事物保持「溫度」的女詩人

【作家簡介】藍藍,原名胡蘭蘭,1967年出生,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80年發表了處女作《我要歌唱》,從此開始了寫作生涯。1992年參加《詩刊》第十屆「青春詩會」。2003年應邀參加法國巴黎國際詩歌節。2009年獲第四屆「『詩歌與人』詩人獎」,是首位獲得這一獎項的女詩人。

【代表作品】《睡夢,睡夢》共收入藍藍詩歌100餘首,絕大部分為作者近年來第一次結集的新作。她是一位對事物保持「溫度」和敏感力的詩人,其詩歌呈現出寬闊的視野、奇異的想像、樸素的美感和豐盈的生命力。就像藍藍自己說的那樣,這部詩集是她寫給世界的一封情書。

【主要作品】詩集《含笑終生》、《情歌》、《內心生活》、《睡夢睡夢》;散文集《人間情書》、《滴水的書卷》、《飄散的書頁》、《夜有一張臉》;童話集《藍藍的童話》,長篇童話《夢想城》等。

◆阿乙——從小鎮派出所走出來的怪青年

【作家簡介】十多年以前,在江西瑞昌一個鄉下派出所的警察艾國柱決定出走。十年後,出走的警察艾國柱變成作家阿乙。警察艾國柱在現實中不存在了,卻在阿乙的作品裡一次次出現:一個壓抑的青年,在一個憋屈的地方,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沒有任何理由,就是不喜歡。不願意就此虛度一生,盤算著走向外面世界的一切可能。

【代表作品】《春天在哪裡》:故事的原型大多來自阿乙聽聞的民間軼事,情節急轉直下,帶有一種原始的恐怖;而阿乙則像悲傷的獵人,埋伏在這些故事的轉角處,等著給你當頭一擊。

【主要作品】小說集《灰故事》,《鳥看見我了》、《模範青年》、(臺灣寶瓶)《春天在哪裡》;隨筆集《寡人》;小說《下面,我該幹些什麼》;自傳小說《模範青年》。

◆畢飛宇——書寫「疼痛」故事的人

【作家簡介】畢飛宇,1964年生。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文學創作,在近30年的創作生涯中,寫出了《推拿》、《青衣》、《平原》一系列優秀作品。曾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等多項大獎。

【代表作品】《推拿》: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師獨特的生活,細微而徹底,真正深入到了這部分人群的心靈。寫出了殘疾人的快樂、憂傷、愛情、欲望、性、野心、狂想、頹唐,打破了我們對殘疾人認知的情感牢籠。由此引發讀者對於盲人這一特殊群體、對於我們正常人人生的深刻反思。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青衣》、《玉米》、《平原》、《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那個夏季,那個秋天》,小說集《慌亂的指頭》、《祖宗》等。

◆蘇童——來自南方的墮落與誘惑

【作家簡介】蘇童,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中篇小說《妻妾成群》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並且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提名第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蜚聲海內外。

【代表作品】《香椿樹街故事》:蘇童小說中有兩處主要地理標記:楓楊樹村及香椿樹街。前者是蘇童想像的故鄉,後者則是故鄉父老移居(或逃亡)落籍的所在。歷史及社會的力量在此交相為用,肇始了各色的人間故事。而本書由一系列發生在香椿樹街上的故事構成,生動地再現了這條南方的老街上的一群少年的殘酷青春以及街坊鄰裡間的故事。

【主要作品】《1934年的逃亡》《紅粉》《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武則天》《米》《蛇為什麼會飛》《黃雀記》《香椿樹街故事》等。

◆徐則臣——建立內心微觀的史詩

【作家介紹】徐則臣,男。1978年出生於江蘇東海。被認為是中國「70後作家的光榮」,其作品「標示出了一個人在青年時代可能達到的靈魂眼界」。2014年,榮獲第五屆老舍文學獎、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代表作品】《耶路撒冷》被譽為「70後群體的小史詩」,從二戰時猶太人避難上海寫到美國的「9•11」,從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寫到北京奧運會之後的2009年;在浩繁複雜的背景下,小說聚焦在出生於1970年代的一代中國年輕人身上,選取其中典型性的代表,旨在通過對他們父輩以及自我切身經驗的忠直描述,深入地探尋在疾速的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中一代人的精神脈絡,探尋他們焦慮、疑難與出路,以呈現中國最近30年社會重大轉型時期裡,「一代人的心靈史」。小說獲得第五屆老舍文學獎,使徐則臣成為老舍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耶路撒冷》、《午夜之門》、《夜火車》,中篇小說《跑步穿過中關村》、《蒼聲》、《啊,北京》、《西夏》、《人間煙火》、《天上人間》、《逆時針》、《居延》、《小城市》等。

◆盛可以——呈現混亂的經驗和黑暗的靈魂

【作家介紹】盛可以,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於湖南益陽。曾獲多種文學獎項,被視為中國當代最傑出的女性作家之一。亦是當下最受國際文壇關注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語言風格猛烈,熱衷聲音實驗,涵蓋情感和社會領域,以敏銳觀察和冷酷書寫而著稱。

【代表作品】《野蠻生長》:小說圍繞李姓家族展開,每個成員都是來自最底層的普通人,每個人都靠著原始的生命力直覺本能地野蠻生長著,性格不管不顧,橫衝直撞,但又受限於所生活的時代,個人命運不可避免得經受著打擊、坎坷。嚴打、勞教、計劃生育、非典等等,現當代的很多事件都深入到了每一個普通中國百姓的家庭裡。盛可以進一步推進她一貫野蠻、冷酷的筆鋒,直搗事件與人心內部最原始野蠻的真實面目。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北妹》《水乳》《道德頌》《死亡賦格》《野蠻生長》等六部,以及《可以書》、《缺乏經驗的世界》、《留一個房間給你用》等多部中短篇小說集。

◆曹文軒——在「眾聲喧譁」中堅守「美」

【作家介紹】曹文軒,現任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精擅兒童文學,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曾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等四十多種獎項。

【代表作品】《草房子》:這是一部獲獎無數的少年長篇小說。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暇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根鳥》、《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作品集《紅葫蘆》《憂鬱的田園》、《暮色籠罩下的祠堂》、《三角地》《薔薇谷》、《少年》、《大水》、《追隨永恆》《再見了,我的小星星》,專著《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思維論》、《面對微妙》等。

(鳳凰讀書整理)

相關焦點

  • 2015美國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簡介
    阿乙、畢飛宇、曹文軒、蘇童、劉慈欣、笛安等25位知名作家將隨團赴紐約開展交流活動。此次中國主賓國活動將以出版交流為主體,以書為媒舉辦作家交流、文化展覽、專題論壇等系列文化活動,集中展示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和文學成就,促進中國與美國乃至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出版交流。
  • 著名作家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彰顯中國文學重量
    著名作家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彰顯中國文學重量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16日07:15   (新華網法蘭克福10月14日專電)14日下午,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主題館內讓全球觀眾切實感受到了厚實的中國文學重量——餘華、莫言、蘇童、李洱、葛水平和須一瓜六位國內知名作家同時亮相。
  • 2020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這場文學盛宴,真的有飯吃
    當流動的奇思妙想遇見香氣撲鼻的美食,當7位性格迥異的作家遇見7張獨具特色的餐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海報設計 何蕊今年,上海書展首次推出了「作家餐桌計劃」。孫甘露、徐則臣、祝勇、毛尖、馬伯庸、陳楸帆、那多這7位著名作家將走進滬上7家品質特色餐廳,與跨界學者們暢談文學與美食、城市與生活,帶動「七天—全年」的系列文旅體驗活動。
  • 六位中國知名作家亮相國際書展
    六位中國知名作家亮相國際書展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15日15:35   新華網法蘭克福10月14日電(報導員周谷風)14日下午,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主題館內讓全球觀眾切實感受到了厚實的中國文學重量——餘華、莫言、蘇童、李洱、葛水平和須一瓜六位國內知名作家同時亮相。
  • 倫敦書展焦點在中國 鄭淵潔等多位中國作家參與講座
    倫敦書展特地設計了中英文組成的扇形海報,以此體現中國元素2012年倫敦書展將於4月16日到18日在倫敦EarlsCourt舉行。本屆書展的主賓國(marketfocus)是中國。屆時,多位中國作家將參與倫敦書展中國項目的講座活動。同時,在倫敦南岸藝術中心、倫敦書評書店、大英圖書館會議中心、歐亞研究學院、Foyles書店等地也將有多場外圍活動。每年春季舉行的倫敦書展是世界圖書交易一個重要場所。屆時,世界各國的作家、出版人、文學經紀人、媒體人和教育者將會齊聚一堂,舉行許多交流活動。
  • 2020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這場文學盛宴,真的有飯吃
    孫甘露、徐則臣、祝勇、毛尖、馬伯庸、陳楸帆、那多這7位著名作家將走進滬上7家品質特色餐廳,與跨界學者們暢談文學與美食、城市與生活,帶動「七天—全年」的系列文旅體驗活動。從8月12日至8月18日,7集節目會在澎湃新聞、看看新聞、愛奇藝隨刻App、B站、喜馬拉雅、小紅書、抖音、拼多多、東方網、周到樊登讀書會、一條、趣頭條、浦東觀察等平臺陸續上線。
  • 法蘭克福書展「70大壽」,中國作家受關注
    最大的變化是,書展的政治味道越來越濃。多年來政治味最濃厚的一次在疑歐派勢力日益高漲的氛圍下,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裡尼也罕見出現在書展,為歐盟文化宣傳。她在開幕式上致辭稱,「多樣性是歐洲文化的真正力量。」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法蘭克福館與比利時著名作家史蒂芬·赫特曼斯等知名人士,一起就「開放:在動蕩不安的時代如何保護自由」展開主題座談。
  • 國外作家扎堆上海書展 五位茅獎得主僅一位現身
    上海書展已經舉辦了十幾屆,每年都有數千家來自全國的出版機構參會展銷,每年最當紅的作家也幾乎都會出現在上海書展與讀者見面,它幾乎成為了國內文學圈與讀者喜好的風向標。不過,今年的書展開幕當天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國外的作家扎堆現身上海灘,上海書展儼然成了他們的主場,相比而言,現身的中國國內文學大咖太少了。
  • 第25屆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董啟章
    同時,他將會於書展主持三場分享會,更邀請到他的文壇好友香港作家黃碧雲和來自日本的中島京子跟他進行對談。  除了董啟章的講座之外,中國以及海外的優秀作家都會到香港書展開講座。其中,「名作家講座系列」將會請來多位重份量嘉賓,包括來自中國內地的嚴歌苓、閻連科、吳思、金宇澄、《下南洋》紀錄片製作人周兵、麥天樞及祝捷和蔣方舟;臺灣的李敖及他的兒子李戡、劉兆玄(上官鼎)、蔡明亮、張瑞昌、吳明益和陳雪,香港的黃碧雲、鍾曉陽及廖偉棠。
  • 著名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亮相深圳書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 鑫 2020深圳書展正如火如荼的舉行中。11月29日,沈石溪攜「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品藏書系」系列作品在深圳書城龍崗城4樓大臺階舉行以「親近生命 走進自然」為主題的讀者見面會。
  • 著名作家西西:香港的說夢人
    今年的香港書展特邀著名作家西西擔任「年度作家」,以表揚她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在香港文壇的成就和貢獻。書展還特設了展覽專區,展示了西西多年來的手稿、獎座、收藏品,以及她所縫製的布偶,讓讀者走入她的創作世界。   昨晚,香港國際書展的首日招待酒會也邀西西作為壓軸嘉賓。
  • 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讓文學在舌尖上跳舞
    孫甘露、徐則臣、祝勇、毛尖、馬伯庸、陳楸帆、那多這7位著名作家將走進滬上7家品質特色餐廳,與跨界學者們暢談文學與美食、城市與生活,帶動「七天—全年」的系列文旅體驗活動。到今天為止,「作家餐桌計劃」已經告一段落。這場活動為什麼要選擇這七家餐廳作為活動場所呢?
  • 中國作家美國遇冷?「門可羅雀」本是一句玩笑話
    作家馮唐為讀者籤名。新華網  近日,一篇談中國作家在美國書展籤售遇冷的文章《哪裡是門可羅雀,簡直是一個雀兒也沒有》引起熱議,也有文章反駁其並不了解美國書展。  阿乙  籤售對於寫作者不是最重要的事  在那篇中國作家美國書展遇冷的文章中提到:當蘇童、畢飛宇、阿乙三位作家來到籤贈活動現場時,發現不但沒有排隊等待的讀者,連筆都沒有兩桿。於是在場的幾個作家開始自娛自樂起來,互相拿書給對方籤字,然後取笑對方提筆忘字。忘了是誰吐槽了一句「門可羅雀」,蘇童接口:「哪裡是門可羅雀,一隻雀都沒有!」
  • 2017上海書展:親近傳統之美 探討人工智慧
    從最傳統到最未來,上海書展將帶領讀者盡情「穿越」。   亮點1親近傳統之美   2017上海書展上,世紀出版集團在傳統文化出版領域全力開拓,一批書寫中國故事、傳承中華美德的精品新作迭出。   上海人民出版社評出了2017年上海書展十大推薦好書,其中不僅包括緊扣社會熱點的主題圖書,專業的學術精品著作,更有適合大眾閱讀的經典名家名作。
  • 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參展2018上海書展
    中國外文局(中國國際出版集團)首次組團參加上海書展,參展團攜5750餘種圖書參加上海書展,涉及20餘個語種。為在滬讀者帶去優質精品圖書,也利用書展的平臺努力打造外宣出版品牌,為營造「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的社會環境,助推全民閱讀貢獻力量。
  • 從美國書展看中國出版"走出去":實力是最好的名片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經理劉國輝對記者說,最近15年來,該出版社共引進美國文學作品版權405種,丹·布朗、史蒂芬·金等美國暢銷書作家的小說在中國也非常暢銷,他們付給美國出版機構和作家的版稅相當可觀。「所以美國出版社和版權代理公司積極性很高,主動找我們推銷版權、希望合作的越來越多。」
  • 這5本書,是5位美國著名作家各自的傳世名作
    【精讀君曰】每一個傑出的作家,都有一本一提到他的名字就會讓人聯想起的作品,我們通常稱之為代表作——比如一說到海明威,我們就想到《老人與海》。代表作既能代表這個作者最高的文學,又能體現作者的個人風格。因此,想要了解一個作者,從他的代表作開始不失為一個良方。
  • 10位難忘的香港作家 部部經典之作都讓你淚湧
    其實除了金庸在香港乃至華人界比較出名外,還有其他9位香港本土作家,在內地或是本土也是比較有名氣的,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10位香港知名作家吧,聽到他們的名字同樣會被他們的作品把我們帶入到沒有網絡,沒有手機,只有黑白電視機裡面,唱著粵語歌
  • 書展觀察:90後作家的文學野心誰懂
    90後新銳作家群在2014上海書展上齊齊亮相  李宏凱攝 人民網上海8月16日電  在中國文壇,業內業外都習慣於以「70後」、「80後」、「90後」標籤對作家群體進行代際劃分。如今,以韓寒、郭敬明等為代表的「80後」作家大多邁過「三十而立」的門檻,而一群雄心勃勃的「90後」寫作新星,正從上海出發,志在接手國內青春文學的歷史舞臺。 2014上海書展期間,人民網上海頻道記者走近90後的文學世界,嘗試捕捉文學現象背後的文學事實,驚訝於這批「新新人類」這樣的豪邁心聲,「沒趕上時代災難是一種寫作不幸」,但,「你們看低了我們90後的野心!」
  • 滄月「鏡系列」亮相美國書展,將隆重登陸英語世界
    奇幻巨著「鏡系列」亮相美國書展,將隆重登陸英語世界 奇幻巨著「鏡系列」亮相美國書展,將隆重登陸英語世界近日,中國奇幻文學代表作家滄月「鏡系列」由好萊塢頂級大咖團隊加盟製作成國際大片嘎納消息重磅發布之後,又有了振奮人心的新消息,儒意圖書聯合加拿大合作機構SYON攜手走進紐約11大道與34街交匯處的賈維茨會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