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
曾經看到一則新聞,一個高校的校長認為:「想靠語文得天下,贏高考,必須從小學開始抓!我認為這個結論非常正確,小學是培養學習行為習慣和能力的重要起點。而且現在的小學對孩子 的閱讀也越發重視了,對於讀書少,不讀書,不思考,少思考,寫字慢等語文基本工不紮實的孩子而言」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然變成了審判"。
既然閱讀是語文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最弱之處,那麼如何閱讀才能達到高分呢?
每天可以定時定點給孩子朗讀故事,或者是閒暇的時候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去參加一些閱讀活動,合理安排閱讀的時間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說說關於閱讀讓好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和收藏的:
1.泛讀
所謂的泛讀就是廣泛閱讀,是說的讀書的選材知識面要廣,不僅限於同一類別或者同一行業的書。也就是
說既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人文歷史方面的書,這樣才能廣泛的通過閱讀學習,開拓思路。
2.精讀
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裡「熟讀而精思」,即是精讀的意義。也就是說,要細讀多總結,還要進行比較和對照,反覆琢磨,反覆研究,並且作好筆記,以便溫故而知新。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細看,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3.通讀
對著書本從頭到尾閱讀, 瀏覽一遍,主要是把文章能簡單的讀懂,讀通,了解文章內容的大概意思,對文章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文章核心之處。對比較重要的書籍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跳讀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就是把書中不重要或者說是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不去讀,把書的主要內容抓住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的地方,反覆思考 都不能理解的時候,也是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這樣到了最後就可以前後貫通了。
5.速讀
這是一種助力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採勸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6.略讀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的時候可以大概看看,只是把大概的意思知道一下即可。也可以把主要的和關鍵的語句重點閱讀,弄清文章的主要觀點,了解文章的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這種文章的讀法往往在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都能清楚的知道,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以大致了解,從而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再讀就是把文章中有價值的或者是非常精彩的部分再重新讀一遍,「溫故而知新」。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仿佛老友重逢」。重複是學習之母。反覆的學習,這樣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最好的方法。
8.寫讀
古書有寫:「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時準備一本筆記本用於摘錄、記心得,這樣就能積累大量的材料,還能增強閱讀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下面就分享到這裡,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是決定孩子語文成績的關鍵。希望我們能堅持每天都閱讀。讓閱讀成為我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