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作品嘉定「故鄉行」,青綠山水長卷《萬裡茶山圖》亮相

2020-12-16 上觀

「故鄉行——陳翔中國畫作品展」4月30日起將以「一展二點」的形式,在陸儼少藝術院和嘉定菊園·荷享藝品兩展館同時展出,這是畫家歷年創作的一次比較全面總結與展示。

 

陳翔自小學畫,師從海上名家薛邃。其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進入上海書畫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精文字、通畫史,又擅書畫,後調入上海中國畫院,現任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本次展覽共展出陳翔130餘幅山水畫精品力作,皆是他近年所繪,作品的面貌豐富,不僅有其擅長的青綠設色,更有不少水墨作品,明澹雅正,清逸雋永。作品的形制上也變化多樣,有小品、冊頁、手卷、立軸,表現了畫家對各種形制和畫法的得心應手。

 

陳翔擅長使用青綠色彩,在水墨基礎上著青綠色,其畫法近小青綠。他的青綠山水捨去傳統青綠山水的複雜程式,為了更直接表現自己的情性,也更便於出落自己的本色。陳翔青綠著色頻施渲染,一畫反反覆覆,層層疊疊不下十數過,甚至幾十過,畫面透脫又不失厚重,他的山水青綠其外,水墨其裡,是青綠外殼包裹下的水墨精神體。展品中包括了他的水墨小幅小品,有的筆墨章法還是承接其青綠墨稿的方法,稍加蒼茫渾厚之修飾點加;有的雖屬墨戲,放縱之中還是守住意趣底線,同樣不失韻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畫展展出藝術家耗費2年多繪製的長達24米的青綠山水長卷《萬裡茶山圖》,展現了從福建福鼎到臺灣阿里山的中國各大茶區盛景。這也是這幅綜合了紅色內涵和扶貧意義的作品首次完整亮相。其文創產品也將在展覽期間同時亮相。

 

陳翔作畫常用一方「嘉定」印,足見故鄉在他心中的份量。他表示,「嘉定是我人生的故鄉。藝術,則是我精神的故鄉。此次回到故鄉舉辦畫展,是一次承載著藝術理想的人生回歸,也是一次承載著人生意義的藝術回歸」。

「故鄉行」是嘉定文聯主辦的嘉定籍藝術家系列展,以呼喚遊子的回歸,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本次展覽的首展將於4月30日至5月26日展出。之後將於5月29日至6月25日在嘉定區真新街道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安亭鎮震川美術巡展,展覽期間將舉行多項講座和公共教育活動。

相關焦點

  • 「江山萬裡行」董繼寧山水畫展亮相
    湖北日報訊 (記者龔雪、新聞研修班學員熊啟文)昨日,作為本屆藝術節的活動之一,「江山萬裡行」董繼寧山水畫展在省圖書館亮相,集中展示了我省著名國畫家董繼寧的精品力作,為其11月1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畫展打好基礎。董繼寧,著名國畫家,長期從事中國山水畫的創作、研究和教學,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 陳翔畫作:「桃花源」就在那裡
    「陳翔山水畫展」昨天在上海錦滄文華大酒店驥文軒展廳對外展出,與大多數美術館展覽不同的是,這一展覽的作品並不多,不過三十多幅,然而與現場的文玩古籍畫冊配合起來看,卻頗有趣味,展覽的作品大多是畫家近幾年完成的山水畫,說這些山水畫是青綠山水當然也可以,然而這只是皮相之見,正如書畫評論家江宏對陳翔畫作所說的那樣:「陳翔的山水無疑接近小青綠。
  • 走進畫家許金輝青綠山水藝術
    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美展,多次獲獎,近幾年來主攻青綠山水畫,還多次到黃山、三峽採風,也因如此黃山、三峽題材作品居多,並被美術報、書法報、安徽衛視專題報到,作品在瀋陽、北京、南京等地拍賣公司拍出,被評為2016年度最佳藝術家稱號。作品被臺灣、香港美術館收藏,2015年在北京榮寶齋舉個人畫展,2016年十人作品在全國舉行巡迴展。
  • 海派空間|傳統的力量——說說陳翔的山水畫
    傳統的力量——說說陳翔的山水畫文/江 宏陳翔作品「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計」,志向的源頭或者說初萌的志向,卻是興趣。陳翔作品學生時代,陳翔挾著濃厚的興趣,向山水畫名家薛邃求教。乃師是位精於傳統又不乏創造者,無疑為陳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陳翔中文根底,現在往大裡說便是中國文化了。無論如何,文是進入史、哲的通道,是作為優秀畫家的必備素質。
  • 錢松嵒:青綠山水中石青、石綠這樣用!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1200幅齊白石作品圖庫
  • 大千筆下:青綠山水
    1934年作 匡廬觀瀑圖1931年作 山水人物峒關蒲雪圖1939年作 山水1939年作 蜀山行旅圖1943年作 閒吟策杖倚天風1944年作 青綠山水1949年作 溪山初雪1949年作 行舟圖
  • 陳翔的山水畫透脫又不失厚重,青綠其外、水墨其裡。
    8年前在上海錦滄文華大酒店驥文軒藝術展廳看了陳翔先生三十多幅山水畫作品,非常喜歡,後來又陸續看到他一些作品。陳翔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但發展方向卻選擇了自己從小就喜歡的中國畫,現任上海中國畫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上海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 水墨寫意青綠山水之典範——張佩,作品鑑賞收藏
    張佩師從山水畫大師陸儼少先生,從中獲得真傳,經過多年潛心創研,獨創南北共融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拓寬了中國山水畫的藝術邊界。畫家張佩水墨寫意青綠山水作品鑑賞收藏:1.張佩作品《雲壑飛瀑》張佩的這幅作品在合肥展覽過,描繪的是雁蕩勝景,此畫以集大成之筆法勾勒出山石,皴法介於解索皴和牛毛皴之間。山石渾厚且清新,整體呈縱勢,有畫雖三尺,卻有百裡之勢的氣場。
  • 為何很多畫家不願畫青綠山水?
    那麼,在畫家張之發先生看來,究竟是為何很多畫家都不願畫青綠山水呢?先生詳細講解如下,為你依次剝開青綠的創作外衣眾所周知,青綠大作中熱度最高的,就是王希孟18歲創作的《千裡江山圖》。萃花先從這幅畫的解讀開始,答案就逐漸水露石出啦。
  • 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亮相北京
    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近期於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1994年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砂石畫個人展覽,相隔15年後砂石畫再次以長篇巨製百米長卷《山魄》亮相北京山水美術館,相關領導、行業大咖等嘉賓出席展覽活動。
  • 中國書畫萬裡行兩岸藝術家交流創作活動在福州舉行
    同時,長卷展出時,可以同步邀請部分書畫名家舉辦聯展,同步開展經貿交流活動,未來,長卷還可以捐贈給有關機構協同建設中國書畫萬裡行大樓,永久性展示中國書畫萬裡行長卷,並以正面展作品、背面展示創作者簡歷的方式讓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和兩岸政要永久為兩岸人們所銘記,為熱愛和平的世界各國人們帶來震撼的視覺衝擊破。
  • 《三江春暖》21米山水長卷創作活動
    8月23日下午,杭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向市委宣傳部交接《三江春暖》山水長卷儀式在富陽舉行。滾滾錢塘江,悠悠富春江,迢迢新安江,充滿了詩情畫意。錢塘江潮為天下奇觀,壯闊奔騰進入世人的腦海;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一卷《富春山居圖》,奠定了富春江在中國山水中的崇高地位;葉淺予先生的《新富春山居圖》,讓富春山水錦上添花;壽崇德先生的《新安江水電站》長卷,讓新安江景致名揚天下。
  • 畫家張佩:30年筆墨生涯,獨創水墨寫意青綠山水
    ——陸儼少 1988年10月於杭州30年筆墨生涯,張佩老師將水墨寫意與青綠山水兩大門類融會貫通,獨創出別具一格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張佩老師獨創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作品,內容上融南北山水的雄渾與溫潤,形式上借鑑青綠山水的華麗和水墨寫意的質樸
  • 畫家張佩:30年筆墨生涯,獨創水墨寫意青綠山水
    ——陸儼少 1988年10月於杭州30年筆墨生涯,張佩老師將水墨寫意與青綠山水兩大門類融會貫通,獨創出別具一格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張佩老師獨創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作品,內容上融南北山水的雄渾與溫潤,形式上借鑑青綠山水的華麗和水墨寫意的質樸,描繪出南北合一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這一全新門類,成為當下山水畫領域中全新的篇章和課題。
  • 楊世倫:青綠山水的傳承與發展
    儘管元明清文人畫家仍有人兼工青綠山水,民國時期也不乏其人,但終究不過聊備一格而已。一批山水畫家在深入研究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師法自然」,開闊視野,確立現代的審美觀念,以不同的風格探尋山水畫創作的發展和突破。在當今多元化時代,傳統與現代穩健與激進並存,發展中國畫色彩也成了熱門話題,誕生了許多借鑑、移植東西方繪畫的新型中國重彩畫。當今青綠山水畫由於對素描等西方繪畫技法的學習,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 著名畫家盧新利筆下的寫意青綠山水
    著名畫家盧新利筆下的寫意青綠山水(圖) 天津文學藝術網訊幼年跟隨著名金石書畫家穆奎信先生學習書畫篆刻,2003年跟隨中國山水大家劉皓先生系統學習中國畫藝術並不離左右,深受先生讚譽。 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上海名家教育進修學院客座教授。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楹聯書畫院院士。榮寶齋天津特聘畫家。張善孖、張大千藝術專業委員會藝委會委員 。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員。
  • 中國畫:青綠山水筆墨發微
    中國畫:青綠山水筆墨發微張平從中國畫的發展歷史來看,先有設色,後有水墨。「在古代,中國畫又叫丹青,可見中國畫本來是重色彩的。①只是隨著文人畫的興起,水墨畫的成熟,青綠山水便逐漸遭到貶抑和排斥。殊不知雲林亦有設色青綠者,畫圖遣興,寧有定見?」②撇開「繪畫一開始都是設色且多為青綠」不論,當從「隨類賦彩」和「墨分五色」來說,「水墨的」與「色彩的」就存在著對應、融通與同一的內在關係,而且兩者加在一起並相互映照,山水世界才趨豐富,山水畫史才能完整,並呈現可持續發展的青春活力。「設色即用筆墨,用意所以補筆墨之不足,顯筆墨之妙處。」
  • 三地畫家共繪21米《三江春暖》山水長卷
    總共用了15張宣紙,將在第十三屆西湖讀書節閉幕式上亮相 三地畫家共繪21米《三江春暖》山水長卷 2019年08月27日 14:43:34「以三江為題材創作山水長卷,非常有挑戰性。歷代名家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要想超越很難。每人各畫一幅容易,但要一段一段銜接起來,做到過渡自然、前後照應、銜接合理就很難了。」
  • 畫好青綠山水,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特別是隋代山水畫家展子虔,他的代表作《遊春圖》以俯瞰構圖的形式,實現了咫尺千裡的效果,體現了當時畫家對透視的認識。到了唐代,山水畫真正進入全面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湧現了許多著名的山水畫家,還形成了風格完全不同的兩大流派。其中一派便為「青綠山水」。青綠山水使用礦物性顏料,以繪形為主。畫出的是彩色的山水,色彩鮮豔濃重。代表人物是李思訓和李昭道父子。
  • 24米青綠山水卷驚豔桂林城
    昨日,在寶賢橋下文化長廊,一幅24米青綠山水卷完工亮相,驚豔桂林城。這幅畫作是桂林畫院書記龍建忠與畫院專職畫家張賢、秦暉、韋丹意、黃熙、文新軍、張世霖應兩江四湖景區的邀請,耗時一周時間完成的。畫家們用畫筆將桂林的多個經典景點,整合呈現於桂林市民和全國遊客面前,為桂林創城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