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村大媽,賣1種稀罕物叫人參娃,言說男女吃了進補

2020-12-11 黃河鄉土故事

近期與網友聊天,聽說山西省永濟市的農村集市上有人銷售一種叫做「人參娃」的稀罕物,老年人吃上大補,每年的冬天都會有人在集市上兜售,並且價格只有3元錢1斤,如此低的價格就能買到人參卻是有點意外,為了一探真假,周日一大早攝影師便來到了這個叫做開張的小鎮上,尋到了一位賣人參娃的農村大媽。

大媽看到我們來問人參娃的事情,坐在那裡便開始介紹,她說車子上放著一堆像人參一樣的東西就是人參娃,這個是黃河對岸陝西人的叫法,因為這東西長得和人參一般模樣,人吃大補和人參的功效一樣,所以才將它比喻成「人參娃」或者「小人參」,當地人方言稱它為「蔓茄」,聽人說學名叫「蔓菁」。

大媽人很熱情,盡她所知的給我們做著介紹,「這東西在農村就是個稀罕物,只有在初冬季節才開始有,當地人已經吃了幾百年了,男女吃了都能進補,是個大熱性,特別適合老年人補身體,老頭在家裡種了1畝左右,每天刨點我帶到集市上賣,3元1斤賣的還不錯,今天已經賣了150多元錢了。吃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小米熬湯的時候,將人參娃切塊同煮,這樣的食用效果最好,她和老頭在家裡是年年吃,現在身體很健康。」

大媽旁邊5米左右的地方是一位大叔的攤位,他將「人參娃」清理得乾乾淨淨,甚至還去掉了上邊的細根須,我們向他繼續打聽著人參娃的情況,大叔告訴我們說,一般人都認為人參娃就是油菜根,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外觀看上去樣子差不多,其實不是一種東西,這「人參娃」當地人把它多稱為「蔓茄」,為啥不叫油菜根就是個佐證,初冬後的大田野外經常會有這種野生的東西,樣子和油菜苗相似,葉子還是有本質的區別,它的葉莖不像油菜葉那樣大和光滑,吃上去的口感還有一種澀澀的感覺。

大叔說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用它熬製小米湯,身體虛的人經過一個冬天就能完全改善狀況,特別對老年人很適合,他已經賣了好幾年了,為了保證純正效果都是從野地裡挖回家,然後收拾乾淨帶到集市上銷售,有好幾個老人經常光顧,是他主要的客戶。

集市上另一位賣人參娃的大叔站在街道上給一位村民正在介紹它的神奇作用,看上去大叔比較專業,他說現在智慧型手機上就能查到這個「人參娃」的功效,學名叫「蔓菁」,具有維持腸道健康,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本村曾經有位便秘的老人,吃過後效果非常明顯。現在城裡人對這個東西很是稀罕,他從網上銷往外邊價格是10元1斤。

這位大叔同意前邊大叔的說法,他也認為這「蔓菁」就是地裡野生的,與油菜根有本質的區別,在野外「蔓菁」就是東一苗西一株,很少有大面積生長,尋找起來不是很困難,但是也不容易。做人就要厚道誠實,雖然說油菜根與「蔓菁」極為相似,可是功效還是有差別,畢竟野生的都是好東西。他現在集市的銷售價格是10元3斤。

開張小鎮上的集市往來人數很少,可能是也有冬天的原因,儘管過往的趕集人不多,可是「蔓菁」的生意看上去似乎不錯,這位大叔的攤位上經常有人光顧,大家對人參娃似乎情有獨鍾。

當地人吃「蔓菁」已有數百年的時間了,「蔓菁」之所以受當地人的推崇其原因有2個,其一是以前農村經濟不發達,村民們在冬季把它當作了一種食物,久而久之成了一種飲食習慣;其二是老輩人的經驗相傳它的大補功效,很多人都有明顯作用,所以才有了傳說。攝影師認為「蔓菁」就是晉南農村季節性的美味,至於大補的功效因人而異,只有自己吃過才知道。怎麼樣,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媽街頭賣「稀罕果」,顏色金黃外表粗糙,外行吃皮內行吃籽
    農村大媽街頭賣「稀罕果」,顏色金黃外表粗糙,外行吃皮內行吃籽。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因此想買什麼東西就會變得特別方便啊,而街上各種各樣的店鋪也是琳琅滿目,有賣生活日用品,有賣美容化妝品的,當然也有賣我們少不了的各種美食,所以大多數朋友在周末節假日的時候就喜歡去逛街購物。
  • 大媽超市賣「稀罕物」,80元一斤,每天賣百斤,回頭客就認老味道
    大媽超市賣「稀罕物」,80元一斤,每天賣百斤,回頭客就認老味道。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鄰居告訴我,家附近這家超市裡,一位大媽賣的特色小吃,顧客排長隊買,一斤80元,吃過的人都說好。要知道,美食的誘惑我是拒絕不了的,趕緊來到這家超市,在一個櫃檯,看到一位六十左右的大媽,正在賣貨。離遠看,真沒看清是什麼東西,離近看原來是肉脂渣,酥香濃鬱的香味,吸引了很多人。
  • 農村1種「寄生樹」,號稱「鐵包金」,果實珍貴,樹根更是稀罕物
    歡迎來到「花草物語」養花小天地,小物已經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那些養花的小樂趣啦!在農村,樹木資源非常的茂盛,尤其是在一些危險的深山裡面,人跡罕見,這裡的植物就生長得非常好。農村1種「寄生樹」,號稱「鐵包金」,果實珍貴,樹根更是稀罕物。這種寄生樹就是勾兒茶,它是一種灌木植物,但枝條攀緣在其它樹木之上,搶奪其他樹木的養分和陽光,所以也算是一種寄生的植物,果實非常的珍貴,但樹根更是一種稀罕物,因為樹根的顏色是金黃色的,還有別稱就是「鐵包金」,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植物。
  • 大媽賣農村「土貨」小吃,一斤賣到100元,純手工製作物有所值
    大媽賣農村「土貨」小吃,一斤賣到100元,純手工製作物有所值現如今社會的經濟發展也真的是越來越快了,而且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往往不斷的提升,很多現在人們對於美食的要求也真的是越來越高了,而且現在這個時代有很多的美食,那麼都是機械加工的,根本就吃不到原來農村純手工製作出來的味道了
  • 廣西人叫它「草鞋底」,長得好看卻不能吃,如今30元一條成稀罕物
    廣西人叫它「草鞋底」,長得好看卻不能吃,如今30元一條成稀罕物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記得小時候農村的河裡有各種各樣的魚類,其中大部分魚類都是能吃的,當然也有一些魚類雖然不能吃但也讓人記憶深刻,尤其是一種個體很小的魚,長得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小夥伴們放學後都喜歡在河裡捉幾條養著玩兒,不過這種魚長得好看卻不能吃,在河裡泛濫又被人們嫌棄,如今卻成了稀罕物,賣到30元一條很稀少!
  • 長土裡的4種水果,全吃過的是農村娃,城裡人能叫出名字都算稀罕
    提到水果,想必大夥都吃過。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水果有香蕉、蘋果、葡萄、荔枝、草莓、獼猴桃等等。這些水果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全部長在樹上!今天要普及的主題則是從土裡生長出來的4種水果分別有哪些。全吃過的大概是地道農村娃,畢竟城裡人能叫出名字都算稀罕了。
  • 陝西6旬大媽家冒出1棵野人參,枝繁葉茂萬元不賣,看看啥樣
    周末,和影友相邀,一行四人駕車穿越黃河來到西岸的陝西省潼關縣農村採風,大家來到了潼關古城舊址上僅存下來的一個古巷——水坡巷。這棵大人參長在距離後院門的大約5.6米的地方,張大媽在這裡種著一些花草,還在一個水缸裡養殖荷花,大媽說人參的根部從水缸邊上的磚頭縫隙裡扎了下去,它的枝葉非常的茂盛,已經將這裡的花盆都遮擋住了,以後可能要收穫一個大大的人參娃娃。
  • 三九寒天,7旬老人用石頭砸出稀罕物高價不賣,專供老伴享用
    走進窯洞我們見到了2位老人家,大媽躺在炕上休息,大叔坐在下邊用石頭砸著什麼東西,大家互相打過招呼,大叔說這是在砸杏核取杏仁,這東西可是個稀罕物,山溝裡有自家幾棵老杏樹,是當地的老品種,杏兒雖小可是杏仁是甜的,砸開杏仁就能即刻食用,冬天在家裡閒著無事,也快到年關了砸點杏仁準備年貨,這稀罕物是高價不賣,專供老伴享用。
  • 農村這野生植物俗稱「石橄欖」,如今1斤80,是稀罕物,遇見請珍惜
    說到農村的這個石橄欖,應該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陌生,甚至有一些農村的小夥伴連聽都沒聽說過呢,其實這種野生動植物的老一輩的人稱之為生長在石頭上的仙桃,因為它是一種常見附著在石頭上生長的生物,而且這類植物在中國的分布並不是多麼的廣泛,在中國一些山地或者是荒野當中也只有在潼南地區才有,當然它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是他由於常年生活在深山當中
  • 真假人參娃
    而後,人參娃轉身,失去了蹤影……萊陽,娘娘山下,近日怪事不斷:人參娃不僅公開現身,還以自己的名義,在路邊擺攤,掛人參娃的牌子,問病行醫,配賣參藥。老寨山上的人參娃,行俠仗義,懲奸除惡,人人皆知。但是,人參娃很少出現在娘娘山,更何況,老寨山上的人參娃,極少公開以人參娃的身份亮相。當日,它不過以一個胖乎乎的男童形象,穿著紅肚兜,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讓人們去猜測。
  • 大媽小學門口賣「稀罕小吃」,一元一個圓球球,家長排隊給孩子買
    這裡可是有超級多的小吃呢,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大媽在校門口賣的稀罕小吃,非常的受小朋友們的喜歡,一起來看一下吧!大媽小學門口賣「稀罕小吃」,一元一個圓球球,家長排隊給孩子買!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在學校門口擺小攤,因為學生買的機率很大,賺錢也快,如果只是擺在普通的路邊,可能都沒有生意。
  • 山西農村大媽柴火蒸的大饅頭,個個都是「開口笑」,看是啥個樣
    夏天,小編和影友到山西晉南黃河岸邊農村採風,來到一個黃土窯洞農家,看見滿院收拾的乾乾淨淨,就和女主人打招呼,女主人很熱情地招呼我們到家裡看看。聽見有客人到家,正在午休的男主人趕忙從炕上坐起來和我們拉起家常,他姓杜,我們叫他杜大叔。
  • 農村娃愛吃的4種零食,城裡人也稀罕,老闆:全靠它們發家致富
    其實出生在農村的孩子沒有大家想像的悲苦,他們的童年很開心,沒有多餘且世俗的想法,所以能無憂無慮得過好每一天。農村的自然資源豐富,想要吃零食媽媽和奶奶都會做。因此哪怕沒有城裡小孩的貴零食吃,也有接地氣卻不失美味的「特色零食」。
  • 農村這種樹滿身是刺,常被砍來當柴燒,殊不知「樹葉」是稀罕物
    導讀:農村這種樹滿身是刺,常被砍來當柴燒,殊不知「樹葉」是稀罕物在農村的山林裡和鄉村的房子旁邊都種有許多樹,有些樹的樹枝在冬天被折斷砍伐,農村人用來燒火做飯或者取暖。在夏天的時候農村的老老少少都會在大樹的樹蔭下午睡,這也是在農村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到了秋天好多樹都會結果子,也可以滿足人們的嘗鮮胃口,一些農村的古樹也是歷史非常的悠久,一直到現在都很珍貴。其實在農村有很多種類的樹木和野生植物,好多農村人認為這些樹木都是無用的,但大多數野生植物都是有自己的價值的。
  • 農村大媽擺攤賣「它」20元1隻,來買的人排長隊,一天200隻不夠賣
    「吃貨」代指的角色往往是很萌的很能吃,但是他們更求精,與美食家不同,他們隨性而來,慢慢品味,即使是街邊小吃,他們也會品味廚師在料理當中的那一點點心意,給予人們美好的讚美認同,使生活充滿了希冀。相信不少人每天都對將要吃到飯菜充滿著希望,但是很多時候失望的佔多數的,吃到一種美味不可能每天都吃,吃到不好吃的飯菜不代表別人做的就不好吃,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個美食,農村大媽擺攤賣「它」20元1隻,來買的人排長隊,一天200隻不夠賣現在街上的小吃攤,放眼望去,可不僅僅是年輕人在擺攤賣好吃的,現在還有很多農村的大爺大媽也跟隨潮流開始賣起了各種特色小吃。
  • 4種包裝「醜」卻好吃的零食,盼盼薯片上榜,農村娃「最稀罕」!
    現在的時代呢,對於大家來說也都是有一些不一樣的表現了,像是在之前我們吃東西一般也都是會考慮到它的溫飽性,都是能夠讓我們的肚子吃飽就可以了,而現在卻都是完全不一樣了,不僅要有這好吃的味道,就連它的賣相也是很重要的。不得不說這是看臉的時代呀。
  • 長在地上的野果,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賣到近百元一斤成稀罕物
    兒時的農村沒有什麼零食,但我們總能找到好吃的,在我的印象裡,地枇杷,就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零食」,也是我們童年時代的最愛,地枇杷用長輩的話來說還是有公母之分的,母的當然就是水分充足,聞起來味道香甜,這種是可以食用的,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公的了,公的沒有水分,裡面甘苦,這種是不能食用的,
  • 農村這樹不值錢,但果實是稀罕物,富含油脂,榨成油80元一桶
    在我國的農村野外,有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有不少野生植物被人們所熟知,也成了農民朋友所喜愛的植物,最為明顯的莫過於野菜、野果和野生菌了,如薺菜、香椿、馬蘭頭、魚腥草、三月泡、松樹菌等,它們不僅營養價值不輸於常見的蔬菜、水果等,在如今更是在城裡賣到了高價,為農民朋友帶來了創收。
  • 這樹不值錢,但樹葉是稀罕物,內含「香味」,有人靠賣樹葉發財
    在農村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有不少野生植物都有著很高的價值,只不過大多數人不了解它們,以至於浪費了它們的價值。其實在農村裡有很多野生植物都是如此,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這麼一種樹,它叫做「黃楝樹」,往往就是因為人們不了解它,常把它砍來當柴火燒,殊不知它的葉子可是稀罕物,價值很珍貴。黃楝樹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樹種,在我國分布非常廣泛,從雲南起一直到內蒙古,這中間的省份都有黃楝樹生長,尤其是在兩廣及湖南、湖北、河南一帶最為多。而野生的黃楝樹主要生長於路邊及向陽的山區風景。
  • 老樹上掛滿「雞爪果」,如今賣10元一斤成稀罕物,泡酒專治風溼
    在農村生活,人們吃水果基本是不花錢的,一方面是果農有種植,另一方面是野果也長得不少,一年四季都長有不同的野果,像蛇泡、樹莓、八月瓜、構樹果等等,種類多到數不清,而且也吃不完。對於農村娃來說,就經常摘野果來解饞了,酸甜可口多滋味,味道真不比水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