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水果,想必大夥都吃過。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水果有香蕉、蘋果、葡萄、荔枝、草莓、獼猴桃等等。這些水果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全部長在樹上!今天要普及的主題則是從土裡生長出來的4種水果分別有哪些。全吃過的大概是地道農村娃,畢竟城裡人能叫出名字都算稀罕了。
從小生於農村的孩子,一定對它們不陌生。許多家庭都有栽種,等到成熟後直接挖出來吃就是,比起外面賣的水果口感絲毫不遜色。那麼它們分別是哪些水果呢?請看小編一一介紹開來吧。
一、水晶蘿蔔
這種土味水果在農村真心不稀奇,小小一個頗有點像姜。它的頭部有超大超多的根莖,倒是和蘿蔔非常相像。將泥巴用水衝洗後,再仔細去掉外皮,便會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來。因果肉晶瑩剔透,如同上好的水晶,所以才被人們稱之為水晶蘿蔔。這種水果的口感如何呢?其實味道還蠻好的,汁水充沛,微甜微甜的,很是可口。
二、馬蒂
其實馬蒂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荸薺,生長在潮溼的土壤中,在鄉下還蠻多人種植它的呢。荸薺的外皮呈現紫黑色,皮非常的薄。用水果刀輕輕刮去就能看到白潔光滑的果肉,果肉細膩無渣滓,汁液甜美,吃完一個後保管你停不下來。荸薺口感甜脆,營養物質豐富,所以特別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除了單純當水果吃,還可以用來燉湯,煮肉吃哦。
三、涼薯
涼薯的性質比較特殊,既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以當蔬菜吃。小時候經常會在飯桌上見到它,奶奶會在菜地裡種植一大片涼薯藤。涼薯長成後,有時候外出幹活回來的爺爺就直接去皮吃,相當於加餐飽腹了。小孩吃涼薯純粹是為了過扒皮的癮,因為涼薯的皮特別好撕,那爽感很是好玩哦。
四、地枇杷
這種長在土裡的水果一般多見於荒地中,草坡或巖石縫裡。它的果子很小一顆,就像板慄一樣。土壤上是一顆綠葉,不認識的人可能會誤以為是雜草吧。其實這種地枇杷也叫野地瓜,它的莖蔓總是縱橫交錯地生長著,像一張巨型漁網!地枇杷的味道還蠻耐吃,也可以用作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哦。
以上這四種水果都是生長於土裡,在地廣物博的農村比較常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呢?其實除了水晶蘿蔔、馬蒂、涼薯、地枇杷外,還有很多水果都是挨著裡面生長的哦。像夏天最愛的西瓜、香瓜等等。那茂密的枝葉莖曼下面,土壤之上則是一個個碩大的瓜果。
雖然是較為偏僻的農村,不像交通便利又繁榮的城市,但小朋友的童年依然過得有滋有味香甜可口的水果隨便吃,種類還豐富,最重要的是不要錢!簡而言之,對於農村自家栽種的水果,小編還是蠻有情感的,你們是否也同樣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