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兩首雜詩,言簡意深,指點迷津,讀完讚不絕口

2020-12-15 品詩賞詞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他一生宦海沉浮,卻笑對人生。當年他被人誣陷並貶到黔州之時,他的弟弟帶著嫂子和侄兒,千裡迢迢地來看望他,黃庭堅感動之餘卻說,「莫厭歲寒無氣味,餘生今已矣」,不要怕寒冬來臨,沒有了芳香,我的生命歷程已快走完,即將到達自由彼岸,可見詩人早已看破紅塵,視死如歸。下面介紹的是黃庭堅的兩首雜詩,言簡意深,指點迷津,讀完讚不絕口。

雜詩一宋代:黃庭堅古風蕭索不言歸,貧賤交情富貴非。世祖本無天下量,子陵何慕釣魚磯。

黃庭堅是一位飽學大儒,他自幼聰慧,讀書過目不忘,進士及第後便擔任了國子監的教授。宋哲宗即位後,召黃庭堅為校書郎以及《神宗實錄》的檢討官。但是他嘔心瀝血地工作,卻被人有意誣陷,被審時他膽氣豪壯,毫無懼色,可惜最後還是不能脫離干係。

面對殘酷的現實和悲劇的人生,黃庭堅終於開始反省自己,為何自己待人肝膽相照,最後卻被人陷害。他不由得嘆息,「古風蕭索不言歸,貧賤交情富貴非。」古風純樸,人心善良,而今這一切都很難再見。曾經的貧賤之交,富貴後就面目全非,李白曾賦詩,「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清代的納蘭性德也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黃庭堅又想到了釣魚磯的故事,嚴光,字子陵,年輕時即有高名,曾與劉秀一起遊學。劉秀當了皇帝後,他就更改姓名隱居山野。後來有人發現一位男子反穿羊裘,在富春江上垂釣,劉秀懷疑他是嚴光,派人帶了禮物去徵聘他,三次才隨車同來。黃庭堅有感於世間善惡難辨,忠良屢屢受挫,於是就說,世祖心中根本就沒有與人共享天下的雅量,嚴子陵何必要學習姜子牙垂釣。

雜詩二宋代:黃庭堅迷情淡蕩不知津,老卻平生夢幻身。滿眼紛華心寂寞,長安市上酒家人。

紅塵來去,喧囂過往,誰能獨善其身,誰又能自得其樂。有人難得糊塗,有人卻深陷泥潭,在這七月流火的日子裡,沒有落葉繽紛,也沒有白雪飄灑,唯有盛夏的繁茂和蔥鬱。白雲悠悠,怡然自得;流水淙淙,一路歡歌。而人間卻充滿了悲苦與愁怨,經常收穫希廖、身心俱疲,滄桑過往終於讓詩人修煉了一顆淡泊之心。

黃庭堅不再那麼執著,他開始懂得取捨和含蓄,「迷情淡蕩不知津,老卻平生夢幻身」,詩人說,我們為情所迷,沉湎其中,渾渾噩噩不知真味。暮年卻恍然大悟,感覺從前就像身處夢中。朱光潛先生曾指出,「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自然與藝術的媾合,結果乃在實際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個宇宙。」黃庭堅多舛的人生,卻讓他的詩歌藝術日臻完善。

最後詩人說,「滿眼紛華心寂寞,長安市上酒家人。」面對著燈火輝煌、霓虹閃爍,您是否也感同身受,滿目的繁華似乎都與自己無關,人間的清歡也似乎總是與己無緣。李白就曾說,「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還有那些曼妙嫵媚、錦衣玉食的古代宮女們,一定也是同樣的心理,王昌齡就曾經寫道,「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金屋、玉階雖然富麗堂皇,卻遮掩不了內心的寂寞。

縱觀這兩首雜詩,語言樸實,用典自然,不僅抒發了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而且也為後人指點迷津。不過還是陸遊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生活中時常充滿波折和陷阱,不要單純地看待人和事,同時還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人生品味,才能辨別真假和善惡。

相關焦點

  • 黃庭堅的兩首絕句,別出心裁,讀完令人深受啟發
    黃庭堅是北宋的著名詩人,也是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他的作品追求細膩嚴謹,峻拔雋永。山谷曾經寫過一首描寫兒童的古詩,其中有兩句「學語春鶯囀,書窗秋雁斜」,可是他仔細揣摩後覺得,既然還在牙牙學語,就不可能會書寫,於是就改為「學語囀春鳥,塗窗行暮鴉。」
  • 唐代一位詩僧窮困潦倒,這兩首雜詩卻詼諧幽默,令人掩卷長思
    宋代的黃庭堅曾評價說,「一切眾生顛倒,類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雜詩二首(其一)唐代:王梵志我有一方便,價值百匹練。相打長伏弱,至死不入縣。這首詩採用第一人稱,仿佛戲曲的道白,全詩的大意是,我有一個處世的法寶,它的價值堪比百匹白色的熟絹。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當你與人打架時,一定要服氣自己的弱小,至死也不去縣衙裡告狀。讀者眼前仿佛立刻浮現出一位體弱瘦小的詩僧,他總是低頭不語,一直逆來順受,從無怨言,雖然不是奴顏婢膝,也不見一絲男兒血性。大家也會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總是被人欺負,最後還處處吃虧。
  • 韓愈的兩首七絕,造語奇崛,寄意深遠,令人讚不絕口
    下面分享韓愈的兩首七絕,造語奇崛,寄意深遠,令人讚不絕口。楸樹二首(其一)唐代:韓愈幾歲生成為大樹,一朝纏繞困長藤。誰人與脫青羅帔,看吐高花萬萬層。韓愈,字退之,世稱昌黎先生。他24歲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讀者都熟悉他的名作《春雪》、以及《晚春》等作品。他的作品新奇獨特,氣勢雄渾,但其仕途經歷也十分坎坷,曾多次被貶,所以他非常同情與其遭遇相似的士大夫們。他的作品不僅反映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抒寫孟郊、賈島等人的潦倒身世。這兩首詩就是託物言志,抒發內心的不平之意。
  • 8月底,貴人指點迷津,喜事接踵而至,3生肖紛至沓來,苦盡甜來
    8月底,貴人指點迷津,喜事接踵而至,機會紛至沓來,苦盡甜來的生肖猴。 8月底,貴人指點迷津,喜事接踵而至,機會紛至沓來,苦盡甜來的生肖兔。
  • 己亥雜詩竟然有三百一十五首,大多數人都只讀過兩首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所作,與其說是詩倒不如說是一本詩集,因為它足足有三百一十五首。《己亥雜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可以說涵蓋了各種所見所聞所想,龔自珍大概是把畢生的感受都寫成了《己亥雜詩》,把所有詩作都編進了這一本詩集中。
  • 黃庭堅的這首詩寫出了真實人生,因用典較多,讀懂的人很少
    黃庭堅是個比較特立獨行的美男子,他是北宋的詩骨。 黃公子詩書畫三絕,他的詩作更是博採眾長,卻又獨闢蹊徑,自成一家。 公子的詩作講究鍊字,意境空曠而優美,有「詩中有畫,畫中有字」的藝術感。
  • 辛棄疾的一首千古絕唱,言簡意深,寫盡人生的無奈,令人回味無窮
    哪怕是從來沒有讀過此詞的人,也會覺得此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卻又言簡意深、回味無窮。說它通俗易懂,是因為既沒有用典(熟悉稼軒的人都知道,他是個用典高手),也沒有生僻字,讀完就懂。說它言簡意深,是因為它的內容很簡單,卻包含了一個人從少年到中年的心態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此人經歷的紅塵中事,看過的世態炎涼,也就不言而喻了。
  • 龔自珍偏愛「碧螺春」,所寫《己亥雜詩》中的兩首絕句更讓人回味
    說起龔自珍,很多人都會想起他《己亥雜詩》中的兩首絕句:作者:李公綏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己亥雜詩》共有三百一十五首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上述兩首。龔自珍是浙江杭州人,江浙人多愛綠茶,《龔自珍全集·第九輯·戊戌(按:1838年)》有《會稽茶》一節,全文如下: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為天下第一,古人未知也。近人始知龍井,亦未知碧螺春也。
  • 雜詩其二王維詩意 雜詩這首詩的詩意
    《雜詩》一共有三首,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雜詩·其二》是其中一首,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吧。  《雜詩·其二》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寒梅著花未;王維的這首《雜詩》短短四句,卻是難以被超越的名作
    「寒梅著花未」這句詩出自王維的一首《雜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首詩僅僅四句,卻成為難以被超越的經典之作,現在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雜詩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你從遙遠的故鄉而來,應該知道故鄉的事情吧。不知道在你動身前,是否知道,在雕刻著花紋的窗戶外,那寒梅有沒有生出花苞呢?這是一首思鄉作品,但是卻又不同於一般的詩作,重點就在於這首詩能夠把最尋常的事物寫出最動人的情感來。作者沒有去寫家中的事,而是通過梅花發問,以小見大。
  • 黃庭堅這首詩讓蘇軾都服氣,每一句都有大智慧,通篇充滿了哲理
    黃庭堅與蘇軾的關係亦師亦友,由於小蘇軾八歲,再加上敬重蘇軾,於是黃庭堅心甘情願拜在他的門下,成為了蘇軾最得意的門生。民間關於兩個人的故事,那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無論是蘇軾,還是黃庭堅,那都是當時的翹楚,正是由於他們對於文學的貢獻,從而讓宋詩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可以與唐詩相媲美。
  • 黃庭堅:以詩注韻,以書畫作魂,淡泊名利一杯酒,高風亮節千年燈
    庭堅想起平時在戶外遊走常常遇見坐在黃牛上的牧童,便很快寫出這首傳播一時的《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在場的賓客無不驚嘆,紛紛讚嘆此生了得。此詩從一個7歲的兒童口中吟出,實屬不易。那騎牛橫吹短笛的牧童,悠哉地穿過一村又一村。
  • 黃庭堅看不慣鄰家美女下嫁貧民,寫下兩首酸溜溜的詩,卻成為經典
    黃庭堅出生書香世家,其祖父黃湜那一輩兄弟十三人中有十人中進士,其父黃庶也是宋代官員、北宋詩人,而黃庭堅自己成就更勝於祖輩與父輩,是北宋響噹噹的大文豪之一,他孝順的故事更是被收入《二十四孝》故事當中,侍奉母親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黃庭堅曾遊學於蘇軾門下,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不過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黃庭堅的仕途並不順利。
  • 老師指點迷津,讓高一新生找準自己定位
    老師指點迷津,讓高一新生找準自己定位 對於初入高一的學生來說,第一次月考馬上就要來臨了。可能有人會說,高中第一次月考,學的知識不多,這次考試不算什麼。其實,這次月考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說是高中月考當中最重要的一次月考,為何這樣說呢? 初升高後,新生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再加上高中知識的急劇增加,難度增大,可能會不適應。
  • 黃庭堅秋日懷遠,這兩首七律綿邈灑脫,又極具理趣
    秋懷二首(其一)宋代:黃庭堅秋陰細細壓茅堂,吟蟲啾啾昨夜涼。雨開芭蕉新閒舊,風撼篔簹宮應商。黃庭堅,號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秋懷二首》創作於熙寧八年,當時作者31歲,正在河北大名任國子監教授。國子監職務清閒,處境單純,作者經常讀書自遣。快要接近年末歲尾,詩人遠離故鄉,觸發懷遠之情,於是即興賦詩。
  •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五賞析 龔自珍已亥雜詩第五首賞析
    《己亥雜詩》是龔自珍的代表作,每一篇都有著其特別的意義。今天小編要說的便是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寫了些什麼吧。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蘇軾的一首五言詩,恬淡安然,讀完令人讚不絕口
    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五言詩,恬淡安然,讀完令人讚不絕口。答徑山琳長老宋代:蘇軾與君皆丙子,各已三萬日。一日一千偈,電往那容詰。大患緣有身,無身則無疾。先生不禁興嘆,即使每天通讀一千首偈語,人生也像閃電那樣瞬間消散,根本就由不得人們去質問。詩人說完這句,就開始劇烈地咳嗽,更感到呼吸有些困難。高僧趕緊示意先生不要再說話,讓他安心休養。
  • 黃庭堅《鷓鴣天》菊花詞兩首,一首比一首狂放,堪稱菊花之醉
    黃庭堅菊花詞裡,兩首都有為報時人洗眼看,究竟表達怎樣的情懷?「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黃庭堅的50歲掛官不得。說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想退休都不成。他的50歲之前也算還順,22歲考中進士,28歲當國子監教授八年兩屆,偶爾會下到基層去做縣官,到很快抽上朝廷來,做的是校訂《資治通鑑》以及前任皇帝《神宗實錄》修史這樣重量級別的編修官。
  • 紅樓夢:冷子興指點迷津,賈雨村找到終南捷徑,一切水到渠成
    賈雨村通過老江湖冷子興指點迷津,眼前一亮,想到了託現在的東家林如海幫忙。第二天一大早,賈雨村精心準備一番後,便去請託林如海幫忙復官。那麼,林如海願意幫賈雨村復官麼?其中暗藏何等玄機?
  • 山中雜詩吳均注音版 山中雜詩這首詩的拼音
    《山中雜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將山村的景象描寫得栩栩如生。今天小編整理了吳均寫的《山中雜詩》的拼音版,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shān jì jiàn lái yān,zhú zhōng kuī 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