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隨口吟誦了幾首詩,劉禹錫思索片刻,卻回復了2首千古名作

2020-12-21 木子先生發現生活

白居易有兩個最重要的詩友。前半生是元稹,後半生是劉禹錫。

白居易30歲遇到元稹,當時元稹23歲。從此兩人成為好基友,互相唱和,結下深厚友誼。兩人的唱和相得益彰,元稹為白居易寫過著名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面對這樣的真摯友誼,白居易非常感動,以至於老友死後仍一直念念不忘,為他寫下《夢微之》這樣的名篇,並留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千古名句。

總之,兩人的唱和是相得益彰。

後來,白居易和劉禹錫走到了一起,不過這次,白居易顯得很隨性,而劉禹錫卻每次都似乎用盡全力。

白居易

白居易晚年寫詩信手拈來,隨意成章,可能這震撼到了劉禹錫。儘管劉禹錫也是天才,也有自己獨成一派的詩風,然而,他還是決定學習白居易的長處。

劉禹錫同學這麼努力的結果,是每次唱和他都幾乎不落下風,甚至多次佔據上風。

一次,兩人閒來無事,決定寫點傷春悲秋的東西,來打發打發時間。白居易作為主人,喝了幾口小酒後,捻了捻鬍鬚,不慌不忙地在紙上寫下一首《春詞》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斜倚欄杆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開頭開得挺好,前兩句很美,後兩句也有言而不盡的韻味,但是最後的議論似乎還不夠畫龍點睛,有點爛尾的意思。

劉禹錫

劉禹錫看後,微微一笑,對老白的詩才大加讚賞,然後一邊喝著酒,一邊思索。過了片刻,他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一口喝完杯中剩下的酒,提筆寫下《和樂天春詞》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同樣是春詞,卻沒有白居易詩中的慵懶,而是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女子認真化了妝到園中欣賞滿園美麗春色,不管是人,還是景,都是一種生機勃勃的樣子。唯一不和諧的是,這些美好的生命被「鎖」定在一個院落中。於是自然而然,這些旺盛的生命,會產生衝破束縛的渴望:即使是花,長在這孤獨的園中,也是虛度芳華;倒不如做那蜻蜓,自由自在,飛出院牆。

別具一格的思路,清新脫俗的想像與語言,讓這首詩成為一首名耀千古的傑作。對比老白的作品,說它勝過一籌,毫不為過。

古風

又一次,劉禹錫結束了23年的謫遷生涯,兩人相見,飲酒,吃飯,話滄桑。白居易看到這位朋友經歷坎坷,於是寫下《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安慰他: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般的開導,重在議論,文採不差,不過對比劉禹錫的和詩,不管是情感,還是意境,似乎都有不如: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或許是融入了太多的自身經歷,整首詩顯得感情十分充沛,議論毫不枯燥,不僅有美好的意境,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哲思。

為何會如此?同樣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兩人唱和,似乎劉禹錫總要勝過一籌?難道是白居易晚年才情大減?不見得,他晚年懷念元稹的詩歌同樣出色。

或許,是由於他們相遇的時機不對吧。在劉白頻繁唱和之時,白居易似乎已經不會再像年輕時一樣,毫無顧忌地向一個人打開心扉。

相關焦點

  • 白居易與劉禹錫鬥詩,白居易寫出千古名作,劉禹錫以此詩成功翻盤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開頭就寫到兩人一見如故,把酒言歡,對酒高歌的場景。只有志同道合,親密無間的朋友,才會如此無拘無束。詩歌之中,白居易主要還是感嘆劉禹錫才華橫溢,堪稱詩文「國手」卻仕途坎坷,經歷的挫折太多,是命運的不公。白居易的這首詩,非常出眾,堪稱千古之作。他語言平實自然,卻又感情真摯。
  • 白居易和劉禹錫在揚州相遇,把酒言歡,留下兩首千古流傳的好詩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白居易和元稹之間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們兩個人的友誼經常被世人拿來談論,但是元稹很早就去世了。很快白居易又和另外一個詩人劉禹錫成為了好朋友。白居易和劉禹錫兩個人是同年出生的,並且兩人對樂府運動都十分的支持,可以說兩人有很多共通之處,因此才會成為至交好友。白居易和劉禹錫在揚州相遇,把酒言歡,留下兩首千古流傳的好詩!
  • 白居易和劉禹錫鬥了半輩子,只有劉禹錫的這首詩,讓他心服口服
    白居易和劉禹錫相識時,已經54歲,劉禹錫也已經52歲。白居易號稱「詩王」,他為詩狂,為詩入魔,為了作詩他「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所以當他遇到和自己一樣名滿天下的詩豪劉禹錫,他就如身處巔峰的武林高手,遇到了一個難得的敵手。年紀相仿,又都才華橫溢,心心相惜之情讓二人很快成為了摯友。
  • 白居易隨口吟出一首詩,便成千古名作,短短4句,人人會背
    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的名作,都是妙手偶得的。譬如,白居易的千古名作《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遊大林寺序》載:「餘與元集虛十七人,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這一千古名句振奮人心,千百年來不知激勵了多少學子書生奮發上進。眾所周知,這兩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題既名「酬樂天」,此詩當為和詩,且是與白居易相唱和。那麼白居易的原贈詩又是如何呢?
  • 在身經危難時,劉禹錫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百折不回,鼓舞人心
    826年(唐敬宗寶曆二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途經揚州與白居易初逢,白同情其遭遇在宴席上作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替他鳴不平,劉禹錫回敬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後成千古名作,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時又暗含了大自然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哲理。
  • 白居易寫了一首詩平平無奇,劉禹錫拿來隨手刪2句,卻流傳千古
    短短4句詩,就讓我們感受到了氣勢磅礴的景象,成為了一首千古絕唱。除了李白,唐代時期還誕生了無數千古流芳的大文豪,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他曾經寫過一首《板橋路》:梁苑城西二十裡,一渠春水柳千條。若為此路今重過,十五年前舊板橋。
  • 劉禹錫「抄」白居易的愛情詩,卻被譽為「神品」,讀來肝腸寸斷
    若論名氣,白居易似乎更勝一籌,他的詩如《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冬天,當54歲的白居易在揚州遇到和自己一樣名滿天下的劉禹錫,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 劉禹錫寫下五首懷古詩,前兩首流傳千古,白居易說:第一首最好
    範仲淹寫下傳世的《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傳千古。可是,你知道嗎?《嶽陽樓記》是範仲淹在河南鄧州寫就的。範仲淹壓根就沒有去過嶽陽樓。沒有去過當地,卻能寫下絕唱,唐代的劉禹錫,也是個中人才。
  • 白居易和劉禹錫喝酒時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最後10個字千古名句
    而劉禹錫則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文人。被小吏欺負,他寫下了《陋室銘》;被小人陷害後,好不容易翻身他卻寫下了「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如果按星座來說,這就是一個妥妥的摩羯座。而當如此霸氣的詩豪遇到了白居易,也變得溫潤了不少,或許這正是劉禹錫晚年詩風有所改變的原因。那麼這對好友平時相處時又是怎樣的畫風呢?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比如,一提起李白,都知道他是以浪漫著稱的詩仙,一提起王維,也都知道他是以恬淡聞名的詩佛,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劉禹錫為人曠達樂觀,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是神來之筆
    而本文要重點解讀的是劉禹錫另一首很曠達的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此詩的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則是神來之筆!為了更好地理解詩意,首先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進行簡單描述劉禹錫仕途上比較坎坷,他曾度過了23年的貶謫生涯。寶曆二年,獲赦返回洛陽途中的劉禹錫,恰好與白居易在揚州相逢。一別經年,白居易見到此時已雙鬢斑白的劉禹錫不免潸然,宴席上白居易贈與劉禹錫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詩文此處不去贅述,想了解的朋友自行查閱),詩的內容主要是對劉禹錫仕途坎坷的慨嘆,而劉禹錫則寫下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作答,詩寫得十分曠達,與詩豪風格極其吻合。
  • 劉禹錫回贈白居易一首詩,雖然沒被唐詩300收錄,卻流傳千古
    下面談談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是哪首詩,為何流傳千古卻沒能收錄到《唐詩三百首》中去?一、與白居易的相遇在唐代詩人就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多,也如同天上的星光一同閃耀。而這些詩人也有成雙結對出現的,比如劉禹錫與白居易,他們兩個之間曾流傳過鬥詩的故事,到現在仍然被人們笑談,據說他倆最早相識於某個酒樓中的一場酒宴,那時候已經是中唐時代,劉禹錫回到洛陽,途經揚州時正趕上白居易也回歸洛陽,同樣也路過了揚州,就這樣兩個罷官的人在某處相逢。
  • 白居易與劉禹錫和詩,劉禹錫再勝一籌,《唐詩三百首》只選他的詩
    要論名氣,詩王白居易遠大於詩豪劉禹錫。在唐朝的一段時間內,他在詩壇的地位甚至比李白、杜甫還要靠前。唐宣宗就在給白居易的輓詩中稱其為「詩仙」,晚唐張為曾在《詩人主客圖》中,將他列為第一類詩人之首,尊稱為廣大教化主。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白居易在劉禹錫的面前,無論是鬥詩還是唱和,總是略處下風。
  • 劉禹錫酒後寫下一首名作,白居易說:我不如你!第五句流傳最廣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後世評價這首詩是「唐人懷古絕唱」,可見評價之高。據說,這首詩讓白居易也讚嘆不已。原來,劉禹錫和白居易是好朋友。有一天,元稹、劉禹錫、韋楚客三個人在白居易家裡聚會喝酒。喝著喝著,他們談起了南北朝的興廢往事。白居易說:今天我們都聚在一起,不如一人寫一首《金陵懷古》的詩。此時的劉禹錫雖然官職低微,卻當仁不讓地拿著紙和筆,準備第一個寫。
  • 劉禹錫最勵志的兩首詩,一千年來振奮無數國人
    其中,最讓人為之振奮的便是勵志詩!勵志詩不僅僅是詩人之自勵,也是對讀者、對後人的激勵。很多勵志名句流傳千古,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為理想而振奮拼搏。今天狗子特意挑選了劉禹錫最為勵志的兩首詩作,其中一首傳唱千古人人皆知,另一首稍顯冷門,但也有堪比曹操的名句。
  • 2首《楊柳枝》,劉禹錫1首,白居易1首,不知你們讀過沒?
    很多人讀《楊柳枝》誤以為是詩,但其實《楊柳枝》是詞,這闕詞的格式還是比較多的,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對這闕詞的改編和翻新有很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讀2首《楊柳枝》,劉禹錫1首,白居易1首,不知你們讀過沒?1、《楊柳枝》唐·劉禹錫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我以為的驚豔便是這首詩掃一眼有想讀的欲望,讀過一遍對某些詩句印象深刻,有想背的感覺(即使只背一句兩句),劉禹錫的這首詩就是讓我驚豔的詩。
  • 劉禹錫被貶後回京,筵席上寫一首詩答謝白居易,頸聯乃是千古名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外號「詩豪」,他有一首詩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名字很長。詩歌的頸聯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兩句詩中,劉禹錫既表達了對歲月蹉跎,仕途不幸的傷感,同時又展現出了對欣欣向榮的未來的憧憬。
  • 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在洛陽,與劉禹錫閒飲,寫下這首詩,很美
    白居易曾經寫過這樣一首很有名氣並且流傳很廣的詩詞《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詩中這樣寫道:「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共把十千沽一鬥,相看七十欠三年。閒徵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 白居易贈詩「你惆悵啥」,劉禹錫酬贈「你瞎了」,都說劉詩氣派!
    劉收到這首詩後很感動,終於遇到了一個知己,也順手寫下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還贈白居易,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更成振奮精神千古哲理名句。兩年後,兩人又被同調來到長安,劉禹錫做了主客郎,白居易出任秘書監,說不上春風得意,趾高氣揚,但至少也算是頤養天年,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