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與日本園林異同及成因分析

2020-12-06 騰訊網

編輯|Nina

校對|小七

岡倉天心發現,中國人天性中強烈的常識因素使中國人在觀念的世界裡和行動的世界裡都不把事情弄到極端。他說,在這方面,日本與印度人更為接近。

——引自《亞洲藝術中人的精神》

蕭默先生在其著作《建築的意境》一書中,評價中國園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時這樣說到:中國園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唐宋時已傳入朝鮮和日本,並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禪宗思想傳入日本後,又促成了極富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園林和「茶庭」的產生。

中國園林與日本園林既有極深的關聯,也有著後續的創變之異。那麼它們之間的具體區別何在呢?下面這篇文章有助於大家了解並區分二者之不同。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是中式園林的傑出代表,運用寫意的造景手法,講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臺樓閣、石凳、小橋人家、曲徑通幽。

園中石嶙峋,清流縈繞,古木參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見大的格調,塑造咫尺山水的格調。

一步亦景,移步易景,隔窗望景,另有別致講究。園中建池,池上建橋,橋的東西皆見水,意為左右逢源,園中栽種棕榕,意為中庸之道。

蘇州的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裡,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並用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家具陳設和各式擺件等來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

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日本園林

日本園林日本深受中國園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園的影響,因而一直保持著與中國園林相近的自然式風格。但結合日本的自然條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它的獨特風格而自成體系。

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精巧細緻,在再現自然風景方面十分凝鍊。並講究造園意匠,極富詩意和哲學意味,形成了極端「寫意」的藝術風格。日式園林,善於選用質樸的素材,抽象的手法,表達玄妙道理,以「枯山水」為代表。

蘇州園林與日本園林同異

兩者從布局形式來看,都屬自然山水園。蘇州園林偏重山性,園必有山,日式偏重水性,園必有島;從意境看,蘇州園林尚文,人工之中見自然,日式尚武,自然之中見人工。

當然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中私家園林下的一個分支。而日本園林也有宮苑、寺園、枯山水、茶庭、離宮庭園等。

相同點

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都是自然山水園,整個布局看不出明顯的軸線,道路蜿蜒曲折,這是東方園林區別於西方園林一個共同特徵。

蘇州園林屬於私家園林,面積有限;而日本國由於國土面積小,即使是皇家園林也無法像中國的皇家園林一樣氣勢宏大,因此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的一個共同追求追求就是「精緻」。

造園者都專注與如何將自然微縮於方寸之間,並將主人的情懷融入其中。

可能真正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就是日本的水石庭和蘇州園林,因為他們都有繼承「一池三山」(傳說中的仙境,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瓊萊、瀛洲、方丈)的園林模式,造園要素主要是以水體、假山、植物、小品為主。所以看上去會有點像。

在東亞園林裡你的感官體驗是動態的。(mobile viewing positions)這點體現在蜿蜒曲折的小徑,借景等元素上

西方園林更多是精緻的體驗。(static viewing positions)體現在軸線,幾何對稱等元素上。比如:

上圖是日本園林裡「隱趣」(miegakure/reveal and hide)的理論。與蘇州園林裡「徑」這個概念相對應

上面兩幅圖,一個是日本園林,一個是蘇州園林,觀察後可以發現相似之處。

上圖是胡馬雍陵(Tomb of Humayun),典型的"Charhar Bagh"/ "Four gardens"結構。

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都以建築,山水和植物這三個元素來造園。

不同點

布局

日本園林早期(平安時期)形成「池泉築山庭」的園林風格,面積較大,主要特徵是模仿自然山水,有湖有山。

若湖面較大,則湖中堆置島嶼,以橋連接。這個時期是日本園林逐漸脫離一味模仿中國園林,形成自己風格的初期。

後來,禪宗傳入,南宗山水畫的寫意技法使日本園林走向高度概括,極端的寫意即出現「枯山水」平庭。

中國園林雖都是寫意手法造園,卻沒有如此的固定格式。《園冶》中講究「巧與因借,得景隨機」,即講究因地制宜,景到隨機,高方欲就平臺,低凹可開池沼,卜築貴從水面,立基先究源頭。

理水

日本園林最為著名即其「枯山水」,以白沙象徵水面,以小石象徵島嶼,極端抽象體現山水關係。(圖為幽篁居)

而之「池泉築山庭」雖用真山真水,但與中國園林講究水的來龍去脈不同,日本園林注重的是水的形態,小溪平橋,宛如畫中。

中國園林講究「疏園之去由,察水之來歷」。謹遵「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法則,水系無論大小,必曲折有致,有的還故意做出一彎港汊、水口以顯示源流脈脈。同時也講究聚散,所謂「聚則通闊,散則瀠洄」

疊山

日本園林並不做太多大地形,往往是在水中置島,模仿「一池三山」,且有一定的定式。如桂離宮,大島和小島布列。

而中國園林的一池三山則要活潑很多,北海、中南海中的三山拉得很長,圓明園內福海中的「蓬島瑤臺」相聚甚近,避暑山莊的三島一枝分三徑。

除了堆置島嶼之外,中國園林的山往往傍水而走,山水不分割。所謂「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胸中有山方能畫水,意中有水方許作山」。

山貴有脈,水貴有源,有些時候為了表示山脈貫通,還特意貼牆疊山,好似山脈遇牆,破牆而入。

掇山時山石之間的結合也有安、連、接、鬥、挎、拼、懸、劍、圖、卡、垂、挑等多種手法。中國的園林把山喻為全園的骨骼,可見山在中國園林中的地位。

置石

日本枯山水的置石,主要是利用單塊石頭本身的造型和它們之間的配列關係。

石形追求敦實、光潔、平滑、簡潔、底廣頂削,務求穩重,而且不作飛梁、懸、挑等奇構,很少堆疊假山。

中國園林的置石分特置、對置、散置、群置和山石器設。

對特置石也即孤賞石的石形也特別講究,但其要求和日本園林中要求石形的穩重不同,它要求石形要優美,要具備獨特的觀賞價值,追求的是「透、漏、瘦、皺」有時還要「醜」,如杭州的縐雲峰,因有深的皺紋而得名。

上海豫園的玉玲瓏以千穴百孔、玲瓏剔透而出眾。蘇州的瑞雲峰以體量特大姿態不同且遍布渦、洞而著稱,冠雲峰兼備透、漏、瘦於一石,亭亭玉立、高聳入雲而被譽為江南四大名石之首。

禪宗

中國園林設計在鎌倉時代隨著禪宗一起流入日本。相比現在的蘇州園林,禪宗的美感在現在的日本園林上體現得更為突出。

上面這個叫「mushiboshi」/"taking in the breath"。在日本京都的大德寺。

日本園林中的設計元素「枯山水」 (karesansui)是禪宗美學的體現。細細耙制的白砂石象徵水,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象徵山。

整個庭院象徵宇宙,反應禪宗中得到「啟蒙」 (enlightenment)的過程。日本大音寺中的枯山水,就用白砂石講述了河流瀑布如何運動,最終流入靜謐的大海的過程。

日本園林推崇"侘寂" (wabi sabi)的美感,認為不對稱的,不規則的,不完美的,便是美的。布置多是自然,簡單,幽雅,禁慾,有年代感。

這是中國『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於16世紀畫的《松壑飛泉》

幾乎是同一時間的日本,同樣是選擇』松『作為題材,長谷川等伯 畫出的日本國寶《松林圖》是這樣的。

雖然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中國文化影響,但由於地理,民族,社會等等原因導致了日本的審美意象跟中國是不一樣的:中國更中庸,日本更極端

小結

說了這麼多,其實想說的是:我們探討日本園林跟中國園林的不同可能喜歡從現有物質層面去比較,但真正本質的,更重要的差別是民族性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導致了,在審美取向上,在營建層次上都形成了巨大差異。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中國的水岸是曲折深幽的,日本可以選擇更為禪意的枯山水;

中國的石頭選著了瘦皺漏透的太湖石,而日本選用了質樸的山石;

我們喜歡玉堂富貴的玉蘭牡丹,他們喜歡清雅物哀的晚菊落櫻....這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兩國的審美傾向並不一樣。

其實每個民族的藝術審美都有自己的優勢長處:中國對意的追求,歐洲對均衡的努力,伊斯蘭的抽象圖案,日本人的極致等等等等,因為這些每個民族才有自己的驕傲。

最後,還是那句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愛惜本族歷史,珍惜本土文化,保護文脈,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李品:中國園林和日本園林之間有什麼相似和不同?
    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的異同是一個很龐大的命題,布局、理水、疊山等確實是園林很重要的部分。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從中日園林的的發展脈絡這一層面來看,下面我便來試圖尋尋這一系列異同的因果過程,探索兩國園林異同出現的歷史背景與異同的精神內核。 首先理清一個概念,蘇州園林只是中國園林的一個流派,而且僅僅表示了明清兩代的江南園林成就。
  • 《蘇州園林》(下)
    《採訪梁從誡》:44年這個戰局已經開始轉折了,就說日本已經處在劣勢,盟軍要開始反攻,就請我父親繪製一幅他們提供的那個軍事地圖,讓我父親在上面標出中國的這個文物,不包括日本。這個對美國人來講就是不用解釋的,因為京都和奈良是日本的古都,而且是我們鑑真和尚,是吧,唐代的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很多的京都、奈良的古寺廟,都是鑑真和尚東渡日本的時候,按照鑑真和尚的設計來建造的,所以全都是唐代的制式。
  • 蘇州這個園林,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也是「世界」園林之母!
    很多人都知道蘇杭指的是蘇州、杭州,周莊在蘇州崑山,古時候天堂一般指的是:人得道成仙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天上人間,那麼這樣一說,蘇州自然而然就是人間仙界啦!蘇州這個人間仙界自古以來,從未令遊人失望過,蘇州在明清時期,比較經典的古典園林就高達二百多個,只是蘇州的經濟發展的太快,以至於現存的園林所剩寥寥無幾,但是很幸運的是,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建築風格的四大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至今保存完好。正是由於蘇州這四大園林的存在,才使「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 蘇州園林|園林別墅
    作為疊山的主要石料太湖石,在距蘇州30多公裡的西南郊太湖就能得到,黃石主要產於崑山一帶,水陸運輸也很便利。蘇州氣候溫潤,土壤肥沃,便於花木繁殖,也為園林花木造景提供條件。一位是蘇州吳江人計成,他寫成世界最早的園林專著《園冶》,是劃時代的園林理論家。
  • 深度分析蘇州園林的造園手法
    蘇州園林的基本布局是以廳堂作為全園的活動中心,將山池,花木面對廳堂設置,在廳堂周圍和山池之間用亭榭樓閣和更細緻的庭院來點綴,並通過蹊徑將整個園林空間聯繫起來,組成一個可居可遊的寫意山水空間。1.化整為零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內形成豐富多變的景致,蘇州古典園林在布局上採取化整為零的景區劃分方法,園林分區主要根據造景的需要,在功能上做適當的處理,將主要的精緻安排在園林中心的廳堂前。規模較大的園林將全園劃分為幾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相應的風景主題和特色,以求園景豐富多彩。
  • 蘇州園林景點變身為雪糕|園林|冠雲峰|蘇州園林|景點|虎丘塔
    三款蘇州園林景點造型雪糕。遊客手拿雪糕與虎丘塔合影。拙政園的見山樓、留園的冠雲峰、虎丘的雲巖寺塔……這些著名的蘇州園林景點如今變身成為清涼解暑的雪糕,讓人耳目一新。最近,蘇州園林首次推出園林景點系列雪糕,以後逛蘇州園林,不僅能賞美景,還可以品嘗造型可愛的雪糕,不同的園林景點雪糕味道也不一樣,受到了許多遊客的追捧。記者看到,蘇州園林此次推出的文創雪糕,造型不僅飽含著蘇州園林的人文氣息,還融入了當下流行的卡通元素。
  • 蘇州最著名的園林,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還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園林
    提到江蘇省的蘇州,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從小學語文課本中,蘇州園林的名氣早已在心裡扎了根,那個時候,想著長大後一定要親子去蘇州園林看一看那裡的建築究竟有多麼的匠心,這座被譽為中國四大園林之一,還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它就是蘇州最有名氣的園林:拙政園。
  • 中國古典園林遍布五大洲 蘇州園林"海外版"30座
    2月10日,農曆大年初四,古城蘇州又是個春光明媚的暖陽天氣,蘇州各園林景區遊人如織,迎來新春旅遊高峰日。中新社發 蘇秀 攝  中新社蘇州三月四日電 (記者 韓勝寶)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從蘇州「搬運」出去的園林已遍布五大洲。日前剛剛在美國洛杉磯落成的「流芳園」,將成為第三十座海外版的蘇州園林。  二月下旬,由蘇州能工巧匠精心建造的「流芳園」正式安家美國洛杉磯亨廷頓植物園內。
  • 蘇州園林簡介
    >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人間天堂,園林之城"的美譽。這裡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 蘇州古典園林"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 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作為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沉澱了二千五百餘年吳文化底韻。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當地部族自號「勾吳」,蘇州稱「吳」。公元前514 年吳王闔閭建都於此,其規模位置迄今未變,為世界少有。
  • 蘇州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也是「世界」園林之母!
    從以前開始就不讓地球失望,在明清蘇州古典園林高達二百萬日元以上,蘇州經濟發展太快了,現在的園林很少,但是,我很幸運,到目前為止是完美無缺的,位於蘇州南部的「江南園林」。中國還有很多庭園,中國園林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千個,中國的四大古典園林是蘇州拙政園、柳園、頤和園和四川承德避暑山莊,同樣,世界各地的庭院母親都選擇了世界各地,這表明蘇州拙政園實力雄厚,拙政園的代表不僅是江南園林,更是東方園林的代表,日本也代表著東方花園,當然,日本庭園是中國庭園的藍色圖,大部分是重建。
  • 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
    煙雨江南,天堂蘇州,蘇州是至情、至善、至真、至美,謂是水影花光,如詩如夢,正可謂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素有「園林之城」之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
  • 蘇州園林 · 幽深滄桑之美
    當來自東方的高麗人和日本人,在驚嘆中國古典園林的雅致之後,幾乎全盤照抄,並把國古典園林的精髓演繹到極致,極力展示傳承中華之美。蘇州園林的精緻,不是靠錢就能堆積起來的裝置藝術,也不是靠大就能展示出來的設計理念。
  • 嘉興有處堪比蘇州園林美景,山清水秀好評不斷
    在我國江南地區,蘇州園林是古典園林的重要代表,其境內的拙政園、獅子林,都是遊人必到的地方,景區內園林與居所相融,這種建築形式現已罕見,不僅蘊藏著我國的歷史文化,而且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我國境內園林建築的先驅。
  • 蘇州古典園林
    1997年12月,江蘇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與「蘇州園林」並駕齊名的蘇州風景名勝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風景區也是古往今來海內外遊客嚮往的遊  蘇州園林是城市中充滿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鬧市的人們一進入園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
  • 一步一景——園林藝術的極致,蘇州園林
    而蘇州的園林藝術,就將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景物和景物之間的和諧,做到了極致。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被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而蘇州園林,也因此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 《蘇州園林》答辯問題及解析
    2.請你談談《蘇州園林》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參考答案】《蘇州園林》是一篇介紹我國園林建築藝術的說明文。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既準確嚴密,又生動形象,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多樣性。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徵,文章多次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如:將蘇州園林與我國一般建築比較,說明它不講究對稱的特點;將蘇州園林與國外一般園林「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的道旁樹」比較,說明它表現了我國傳統的審美觀等等;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還表現在一些表示修飾、限制等詞語的使用上。
  • 遊客在蘇州園林難尋「古詩意境」?
    他一直想到蘇州園林切身感受一下古詩裡所描述的「雨打芭蕉」意境,但由於園林的遊客太多,金先生無法如願。古典園林是蘇州旅遊業的一大驕傲,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然而,隨著蘇州旅遊向縱深發展,古典園林卻遇到這一尷尬問題。  據了解,「雨打芭蕉」幾乎可以說是蘇州園林裡的一個經典景致。靜靜站在迴廊裡,或是坐在花窗旁,獨自傾聽雨點落在芭蕉上發出的聲音,這讓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墨客陶醉。
  • 日本園林源於中國,為什麼又和中國園林如此不同?
    本書譯者、童寯之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童明表示,上一次如此規模的建築界同仁共聚一堂研討中國古典園林已經是11年前的事了。在拙政園舉辦《東南園墅》研討會,格外有意義。遙想大半個世紀以前,童寯為了從事江南園林研究,頻繁利用周末去蘇州訪園,他或許也曾在某個雪日的午後到訪拙政園,被江南園林之美所傾倒。
  • 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
    說起中國古典園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南園林甲天下」,說起江南的園林,很多人想到的是「蘇州園林甲江南」,那麼蘇州哪些園林甲江南呢?想必是蘇州四大園林,其中蘇州的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園林之首,同時也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因此拙政園被稱為中國園林之母。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三:江南地區的蘇州園林在江南水鄉地區的蘇州,它的園林同樣驚豔絕世。蘇州園林,位於江南,是多雨地方,所以雨水是蘇州園林的一大特點。如何利用水,配上魚,成為蘇州園林文化的特色。蘇州擁有眾多的園林,加上山清水秀的美景,蘇州的園林非常出名,因此也得到了「江南園林甲天下」等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