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由開封市家庭教育學會、開封市第二十七中學教育集團華夏校區聯合主辦的家校共建之"工匠精神"進校園活動舉行,河南省文化產業研究會手工藝品委員會會長、河南大學非遺保護中心研究員、鄭州市首批工藝美術大師、陳氏麥稈畫非遺傳承人陳振強受邀為該校的300餘名師生授課。
活動現場,陳振強結合自身成長和40餘年的從藝經歷,向大家講述了陳氏麥稈畫的創作緣起、創作初心、創作原理、創作技法和艱難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創作歷程等 ,並現場向大家演示麥稈畫"鳳凰"和"筆筒"的創作步驟過程,還邀請學生到臺前,進行現場教授如何創作麥稈畫。學生們在陳振強的悉心傳授指導下,饒有興致、認真投入地用剪刀剪麥稈,剪成的竹葉、柳葉等作品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小麥稈,大藝術。出身成長在農村的陳振強,自小與麥稈結緣,對麥稈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懷有獨特的情愫。不起眼的小麥稈經他的手能瞬間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被編織出繁花似錦的金色藝術世界。似水流年、不負遇見、繁華盡現,正是陳振強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陳振強談到自己的人生閱歷時,動情地寄語同學們說:"你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文化知識,增強技能和本領,須知掌握一門技術是一生的財富。"
現場交流互動環節中,學生們積極踴躍舉手發言,暢談學習活動心得體會和感受。
據了解,此次家校共建之"工匠精神"進校園活動,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是現實和理想交匯融合的生動完美詮釋,更是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的有效手段,有助於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勞動觀,積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有效地把學生的思維從緊張的書本學習上解放出來"偷閒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