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後珠璣巷」江門良溪古村,珠三角腹地的廣府人尋根中轉站

2020-10-06 坊間五千年

廣府人皆知南雄有處珠璣巷,卻多不知道在珠三角腹地的江門市棠下鎮同樣有一處「後珠璣巷」,那就是良溪古村。那裡也是第三屆世界廣府大會的主會場、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初入良溪村村口就可見到一處三進式古建築「羅氏大宗祠」,門前廣場上的雕像為羅貴,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正是他帶領36姓從南雄進入廣東腹地、再往各地開枝散葉,所以那裡又稱「後珠璣巷」。

羅氏大宗祠正門,三進大院可一眼望盡。

三進三廳的建築形制與中原建築一脈相承,也是江門地區保留得較為完整的宗祠古建之一。

這是一處典型的嶺南風格古建築,沒有奢華的外觀、有的只是古樸的書香氣息。

類似的巷廊結構在廣州陳家祠也能看到,但陳家祠的歷史就遠不如這裡久遠了!

宋代風格的黑底金漆廊門。

今日頭條有「青雲計劃」,這裡也有「青雲路」,因為從此路內進,一路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

這裡就是一處「進士井」,類似的古井在良溪村真是不少,有多處進士、解元的故宅。

羅氏大宗祠的背後就是保留完整的古村,均為青石板路,貫穿著整個村子;村中遍布龍眼、黃皮等果樹,一派濃厚的嶺南古村風情。

村道給人的乾淨就是「古樸、乾淨」,真的是一塵不染的清淨,而且古村裡依舊住有大量村民、並非如圖那樣毫無人氣的一個「景區」。

這樣的古巷可環村一圈,當中還有數不清的「裡巷「,足夠深度遊覽者閒逛一整天。

這裡就是其中一處「裡巷「,內中各有風味。

村道彎彎,但走在裡面絕對不會迷路,倒是因時間久遠,有些小巷可能因房屋坍塌斷頭了。

良溪村裡的「五部堂」,為村中的「宗族法庭」之地。古時候朝廷律法延伸不到的地方,地方秩序都是通過族規自我維繫的。

世界廣府大會的會場上,留下了從這裡走向廣東各地的各姓旗幟,有我的(李)、很可能也有你家的!

相關焦點

  • 廣東蓬江:尋根問祖,漫步「後珠璣巷」感受800年的歷史滄桑
    一個擁有積澱百年歷史文化,依舊保持古風舊貌,以珠璣巷文化和中原文化、嶺南文化、海洋文化的深度衝撞交融,被世人尊稱為「南遷終點」、「後珠璣巷」和「第二中轉站」。她,就是聞名於世的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良溪村老房子 BY 李建成南遷終點,「後珠璣巷」「唔使問阿貴」是廣東的一句著名諺語,意思是不用問誰都能知道某事。而諺語中的「阿貴」卻真有其人,就是蓬江良溪村的羅貴。
  • 廣東江門棠下鎮良溪村:良才大用 溪水長流(組圖)
    這要是在平時並無特別之處,但卻引起了幾位前去探訪良溪古村遊客的好奇。當得知柑普茶背後的歷史後,遊客們提醒羅沛賢,柑普茶作為良溪古村的特產,將隨著良溪古村的開發而大有作為,建議他將柑普茶做大並推向市場,讓外面的人們得以品嘗。無獨有偶,柑普茶在當時引起了媒體的注意,經報導後,前往良溪村的遊客們除了前去參觀村落,還帶著一絲對柑普茶的興趣。
  • 珠璣巷在中國尋根文化的地位
    不知不覺間,一股尋根熱,在各地悄然興起。問題來了,祖國那麼大,人口那麼多,到哪裡去找呢?當然到族譜中找,到文物中找,到文獻中找。在這股尋根浪潮中,人們不約而同的湧上三個地方,因為在這三個地方,很多人找到了自己的根。這三個地方逐漸成為人們尋根的勝地。他們分別是廣東南雄珠璣巷,福建寧化石壁村,山西洪洞老槐樹。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珠璣巷。
  • 來良溪品茶,回味五邑人的鄉情!
    早晨,位於蓬江區棠下鎮的「後珠璣巷」——良溪古村安靜祥和,古色古香的祠堂默默述說著歷史,斑駁的石牆隱喻著昔日的輝煌,寬闊的通商古道上,堅持傳統手工制茶傳承祖輩手藝羅氏柑普茶源於人傑地靈的良溪古村,1847年,正是羅貴從珠璣巷南遷後的第七個100年,其後人羅天池一次誤用陳皮湯泡普洱茶,發現茶中竟有奇異香味,口感醇厚,從而發明了柑普茶,並教鄉人製作。從此,羅氏柑普茶在良溪流傳開來,之後又傳到鶴山、新會、開平等地,流傳至今。
  • 藏在良溪古村裡的「灑灑水」,別有一番洞天!
    關注公眾號,與80萬蓬江人一起看蓬江發布權威報導 暖意用心 服務民生點擊上方籃字關注並加入星標如今的棠下鎮良溪古村在鄉村旅遊發展的紅利下,後光緒年間,良溪名士羅竹坡先生為點綴此林泉勝景,集資以石成瓦改建「觀瀑亭」,後易名為「漱芳亭」,還增植蘭花、禾雀花,為效仿古人蘭亭雅聚而開環山曲水道。清代這裡是良溪乃至江門賢士聚集地,那些石子鋪就而成的彎曲小道原是由小溪順流而下,是賢者雅士們曲水流觴的場所。看到這裡,筆者不由想像到當年良溪村竹林賢士雅聚的盛況。
  • 廣東《珠璣巷人南遷傳說》入選國家「非遺」推薦項目名單
    中新網韶關12月24日電 (王堅董子龍)據廣東省韶關市政府24日消息,該市南雄的《珠璣巷人南遷傳說》已入選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民間文學《珠璣巷人南遷傳說》發源於廣東韶關南雄市,主要以粵語為載體口頭傳承,在南雄本地及珠三角地區,還有海外50多個國家粵語族群中廣為傳播。《珠璣巷人南遷傳說》流傳的故事約200多個,傳播人群超7000萬人。
  • 珠璣巷,這條廣東第一巷裡,迴蕩著千萬次的鄉愁
    珠璣巷是中國三大尋根地之一,被譽為「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珠璣巷,是移民進入嶺南的首站和中轉站。當年,從珠璣巷遷播出去的姓氏已達一百八十三個,其後裔繁衍約八千多萬人,形成了以粵語為語言體系的廣府民系,有「廣東第一巷」之美譽。
  • 祝賀珠璣巷謝氏大宗祠即將竣工
    廣東南雄祝賀珠璣巷謝氏大宗祠即將竣工祝賀珠璣巷謝氏大宗祠即將竣工宗祠格調異凡同,富麗堂皇氣派雄。珠璣巷(Zhuji Lane),國家4A級景區,位於廣東省南雄市珠璣鎮珠璣村,是全國三大尋根地之一,被譽為「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亦有「廣東第一巷」之美譽。巷有三街四巷,即珠璣街、棋盤街、馬仔街;洙泗巷、黃茅巷、鐵爐巷、臘巷。南起駟馬橋,北至鳳凰橋,全長1.5公裡,是古代五嶺南北梅關古道的必經之路,其古樸風貌猶存。
  • 通向世界的千年古巷 廣府後人尋根問祖之源 你來過嗎
    珠璣巷,原稱敬宗巷,何時改為珠璣巷不得而知。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縣城北部偏東,地處梅嶺與南雄縣城之間,始建於南宋,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驛道上的一個「商業重鎮」,廣東地區保存較好的古巷古道之一。由梅嶺古道下來,就有班車路過珠璣古巷,自然是不能錯過機會,要下車遊玩一番。
  • 珠璣巷謝氏大宗祠歷經的艱難經過,終將迎來建成竣工慶典
    珠璣巷位於廣東韶關南雄市珠璣鎮,這裡有一條1.5公裡長的珠璣古巷,是古代五嶺南北梅關古道的必經之路,巷兩邊有著各個姓氏的小祠堂。所以這裡也成為了全國三大尋根地之一,被譽為「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
  • 江門羅氏大宗祠:藏身古村落 距今已300多年(圖)
    良溪坐落在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北面,村裡山、水、樹木、建築與古村環境的組合,展現了古村落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專家考證,良溪為珠璣巷移民落籍終點,被譽為「後珠璣巷」,2014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南遷始祖羅貴帶領36姓近百戶人家攜妻帶子,從南雄珠璣巷南遷至良溪村安家落戶,子子孫孫在江門五邑周邊地區繁衍。
  • 珠璣巷傳說:在真相和事實之間
    尋根文化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紐帶。隨著改革開放初期東南亞華僑歸國尋根,尋根文化在中國大地蔓延開來。文化尋根熱潮以文學尋根為主,帶動了文藝界的民族文化熱;以姓氏尋根為主,帶動了海外華人的族群尋根熱;以歷史文化研究為主,帶動了全社會的傳統文化熱。文化尋根,就是追尋和展示我們民族的悠久文化,評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價值。要尋什麼根,傳承什麼,揚棄什麼,今天仍然值得我們思考。
  • 《珠璣巷人南遷傳說》入選國家「非遺」推薦項目名單
    大洋網訊 記者今天從南雄市了解到,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推薦項目337項,其中,南雄市的《珠璣巷人南遷傳說》入選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 首屆「詩邑江門·醉美僑鄉」原創遊記徵文揭曉
    ,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其獨特的僑鄉城市魅力也吸引著眾多遊客:有東漢遺蹟新會玉臺寺、唐代一行禪師觀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有被譽為「後珠璣巷」的良溪古村;有宋風遺韻的「皇族古村」;有新會崖門古戰場、陳白沙祠;有被稱為「天然攝影棚「的成片碉樓,僑墟;有被譽為「南粵古驛道」的海口埠;有新會小鳥天堂、恩平七星坑原始森林,還有香業特色小鎮片區、村落祠堂文化片區、濱水田園風光片區……鶴山古勞水鄉,小橋流水、荷塘成片
  • 廣東省良溪古村首屆羅貴獎楹聯書法大賽徵稿啟事
    現存羅氏大宗祠、五部堂等古建築,蘊藏著數百年廣府建築的特色。為更好的打造歷史文化名村,現舉辦良溪古村首屆「羅貴獎」楹聯書法大賽。二、徵稿要求(一)投稿範圍:年滿十八周歲以上在廣東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公民,均可投稿。
  • 廣府人與客家人
    文/譚元亨  在中國,與客家人關係最密切,直至難解難分的,莫過於廣府人。  首先,在地緣上,客家人最多的一個省份,便是廣東省,有兩千多萬,但這個省卻名「廣東」,其主流文化,非廣府文化莫屬,而廣府人,更有四千萬人,比客家人多一半,這個地面上的官話,只可能是廣府話。
  • 【謝姓】——遷移中轉站(謝氏後人知悉)
    5.入粵中轉站(南雄、江西)珠璣巷,位於廣東省南雄市城北部偏東,珠璣巷這一名稱的得來,與唐敬宗的珠璣賞賜有關,珠璣巷在唐代時還叫「敬宗巷」。因有巷內族人張興七世同堂,唐帝李湛聞聽後,賞賜給他們家族珠璣絛環,不久李湛駕崩被賜廟號唐敬宗,「敬宗巷」為避諱改名珠璣巷,沿用至今。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戰禍遍及幾乎整個黃河中下遊地區。
  • 珠璣巷
    珠璣巷有三街四巷,即珠璣街、棋盤街、馬仔街;洙泗巷、黃茅巷、鐵爐巷、臘巷。今住居民381戶,1742人。現有姓氏為盧、王、林、何、謝、曾、黃、鍾、賴、劉、陳、郭、周、董、雷、戴、張、楊、歐陽、李、熊等159姓,其中雷姓是畲族,其餘諸姓均為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