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人都穿過和服,為什麼你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花就活該被打?

2020-12-07 趣讀文化

近日,武漢和服賞櫻事件成為微博熱搜事件之一,並高居榜單,熱度不減。很多熱點事件突然出現,就會有更多不明真相的「鍵盤俠」一味指責武漢大學「小家子氣」,其實並非因為和服本身的問題,也並非是賞櫻與穿和服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不知者不該妄言。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穿過和服,這並不能代表什麼,事件發生後的根本矛盾不是中國人是否可以穿和服,而是穿和服真的不需要看場合嗎?

我們應該明確一點,穿和服不代表不愛國,從小處說,這只是個人衣著習慣的問題,從大處說,這也只是中日文化的一種交流。不應該盲目上升到愛國情懷層面。在近代歷史中,有很多響噹噹的人物,他們毋庸置疑都是抗日的革命勇士,但是他們也曾穿著和服留影。比如魯迅先生,如果說魯迅先生是將筆桿子當槍桿子也一點都不為過,毛主席都大讚他為「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

比如李大釗先生,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便奉獻自己無數力量,是創始人,是共產主義先驅,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抗日革命道路上的領航人。再比如秋瑾女士,無論是辛亥革命還是婦女解放運動,她都是一朵鏗鏘玫瑰,她的英勇就義故事也讓後輩無數人感動落淚。

不僅僅是他們,有更多的仁人志士都在抗日的第一線,但是他們也曾身著和服。或許是在留學期間又或許是在工作過程中,他們在遊歷日本的途中都曾穿過和服,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的赤子之心。而且從現在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出,他們穿和服都是一般的場合,並沒有將「和服」放置在特殊場合,而賦予更深的含義,只是作為日常服飾。

反觀武大櫻花事件,且不論因為櫻花的燦爛,武大「被景點化」,導致在校的師生日常的生活受到幹擾,很多武大的學生甚至稱櫻花盛開的這段旅遊高峰為「櫻花劫」。就事論事,武大的校規有所規定,禁止穿和服賞櫻。與其挖空心思去抨擊規定是否合理,不如去反問為什麼明知故犯。校有校規,國有國法,在很多媒體的採訪下,武漢大學檔案館的館長塗上飆向大眾簡單介紹了櫻花背後的故事——

「從二十八株國恥之花,到千株人文之花,不僅見證了中日兩國的關係變化,更承載了武大的歷史底蘊。」其實在1939年之前武大是沒有櫻花的,後來侵華日軍運來櫻花樹苗便種下二十八棵。後來抗日勝利後,武大從樂山回遷珞珈山,有人提議砍樹愛國,但在駐紮軍隊的保護下,砍樹方案流產。後來中日友好建交,日本方面送來的千餘棵櫻花樹中,周總理選了五十棵轉贈武大。再後來,陸陸續續武大收到很多日本友人的捐贈櫻花樹。才有了今天的三千繁華。所以,這千株櫻花是承載了一部分國恥的。

當然,我們不評價現在的人穿和服,也不能說穿和服就是不愛國,因為你不能說在日本料理店上班穿和服的中國人不愛國。但我們應該注重場合,不能在敏感場合去穿,如果你穿和服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從武大櫻花的前世今生,從武大「禁止和服賞櫻」的規定來看,保安大哥下手還是溫柔了點!

相關焦點

  • 學生穿「和服」賞櫻花被打?並說穿的是唐服?其實和服是唐服子孫
    歡迎閱讀~各位看官的到來讓小編受寵若驚,喜歡的看官小夥伴就不要吝嗇你的關注吶。其實賞櫻花是日本的傳統,在日本,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他們賞櫻花時,往往會穿著和服觀賞。但是在近日,國內武漢大學,某學生疑似穿「和服」進校賞花,結果被保安阻攔並發生衝突被打。但被打的學生卻是大聲的說道他穿的是唐服。那唐服與和服有什麼區別呢?
  • 穿和服就不能進武大賞櫻花?敏感還是誤會,背後其實有故事
    起因源於3月24日,兩名男子到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武大保安的阻止,並發生肢體衝突。有分析稱,因為其中一名男子穿的疑似和服,遭到阻止。雖然武漢大學隨後通報,衝突是因兩名男子中一人沒有預約而導致。多年前,同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這裡也發生過將一對穿和服的中國母女逐出校園的事件。關於穿和服能不能進武大賞櫻花,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 為什麼在日本看櫻花時,穿和服的基本是中國人,當地人這樣說!
    為什麼在日本看櫻花時,穿和服的基本是中國人,當地人這樣說!提到日本這個國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們的漫畫還有高科技,可是除了這些之外,日本還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比如說他們的櫻花還有和服。說到他們的櫻花還有和服,大家知道這樣一件事嗎?為什麼在日本看櫻花時,穿和服的基本是中國人,當地人這樣說!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日本遊玩,不少人的朋友圈裡面都是日本的風景。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日本櫻花已經慢慢的開始開放,很多人都選擇去日本賞櫻花,拍遊客照。但是,在這些照片裡面,穿著日本和服的基本都是中國人,日本人是不會穿成這樣的。
  • 男子穿和服就該被打?
    「武大:男子穿和服賞櫻被打」事件最近在網上引發關注,凡是有爭議的事件自然要選擇站隊,出於對暴力的反感以及對自由精神的認同,我投票站到了支持男子有穿和服自由的這一邊。因為多年來都有不成文的規定,穿和服是不得入內的。據一位武大校園了解此事的學生講。為什麼?我沒去過武漢,更沒機會了解武大櫻花的歷史。原來有些櫻花樹就是抗日戰爭年代日本鬼子栽種的。況且大家都知道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就像和服就代表著日本一樣。所以賞櫻花可以是我們現時國人的樂好,卻不可以穿這種具有某種象徵意義的服飾入場,想當然就更不歡迎小日本客人了。
  • 武大和服賞花被打?吳服究竟是不是和服?吳越地區傳統服飾?
    前不久,有兩名男性遊客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花,被打上了熱搜,很多網友都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言論。有人認為穿什麼是自己的自由,武大保安不應該幹預,也有些支持武大保安,因為武漢大學有自己的校園規定,穿和服不得欣賞校內櫻花。這一事件的爭議焦點便是男遊客究竟穿的是和服還是唐朝的吳服。
  • 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打,小夥:我愛國,穿的是唐裝吳服
    「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當事人:一場誤會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記者:你是哪兒人?從哪兒來看櫻花?當事人:東北人,在瀋陽上大學,特意慕名來武漢大學看櫻花。記者:你到底穿的是什麼服裝?當事人:唐裝吳服,吳服是唐朝最盛行的服裝。我喜歡唐朝文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我之前也穿過去別的地方。記者:真的不是和服?
  • 穿和服不等於精日,但遊客要遵守武漢大學賞櫻花規定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男子穿疑似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一事廣受關注。25日晚間,武漢大學對此事回應稱,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雙方發生衝突前,二人對一位女性安保員屢有言語辱罵。如果中國人穿和服、著木屐等同於精日行為,予以禁止,那麼按照這個標準,穿西裝儼然等同於崇洋媚外,中國人絕對不能穿西裝去圓明園,外國人吟誦唐詩宋詞也成為一種觸犯天條行為,顯然太過上綱上線。進一步說,日本的和服就不該存在,因為和服本身就是根據我國唐朝服飾改制的。
  • 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保安打: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
    【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保安打: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24日,一男子穿疑似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25日,當事男子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之前也穿過去別的地方。他表示,「我愛國,我沒穿和服,我是中國人,武漢大學保衛人員也是中國人,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
  • 李蓬國: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別拿「自由」說事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復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 穿和服到武大賞櫻被打事件,你被誤帶節奏了嗎?櫻花原產地是中國
    近日,一則「青年穿疑似和服的衣服到武大賞櫻被拒,從而引發衝突的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發酵。因為最初在網上流傳的只有一個片段,所以事件被引導至了一個「穿和服不能到武大賞櫻」的話題,印發了大量網友的關注與討論。
  • 「穿和服」別成禁賞櫻花的理由
    文|若夷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被指穿「穿和服」的青年男子對記者表示,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上遊新聞 3月25日)在遊客密集、人流如織的賞櫻花過程中,基於維護旅遊秩序的需要,在保安與遊客之間出現一些摩擦糾紛,原本並不足為奇,但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從當事雙方,還是當地警方的事後回應來看,上述肢體衝突事件,真正起因卻並不是我們熟悉一般的旅遊秩序,而是相關遊客身上所穿的服裝——「和服」。
  • 武漢大學有明文規定:櫻花開放期間,不允許在校內穿和服照相
    昨日下午,一名來自瀋陽的青年男子專門來到武漢大學看櫻花,但沒想到卻由此引發了一些系列的矛盾。該男子身著吳服(他自己所稱),但由於該服裝跟和服實在太相似,他就被保安攔下,不允許進入學校。我們且不說他穿的是不是吳服,就算他穿的是和服,難道就不允許去學校內拍照嗎?武漢大學還有這樣的規定?事實是真的有這樣的明文規定。在相關文件《關於櫻花開放期間校園管理的通知》中有明確規定:櫻花開放期間,不允許在校內穿和服照相。這一規定是「櫻花開放期間校園管理領導小組」在2002年發布的。
  • 在日本,穿和服賞櫻花的十有八九是中國人!
    作者:補刀客 補壹刀 文/陳小刀每年3月中旬到4月底,是日本人賞櫻花的季節。由於氣候溫度的不同,有的地方櫻花開得早,有的地方開得晚。在刀哥之前留學的東京,櫻花一般是在3月下旬開放,上野公園、明治神宮、新宿御苑等都是東京賞櫻花的好去處,並且總是擠滿了人。櫻花在日本文化中有特殊的位置,而賞櫻也是日本人的習俗之一。日本人賞櫻的時候並不只是簡單地拍拍照就完事兒了,實際上,很多日本家庭往往會在櫻花樹下擺上豐盛的食物,如飯糰、刺身、和式點心等,坐在櫻花樹下,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聊著天。
  • 身穿和服賞櫻花被打,還被千夫所指,武大這條規定很正很提氣
    櫻花很美,但在觀賞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武漢大學的櫻花遠近聞名,也一直保持對外開放觀賞。但不代表什麼樣的人都能參觀,在武漢大學有這樣一條規定,不允許穿戴和服參觀。更是因此和慕名而來的個別觀賞者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事後武漢大學還力挺打人的保安。
  • 武大不許穿「和服」賞櫻花?
    據上遊新聞報導,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視頻截屏記者獲得的一段1分34秒的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他又被保衛人員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在其身旁,穿休閒裝的男子被保衛人員勒著脖子,保衛人員鬆手後,他倒地不起。
  • 日本穿和服賞櫻花的都是中國人?日本人不會這樣,是我們想多了
    賞櫻花這項活動,最開始的時候也是日本人的習俗,每一年到了櫻花綻放的時候,很多日本家庭都是會聚集在櫻花樹下,一邊賞櫻花,一邊聊天說地。 日本人賞櫻花只是為了溝通感情,找一個浪漫的地方。而遊客賞櫻花說白了,更多的就是為了拍照。   我們在去到日本旅遊的時候,大多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櫻花園裡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穿著和服的人,你們一定會覺得這是當地的日本人,其實並不是,這些都是中國人。
  • 武大賞櫻男子因穿「和服」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原標題: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5日電 3月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視頻截屏 上遊新聞網上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幾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自己「穿的是唐裝」。而當事人隨後也對媒體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
  • 武大賞櫻男子因穿"和服"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原標題: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5日電 3月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
  • 穿「和服」在武大賞櫻被打?當事人:我愛國!
    接著,學生和保衛人員討論起櫻花從何而來。武漢大學衝突事發現場。視頻截圖武漢大學一名在現場的學生告訴上遊新聞記者,當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上述兩名青年男子欲進校園賞櫻,保衛人員稱其穿和服不讓進入。雙方先是發生語言衝突,穿休閒裝的青年男子爆了粗口,接著便發生了視頻中的一幕。
  • 武大賞櫻衝突涉事男子穿的是和服還是唐裝?其實都錯了
    起因源於3月24日,兩名男子到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武大保安的阻止,並發生肢體衝突。作者:黃強有分析稱,因為其中一名男子穿的疑似和服,遭到阻止。雖然武漢大學最終認定,發生衝突是兩名男子中其中一人沒有預約而導致。不過,關於穿和服能不能進武大賞櫻花,一直是近年來人們談論的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