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劇專家:兒童戲劇教育是全人教育
「兒童戲劇教育實際上是全人教育,輕表演重教育。通過戲劇教育教學能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表現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楚三樂在第六期兒童戲劇教育教師培訓班開班儀式上說。2日,由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戲劇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共同舉辦的第六期兒童戲劇教育教師培訓班在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開班,來自全國各地50餘位學員參加培訓。「戲劇教育以其獨特的教學方法,成為藝術教育中最易被兒童接受、最受歡迎的門類,對兒童的藝術審美、語言表達、肢體動作、邏輯思維等能力的全面提升有明顯作用。」
-
兒童戲劇教育:表演與內心的對話
兒童戲劇教育:表演與內心的對話從古至今,戲劇便是人類文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一段戲劇演繹的故事都是人們對生活的感悟:或為記錄、或為警醒、或為嚮往期許。人們將經歷與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精彩紛呈的戲劇世界,而每一位戲劇表演者都能從演繹的角色中,深刻體會到戲劇本身所表達的崇高意義。兒童戲劇表演有什麼特點呢?能帶給孩子什麼好處呢?遊戲性原則。
-
兒童戲劇教育培養更好的孩子
兒童戲劇教育培養更好的孩子兒童戲劇教育是一種體驗式的教育。是用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兒童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兒童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教育戲劇的重點在於兒童參與,從感受中領略知識的意蘊,從相互交流中發現可能性、創造新意義。
-
教育戲劇並非「兒戲」
張曉華是臺灣藝術大學研究教育戲劇的專家,她對教育戲劇定義為「運用戲劇與劇場之技巧,從事於學校課堂的一種形式」。教育戲劇以過程為導向,並不以「像不像」評價兒童的戲劇作品,而是以兒童在創作、表演過程中的情緒和情感體驗為主要目的,注重培養孩子的協作、社交、想像等能力。需要強調的是,教育戲劇不完全等同於戲劇教育。「教育戲劇」和「戲劇教育」這兩個概念,在國內曾長期被混用和錯用。
-
淺談創造性戲劇教育對兒童發展的價值
創造性戲劇是西方國家非常重視的一種藝術教學方法,由美國的戲劇教育家溫妮弗列德.瓦德率先提出。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學者注重兒童教育這方面,並且也開始關注創造性戲劇教育在兒童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創造性戲劇的定義美國兒童戲劇協會為創造性戲劇教學下的定義:創造性戲劇是一種即興的、非展示性的,以程序進行為中心的戲劇形式。
-
戲劇表演,兒童教育的新「重心」!
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等。兒童戲劇表演,主要以4~~12歲兒童為接受對象,讓兒童觀看或參與表演的舞臺藝術形式。兒童戲劇表演通常表現為:劇情淺顯易懂,氣氛活潑,有較強互動性,有很好的教育性質。
-
兒童戲劇教育教師在京「充電」
作者:羅江澆 11月12日,由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戲劇教育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共同主辦的2017第二期兒童戲劇教育教師(學齡前)工作坊在北京開班。工作坊旨在增強兒童戲劇教師的教學實操能力,提升戲劇課堂對學齡前兒童的吸引力,來自全國各地的35名學員參加此次學習。 此次工作坊從創作性戲劇教學、兒童的團隊與合作意識培養、兒童排演劇目創新、兒童戲劇遊戲、市場營銷推廣五方面著手,針對性地安排課程。
-
原創兒童戲劇教育品牌「眯呱家族」
眯呱家族眯呱家族融聚是一個具有獨特表演風格原創IP,隸屬於東方橋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中國話劇協會理事單位,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3-12歲青少年兒童的素質教育及家庭娛樂的文創產業。現已形成兒童戲劇教育、專業戲劇演出、IP工場、兒童綜藝欄及動畫製作目四大戰略發展板塊。
-
兒童戲劇市場火熱 帝宸星開啟戲劇教育加盟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國內頗具影響力的戲劇節陸續登場,戲劇市場的熱度也不同以往;先是8月份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成功落幕,接著是9月份的南山戲劇節、杭州國際戲劇節、烏鎮戲劇節等重磅登場,後有10月11月舉行的中國戲劇節、湯顯祖國際戲劇交流月等舉行的專業戲劇演出,頗有一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架勢
-
【最美退役軍人】傾情兒童戲劇教育
退役11年來,她創辦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逗花劇社,先後無償為100多名貧困學生提供幫助,為巴州的教育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黃堯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18年,參加的演出多到自己都數不過來,獲得的榮譽一面牆也貼不下。2008年,黃堯拒絕了戰友邀請她留在上海發展的機會,回到了出生地庫爾勒,投身到兒童戲劇教育中,立志培養下一代。
-
專家:戲劇教育走進中小學 構建戲劇教育新模式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王鵬)通過在中小學開設戲劇課程將戲劇更早引入教育;通過體驗式學習讓孩子們感受戲劇之美;通過加強師資培訓提高中小學戲劇教育的質量……26日,眾多戲劇教育專家齊聚中央戲劇學院,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研討會上為中小學戲劇教育建言獻策。
-
2019會是教育戲劇發展的黃金年嗎?
01教育戲劇並非「兒戲」張曉華,臺灣藝術大學教育戲劇專家,她對教育戲劇定義為「運用戲劇與劇場之技巧,從事於學校課堂的一種形式」。教育戲劇以過程為導向,並不以「像不像」來評價兒童的戲劇作品,而是以兒童在創作、表演的過程中的情緒情感體驗過程為主要目的,注重培養孩子協作、社交、想像等能力。需要強調的是,教育戲劇,不完全等同於戲劇教育。「教育戲劇」和「戲劇教育」這兩個概念,在國內曾長期被混用和錯用。
-
兒童戲劇表演啟動「雙師課堂,打造網際網路+藝術培訓」的教育模式
「雙師課堂」是今年國內教育領域最「火爆」的模式。課堂採用了線上名師直播教學,線下老師精心輔導的全新教學模式,依託線上老師身后豐富的教育專家資源彌補線下教育資源的更新差。 ↓↓↓ 故事屋藝術教育研發中心致力於兒童藝術教育課程開發。中心根據兒童成長階段應具備的15個能力點,研發808套以戲劇為表現形式的藝術教育課程。
-
2019「金畫眉」兒童戲劇教育展演將舉辦
本報電 (文 納)2019「金畫眉」兒童戲劇教育嘉年華暨第三屆「金畫眉」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演將於7月19日在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舉辦。該活動由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和咘嚕戲劇共同舉辦。
-
李明華:教育戲劇是藝術更是教育
教育戲劇和戲劇教育是兩條平行線 大概在10年前,教育戲劇還僅僅停留在戲劇表演和戲劇創作的層面上,而不是應用於教學。後來,大家就發現教育戲劇和戲劇教育是兩條平行線,有著不同的概念。戲劇教育的課程,目的不是為了表演,只是用戲劇的方式代入,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
-
「六一藝術團戲劇教育環渤海計劃」天津站正式啟動
光明網訊11月18日,國內領先兒童培訓機構六一藝術團正式落戶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宮,與此同時也標誌「六一藝術團戲劇教育環渤海計劃」天津站正式啟。活動當天,中國兒藝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兒童戲劇表演家朱秋萍女士,六一藝術團團長尹悅等業內人士團長出席此次活動,並共同為「六一藝術團」天津站的成立揭幕。
-
第四屆國際戲劇教育大會5月亮相北京 助力中國教育創新
大英國協表演認證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首都師範大學、臺灣臺南大學等高校戲劇教育專家的鼎力支持。 2015年至今,IDEC項目組已累計組織教師近萬人次及全國數千家幼兒園、中小學校和機構參加了各類戲劇教育培訓、論壇、會議、講座、網絡對談等學習、交流活動,有效推動了戲劇教育在中國的發展與前進。
-
兒童戲劇教育:讓學習更「有戲」
原標題:兒童戲劇教育:讓學習更「有戲」 原標題:戲劇教育,讓學習更「有戲」 「歐美、日韓的中小學戲劇教育開展得很早,我國臺灣地區也做得不錯。」林建麗說,大陸的中小學戲劇教育起步晚,需要有人把這一課程注入到當前教育中,她表示,教育界對戲劇進入課堂也有越來越多的共識,而家長們也逐漸認識到戲劇教育對孩子人格、能力、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時間管理、自信心、自我約束和汲取他人建議,沒有哪門課程比戲劇更能培養這些。」
-
作為舶來品,教育戲劇如何在國內落地?
張怡然並不知道學生會如何回答她的提問,這個40分鐘的工作坊以《魔法師的女兒》為藍本,通過互動和遊戲來探索戲劇中的空間、音樂、道具等元素,最終集體完成故事創作與表演。 「我們本質上是在做教育,通過戲劇去傳遞學科知識,培養溝通能力、公共演講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軟技能與素養。」有魚丸戲劇聯合創始人萬方雨說,「戲劇在這裡是一種媒介,表演技巧、舞臺知識是輔助。」
-
淺談:素質教育下戲劇藝術
一、藝術實踐與素質教育藝術從根本的意義上說是創造和審美,尤其是藝術作品的外部形態———外形式更具有審美素養培養和思維創新的特殊意義。戲劇也是如此。要使戲劇真正發揮其積極的社會功能,就必須抓住高等院校這一藝術培育的搖籃。但當下在高校的專業素養密集教育下,學生活動的公共空間日益萎縮,對學生而言,好像只有學習而無行動,只有生活而無藝術。因此,高等院校必須在戲劇實踐方面搭建一個公共空間領域。這個空間領域作為學生行動實現的場所,為學生創造社會化情緒、提供治療效應,也為學生與學校平等對話,參與學校建設、社會建設提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