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年底,多種塑料製品將要告別我們的生活,迎來它們的「大限」。繼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後,近期,北京、山東、浙江等多地出臺了升級版的「限塑令」,變成了「禁塑令」。「禁塑」後可以替代塑料的材料迅速站上風口,尤其是為「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為了搶奪這片「藍海」,很多科研機構和企業早就開始摩拳擦掌,寧波上市公司也不例外。10月12日,長鴻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
不少寧波企業提前布局
長鴻高科今年8月28日登陸A股主板市場,主要從事熱塑性彈性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市值為89.89億元。
此次公司擬投建的項目分二期進行,每期30萬噸/年,總建設周期5年。「本項目符合國家降低環境汙染產業規劃的產業政策要求,產品具有強大的替代其他塑料製品能力,市場廣闊。」長鴻高科表示,第一期首次先行建設10萬噸/年生產線,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生產PBAT、PBS、PBT等不同產品,同時具備擴鏈改性生產其他不同牌號產品的能力。
據記者了解,其實不止長鴻高科,此前已有不少寧波企業對可降解塑料進行了提前布局。
今年7月份,由恆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術(寧波)有限公司實施的聚乳酸高倍率發泡材料及耐熱製品成型產業化項目,正式通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鑑定,該項目填補了國內聚乳酸連續發泡生產工藝、裝備及產品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日前,寧波家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家聯科技」)創業板IPO獲得受理。家聯科技主要從事塑料製品及生物全降解製品的生產與銷售,是塑料餐飲具製造企業。公司業務也涉及生物降解塑料,營業佔比在逐年提升,2017年-2019年,生物全降解材料製品的營佔比分別為0.75%、2.42%和3.55%。
寧波科研機構早已開始攻關
不僅企業,科研院所也早就開始研究可降解塑料。「我和我的團隊用了十幾年時間研究成功了耐熱聚乳酸(PLA)發泡材料及其產品,目前已經量產。」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教授朱錦向記者表示,聚乳酸是公認最有可能大規模應用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之一,但是聚乳酸存在耐熱性差(使用溫度低於50℃)、性價比低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聚乳酸的應用領域。
寧波材料所針對這些問題,經過多年攻關成功開發出了耐熱聚乳酸發泡材料。「聚乳酸熔體強度太低無法直接發泡,通過改性技術在保證耐熱性情況下把聚乳酸熔體強度提高了70倍,滿足了發泡要求。」朱錦說,同時通過與發泡設備公司聯合攻關,開發出了針對聚乳酸的專有連續發泡裝備。
「總之,我們攻克了聚乳酸耐熱性、可發泡性以及專有發泡裝備等行業性難題,率先實現聚乳酸發泡片材產業化生產。」朱錦說,耐熱聚乳酸發泡材料可代替傳統聚苯乙烯(PS)發泡材料用於餐盒、食品包裝、快遞等領域。該項技術大大提高了聚乳酸的性價比。
「寧波作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目前已經形成了『油頭化尾』的全產業鏈集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相關產業的崛起,寧波具備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世界領先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的基礎和潛力。記者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