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一寸光陰不可輕」,你可有體會過?

2020-12-20 書洞小姐

說到南宋理學家朱熹你的第一反應或許會想到「存天理,滅人慾」,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與孔孟相背離的思想,使得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今天呢,我們不評價他,只是想分享一首關於他的詩,這首詩季羨林先生在《一蓑煙雨任平生》中也引用過。季羨林先生在文中說這首詩「明白易懂,用不著解釋。」同時他也通過本詩告誡青年們,好自為之,珍惜時間,可話鋒一轉,他又說「然而真正能實行者,卻不多見。」此刻,想把這首詩再拉出來,邀你與我一同賞析。

勸學

作者: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看到「一寸光陰不可輕時」你會想到什麼?我知道,你第一時間肯定想到「一寸光陰一寸金」,以及它的下一句俗語「寸金難買寸光陰」。說到這裡,補充下,「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句其實是「讀書不覺已春深」,出自詩人王貞白之手,意思是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是啊,專心讀書的作者感受到一寸光陰一寸金,他懂得珍惜時光。而朱子寫這首詩重點在奉勸青少年,珍惜光陰,珍惜青春,刻苦治學,有所作為。可是,想想,我們是從青年走過來的,有多少青少年在青春時刻能體會到,時光的寶貴,唯有他們慢慢長大,意識到時光的一去不復返。

大學畢業後,工作處處碰壁,此刻的你後悔曾經沒有努力學習。

於是,二十幾歲的你,又在懊悔與自責中度過。

轉眼到了三十幾歲,你還是沒有清楚地認識到時光的寶貴,此刻的你,又在埋怨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為何不好好奮鬥。

一晃四十不惑,你認清、看清,明白了一切,此刻的你開始告誡你的孩子「時光多麼寶貴,你要好好利用」可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珍惜時光了嗎?

誰都年輕過,你的一生中有太多的身份,一轉眼,春夏秋冬,一切都會再復甦,唯有你,不能重新再來。

如今的你可體會到,一寸光陰不可輕?

相關焦點

  • 訴說我的心語:一寸光陰不可輕
    宋代大儒朱熹有首《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今天抽時間又重新端坐書桌前,拿起季羨林先生的這本書,認真閱讀完《一寸光陰不可輕》這篇文章,我真覺應該向大師致敬,向大師學習,同時更為多年浪費的光陰後悔自責。
  • 「雲谷老人」朱熹十句勵志名言: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語出宋·朱熹《觀書有感》。要問那池塘中的水,為何那樣清澈?那是因為在那池塘的上遊,有源源不斷的流水淌進來。這句話常用來比喻只有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2. 為學需先立志。語出南宋·朱熹《朱熹語錄》。
  • 【吳兵將軍】書法作品 |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應邀為新建的杭州市園林石刻公園《家風孝道千詩千石碑林》,書朱熹詩《勸學》(四尺對開)。圖三為手扎留存。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出自宋代朱熹的《勸學詩 / 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譯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
  • 《過好這一生》|一寸光陰不可輕
    最近若干年來,我實在忙得厲害,像20世紀50年代那樣在教書和搞行政工作之餘,還能有餘裕的時間讀點當時的文學作品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不過,幸而我還不能算是一個懶漢,在「內憂」「外患」的罅隙裡,我總要擠出點時間來,讀一點北大青年學生的作品。《校刊》上發表的文學作品,我幾乎都看。
  • 學詩計劃|《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偶成朱熹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詩君解讀:朱熹能夠成為理學宗師,與他日復一日珍惜時間、辛勤學習的品格是分不開的。他在《勸學文》裡寫道:「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我延。嗚呼老矣,是誰之愆?」可見他寸陰必爭的理念是一貫的。這首詩也是講惜時,正可以做《勸學文》的註腳。
  • 中國詩詞大會:「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勸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你認為」只能代表你的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很有爭議性的題目,原題是這樣的: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如果讓你來作答,你會選擇哪個選項呢?
  • 開學日,勸學詩: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金縷衣唐·杜秋娘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勸學詩宋·朱熹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贈外孫宋·王安石南山新長鳳凰雛,眉目分明畫不如。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句是啥?他兩獲科甲與《白鹿洞》有關嗎?
    「讀書不覺已春深」,言自己專心讀書,不知不覺中春天又快過完了。「春深」猶言春末、晚春。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讀書入神,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全然忘記了時間。春天快過完了,是詩人不經意中猛然發現的。這一發現令詩人甚感意外,頗多感慨。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許多知識要學,時間總不夠用似的。次句寫詩人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指極短的時間,這裡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該珍惜。
  • 中華經典古詩詞導讀引讀:朱熹《偶成》
    本期要推薦的這首古詩是南宋理學家朱熹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告訴我們青春易逝,學問難成,且珍惜這年少光陰,莫輕易錯過。你能猜到是哪一首嗎?對了,那就是朱熹的著名詩作《偶成》,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朱子教條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深。
  • 中華經典古詩詞導讀引讀:朱熹《偶成》
    這首詩告訴我們青春易逝,學問難成,且珍惜這年少光陰,莫輕易錯過。你能猜到是哪一首嗎?對了,那就是朱熹的著名詩作《偶成》,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說法,把極其短暫的時間比作金和玉。
  • 朱熹最經典的一首勸學詩,你可以不會背,但意思你得知道!
    比如「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一寸光陰一寸金」等。這裡所說的古詩,便是古人寫來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的勸學詩。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便是一首來自於南宋詩人朱熹的《勸學詩》。朱熹,不僅是一個詩人,還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尤其是朱熹長期從事講學活動,培養了許許多多人才,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勸別人珍惜時間?為何詩詞大會有50人答錯?
    在《詩詞大會》中曾經出過一道題,題目是: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 唐詩鑑賞:一寸光陰一寸金,流傳千古,它的原創者究竟是誰?
    《增廣賢文》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兒童啟蒙書目,歷經明清兩代文人學者整理、修訂,名言金句很多,其中有這麼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廣傳世間,是惜時、勵志的至理名言。廬山關於「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原始出處很長一段時間存在誤解,比如有一版的《辭源》就認為是出自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宋代朱熹的《勸學詩》也有「一寸光陰不可輕
  •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勸別人珍惜時間?為何詩詞大會有50人答錯?
    在《詩詞大會》中曾經出過一道題,題目是: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那麼現在就只剩下選項B,但是很多人都覺得B選項也沒問題啊,老師家長從小在我們耳邊嘮叨,勸我們好好學習的時候,總會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詩,難道老師家長都用錯了?
  •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看看這10句話,你會更有緊迫感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2、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3、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
  • 詩詞大會考「一寸光陰一寸金」,難倒50人,這詩我們一直解錯了?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初看這道題時,筆者覺這3個選項每一句都是勸我們努力學習的。
  • 你一定用過「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個名句,但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所以,古今中外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名句不可勝數。孔子慨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陶淵明告誡:「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曾國藩寄語:「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 9首勸學詩詞:一寸光陰一寸金,勸君莫負少年時
    少年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少年是青澀感性,為賦新詞強說愁;年少時不知光陰似水,再回首,只嘆白了少年頭。不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懷抱夢想和希望不斷努力的你,也可以做永遠的少年。一起讀讀這9首詩勸君切莫負春光,須惜少年時。共勉!
  • 一寸光陰一寸金:推10首經典的古詩詞,教會我們珍惜時間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世上最珍貴的就是時間,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世事更迭,是時間見證了所有的一切,同樣的,時間也可以見證一個人的成長。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耄耋之年的老者,數十年的光陰足可以塑造一個完整的人生。
  • 來看看朱熹的絕妙比喻!
    他的詩風格獨特,擅長借比喻說明哲理,比如最出名的《觀書有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比喻精妙而有趣,讓人讀後不由會心一笑,可謂以詩說理的典範。詩文如下: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乍一看,這首詩前兩句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傳統的勸學,甚至可以說有些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