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撿漏過一隻碗,卻不願說價格,專家:估值不下3億

2020-11-25 騰訊網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提及到馬未都想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他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能與名流們進行暢談,最關鍵的就是,他還是一個神奇的人物,有著可以辨別古董真假的本事。數十年,他總結出了許多的經驗。他憑藉著撿漏,不知道獲得了多少的好古董,不知道擁有了多少神奇的物品。若是說起馬未都手中最值錢的古董是什麼,或許很多人都無法輕易進行判斷。

不過,馬未都本人卻曾經表示過,自己買到一隻碗,任何人詢問價格,都不願意去說。而專家卻表示:估值不下3億,這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說起馬未都,不得不讓人感到羨慕的就是,他出生在一個很好的年代裡,碰上的文物卻都不是太值錢。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他就開啟了撿漏道路,到了90年代,他手中的文物身價就瞬間上漲了不少。而後,利用手中所擁有的一些古物,特意創建了一家博物館,成為了古董界一位神奇的大佬人物。

他曾經在潘家園、琉璃廠兜兜轉轉,也賺到了不少錢。當年的馬未都的兒子還很小,於是就帶領著孩子一同前往到了古玩城,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文化素養,還可以滿足古玩喜好。馬未都在古玩城裡,看中了一個小碗,砍價過後,用2000元帶走。馬未都的內心也十分滿足,在二樓就遇到了古董界的好友,說起了當天所得。馬未都表示,自己撿到了一款陳舊的瓷器。朋友於是也就很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在物品被拿出之後,朋友很想將其買下,於是給了他3萬元。

由此可見,古玩很值錢,2000元買來的東西,不費吹灰之力,轉眼就上漲到了3萬元。馬未都也表示,不想讓孩子看到這樣的交易,會讓孩子有一種可以不勞而獲的想法。其實,也是可以看得出來,馬未都還是可以將文物和利益進行分割的。其實,在收藏界,最讓人感到厭惡的就是問及文物的價格。正是如此,馬未都依舊能夠憑藉撿漏的方式,來獲得更多高價值的東西。

當年,馬未都前往日本遊玩,就看好了一個小碗。馬未都感覺眼前的瓷器是很與眾不同的,任何人問到他價格,他都不肯說。令人感到疑惑的就是,馬未都表示這是撿漏獲得的,又說是自己買來的。總之,無論誰問到價格,從哪裡獲得而來的,馬未都就是不肯說實話。後來,馬未都也表示,不說具體的價格是有原因的,不希望賣家知道後,找來自己。

由此可見,在古董行業之中還是有著許多的規矩存在的。馬未都曾經就表示,同款的小碗曾經就賣到了2.9億。專家也表示,時隔多年後,這種同款的小碗越來越少,估值不下3億。不管是真正的價格到底是多少,光是聽起來就讓人感到羨慕了。其實,馬未都之所以收藏這麼多東西,並非是因為自己的喜好,在退休後,他會將一生珍藏的物品全部奉獻給社會。

(圖文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九門網,只為藏友謀福利!

收藏新時代,一步一精彩!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
    馬未都是一個奇人,小學四年級畢業依舊能與一大波名流暢談上下五千年。最關鍵的是人家有一眼辨真假的本事,短短十數年的時間憑藉撿漏,近乎空手套白狼般積累了誰也說不清有多少的財富。要說馬未都最值錢的古董,這誰也不敢妄下結論。倒是馬未都此前表示「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格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馬未都在日本撿漏一隻汝窯,誰問價錢他都不說,專家估值不下3億
    在收藏界中,但凡是有點真本事的人,撿漏這樣的事情是很常見的。比如國內最大的收藏家之一馬未都,堪稱撿漏王。只有他沒遇見過的古董,沒有他不撿過的漏。而馬未都雖然撿漏很多,但是他說在自己撿過的漏裡,唯獨有一件最滿意,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
  • 馬未都:為啥我老是撿漏?因為「偽專家」太多了!
    馬未都可以說是古董收藏界的名人了,不僅學識淵博,識寶無數,更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撿漏」無數而被很多古董愛好者崇拜,稱他為「撿漏王」。馬未都到底撿了多少漏?無法統計,但從上世紀70年年代到現在,幾十年的功夫早已讓馬未都身價倍增,而現在馬未都也經常會上一些訪談節目,為大家分享自己以前的故事和幾十年來的心得。在有一期節目中,馬未都就談到「撿漏」這個話題,他表示,正是有大量愚鈍的「專家」存在,才讓自己有撿漏的機會。就像著名收藏家孫瀛洲說的那樣:人們說不是,專家也說不是,我才有機會!
  • 馬未都香港開拓視野,看到一隻碗底的字後很激動,但是依舊裝不懂
    馬未都香港開拓視野,看到一隻碗底的字後很激動,但是依舊裝不懂由於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基本,很多人都喜歡上收藏古董,古董是我們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因此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以及升值空間,收藏古董不僅有機會能夠給你帶來巨額的財富,還有可能了解到古董背後的故事
  • 馬未都:最刺激的一次撿漏,店主以為我傻,而我卻十分開心
    這次他進了商店後,一眼就見到櫃檯的角落裡擺著一隻碗,做工非常精美,看畫工應該是乾隆時期的官窯。當時友誼商店標註的價格是3萬元,但並不是人民幣,而是外匯,因為友誼商店主要是賺外國人錢的。馬未都心中納悶,一隻乾隆官窯的碗為什麼才賣3萬元?
  • 馬未都:最刺激的一次撿漏,店主以為我是傻子,而我卻十分開心
    這次他進了商店後,一眼就見到櫃檯的角落裡擺著一隻碗,做工非常精美,看畫工應該是乾隆時期的官窯。當時友誼商店標註的價格是3萬元,但並不是人民幣,而是外匯,因為友誼商店主要是賺外國人錢的。
  • 「撿漏王」馬未都,網傳身家過百億,馬未都: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要是問收藏圈粉絲最多的人是誰,那肯定是誰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要是換個問法,問誰在收藏圈一定有許多的粉絲,那麼在一溜答案裡一定有馬未都的名字。作為當之無愧的「撿漏王」馬未都,撿漏過無數好東西,國內的第一個私人博物館還是他建立的。因為撿漏過多,網傳他身價過百億,這是真的嗎?
  • 「撿漏王」馬未都,網傳身家過百億,馬未都: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要是問收藏圈粉絲最多的人是誰,那肯定是誰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要是換個問法,問誰在收藏圈一定有許多的粉絲,那麼在一溜答案裡一定有馬未都的名字。作為當之無愧的「撿漏王」馬未都,撿漏過無數好東西,國內的第一個私人博物館還是他建立的。因為撿漏過多,網傳他身價過百億,這是真的嗎?
  • 大叔去山西花幾十塊錢買一個碗,找馬未都鑑定,馬未都:你可真行
    在一個古玩攤上一眼就看中了這隻碗,他覺得上面的紋飾彩繪都很好,而且底下是礬紅色的款,用篆書寫的「同治」,便決定買下來。幸好,攤主卻對這個碗不在意,讓韋大叔只用了幾十塊錢,就買下來了。馬未都鑑定後,就說這真是以小博大,算是撿漏了。
  • 收藏界的傳奇人物馬未都,靠「撿漏」身家百億
    他回憶道:「當時在國營文物商店內銷部買舊瓷器,清三代的碗特別精美,一摞摞擱地上,任我挑,10元錢一個,現在這樣的碗在拍賣會怎麼也要三五萬吧。」2008年,百家講壇的《馬未都說收藏》讓馬未都被更多人熟知,從此他也成為了中國古玩界的第一號代言人。這時的馬未都,已經身價上億。
  • 撿漏界的神話:趙忠祥買玉墜翻180倍,不如他1000元買碗賣2.81億
    趙忠祥老師俗話說「收藏講緣分」,如果說只有知識文化基礎,但碰不到好的「寶貝」,也一樣是空有一身本領,懷才不遇。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卻有過一次「神話」般的撿漏經歷。趙忠祥就以為只是一個普通的玉墜,但之後經過專家鑑定後,發現竟然是明代的一個玉墜,而且質量很好。在之後便有人看上了這個玉墜,趙忠祥老師甩手便賺了1.5萬,價格翻了180多倍。雖然這件事被大家稱為撿漏界的一個「神化」,但主要說的是緣分,想要給大家表示撿漏應該抱有平常心。當然了,如果你覺得這個不足為奇。
  • 馬未都腸子都悔青了,當年3萬不下手,如今值1個億
    被譽為「京城第一收藏家」的馬未都,私人藏品就有數千數萬件,常聽他講述撿漏的故事,用很便宜的價格收到了許多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但你可知道他也曾與一些重要文物失之交臂!
  • 圓明園流失的文物,價值3000萬,卻被馬未都2408萬「撿漏」
    一提到撿漏就不得不提撿漏之王馬未都先生。作為撿漏界的絕對王者,他定然也不會錯過圓明園流失的文物。二、馬未都「撿漏」圓明園文物一般來說,圓明園流失的文物最有可能在拍賣會上面存在。在2007年的時候,北京瀚海舉辦了一場拍賣會,在這場拍賣會上有一件大瓷瓶成為了此次的重頭戲。這是一隻乾隆官窯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現場經過了20多輪的較量。
  • 「撿漏專家」馬未都:欲將百億身家捐贈博物館,可惜兒子有意見
    文物收藏大師馬未都以前講過一個段子,說是如何判斷一個人是真文藝還是假文藝?他假定了一個標準:在咖啡店玩手機躺床上看書的是真文藝;在咖啡店看書躺床上玩手機的是假文藝。其實,馬未都本人何嘗不是如此?他雖然學歷低,但他對傳統文化的積累,絕對超過了99%的專家,在潘家園舊貨市場靠「撿漏」發家的他,已經擁有一個市值400億的博物館。從作家到一個身家幾百億的博物館館主,馬未都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30多年的時間裡,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蛻變。
  • 馬未都:曾經一個「碗」6萬,當時沒捨得買,如今價值過億
    談及現代古玩界,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人稱"馬爺"的馬未都。馬未都,1955年出生,早年下過鄉,插過隊,回城後還當了幾年工具機銑工。後來發現自己文採出眾,發表過一篇文章,被看好就去《青年日報》做了編輯,但它年輕時有個愛好,喜歡淘換老物件玩。
  • 馬未都:30年前撿漏很容易,汝窯殘片一毛一片,現在價格你不敢想
    馬未都:30多年前撿漏很容易,以前汝窯殘片一毛一片,現在價格你不敢想前言:說起有關於文物的事情,我們也都有所了解,光是汝窯瓷器就曾經在拍賣會現場上拍出天價。說起來,馬未都也對汝窯瓷器情有獨鍾。每一次撿漏的時候,也都會對汝窯珍品尤為的關注。
  • 當年一個碗6萬沒捨得買,如今價格上億,馬未都:腸子都悔青了
    慢慢地他就開始研究起了文玩,有些不懂得,他還去問史樹青、王世襄等人。王世襄是何許人也,號稱是"京城第一玩主",是著名的收藏家、鑑定家。馬未都沒事就往王世襄家跑,一來二去爺倆成了忘年交。馬未都曾坦言,自己的本事有一半是從王世襄身上學來的。
  • 馬未都撿漏的這5件珍貴文物,最後一件竟一分錢沒花
    在古玩圈,名氣很大的馬未都大家都知道吧,不僅擁有自己的博物館,藏品上千,而且撿漏事件也是非常多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5件馬未都撿漏的珍貴文物,其中一件竟然一分錢沒花。由於底部沒有標識,老闆認為這瓷器也不值錢,既然有人買,就以7萬的價格賣給了馬未都,但是這老闆萬萬沒有想到這是明代官窯仿汝窯的作品
  • 馬未都:我低價撿漏一件官窯,真實價格不敢示人,怕賣主心裡難受
    這撿漏得講緣分,一件東西能否真的擁有,一方面是機會使然,而另一方面就是對智慧和膽略的雙重考驗。馬未都在這兩方面無疑做得比較出眾,可謂是與其獨特的精神氣質那是相得益彰。馬未都曾在公開場合隱晦的透露自己另類的撿漏經歷,他表示「我低價撿漏一件官窯,真實價格不敢示人,怕賣主心裡難受」。小編記得不是太清楚,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那麼這件官窯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呢?
  • 馬未都:鑑定青花瓷碗,品相固然重要,但是這一點卻能讓價格翻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收藏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作為一種投資,它具有一定的魔力,在古玩的行當裡,許多人都因為撿漏賺到翻倍甚至天價的利潤,在這些傳奇故事的渲染下,才不斷有人躍躍欲試,進入到古玩這個圈子裡,馬未都就是收藏圈裡有名的人物,一個人撿漏,通過不斷積累學習,居然開出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