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鶚續寫後四十回中,為何要寫黛玉焚稿?原來原因在此

2020-12-13 小白的文化之旅

眾所周知,《紅樓夢》 後四十回,為高鶚所寫 ,但是許多人看後,都會發現,他同曹公所寫的前八十回無論是文筆還是人物方面都有差異,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高鶚沒有讀懂曹公的意思,然而他真的是胡寫嗎?我認為高鶚續寫中,起碼在關於黛玉焚稿這件事,是有依據的。

在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裡,寫到了寶玉同寶釵成親,也正是那個時候,林黛玉於悲戚之中焚燒了自己寫的詩詞,並於不久後魂歸;而後人對於她的這種行為也是有多種解釋。

小白今日無意中回看《紅樓夢》,在她同寶玉一起看《西廂記》那回裡,找到了答案。我認為高鶚續寫之中,對黛玉焚稿這一行為是有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黛玉葬花。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頭去看看《西廂記》那一回,原本寶玉建議的是將掉落的桃花撒到河裡,但黛玉說了,雖然眼前的河水乾淨,但一旦桃花順著河水流到外面,終究免不了被踐踏的命運,所以她建議葬花。

林黛玉的這一行為表現了什麼呢?或許,她的這一行為表現的是她的決絕;對事物的決絕,既然桃花的美麗已經不在,那麼將它埋葬就是它最好的歸宿。

林黛玉為何焚稿?是因為在她的詩詞裡,表現的多是自己對寶玉的感情,然而寶玉同寶釵結婚了;她同寶玉再無可能,自然她心心念念的,曾經想像同寶玉過的二人的幸福生活不會實現,所以她決定將這些詩詞焚燒乾淨。

黛玉葬花,是怕那些桃花被世人踐踏;黛玉焚稿,也是怕世人在她死後對她進行毀謗;畢竟,她是一個未出閣的清白女子,但卻有著本不該有的情愛。

因此,高鶚續寫之中,關於黛玉焚稿這一件事,應該是符合曹公對林黛玉這個人物的性格塑造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據,這也證明了,高鶚的續寫並不全是胡編亂造,還是有著自己的研究在其中的。

相關焦點

  • 誰最先證明《紅樓夢》後四十回是高鶚寫的?後四十回真的這麼差嗎
    王國維是在1905年寫下《<紅樓夢>評論》的,當時學界還未考證出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的,而王國維為了迎合「悲劇說」,先入為主地拔高了後四十回的藝術價值。十年之後,也就是1915年,蔡元培寫下了著名的《<石頭記>索隱》,當時他也沒有區別對待後四十回。
  • 《紅樓夢》後四十回真的是高鶚續寫的嗎
    《紅樓夢》流傳至今一共有120回,《紅樓夢》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巔峰之作。許多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這本書的原作者是曹雪芹,而讓人遺憾的是曹雪芹只寫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是清代文人高鶚續寫的,這種觀點持續了很久。
  • 紅樓夢:為什麼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有這麼多爭議?
    大家都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但是曹雪芹只作了書的前八十回,後四十回為高鶚的續寫。很多紅學愛好者對高鶚續寫的結局都不滿意,但是大家還是會看曹雪芹和高鶚「合作」寫出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為什麼大家不喜歡高鶚續寫的《紅樓夢》,還要研讀他所續寫的後四十回呢?當年上大學的時候閒暇無事,把圖書館裡的幾乎能找到的紅樓夢續書都看了一遍,感覺高鶚版本存在的原因不在於他寫得有多好,而是其他續書寫得實在太差了,有些書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文筆非常粗糙,故事的構思都不如現在的三流網文作者。
  • 從張愛玲的人生三恨,到高鶚續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的優劣之爭
    這句話中所說的三大恨,除了第三個恨是張愛玲自己說的,其餘兩個是她借用宋人彭淵材的「五恨」而來,宋人彭淵材說: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橘帶酸;三恨蓴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總之,意思是說:海棠花雖然豔麗無比卻沒有其它花的那種沁人心脾的香氣,鰣魚的味道儘管鮮美,可是骨頭刺太多,吃起來太麻煩;曹雪芹的《紅樓夢》寫的確實好,遺憾的是沒有寫完。
  • 為什麼說高鶚所續寫的紅樓夢結局是狗尾續貂
    雖然紅樓夢流傳非常廣,但是由於曹雪芹的逝世,紅樓夢只完成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沒有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文人開始續寫紅樓夢,高鶚就是這樣的文人。高鶚出生於官宦之家,有著很高的文學修養。他從小飽讀詩書,對於很多文學種類都有過涉獵。在讀了紅樓夢以後,他被紅樓夢打動了。他寫了不少評價紅樓夢的作品。鑑於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沒有完成,於是高鶚開始續寫紅樓夢。
  • 張慶善:續寫《紅樓夢》的高鶚哪去了?
    續寫《紅樓夢》的高鶚哪去了?更有不客氣的讀者指責:「高鶚犯了什麼錯誤?你們為何把人家的著作權給剝奪了!」「後四十回續書作者問題,並非『新聞』。」張慶善說,因為早在2008年新校本第三次修訂本出版時,就已經改為「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了。
  • 《紅樓夢》高鶚後40回續寫敗筆之一:妙玉和惜春成為知己好友
    高鶚續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一直爭議不斷,甚至有讀者認為高鶚的續寫乃是狗尾續貂,不論文筆、藝術手法、人物塑造各個方面都跟前八十回曹公所寫不是一個水平,筆者深以為然。,筆者想從後四十回妙玉與惜春的關係來分析高鶚後四十回續寫的缺陷。
  • 為何說紅樓夢後40回是敗筆?高鶚續寫的紅樓,與曹雪芹有何不同?
    關於《紅樓夢》的真實作者,目前也依然存在爭議,但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前80回出自曹雪芹之手,而後40回由高鶚續寫。這在很多學者看來,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曹雪芹在尚未擱筆之時,便因病去世了。面世之後的《紅樓夢》,因為沒有結局而令人倍感遺憾。因而高鶚受程偉元之邀續寫了此書,才有了我們今日看到的結局。實際上續寫《紅樓夢》的人在當時非常之多,僅流傳至今的就有四五十種。
  • 《紅樓夢》的作者備受爭議,高鶚續寫還是曹雪芹全著?
    但是小編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不僅對此產生了好奇,文章是說紅樓夢只寫了全書的前80回,後書是由另外一人續寫的,這個人就是清朝的高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曹雪芹到底是寫的全書還是只寫了前半部分?也因此,他就提出了小說的前80回和後40回是矛盾的,可能不是一個人所寫的。有了疑問當然要考證,他翻查資料發現了一些小問題,這時高鶚(高蘭墅)就進入了胡大學者的視線。高鶚的同年進士張船山曾在《贈高蘭墅鶚同年詩》中這麼寫道:「傳奇《紅樓夢》後四十回俱蘭墅所補。」於是,胡適就認定補書的作者就是高鶚。
  • 既然《紅樓夢》後四十回是狗尾續貂為什麼續寫者卻寥寥無幾呢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年復一年,多少文人墨客他們紛紛拿起筆來,為了繼續追"夢"又開始了新的長徵,無怨無悔的跋涉在《紅樓夢》後四十回的艱難裡程中,幾經滄桑,百折不回。當然,也許有人抱怨說,人家高鶚早在二百多年以前就已經把《紅摟夢》後四十回給續上了,瞎折騰什麼呀。這話也沒有毛病。
  • 《紅樓夢》的續寫者高鶚,為何能得到世人真正的認可?
    只是由他所補寫的《紅樓》後四十回,由於他的人生經歷,與原作者曹雪芹相比偏離較大,導致出自他手的後半部分《紅樓》至今褒貶不一。那麼高鶚對於《紅樓夢》的傳播與影響到底有何功與過?​《紅樓》後四十回續者之爭《紅樓》共百二十回,關於這部小說的前80回與後40回非同一作者之爭
  • 《紅樓夢》後四十回不是高鶚寫的,那是誰寫的?
    後四十回是誰續的?脂硯齋是誰?胡文彬先生談到,剝奪曹雪芹著作權的現象值得深思。只是從《紅樓夢》中看到一些所謂矛盾,就說作者不是曹雪芹,這能說服人嗎?至於後四十回,他認為是曹雪芹留下的原稿的散稿,且不贊成高鶚續寫的說法,資料有足夠的證據說明高鶚沒有時間寫、沒有才華寫,也根本沒寫。最神秘的當屬「脂硯齋」。書中大量的脂硯齋批語證明了這個人的存在,而且是曹雪芹身邊的重要人物,和他關係很近,是書的第一讀者,提出的建議曹雪芹會接受。那脂硯齋具體是誰,是男是女呢?
  • 《紅樓夢》的後四十回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不喜歡?
    首先小編給大家糾正一個常識問題,後四十回為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自2007年開始,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全本《紅樓夢》停止使用「高鶚著」「高鶚續」等字樣,更新為「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標誌著「高鶚續書說」發生動搖。
  • 高鶚續《紅樓夢》中,黛玉的悲劇並不合理,原版應該是怎樣的呢?
    曹雪芹的《紅樓夢》只寫到第八十回,所謂「書未成,芹為淚盡逝」,所以除了極少數人物(如秦可卿)外,主要人物的結局基本上都在八十回後由高鶚完成。由於前八十回裡已經對很多人物的結局有過暗示,所以讀者倘若把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的這些暗示相對照,就會發現高鶚的續書其實很不符合曹雪芹的本意。
  • 關於高鶚續寫《紅樓夢》我們要加個問號
    陶慧敏版本林妹妹如今流傳於世的《紅樓夢》為120回本,不過眾多人認為前80回為曹雪芹或者是其他別的作者的親筆,後40回則是由高鶚續寫完成。所以他提出小說的前80回和後40回有矛盾,進而猜測《紅樓夢》可能不是一個人寫的。後來,他考證過清代張船山一首詩《贈高蘭墅鶚同年詩》中寫道:「傳奇《紅樓夢》後四十回俱蘭墅(高鶚的號)所補。」於是他便將續寫的作者認定是高鶚。這種觀點以後就被人們所接受了,也就是很多人普遍認為《紅樓夢》後40回是由高鶚所寫的原因。
  • 林黛玉焚稿斷痴情?黛玉之死或另有隱情!
    高鶚的後四十回完整敘寫了黛玉之死的經過和情景,由黛玉夢魘、寶玉失玉、掉包計、寶黛參禪、黛玉焚稿、黛死釵嫁、對景悼顰兒等細節組成 ,是整部《紅樓夢》最感人至深的部分,將寶黛的愛情悲劇推向了一個高峰,「焚稿斷痴情」獲得了大多數影視改編作品的認可。但是高鶚續作後四十回畢竟不是《紅樓夢》的原本內容,黛玉之死的真正內容已無從考證。因此在紅樓夢問世數百年間,不斷有人質疑黛玉之死因。
  • 賈寶玉為何娶薛寶釵?劉心武:兩人結合是定數,但非高鶚所續那般
    完整版的《紅樓夢》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我們經常看到的是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和高鶚續寫後四十回的版本。也正是因為這點原因,導致了《紅樓夢》中有很多疑團,再加上高鶚的文學造詣與曹雪芹相差不少,讓人覺得這本名著的結局根本不是曹公一開始設定的那樣。其實這點是沒有爭議的,當代著名作家、紅學大家劉心武也是這一觀點。
  • 87版紅樓夢為何不用高鶚續寫的結局?其經典之處就在於此
    87版《紅樓夢》與其他《紅樓夢》改編影視劇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結局是由當時眾多紅學家共同擬定的,不同於高鶚所續的《紅樓夢》後四十回。請點擊輸高鶚所續的《紅樓夢》,最最著名的情節就是九十七回的「掉包計」,寶玉失玉瘋癲,黛玉重病,王熙鳳使出毒計讓寶釵冒充黛玉和寶玉完婚,一邊是薛寶釵出閨成大禮,一邊是林黛玉焚稿斷痴情,悲劇氛圍達到頂峰。但是,這樣的寫法,恰恰是完全違背曹公本意的,它使《紅樓夢》中的五大主要人物全部OOC(Out Of Character,扭曲人物性格,使人物脫離原型)。
  • 簡談高鶚續寫的《紅樓夢》與原作的差距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深刻描繪了我國清朝的社會環境,並且通過刻畫書中主要人物的命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沒落。而其中後四十回為高鶚續寫,他的續寫與曹雪芹的書寫的差距何在呢?我們應該如何來解讀呢?
  • 高鄂續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價值到底如何
    《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更是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不過它卻有個遺憾,就是作者曹雪芹只寫了前八十回(還有一種說法時曹雪芹寫完一百二十回,後面遺失了),給了我們一個猜測的結局。也許正因為是這樣,有人整理了個結局,於是高鄂續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