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常識(番外篇):社區團購到底好還是不好?

2020-12-21 完美成長Even

最近社區團購很火,大家的討論也很激烈。

那社區團購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其實這個問法就有問題,就像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問爸媽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一樣單純,看問題儘量辯證的看,才能了解事實是怎麼樣。

稍微好一點的問法是:社區團購哪裡好?哪裡不好?

首先講好的地方。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商業的發展方向就是在朝著交易成本不斷降低的過程,因為交易成本降低可以讓用戶更低成本的買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從而激發更多的需求。

比如電商的核心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沒有生產什麼東西,但是促進了人和商品的高效連接,降低了交易成本,讓大家接觸並且買到了以前可能沒有想過要買的東西,電商在這20年裡面對中國的經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比如我是出生在西南地區,小時候鮑魚龍蝦都是電視裡面才能見到的食材,但是現在已經很便宜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就是因為技術和模式的創新,比如網際網路、物流、冷鏈技術,這些都降低了交易成本。

所以商業模式創新只要能夠通過優化交易結構降低交易成本,讓用戶獲利,就是一個好生意。稍微了解一下能發現,社區團購的交易結構相比傳統的方式,確實是有優勢的。

然後是不好的地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壟斷,壟斷對企業有利,對用戶不利,不過社區團購做的生意就目前來看,被壟斷的可能性其實不大。

另一個也是被批評最多的,從社會的層面上來講,社區團購是在和小商販搶生意,會讓很多小商販失業。

這個怎麼說呢?前面我們講過促進經濟發展的創新主要有三種、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其實不僅是商業模式創新,任何一種創新都會顛覆某些行業和崗位。要說搶工作的話,以後會搶走最多人工作的肯定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領域主要是技術和產品創新,沒有人說因為會搶走大家的工作,不讓人工智慧發展了對吧。

失業的問題當然需要解決,但是解決的方式肯定不是抑制創新。就像不能因為電商搶走了實體店的生意,就不允許電商發展了。

技術和產品創新當然重要,但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也重要,經濟發展需要這兩類創新同時推進,就像人的兩條腿。需要交替向前才跑得快。

不過從網上的評論來看,大家普遍看不起商業模式創新,這個其實也可以理解,有點像以前的人看不起經商的人一樣,覺得他們就是搞些投機倒把的事情,沒什麼實際價值。如果了解一點商業的常識,就知道不是這樣的。

相關焦點

  • 劉潤:社區團購,到底是在提高效率,還是在搶奪飯碗?
    高效的商業模式和高效的商業模式之間,當然會有競爭關係。但是高效的商業模式和低效的商業模式之間,不會有競爭,只會有「逐步取代」。你覺得,這個故事如果真拍成一部電影,會是喜劇,還是悲劇?—2 —那麼,社區團購呢?那麼,你覺得,社區團購呢?社區團購的重要性,當然不能和貨櫃相提並論。
  • 駁劉潤「社區團購,到底是在提高效率還是在搶奪飯碗?」
    於是,劉潤發布文章,標題為「社區團購,到底是在提高效率,還是在搶奪飯碗?」二、社區團購是什麼?劉老師說社區團購的基本邏輯是「預售、次日達、自提」,並通過案例證明社區團購商業之先進、科技之強大、於國於民之益處。
  • 辛巴|駁劉潤「社區團購,到底是在提高效率,還是在搶奪飯碗?」
    社區團購提高效率還是搶奪飯碗?- 事情起因 -origin words of reasons針對社區團購的惡性競爭,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其中提到: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 當我們討論社區團購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這些根本性、方向性的爭議,大致可以歸納如下:「社區團購」和傳統的「生鮮電商」(「買菜」)有沒有協同性?絕對的低價是不是社區團購最大的殺手鐧?社區團購到底能不能完全脫離微信群去運作?任何商業模式的正確或錯誤,都是要在商業競爭當中解決的。既然現在還不可能解決問題,我們不妨坐下來好好理解一下:問題究竟是什麼。讓我們一個一個看吧。「社區團購」和傳統的「生鮮電商」(「買菜」)有沒有協同性?
  • 網際網路大佬設想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樣?
    侯毅當時並不看好社區團購,他認為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但可以作為好的營銷手段。如果社區團購的模式能夠持續,那麼,生鮮僅僅只能當作引流手段。相比兩年前,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的觀點有了迭代,他現在認為:「社區團購的到來,以及今年疫情影響的疊加,把線上線下這個原本『脆弱』的平衡格局再次打破,線上線下正重新進入一個新的、生鮮存量市場的博弈中。」侯毅也發表新的觀點,他認為:「社區團購是個全新電商模式,目前僅僅還是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
  • 社區團購的「生意經」,有錢就能「念」好嗎?
    在這中間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和線下門店這樣的重資產運營模式相比,社區團購屬於輕資產模式,沒有太多的門店和技術要求,只需要一個團長這樣的職位開設虛擬店鋪並統計預售,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即可;這樣的輕資產模式方便快捷,便於快速複製,從而在全國形成規模化效應,符合網際網路商業的本質運營思維。。
  • 社區團購每天2000多單,到底能賺多少錢?商業模式能否最終盈利?
    近日,本人有朋友當了社區團購的團長,他既不是社區便利店主,也不是快遞收發點,他是一名專職的社區團購店主。朋友在社區裡租賃了一間大約40來平的店面,門頭招牌就是社區團購,他主要接了5大平臺:十薈團、興盛優選、美團買菜、橙心優選、多多買菜。
  • 百姓視角點評社區團購帶來的弊端,到底是好還是壞
    在百姓的生活中菜籃子永遠是一個鋼鐵一般的話題,人們什麼時候都繞不開一個吃字,近一段時間裡各位科技大佬連發開啟社區團購模式,開始緊盯我們的菜籃子做文章,官媒終於發聲科技大佬不應該只注重幾棵白菜,應該把資源用在科技發展的大方向,部分大佬宣布退出社區團購模式,那麼我們用百姓的視角來分析一下社區團購的好與壞
  • 反壟斷與社區團購
    很多人就說,網際網路巨頭們這是想要壟斷菜市場、壟斷大眾民生啊,包括社區團購在內的很多網際網路平臺服務,都是低價傾銷,都是不正當競爭,都是為了壟斷啊。但其實還是需要釐清一些誤解。社區團購「火」了社區團購這次「火」了,有很多原因。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今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可以說是起死回生,並迅速發展壯大。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
  • 社區團購攪動生鮮市場,是模式創新還是惡意競爭?
    天風證券商貿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劉章明團隊認為,社區團購在商業模式的創新點主要包含三點——團長制、集採集配和預售制,這三點分別帶來了三個成本的降低——流量成本、履約成本、生鮮損耗。這為社區團購打「價格戰」提供了空間,也對傳統市場攤販形成衝擊。「社區團購的價格低,可以送到家,對我們肯定有影響,今年生意下降了一半不止。」
  • 江瀚;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瀚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
  • 一樁「風口謀殺案」:社區團購1000天生死始末
    如今巨頭入局,紛紛下沉到二三線城市到底是流量的焦慮,還是真為了那「幾捆白菜」?「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很多投資者進入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他們都覺得這個行業不確定,可能搞不得,但是最後,都莫名其妙的一窩蜂的進來了」。社區團購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 社區團購是打造本地線上商業帝國的根基
    在一二線城市,社區團購模式已紮根很深,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本地化的模式,擁有立足社區流量池,整合本地商家資源的潛力。同時也有很大的盈利市場。而在入駐社區團購平臺後,商家便擁有了主動的機會。不管消費者有沒有需求,平臺的團長和用戶都在轉發,微信群和朋友圈裡各種圖文和視頻一波波地宣傳,對消費者需求的刺激效果立竿見影。
  • 拼多多不做社區團購
    這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拼多多並不希望外界過多關注他們的買菜業務,更不願意將多多買菜業務放在社區團購賽道解讀。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中,拼多多CEO陳磊,更是明確指出了這一點。他表示,多多買菜並不是社區團購,而是拼多多拼購電商業務的自然延伸。
  • 【經濟觀察】社區團購,還是要練好真功夫
    近半年來,不斷有網際網路新貴入局社區團購、跑馬圈地的新聞傳出。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會超千億元。  站在新的風口上,社區團購的這把「火」燒到了很多人的家門口。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交電商模式
    這一期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社區團購平臺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上一期有關社群團購模式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今天呢我們來聊聊社交電商模式。是目前被譽為最具潛力的商業模式,也是被各大公司爭先結合的商業模式。前些時間,被譽為60年來最冷寒冬的資訊傳來,先不說是真是假,或許又為社交電商模式帶來了新機遇,在如此極寒的天氣,一些實體商家、商超便利或許也該提前好好思考下該如何運營提升核心競爭力!
  • 商業巨頭加入社區團購,與小商販搶生意,遭人民日報批評
    現在電商已經成為新一輪資本搶佔的市場,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買的日常用品,而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一些賣菜的小商販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像美團、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加入社區團購,通過價格優惠來吸引消費者在線上買菜,加上疫情期間的敏感,這對以此衛生的小商販產生了嚴重的衝擊。
  • 對社區團購,除了憤怒,我們該做什麼?
    就在快消品線下市場,從O2O到B2B,到今天的社區團購。這至少也是網際網路發起的第三次進攻了。這種變革一旦開啟,就絕不會停止。第二個問題,拋開補貼,社區團購到底有沒有產業價值?作為一種商業形態,社區團購已經通過盈利證明了商業自洽能力。同時,也證明了它在某些渠道的先進性和產業價值。這一點,並不會因為巨頭的行為而發生變質。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該推行嗎?
    這段時間,社區團購掀起了一波浪潮,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都在互相競爭,但是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壓低價格,損害客戶利益。近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據悉,眾多社區團購平臺出現了嚴重的低價現象,個別團購平臺通過補貼拉客,引發了市場價格戰。該公司稱,現在廠家也難做,很多社區團購平臺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大家的剛需產品,使得銷售價格遠低於市場正常價格,這打擊甚至毀滅正常的商業秩序,下一步就是壟斷社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