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曾說過「計算機沒什麼用,因為它們只會告訴你答案。」計算機會告訴你答案,卻無法替代你去想像。
一個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一個是表現主義的先驅,還有一個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達文西、梵谷、畢卡索,這三位大師因時空亂流「復活」過來,碰撞在一起,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7月17日,社區兒童藝術成長訓練營的45名兒童和家長來到合肥大劇院,觀看美術啟蒙兒童劇《從達文西到畢卡索》。通過觀看表演,了解世界繪畫名作和發展歷史,現場「達文西」「畢卡索」「梵谷」三位大師還親自教孩子們用透視法畫房子。孩子們在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更啟發了為慶祝祖國生日而繪畫的靈感。
現在,一起領略精彩的繪畫史吧。
【劇情介紹】熙熙攘攘的世界藝術勝地羅浮宮,導遊正在為孩子們講解大師名畫。掛在牆上的達文西、梵谷、畢卡索三位繪畫大師的畫像復活。三位大師走上舞臺,.帶領孩子們走入世界美術發展的時間長河。
第一幕二維紙上為什麼能畫出三維的空間
三位大師來到古埃及,大祭司正在做壁畫,古埃及的壁畫堪稱早期二維繪畫的精品。此時走來一人,將壁畫略加陰影調性,二維壁畫神奇的變得更立體,此人便是文藝復興早期開創性大師喬託。
老師說:通過對古埃及壁畫的認識,希望孩子們可以了解古埃及壁畫的特點和獨特的形式美感,感受到人類藝術的初期是一個什麼面貌,最早期的人類是如何利用繪畫來達到目的。這不僅能讓孩子了解到藝術的原始圖像功能,更能讓孩子們知道人類的藝術的起源到底是如何的。
第二幕《蒙娜麗莎》的秘密
三位大師來到文藝復興時期,見證了達文西的多才多藝與科學發明,自行車、直升機、機器人……聽說大師歸來,各路富商政客紛紛拜訪,請達文西作畫,達文西不勝其煩。此時,走來一位頭披黑紗的女人……
老師說:2019年5月2日,法意兩國拉開了義大利藝術大師達文西逝世500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蒙娜麗莎》是達文西在51歲是創作巔峰期作的名畫。達文西運用了「漸隱法」繪畫技法,觀眾如果直視她的嘴巴,會覺得她沒笑;然而直視她的目光,又會覺得她在微笑。可以說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用6年創作一幅畫,透視、宗教韻味,神秘感都暗含在裡面。經過500年的典藏,蒙娜麗莎成為具有超越意義的新時代先驅之作,還成為了世界第一名畫。
第三幕滅頂之災
早期繪畫的意義在於記錄真實的世界,達蓋爾發明的世界第一臺相機成了所有繪畫大師的噩夢。繪畫大師們將如何對待達蓋爾?
老師說:1839年1月7日這天,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的成員們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個神秘人聲稱他的發明將會徹底顛覆整個視覺呈現的歷史。這位令他們震驚的人正是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達蓋爾的旗幟」意即自拍精神的旗幟。
第四幕繪畫重新崛起
繪畫不只是工具,更是藝術。偉大的畫家梵谷將繪畫賦予更大的意義,這個意義便存在於「像」與「不像」之間。且看梵谷如何畫畫!
老師說:梵谷的創作主要選取質樸的農民、帶有大自然氣息的物象作為繪畫題材。像他畫過的向日葵、麥田、鳶尾花等,運用他敏銳的藝術感知力深情地、細緻地描繪,這些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景象給梵谷一種洋溢著生命的熱烈、飽滿的感覺,他也因此被稱為「畫家中最純粹的畫家」。
第五幕抗爭
畢卡索回到家鄉西班牙,正看到家鄉被外地入侵,鐵蹄踐踏,滿目瘡痍。悲憤的畢卡索將侵略與屠戮定格成震驚世界的巨作《格爾尼卡》。
老師說:畢卡索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他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卡索多變的藝術形式。在畢卡索的畫中,人們還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愛憎。他反對戰爭,希望和平安寧。 1937年4月,為抗議希特勒轟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爾尼卡,他畫了著名的大型壁畫《格爾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