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來到國棟美食說,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國棟,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呦。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小吃,是一種不一樣的美食,貓耳朵,大家別誤會啊,這個貓耳朵可不是貓的耳朵做成的,我們說的這個貓耳朵啊,是用面製成的,因為樣子和貓耳朵一樣,所以就叫貓耳朵了,這個貓耳朵,主要就是在山西和陝西流傳的特色小吃,其實有一些地方是把貓耳朵當成點心來吃的,還有一些地方把貓耳朵當成主食來吃,貓耳朵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小巧。它吃起來非常的美味,總是讓人回味無窮,這麼好吃的貓耳朵當然有它自己的歷史了,一起來看一下吧。
說是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他坐著一個小船在湖上和自己的妃子們遊玩,玩的正高興的時候,突然天有不測風雲,下雨了,因為害怕被雨淋,都躲在那個小船艙裡避雨了,等了很長時間之後,皇上餓的已經前肚子貼後背了,最後實在忍不住 ,就問那個忙著划船的「老船翁」有沒有吃的,那個老船翁說只有面了,沒有擀麵杖,所以沒辦法做麵條,面也沒法吃,乾隆皇帝就只能忍著了,突然這個時候,那個船翁的孫女抱著一個小貓過來了,船翁那個孫女非常的聰明,就說「沒有擀麵杖我可以用手啊」那個小女孩就拿起一塊面,在手裡捏了一會兒,捏成了和她懷裡小貓耳朵一樣的麵團,非常的好看,然後那個小女孩就把面都捏成一個一個的小耳朵放進鍋裡煮,煮熟了之後又在上邊放上了一些熬魚蝦的汁,端給乾隆皇帝之後,乾隆皇帝感覺非常的驚訝,一個這麼小的女孩子竟然還會做飯,太不可思議了,就半信半疑的嘗了一口,是挺好吃,感覺非常的美味,嚼在嘴裡有一點點滑嫩的感覺,總是讓人回味無窮,乾隆皇帝就問這個小姑娘這是什麼面,那個小姑娘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貓耳朵,這個貓耳朵看著非常的精緻小巧,乾隆皇帝特別喜歡,他就決定讓這個小姑娘跟著他進宮,專門去做貓耳朵,從那個時候開始貓耳朵就成了一個名菜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那個小女孩長大了之後就出宮了,爹爹提前給她許配了一個好人家,出宮之後就結婚了,因為她結了婚之後不想靠婆家生活,就自己開了個小飯館,每天就和丈夫靠賣貓耳朵來養活自己和丈夫,日子過的也算是平常的,顧客也是不多不少,突然有一天,她想起那次和乾隆皇上的奇遇了,就在自己的店門口立了一個牌子,那個牌子上的字寫的是「御駕親嘗貓耳朵」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有很多人來吃這個貓耳朵了,還有一些外鄉鎮的,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就是為了嘗嘗這個貓耳朵。
先說一下洞頭貓耳朵吧,這個洞頭貓耳朵,有很多人第一次見的時候是在電視上看見的,而且這個貓耳朵裡邊也加上了一些番薯粉,它是用很多調料來調味的,一開始在麵粉裡的時候它就開始調味了,是非常麻煩的,在麵粉裡摻加上調料,然後加上水攪拌均勻,成了麵團之後反覆的揉搓,揉搓出一個坑之後再往裡邊加上白糖芝麻等等一些東西,然後再揉搓,等感覺餡子和麵團均勻了之後,就可以製作了,把麵團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再用手捏,捏成一個個的三角形樣子,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大了,因為大了之後就出不了那種小巧的感覺了,之後就可以下鍋煮了。
關於貓耳朵的做法,不同地方的各不相同,小編更青睞於山西的貓耳朵,它有白面做法、蕎面做法以及莜麵做法,各種面製作的貓耳朵除煮食外,還可燜食,即先把菜炒好,將貓耳朵倒在菜上,上火燜十五分鐘左右即熟。吃時攪拌均勻,調以調和,也很可口。除此之外,杭州貓耳朵的做法也很出名,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嘗到各個地方的貓耳朵,真的各有千秋!
本期的內容小編就為大家講解到這裡,有什麼想法或者建議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國棟美食說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