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不滿傅雷批評,寫書揭發其婚外情,罵傅雷「神經病」

2020-12-10 騰訊網

文人之間的罵戰,向來都是後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罵戰之由來,有「文人相輕」作祟,也有理念之爭使然;有對作品的批評,也有對人品的攻擊。實際上,文人的筆戰背後,往往都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愛玲

1982年12月,張愛玲給好友寫過一封信,信中提到了她的小說《殷寶灩送花樓會》,承認裡面的主人公是以傅雷為原型,主要影射傅雷的一段婚外情。為了暗示這部小說的內容真實性,還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角色,這個書中的人物就叫「愛玲」。

《殷寶灩送花樓會》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說的是「古怪、貧窮、神經質」且已婚的羅潛之,與還是學生的殷寶灩之間的情感往事。殷寶灩讀大學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聽了一堂羅潛之教授講莎士比亞的課程,兩人由此相識。

《殷寶灩送花樓會》被收入《惘然記》中

羅教授會法語和義大利語,深諳音樂史,而殷寶灩學過表演和唱歌,羅教授開始引導她學音樂史。從那以後,殷寶灩頻繁光顧羅教授家,漸漸的從談論音樂史發展到談情說愛。

羅教授愛上了這個年輕貌美的女學生,給殷寶灩寫了不少熱情洋溢的情書,他們在餐廳裡激吻,而羅教授的妻子則在臥房帶孩子。

但是,張愛玲並沒有打算讓殷寶灩真正愛上羅教授:「他那樣的神經病的人,怎麼能同他結婚呢?」

在《殷寶灩送花樓會》中,殷寶灩把自己的情感經歷傾訴給「愛玲」(即張愛玲本人),「愛玲」給出的建議是:離開上海,到內地去,趕快愛上另一個人。殷寶灩後來果然去了內地,張愛玲還給他安排了結婚和離婚的經歷。

傅雷

在這部小說中,羅潛之教授就是那個溫文爾雅、貴族紳士的傅雷,而殷寶灩,則是劉海粟前妻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張愛玲在寫給友人的信中還說,「寫得實在太壞,這篇寫傅雷。他的女朋友當真聽了我的話,到內地去,嫁了空軍,很快就離婚,我聽見了非常懊悔。」

張愛玲之所以對傅雷「開刀」,源於傅雷發表的一篇文學評論。

1944年5月,傅雷以「迅雨」為筆名,在上海《萬象》第三卷第十一期刊發了一篇文學評論《論張愛玲的小說》,雖然文中對張愛玲的寫作技巧不吝溢美之詞,尤其是《金鎖記》,傅雷認為這是張愛玲截至當時「最完滿之作,頗有《獵人日記》中某些故事的風味。至少也該列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

《金鎖記》

然而,《金鎖記》也成為傅雷猛批《連環套》的「藉口」:「 沒有《金鎖記》,本文作者決不在下文把《連環套》批評得那麼嚴厲,而且根本也不會寫這篇文字」。

傅雷先說張愛玲的《琉璃瓦》沾上了輕薄味,摧殘了本應具有的藝術性,《傾城之戀》中的人物是「疲乏,厚倦,苟且,渾身小智小慧的人,擔當不了悲劇的角色」,然後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集中火力,對準張愛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連環套》:「霓喜和兩個丈夫的歷史,仿佛是一串五花八門,西洋鏡式的小故事雜湊而成的。」,「她所寫的,倒更近於歐洲中世紀的歷史,而非她這部小說裡應有的現實。」

1943年,張愛玲在上海文壇聲名鵲起,傅雷在張愛玲風頭正勁的時期拋出這篇「檄文」,讓張愛玲難以接受。次年11月,張愛玲終於在《雜誌》第14卷2期予以回擊,發表了《殷寶灩送花樓會》。

1927年,自費留法的傅雷結識了赴歐遊學的劉海粟,兩人結為摯友,因為這層關係,認識了劉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1939年,兩人發生婚外情。

前排右一:傅雷,後排中:朱梅馥;後排左一:成家和,右一:成家榴,前排左一:成家復

巧合的是,成家榴和張愛玲曾是同學,兩人也常有來往,由此得知了這段婚外情。根據從成家榴口中聽來的緋聞,張愛玲寫出了《殷寶灩送花樓會》,傅雷在張愛玲的筆下成了「古怪、貧窮、神經質」的羅潛之。

小說發表後,成家榴十分恐慌,匆匆嫁人息事,傅雷的夫人朱梅馥選擇了原諒,而傅雷極為尷尬地說:「《金鎖記》的作者人品竟是這樣低劣,真是錯看她了。」

有意思的是,張愛玲晚年再讀《連環套》,批評意見甚至比傅雷還激烈:「儘管自以為壞,也沒想到這樣惡劣,通篇胡扯,不禁駭笑。」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為何要寫小說罵傅雷? 文壇隱秘豔情史曝光
    1939年起,傅雷與劉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發生婚外情。張愛玲將此事寫成了小說《殷寶灩送花樓會》。張愛玲為何要對傅雷下刀,他們究竟為何交惡?傅雷繼承了母親的剛烈性格傅雷1908年生於浦東,家道殷實,據他寫於1957年「反右」運動中的《傅雷自述》,傅家原有田400餘畝,1948年時還有200餘畝。傅雷4歲時父親入獄慘死,24歲的寡母將其拉扯大。
  • 張愛玲為何要寫小說影射傅雷
    1939年起,傅雷與劉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發生婚外情。張愛玲將此事寫成了小說《殷寶灩送花樓會》。張愛玲為何要對傅雷下刀,他們究竟為何交惡?傅雷繼承了母親的剛烈性格傅雷1908年生於浦東,家道殷實,據他寫於1957年「反右」運動中的《傅雷自述》,傅家原有田400餘畝,1948年時還有200餘畝。傅雷4歲時父親入獄慘死,24歲的寡母將其拉扯大。傅雷母親性格剛烈,「常以報仇為訓」,所以傅雷童年「只見愁容,不聞笑聲」。
  • 張愛玲與傅雷為何交惡?她將傅雷婚外情寫進小說,再後悔已晚
    傅雷批評過張愛玲,張愛玲也含沙射影過傅雷,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摯友:宋淇。 傅雷夫婦人生最後十幾年的歸宿是宋淇在上海的家,張愛玲去世前將遺物交給宋淇保管。 1982年張愛玲寫給宋淇的信裡坦言:「決定不收《殷寶灩送花樓會》進新小說集......《殷寶灩送花樓會》寫得實在太壞,不收。這篇是寫傅雷。他的女朋友當真聽了我的話到內地去,嫁了個空軍,很快就離婚,我聽見了非常懊悔。」
  • 他寫文批評張愛玲,張愛玲就寫小說影射他的婚外情,結果很是痛快
    受讀者歡迎的作家是最不能得罪的,他(她)的筆相當厲害,能起到很大作用,例如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張愛玲,因為傅雷寫文章批評她,她就把傅雷的婚外情寫成了一篇小說,名叫《殷寶灩送花樓會》,結果很是痛快,令傅雷損失很大。 傅雷出生於1908年4月7日,是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
  • 妻子主動叫小三來陪丈夫:沒有你他沒法工作|張愛玲寫傅雷
    他們的這段婚外情,幾乎完全是在傅雷一家人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的。傅雷的兒子親自說:「只要成家榴不在身邊,父親就幾乎沒法工作。每到這時,母親就打電話跟她說,你快來吧,老傅不行了,沒有你他沒法工作。」而張愛玲是如何得知這些細節的呢?
  • 殷寶灩送花樓會:張愛玲報復傅雷,出賣閨蜜,女人的友誼是塑料花
    聽到這,你或許感到有點凌亂,張愛玲、劉海粟、傅雷都是文學藝術大家,他們的關係平時相處得非常好,張愛玲為何要寫一部小說來構陷傅雷。文人相輕時,所使用的手段往往超出你的想像。傅雷留學期滿,與劉海粟一同回到上海,曾受到劉海粟的鼎力支持。劉海粟成為上海美專校長,傅雷是辦公室主任。為了發展教學,劉海粟請來俞劍華任教。為了表達對俞劍華的重視,劉海粟在學校走廊掛著俞劍華的作品。傅雷見到後十分不滿,說「此畫沒有創意,缺少才氣,應該全部收掉」。隨後,傅雷見到俞劍華的演講稿,指著稿件說只會抄書。劉海粟前來安撫傅雷,傅雷卻摔門而出說「沒有閒工夫和抄書匠囉嗦」。
  • 她是張愛玲的同學,傅雷的紅顏知己,最理性的「情人」:愛≠傷害
    然而,她的名字,與張愛玲、傅雷、劉海粟、蕭芳芳這些名字,又頗有聯繫。蕭芳芳是華語影視有名的女演員、歌手和主持人,成家榴是她小姨。成家榴是張愛玲的同學,卻被寫進了小說裡,為此,張愛玲後來矛盾不已,因為張認為她的小說惹事兒了,對傅雷、朱梅馥和成家榴三個人的形象,有著很強的破壞性。張愛玲一生寫過很多作品,大多很自信,除極少數不太滿意,比如這篇《殷寶灩送花樓會》。她認為這篇寫的太壞,甚至一度不願意將它收錄進自己的全集。
  • 傅雷:婚內數次出軌,一次被張愛玲寫成小說,晚年自盡妻子陪同
    朱梅馥較傅雷小5歲,因生於梅花盛綻的元宵節,父親為其取名:梅福。真正讓朱梅馥差點投降的,則是他與成家榴的婚外情。成家榴與傅雷的相識,全然是水到渠成。除了因為兩家住在同一條街,更重要的是,她姐姐成家和的丈夫正是傅雷的摯友劉海粟。當然,作為劉海粟的第三任妻子,成家和也沒能與他白頭偕老,在與劉海粟離婚後,她嫁給了一位蕭姓軍人,生下了一個盤靚條順的女兒蕭芳芳,後來名噪香港。
  • 傅雷:《傾城之戀》沒刻骨的悲哀;張愛玲:傅雷不適合結婚
    張愛玲在信中寫道的「壞」,並非是指文筆或是修辭的不盡如人意。張愛玲這裡的「壞」顯然是指內容,這篇文章是寫傅雷的。早在張愛玲創作這篇小說之前,傅雷就曾發表了一篇評論張愛玲的文章。他在這篇名為《論張愛玲的小說》中批判《傾城之戀》,寫到:「好似六朝的駢體,雖然珠光寶氣,內裡卻空空洞洞,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
  • 張愛玲曾在小說裡八卦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圖)
    張愛玲在小說裡  八卦了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宋以朗說張愛玲在1982年12月4日寫了一封信給他父親,信上寫道:「決定不收《殷寶灩送花樓會》進新小說集,《殷寶灩送花樓會》寫得實在太壞,這篇是寫傅雷。」  有點顛覆對不對?
  • 家書、譯作之外的傅雷——浪子、毒舌與暴君共生的君子!
    傅雷用犀利的眼光審視著張愛玲小說中的人物,並認為其是「疲乏,厚倦,苟且,渾身小智小慧的人,擔當不了悲劇的角色」。傅雷堅持傳統美學的觀點,與張愛玲帶有現代派色彩的改革式寫法有所衝突是自然的,但這樣的批評顯然過於嚴苛,甚至有些「雞蛋裡挑骨頭」的意味。
  • 面對讚揚與批評:張愛玲與傅雷的「文戰」
    愛玲走紅上海文壇之後,有許多讚美她的文章相繼問世,其中,有兩篇對於愛玲的文學創作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篇是對愛玲極盡阿諛讚美之能事的,胡蘭成的《評張愛玲》,另一篇則是化名為「迅雨」的傅雷的《論張愛玲的小說》,後者堪稱關於張愛玲文學創作評論中最全面、最客觀的經典之作。
  • 萬字長文罵到張愛玲棄作:想把故事「給」讀者的文學實驗,錯了?
    卻不想,只四期,就被當時著名的「迅雨」(傅雷特意「報復」用的筆名),以萬字長文《論張愛玲的小說》,引經據典,洋洋灑灑,抑揚頓挫地「罵」了一通,特別其中針對正在連載的《連環套》一文的「火藥味」格外重。傅雷其實,說實話,或許傅雷是「好意」的,因為文中針對張愛玲各個作品的點評
  • 《雲集》|張愛玲全集主編止庵:傅雷評論張氏小說,立場可笑
    傅雷是著名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評價張愛玲的觀點會有怎樣的偏頗,作為張愛玲研究專家的止庵先生又是怎麼解釋的呢?01傅雷評價張愛玲文學,主要是1944年發表的《論張愛玲的小說》一文,重點評價了《金鎖記》、《傾城之戀》、《連環套》三部作品,對第一部與後兩部作品的態度迥異。傅雷大加讚揚《金鎖記》,用上了「頗有《狂人日記》中某些故事的風味。
  • 傅雷:著名的兒童教育家,卻不是個好男人,被張愛玲寫成小說諷刺
    &34;這句話出自張愛玲小說《殷寶灩送花樓會》,是對於傅雷婚內數次出軌最直接的諷刺,當時很多人看過這本書後就明白這是張愛玲是將傅雷寫進了小說。很多人認識傅雷都是通過《傅雷家書》,在人們眼中他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家,但是在感情中的傅雷卻並不是一個好男人。
  • 前輩一文罵到張愛玲棄作:想把故事還給讀者的文學實驗,做錯了?
    卻不想,只四期,就被當時著名的「迅雨」(傅雷特意「報復」用的筆名),以萬字長文《論張愛玲的小說》,引經據典,洋洋灑灑,抑揚頓挫地「罵」了一通,特別其中針對正在連載的《連環套》一文的「火藥味」格外重。「她所寫的,倒更近於歐洲中世紀的歷史,而非她這部小說裡應有的現實。這是『熟極而流』,跟讀者打哈哈。逃不過夭折的命......」
  • 橡樹 | 從《傅雷家書》,漫說民國的文人風骨……
    傅雷母親望子成龍心切,每逢她認為傅雷學習不夠努力,不夠上進,便會勃然大怒,滿面流淚,臭罵不斷。然後,傅雷母親將嚇作一團的傅雷捆成粽子,拳打腳踢,針刺、鞭撻、以頭撞牆尚不解氣,甚至經常性狂言威脅,要將傅雷點了天燈,沉了池塘。
  • 張愛玲告訴你,女人面對婚外情時的正確做法,聰明女人三條全佔
    「婚外情」是一個能刺痛很多人神經的詞,多少曾經的刻骨銘心都變作了不堪的一地雞毛,多少曾經的信誓旦旦都化作了煙消雲散。然而日子還是要過下去,而且過得有聲有色。民國女子張愛玲也曾面對過「婚外情」,她是怎麼做的呢?
  • 他跟張愛玲懟出世紀罵戰,連魯迅、齊白石也不放過
    而在《傅雷談藝錄》中,傅雷可謂是把毒舌發揮到了極致,堪稱懟人界的鬥戰勝佛,一起來看看傅雷的懟人歷史吧。他跟張愛玲懟出世紀罵戰,連魯迅、老舍、齊白石也不放過與張愛玲的世紀懟怨傅雷專門寫了一篇《論張愛玲的小說》,洋洋灑灑幾千字,盛讚《金鎖記》以及張愛玲的非凡才華,但對《傾城之戀》頗為不以為然,希望張愛玲好好寫作,繼續創作文學界的奇葩。他在結尾中寫道:文藝女神的貞潔是最寶貴的,也是最容易被汙辱的。愛護她就是愛護自己。
  • 張愛玲:拒絕周恩來挽留,果斷離開大陸,避免傅雷、老舍式的命運
    她,是張愛玲。關露、潘柳黛,張愛玲排在首位。張愛玲的母親,高鼻深目,很歐化張愛玲19歲時,張愛玲前往香港大學文學院讀書。在1943年和1944年的兩年中,張愛玲因發表《傾城之戀》等中短篇小說,在上海一舉成名。張愛玲此間和汪精衛政權的宣傳部次長胡蘭成秘密結婚,轟動上海。也為她以後的命運埋下伏筆。格格不入1949年,換了人間。張愛玲選擇留在上海。1950年,上海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張愛玲應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