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熱傳 東北話入選

2020-12-16 騰訊網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這份「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科學嗎?

  大多數人不認同

  有人對溫州話排名第一表示支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網友@小舟餘生211加入力挺派,「據說在抗日戰爭中,由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繫。而日本的情報部門,總也翻譯不出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這麼說吧,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作用。」雖然沒有辦法考證這個傳說的準確性,但是,從屬於吳方言的溫州方言,的確和普通話在語音、詞彙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外地人大呼太難懂,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排名第十的東北人也有意見。東北人宋銳說:「我們東北話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榜單裡!東北話哪裡難懂了,春晚上本山大叔的小品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嗎?我們東北話說出來『剛剛的』,表達可清楚了。」可是,也有南方人表示,諸如「禿嚕反仗」(指人說話做事沒準,不靠譜)、「吭哧癟肚」(指說話不流暢,不痛快,吞吞吐吐)這樣的東北詞,根本無法理解。

  「難懂」排名不科學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的冉啟斌副教授表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從漢語方言學的角度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選取的10種方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所以也不能代表漢語七大方言區的面貌。『陝西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屬於北方方言(也稱『官話方言』);『溫州話、蘇州話、上海話』屬於吳方言,在排行榜裡多次出現;而贛方言、客家方言卻一個也沒有入選。事實上,其他有爭議的方言區,比如徽方言、晉方言、平話方言等也都沒有入選。」

  就難懂程度而言,也存在一定爭議。冉教授說:「這份排行榜裡所謂『難懂』顯然是相對於普通話而言的。南方的很多方言『五裡不同音,十裡不同調』,其難懂程度肯定要超過所列出的幾種北方方言。另外,將少數民族語言排除在外,也不夠嚴謹。」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的陶寰副教授多年從事方言研究,針對此份排行榜發表見解:「其實,漢語方言研究目前不採用可懂度測試法,因為這種方法耗時耗力,信度不高。比如對上海人來說,蘇州話的可懂度很高;對北京人來說,蘇州話的可懂度很低。所以,很難泛泛地說哪種方言更難懂。」陶教授還介紹說,可懂度需要設計專門的調查表,比如設計一份類似英語四六級或者託福聽力測試那樣的試卷,要進行請A方言的人發音,再交給B方言的人聽力測試等更為詳盡的步驟。

  戲謔背後的思考

  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苗笑武老師認為,各地方言在這份榜單裡上榜的理由,無外乎是語言、詞彙或者語法方面和普通話差異較大,對於其他方言背景的人來說,不好理解罷了。例如,從聲調上來講,普通話陰陽上去四個聲調,而在粵方言中,多達九個,吳方言等還保留古代的入聲……從研究角度來講,方言保留了古代漢語的聲調痕跡,是很好的研究史料。方言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社會信息,保護方言,就是保護多樣的文化形態。

  無庸諱言,方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流的障礙,但也不必誇大這種影響。在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小說裡,就常出現山東高密土話,這絲毫沒有增加我們理解的難度,反而加深了對小說文化背景的理解。

  隨著社會上人員流動的加劇,當今年輕一代已經越來越少地使用方言,即使使用,也與其家鄉前輩所說的方言不同,更靠近普通話。現實狀況是,大量漢語方言土語正在萎縮和消亡。針對此,冉啟斌教授呼籲,豐富多彩的漢語方言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財富,我們應該如保護「瀕危物種」一樣保護我們的方言,我們有責任為維護漢語言(方言)的多樣性做出應有的努力。

  網友發布最難懂方言

  TOP10

  排名第一:溫州話

  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

  難懂指數:10 上口指數:1

  排名第二:廣東話

  廣東話不只有自己獨特的發音,還有自己的文字。

  難懂指數:9.5 上口指數:3

  排名第三:閩南話 蘇州話

  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蘇州話最大的特點就是「軟」。

  難懂指數:8 上口指數:4

  排名第四:上海話

  上海話和浙江的杭州話以及寧波話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難懂指數:7.5 上口指數:6

  排名第五:陝西話

  由於陝西地理特點,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

  難懂指數:6 上口指數:6

  排名第六:長沙方言

  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與普通話距離較小。

  難懂指數:6 上口指數:6

  排名第七:四川話

  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 難懂指數:5 上口指數:6

  排名第八:山東話

  山東話以其獨特的發音總是讓人覺得很土。

  難懂指數:4 上口指數:7

  排名第九:天津話

  天津話發音音調和普通話差別很大,要是說話語速過快,還是讓人聽不懂。

  難懂指數:3 上口指數:7

  排名第十:東北話

  東北話可以說是跟普通話發音最為接近的方言了,個別字詞的發音讓外地人很難聽懂。

  難懂指數:2 上口指數:9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東北話上榜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
  • 網傳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看看有你家鄉話嗎?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這份「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科學嗎?
  • 網傳"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溫州話第一東北話墊底
    這是東北話版的《再別康橋》。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東北話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雖然東北話已經是與普通話最為接近的方言,可依舊有些字詞的發音讓外地人很難懂。
  • 網友總結十種最難懂方言:四川話東北話入選
    很多網友表示不認同,漢語言方面專家表示川渝方言與普通話差異較小  川渝話很難懂?日前,有網友總結了十種中國最難聽懂的方言,四川話排在第七,排名榜首的則是溫州話。昨日,漢語言方面專家表示,川渝話還是比較好聽懂的,與共同語言普通話的差距並不大。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
    中國十大方言難懂方言榜,是有廣大網友總結出來的中國最難懂方言排行榜。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能想到第一名應該是哪個地方,應該是實至名歸。揭榜時刻第10名 東北話難度係數:1顆星第9名 天津話難度係數:2顆星第8名 山東話
  • 重慶話入選最難懂方言?網友熱議
    很多網友表示不認同,漢語言方面專家表示川渝方言與普通話差異較小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 溫州話居首東北話上榜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這份「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科學嗎?
  • 你能聽懂幾種 網友評選討論「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  大多數網友不認同,專家表示排名不科學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這份「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科學嗎?大多數人不認同有人對溫州話排名第一表示支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
  • 東北話名列十大最難懂方言 專家:有名不是壞事
    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排名前九,在東北劇熱播和趙本山等笑星的「代言」之下,全國人民都在學習的東北話也入榜單,名列第十位。  認同的、鼓掌的,反對的、拍磚的。榜單一出爐,迅速引起全民熱議。作為東北人的長春人有啥想法沒?上榜是好事還是壞事?
  • 網傳難懂方言榜蘇州話排名第三 大多數人不認同
    奶奶請講普通話我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這份「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科學嗎?大多數人不認同有人對溫州話排名第一表示支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
  • 一、網傳"江蘇最難懂的十大方言" 高淳話排第一
    原標題:一、網傳"江蘇最難懂的十大方言" 高淳話排第一   江蘇哪兒的方言最難懂?這兩天,一份"江蘇最難懂的十大方言"的榜單在微博上躥紅,"@南京發布"等官微也紛紛轉發。在這份榜單上,南京的高淳話榮登榜首,溧陽話第二,丹陽話、南通話名列第三、第四;作為吳方言的代表,蘇州話只排到第五名。
  • 網評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福州話超出最難懂範疇?
    近日,一份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引起熱議,福建省僅閩南話上榜,排名第三,讓不少福建網友不服氣。有網友抗議:「福建隨便哪個市的方言拿出來都比四川、山東話難懂吧!」這份榜單列出的十種最難懂方言依次是: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蘇州話、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廣東話並非最難
    (原標題: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TOP榜,關注榜,投票榜,快來看看吧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TOP:溫州話排第一 溫州話,是吳語的一種次方言,亦被民間稱甌語,為中國溫州市一帶漢族本地居民所使用,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甌江片-溫州話,在發音、用詞和語法等方面都與普通話有極大差別。溫州話和北部吳語也無法溝通,屬於南部吳語。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有你的家鄉話嗎?
    漢語被外國友人稱為「最難學」的語言,那麼比漢語更困難的語言是什麼呢?語言文化綜合自網絡中國地大物博,十裡八鄉不同音,所以中國方言的種類十分複雜和龐大。方言,是地域文化得以沉澱與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地域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記和內容。
  • 溫州話被評為最難懂方言 抗戰時難倒「鬼子」
    前不久,網上出爐了一份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溫州話當選冠軍。前五名分別是:溫州話、廣東話、蘇州話與閩南話並列第三、上海話、陝西話。親,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排名第一:溫州話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排名,看你的家鄉話上榜沒?「妹陀」啥意思?
    方言算是中國特色了,而且從方言中基本都能參透出一些具有地緣特色的性格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我國的方言,盤點一下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有誰知道「妹陀」是啥意思?NO.1 山東話山東屬於中國華東地區,山東話基本上來說都能聽懂個大概,而且山東話的語音語調無不突顯出他們樸實的性格,他們喜歡簡練的語言,比如說「你們」他們會簡稱為「嫩」,但是有些還是很難理解的,比如「一大盼子了」小編就請教好幾個人,原來是「一段時間」的意思。NO.2 東北話東北話是北方比較典型的方言,而且話語間總是充滿幽默。
  • 最難懂十大方言 福州話「醬油會鹹」竟與英語相通
    一群喜歡方言文化的福州網友,製作的「福州話書籤」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陝西排第5 各地土語大不同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的出爐立刻引發網友熱議,有不少網友認為全國各地還有不少方言也能進入榜單,其中福建網友表示不服,「福建有N多方言,福州、莆田、寧德、南平等地,任何一個方言,都能殺進『十強』,絕對比四川話、天津話、東北話難懂。」
  • 網傳江蘇最難懂十大方言 大豐話第8鹽城話第10
    原標題:網傳江蘇最難懂十大方言 大豐話第8鹽城話第10        近日,一份「江蘇最難懂的十大方言」榜單在微博躥紅,不少網站也紛紛轉發。在這份榜單上,大豐話名列第八,鹽城話名列第十。「大豐話和東臺話挺相似的,怎麼榜單上少了東臺話呢?」在一些本地論壇上,不少小夥伴不淡定了,「憑啥講大豐話比鹽城話還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