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汽車界險象迭生,機遇與挑戰並存,很多不錯的車被汽車生產商研究出來。「車場巨無霸」寶馬X5,市場風頭正盛,為其買單者不計其數。「日系新秀」豐田奕澤,儼然成為成功人士的標配座駕。汽車行業越是向前發展,不錯的車的種類就越多,汽車品牌只有找到自身的準確定位,就能順藤摸瓜鎖定核心客群。正如雪佛蘭創界。為了深入了解這款車,我們採訪了兩位車主,我想大家都好奇,最近我們看看兩位車主的說法。
車主一:月薪4200,換車堅持提了雪佛蘭創界,老司機:你很懂車
外表我很喜歡,非常大氣有檔次。車頭和車尾的設計都很時髦,車體側面順暢,出門回頭率頗高。車燈設計很好看,很有自己特殊的格調。它的車輪設計很好看,看上去品質頗高。內飾的格調簡潔、各功效分區明顯。多媒體控制臺的功效分區也很明晰,使用起來簡便容易上手。方向盤下面是平的設計,還是烤漆的設計很喜歡。沒有什麼味道,有老鄉買了其他車味道很大。
空間絕對與同類車對照略勝一籌。大小縱深比較合理,對最後排空間影響不夠大。置物空間也許多,我的小物件都有地方擺放了,車裡看著井然有序的。最後排沒有擁擠感覺最後排座椅打開和車尾箱平齊,太棒了。車子的坐感還是蠻舒服的。然後是過減速帶的時候,這款車是真的很舒適。還有就是靜音,能改進下就好了。真皮座椅很舒服,坐在上面很體貼,感覺身體就像被包圍一樣。
提速的時候動力隨叫隨到,輕微的推背感是可以感覺到的。說起動力,平時開習慣我1.2的賽歐了。除了最低頂配是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其他都是CVT變速。無論是起步還是加速,絲毫沒有頓挫感,特別強勁有力。8升上下常在街市開,經常走走停停,這個油耗已經非常滿意了。
結論:我覺得,雪佛蘭創界之所以能被競爭者尊重,我也比較喜歡創界的外觀,感覺像是個鋼鐵直男,和我的氣質比較搭。內飾和舒適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款車的空間在同級別的車裡來說,算是比較大的。舒適性方面倒沒有想像的那麼差。與馬自達CX4相比,雪佛蘭創界更強,比起同級其它對手,雪佛蘭創界的性價比確實不錯。
車主二:16萬預算,雪佛蘭創界和馬自達CX4誰更有檔次,車主:它倆差距不大
先來看馬自達CX4的外觀,顏值硬朗大氣,但工藝一般。外觀設計感很好,構型很漂亮。尤其現在都玩LED了,立刻感覺跟不上時代了。車漆我覺得也還好,沒有說得那麼薄。
再看雪佛蘭創界,整體顏值很切合年輕人,運動化十足,在大街上開回頭率也頗高。細節上的做工和設計上的前衛都很適合年輕人,美系經典,值得珍藏。分體式的大燈比較不多見,日行燈的形狀也很特別,樹杈的形狀。從外部輪廓來講那是相當鋒利的,有明顯得攻擊性,頗高的辨識度。
進入馬自達CX4車內,內飾整體格調一致,比較滿意。液晶屏比較大,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儀錶盤的功效也是比較齊全的。周邊主要是硬塑料,略有遺憾。開始幾天肯定有味,慢慢就了,雜音沒察覺。空間是真的挺大,後座放平挺平整的。空間很好我1.75身高比較胖190斤。置物地方多,考慮周到。車尾箱也很大,空間利用設計很合理。
再看雪佛蘭創界,內飾其實還是挺人性化的,而且看著也挺不錯。頂配上的屏幕也不過只有8英寸,看著沒太多亮點。不過好在工藝和用料上還行,車內的質感還是有的。我放了許多東西進去去味道,才好。空間方面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最後排的頭頂空間,因為車頂做了一個掏空處置,也是特別的寬敞的。車裡的儲物格也特別多,都不是那種小小的,起碼是大小可以容納一臺手機的。後排沒有擁擠感覺後排座椅打開和後備箱平齊,太棒了。
先開馬自達CX4,駕駛感受還是不錯的,駕駛起來很靈活。方向盤變向準確,有路感反饋。懸掛偏硬,對路面坑窪過濾不夠好。用到了AT變速系統的車駕駛起來一般都不錯,平順性我也喜歡。舒服,孩子和媳婦都說舒服,就是現在還有氣味。整部車的懸架感覺調的挺軟的,舒適度不錯。吐槽一下,發動機艙隔音棉都沒有也是無語了。座包舒適度一般吧,但是也不難受,後一排分兩段式調節。
再開雪佛蘭創界,駕駛感受我覺得不錯的,向的支持性也很好,平時沒事也會開出去溜達溜達。小幅的平底方向盤,很運動,手感很好,打方向狠靈敏。過減速帶的時候,不那麼費力了。油門的反應相當不錯,輕踩一下速度很快就上來了。舒適性還是挺高的,我覺得就算是以後有了孩子,後座的空間也寬敞。行駛時基本不會有明細的顛簸感,濾震做得挺好的。的噪音主要來自於引擎,還有輪胎的噪音。人坐在上面,包圍性比較好,坐在上面感覺很舒服。
總之,我更滿意雪佛蘭創界,有兩點原因,對外觀算是最滿意了,這點沒的說,就是看中了外觀和後備箱夠大了,它的操控配置還是蠻棒的,提車到現在,只有十個字可以表達我的心情: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那麼,大家有哪些看法呢?